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7798U -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7798U
CN219917798U CN202320967317.7U CN202320967317U CN219917798U CN 219917798 U CN219917798 U CN 219917798U CN 202320967317 U CN202320967317 U CN 202320967317U CN 219917798 U CN219917798 U CN 219917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harness
circuit board
fool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73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武
董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73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7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7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7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包括安装板及固定于安装板上的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插接端,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插接端,第一线束的末端与第一插接端连接,第二线束的末端与第二插接端连接,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一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的距离,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二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中第一线束的末端无法插接到第二插接端,第二线束的末端也无法插接到第一插接端,可以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之间的插接防呆。

Description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电动载具的核心动力来源,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需要与控制电路板连接,以通过控制电路板采集电池模组中每个电芯的电芯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进而监控每个电芯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控制电路板与电池模组正确连接,需要设置线束插接防呆结构。
相关技术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通常从线束颜色、标签、插接件型号等方面进行防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线束接插件与单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无法对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可以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之间的插接防呆。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包括安装板及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线束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插接端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连接,所述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一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二插接端的距离,所述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二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一插接端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三线束和第四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由所述第三线束分束得到,所述第二线束由所述第四线束分束得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一侧的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安装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堆叠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线束,所述第三线束和所述第四线束由所述第五线束分束得到,所述第五线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支架和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沿固定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线束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底板、支架侧板及支架顶板,所述支架底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底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支架侧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底板连接,所述支架顶板与两个所述支架侧板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所述线束插接防呆结构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分别与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连接,并使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一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的距离,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二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的距离,使得第一线束的末端无法插接到第二插接端,第二线束的末端也无法插接到第一插接端,从而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之间的插接防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安装板;300、第一电路板;400、第二电路板;500、固定支架;600、第二固定部;110、安装底板;120、安装侧板;130、第一固定部;210、第一线束;220、第二线束;230、第三线束;240、第四线束;250、第五线束;310、第一插接端;410、第二插接端;510、支架底板;520、支架侧板;530、支架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通常从线束颜色、标签、插接件型号等方面进行防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线束接插件与单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当采用相关技术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对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进行插接防呆时,会存在不同控制电路板的线束插接件插接错误的情况,进而导致控制电路板烧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插接防呆结构,该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包括安装板100及固定于安装板100上的第一线束210和第二线束220,安装板100上设有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第一电路板300设有第一插接端310,第二电路板400设有第二插接端410,第一线束210的末端与第一插接端310连接,第二线束220的末端与第二插接端410连接,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一线束21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410的距离,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二线束22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310的距离。
具体地,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是指第一线束210被固定的位置点,其可以为第一线束210的分支点或第一线束210被第一固定部130固定的位置点,例如,如图1所示,对于第一线束210A,固定端为分支点211A,对于第一线束210B,固定端为第一线束210B被第一固定部130固定的位置点211B。同理,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是指第二线束220被固定的位置点,其可以为第二线束220的分支点或第二线束220被第二固定部600固定的位置点,例如,如图1所示,对于第二线束220A,固定端为分支点221A,对于第二线束220B,固定端为第二线束220B被第二固定部600固定的位置点221B。本实施例中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由于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一线束21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410的距离,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二线束22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310的距离,使得第一线束210的末端无法插接到第二插接端410,第二线束220的末端也无法插接到第一插接端310,从而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
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应用于电池包,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可以为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当然,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也可以为电池包中的其他一些器件,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线束210可以设置为多个,相应地,第一电路板300上设置的第一插接端310也为多个,多个第一线束210与多个第一插接端310分别对应,每个第一线束210的末端与每个第一线束210对应的第一插接端310连接,例如,第一线束210包括线束210A和线束210B,第一插接端310包括插接端310A和插接端310B,线束210A的末端与插接端310A连接,线束210B的末端与插接端310B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线束220也可以设置为多个,相应地,第二电路板400上设置的第二插接端410也为多个,多个第二线束220与多个第二插接端410分别对应,每个第二线束220的末端与每个第二线束220对应的第二插接端410连接,例如,第二线束220包括线束220A和线束220B,第二插接端410包括插接端410A和插接端410B,线束220A的末端与插接端410A连接,线束220B的末端与插接端410B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线束210设置为多个时,需要保证每个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该第一线束21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该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410的距离,这样能够保证每个第一线束210均不能与第二插接端410进行插接,从而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例如,线束210A的固定端到线束210A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线束210A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410A的距离,线束210A的固定端到线束210A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线束210A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410B的距离。
