CN219919385U -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9385U
CN219919385U CN202320932256.0U CN202320932256U CN219919385U CN 219919385 U CN219919385 U CN 219919385U CN 202320932256 U CN202320932256 U CN 202320932256U CN 219919385 U CN219919385 U CN 219919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cover
cabinet
box bod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22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军
吴志敢
王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conics Ec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conics Ec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conics Ec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conics Ec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22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9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9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9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所述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于所述箱体外周面的外延部;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箱体,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外延部连接;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之间,且用于密封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使盖体背向箱体的一侧表面不受设置连接凸部的影响而形成孔洞或缝隙,提高了盖体的连续性和自身结构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降低盖体密封难度、提高盖体的防水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防水机箱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提高防水机箱的密封防水性能,成为机箱设计、制造的难点。
在相关技术中,防水机箱的防水等级较低,不能完全防止粉尘的入侵,且只能防止轻微的洒水溅水的进入,在冲击力较大时容易产生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箱,所述机箱的密封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机箱的储能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储能逆变器的储能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于所述箱体外周面的外延部;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箱体,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外延部连接;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之间,且用于密封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通过连接凸部设于盖体的朝向箱体的一侧表面,通过连接凸部与外延部连接实现盖体与箱体的连接,并通过密封件密封盖体与箱体之间的间隙,使盖体背向箱体的一侧表面不受设置连接凸部的影响而形成孔洞或缝隙,提高了盖体的连续性和自身结构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降低盖体密封难度、提高盖体的防水防尘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机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背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为连续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延部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开口边沿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的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翻边相对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翻边设有贯通孔,所述机箱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且与所述连接凸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开口边沿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开口边沿的连接处与所述密封件密封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外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延部沿所述箱体的周向延伸呈环形,所述盖体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凸部,多个所述连接凸部沿所述盖体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盖体焊接相连、铆接相连或铸造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的外周沿设有朝向所述箱体延伸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外周面间隔开预定间隙,所述外延部位于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箱体的外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翻边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设有向内然后朝向所述盖体延伸的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圆滑过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C-C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箱100;储能逆变器200;储能系统300;光伏系统400;
箱体10;外延部11;第一翻边111;第二翻边112;
盖体20;连接凸部21;第三翻边22;第四翻边23;
密封件30;紧固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防水机箱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提高防水机箱的密封防水性能,成为机箱设计、制造的难点。
在相关技术中,上盖和箱体的连接螺丝设置在密封圈内侧或贯穿上盖和箱体,螺丝连接处很难做到完全密封,生产过程中难以管控,极易产生泄漏。并且利用箱体侧壁平行于厚度方向的上端面插入密封圈实现密封,防水机箱是薄壁件且侧壁的上端面锋利,容易导致密封圈被划伤导致密封失效。由此,防水机箱的防水等级较低,不能完全防止粉尘的入侵,且只能防止轻微的洒水溅水的进入,在冲击力较大时容易产生泄漏。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机箱100,机箱100的盖体20无需设置用于安装螺丝等安装结构的安装孔,因此加工过程中不存在密封安装孔的需求,防止因设置安装孔导致盖体20发生密封失效而泄漏,能够大大提高盖体20与箱体10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防止粉尘入侵和液体进入的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100。
参照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100可以包括:箱体10、盖体20和密封件30。
具体而言,箱体10的外周面设有外延部11,外延部11向外凸出于箱体10的外周面。这里,“向外”是指垂直于箱体10的深度方向、且远离箱体10的中部的方向,箱体10的中心线经过箱体10中部、且沿箱体10深度方向延伸。
盖体20盖设于箱体10,且盖体20朝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例如图2所示的下表面)设有连接凸部21,连接凸部21与外延部11连接。密封件30设于箱体10和盖体20之间,且用于密封箱体10和盖体20之间的间隙。
由于连接凸部21设于盖体20朝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使连接凸部21的设置对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的结构无影响,由此不会因设置连接凸部21导致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形成孔洞或者缝隙,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对盖体20上的孔洞或者缝隙进行密封操作,降低密封难度,从根源上消除了泄漏风险,大大提高了机箱100的防水防尘等级。即使较大强度的水流冲击机箱100,也不会因盖体20的孔洞或缝隙密封失效而泄漏。并且,有利于使盖体20的表面更完整,提高外观效果,提高竞争力。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为连续面。换言之,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连续延伸,而不存在任何贯通的孔洞或者缝隙,盖体20完整性更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机箱100的材质不做限制,例如,机箱100可以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其中金属材质的机箱100的零部件可以为钣金件、铸造件等,钣金机箱100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能够用于电磁屏蔽)、成本低、结构尺寸设计灵活、耐久性好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100,通过连接凸部21设于盖体20的朝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通过连接凸部21与外延部11连接实现盖体20与箱体10的连接,并通过密封件30密封盖体20与箱体10之间的间隙,使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不受设置连接凸部21的影响而形成孔洞或缝隙,提高了盖体20的连续性和自身结构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降低盖体20密封难度、提高盖体20的防水防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凸部21与盖体20焊接相连、铆接相连或铸造连接等。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连接连接凸部21和盖体20,使盖体20上设置连接凸部21的过程中,无需在盖体20上开孔,因而不会因设置连接凸部21导致盖体20存在孔洞缝隙、无需进行后续孔洞密封,盖体20背向连接凸部21的表面更完整、密封性更好,且连接凸部21与盖体20的连接方式简单、牢固、可靠。
在生产过程中,连接凸部21与盖体20可以一体加工过程成型,也可以单独加工后再连接在一起,或者其中一个加工成型后,加工另一个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二者连接,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外延部11可以包括向外延伸的外翻边,外翻边的内端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连接,且外翻边与连接凸部21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5所示,外延部11包括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12。第一翻边111靠近盖体20的一端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连接,第二翻边112与第一翻边111的远离盖体20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翻边112相对于箱体10的侧壁向外延伸,连接凸部21与第二翻边112连接。
以图3所示实施例为例,第一翻边111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翻边11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翻边111的上端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连接,第一翻边111的下端与第二翻边112的内端连接。由此外延部11的竖直截面形成为L型。
通过设置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12,使用于与连接凸部21连接的第二翻边112能够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间隔开一定距离,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12限定出的L型空间内可以用于容纳连接凸部21,以使盖体20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距离更近,以便于盖体20与箱体10密封,且使机箱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外延部11的结构强度也更高。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翻边111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圆滑过渡连接,第一翻边111与箱体10的开口边沿的连接处与密封件30密封接触,即密封件30与圆滑过渡连接处密封接触。一方面在箱体10的深度方向上密封件30的高度较小即可与箱体10配合,提高了密封配合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圆滑过渡连接处不易形成锋利边缘,密封件30不易被划伤而导致密封失效。并且,连接凸部21和外延部11的连接结构位于密封件30外侧,防止密封件30对连接操作产生干扰,也防止连接结构对密封产生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所示,第一翻边111与箱体10的外周面贴合。使第一翻边111能够增强箱体10的结构强度,并且提高与密封件30接触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与密封件30密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翻边111与箱体10的外周面也可以间隔开预定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连接凸部21和外延部11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连接凸部21与外延部11可以卡接或通过紧固件40连接等。例如,紧固件40可以由下向上穿过外延部11并与连接凸部21连接,连接操作由外延部11下侧进行,而无在盖体20上开孔。
在外延部11包括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12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翻边112设有贯通孔,机箱100还包括紧固件40(例如螺丝或螺栓等),紧固件40穿设于贯通孔且与连接凸部21连接。连接凸部21仅需设置开口朝向第二翻边112的盲孔,或者贯穿连接凸部21但未贯穿盖体20的通孔,即可实现与紧固件40的连接,连接凸部21的结构简单。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紧固件40为螺栓,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头,连接凸部21设有螺纹孔,螺杆设有外螺纹,螺杆穿过第二翻边112的贯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头与第二翻边112相抵时表示安装到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凸部21还可以与第二翻边112相抵,以通过第二翻边112对连接凸部21进行限位,并且有利于提高连接凸部21与第二翻边112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外延部11沿箱体10的周向延伸呈环形,盖体20设有多个连接凸部21,多个连接凸部21沿盖体20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环形的外延部11自身结构强度高,且能够大大提高箱体10的结构强度,箱体10和外延部11不易变形,有利于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多个连接凸部21与外延部11相连,有利于提高箱体10周向上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密封稳定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0的外周面包括但不限于图1-图5所示的棱柱面,还可以为圆柱面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盖体20的外周沿设有朝向箱体10延伸的第三翻边22,第三翻边22与箱体10的外周面间隔开预定间隙,外延部11位于第三翻边22和箱体10的外周面之间。
以图3所示实施例为例,第三翻边2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三翻边22的上端与盖体20的外周沿连接。箱体10的外周面沿上下方向延伸,使第三翻边22与箱体1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以用于容纳外延部11和连接凸部21,并且可以由下侧对外延部11和连接凸部21进行连接操作。
通过设置第三翻边22,可以对外延部11、连接凸部21以及密封件30密封处形成遮挡,外部液体不易直接冲击盖体20与箱体10的配合连接处,降低液体对密封件30的局部动压,从而有利于提高密封可靠性。例如在遭遇到强烈喷水时,第三翻边22的遮挡作用可以大大减小水流对密封件30的直接冲击,减小水流对密封件30的局部动压,不易产生泄漏,并且可以避免水流对外延部11与连接凸部21的连接结构直接冲击而导致连接松动。此外,第三翻边22还可以用作操作把手,在搬运机箱100时可以扣住第三翻边22的远离盖体20的边沿以将机箱100抬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翻边22远离盖体20的一端设有向内然后朝向盖体20延伸的第四翻边23,第四翻边23与第三翻边22圆滑过渡连接。由此,第三翻边22远离盖体20的一端不易形成锋利边缘,从而保护手不被割伤、滑破。并且,第四翻边23还有利于提高第三翻边22以及盖体20的结构强度,盖体20不易变形而影响密封,第三翻边22不易变形而影响搬运。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四翻边23可以位于第三翻边22与连接凸部21之间,例如第四翻边23与第三翻边22可以贴合,以使第四翻边23不易对连接凸部21和外延部11的连接操作产生干涉,提高结构强度的效果也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100,可以用于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
举例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2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100。例如,储能逆变器200可以包括机箱100和设于机箱100内的电子元器件。
储能逆变器200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的设备,可以应用在光伏、风能与核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300中,能够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储能逆变器200根据运行模式可以包括并网储能逆变器、离网储能逆变器和多种串联型储能逆变器。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200,通过连接凸部21设于盖体20的朝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通过连接凸部21与外延部11连接实现盖体20与箱体10的连接,并通过密封件30密封盖体20与箱体10之间的间隙,使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不受设置连接凸部21的影响而形成孔洞或缝隙,提高了盖体20的连续性和自身结构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降低盖体20密封难度、提高盖体20的防水防尘效果。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3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200。
储能系统300能够储存电能,以降低供电成本。例如,储能系统300包括储能逆变器200和储能电池,储能系统300可与光伏系统400配合使用,为用户提供电能。白天,光伏系统400所发的电能优先供本地负载使用,多余的能量经储能逆变器200处理后存储到储能电池,在电能仍有富余的情况下可选择性并入电网;夜间,光伏系统400无法发电时,储能电池放电,经储能逆变器200处理后提供电能供本地负载使用。储能系统300可以提高光伏系统400自发自用程度,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并在极端天气等情况下保障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对于高电价、高峰谷价差或电网老旧地区的用户,设置储能系统300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2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300,通过连接凸部21设于盖体20的朝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通过连接凸部21与外延部11连接实现盖体20与箱体10的连接,并通过密封件30密封盖体20与箱体10之间的间隙,使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表面不受设置连接凸部21的影响而形成孔洞或缝隙,提高了盖体20的连续性和自身结构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降低盖体20密封难度、提高盖体20的防水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200和储能系统3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于所述箱体外周面的外延部;
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箱体,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外延部连接;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之间,且用于密封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间隙,
所述外延部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开口边沿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的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翻边相对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背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为连续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设有贯通孔,所述机箱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且与所述连接凸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开口边沿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开口边沿的连接处与所述密封件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外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沿所述箱体的周向延伸呈环形,所述盖体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凸部,多个所述连接凸部沿所述盖体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盖体焊接相连、铆接相连或铸造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周沿设有朝向所述箱体延伸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箱体的外周面间隔开预定间隙,所述外延部位于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箱体的外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边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设有向内然后朝向所述盖体延伸的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圆滑过渡连接。
10.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箱。
1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逆变器。
CN202320932256.0U 2023-04-23 2023-04-23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Active CN219919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2256.0U CN219919385U (zh) 2023-04-23 2023-04-23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2256.0U CN219919385U (zh) 2023-04-23 2023-04-23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9385U true CN219919385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2256.0U Active CN219919385U (zh) 2023-04-23 2023-04-23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9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19385U (zh) 机箱、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CN2095921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N213459973U (zh) 一种连接处加强防水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CN216818484U (zh)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N201829878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3150903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08046430U (zh) 一种防水车载电源及其外箱
CN208393286U (zh) 电动汽车配电箱
CN216312968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CN212514736U (zh) 一种多层密封的电表箱结构
CN107425157B (zh) 一种电池箱
CN206615055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安装机构
CN215300418U (zh) 一种带接地环的电机
CN215731382U (zh) 户外开关设备及其机构罩组件
CN216624421U (zh) 一种IP67电池pack用防水动力插头
CN217682873U (zh) 一种轴承端盖
CN2131245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其箱体、密封垫
CN220107499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接线盒
CN215008829U (zh) 一种密封射频机箱结构
CN218326605U (zh) 一种液冷动力电池冷却管路主进出水接头
CN219497689U (zh) 一种断路器用的安装盒
CN211320173U (zh) 电池箱
CN216250959U (zh) 一种电池组整体防水机构
CN215644679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锂离子纽扣电池
CN215972967U (zh) 一种斜插式塑胶储物箱防水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