进一步地,当第二线束220设置为多个时,需要保证每个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该第二线束22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该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310的距离,这样能够保证每个第二线束220均不能与第一插接端310进行插接,从而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例如,线束220A的固定端到线束220A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线束220A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310A的距离,线束220A的固定端到线束220A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线束220A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310B的距离。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线束插接防呆结构还包括第三线束230和第四线束240,第三线束230和第四线束240均固定于安装板100上,第一线束210由第三线束230分束得到,第二线束220由第四线束240分束得到,即与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插接的线束(第一线束210和第二线束220)由不同的线束(第三线束230和第四线束240)分束得到,从而可以通过线长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安装板100包括安装底板110和设置于安装底板110一侧的安装侧板120,安装侧板1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部130,多个第一固定部130沿安装侧板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线束210和第三线束230通过第一固定部130固定于安装侧板120上,通过第一固定部130对第一线束210和第三线束230进行固定,可以使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一线束21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线束210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410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一线束210的末端无法插接到第二插接端410。其中,第一固定部130包括但不限于线束固定扎带、卡扣等。
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堆叠放置,即第一电路板30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0上方或第一电路板30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0下方。第一插接端310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00靠近安装侧板120的一侧,第二插接端41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0靠近安装侧板120的一侧。
在另一具体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堆叠放置,第一插接端310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00靠近安装侧板120的一侧,第二插接端41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0远离安装侧板120的一侧,即第一插接端310和第二插接端410呈对角分布,通过将第一插接端310和第二插接端410设置在不同侧,可以进一步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插接防呆。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线束插接防呆结构还包括第五线束250,第三线束230和第四线束240由第五线束250分束得到,即第五线束250分束为第三线束230和第四线束240,第三线束230分束为第一线束210,第四线束240分束为第二线束220,再通过第一线束210和第二线束220分别与第一插接端310和第二插接端410连接。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第五线束250也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130固定于安装侧板120上。
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线束插接防呆结构还包括固定支架500和多个第二固定部600,固定支架500设置于安装底板110上,多个第二固定部600设置于固定支架500上,多个第二固定部600沿固定支架5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线束220和第四线束240通过多个第二固定部600固定于固定支架500上,通过第二固定部600对第二线束220和第四线束240进行固定,可以使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二线束220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二线束220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310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二线束220的末端无法插接到第一插接端310。其中,第二固定部600包括但不限于线束固定扎带、卡扣等。
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固定支架500包括支架底板510、支架侧板520及支架顶板530,支架底板510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底板510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110上,所述支架侧板520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侧板520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底板510连接,所述支架顶板530与两个所述支架侧板520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300与第二电路板400堆叠放置,支架底板510、支架侧板520、支架顶板530及安装底板110形成容置空间,堆叠放置的第一电路板300和第二电路板400穿过该容置空间,并位于安装底板110和支架顶板530之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包括电池模组及上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电池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上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与电池模组的柔性电路板连接,柔性电路板用于采集电池模组中每个电芯的电芯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并将电芯参数传输给上述线束插接防呆结构。由于线束插接防呆结构中的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一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二插接端的距离,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二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第一插接端的距离,使得第一线束的末端无法插接到第二插接端,第二线束的末端也无法插接到第一插接端,从而实现线束插接件与多个控制电路板之间的插接防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及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线束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插接端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连接,所述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一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二插接端的距离,所述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二线束的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线束的固定端到所述第一插接端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三线束和第四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由所述第三线束分束得到,所述第二线束由所述第四线束分束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一侧的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安装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堆叠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线束,所述第三线束和所述第四线束由所述第五线束分束得到,所述第五线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和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沿固定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线束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底板、支架侧板及支架顶板,所述支架底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底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支架侧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底板连接,所述支架顶板与两个所述支架侧板连接。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插接防呆结构,所述线束插接防呆结构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
CN202320967317.7U 2023-04-25 2023-04-25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Active CN219917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317.7U CN219917798U (zh) 2023-04-25 2023-04-25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317.7U CN219917798U (zh) 2023-04-25 2023-04-25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7798U true CN21991779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7317.7U Active CN219917798U (zh) 2023-04-25 2023-04-25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7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1645B2 (en) Cell contact-mak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N109524609B (zh) 电池连接模块
WO2020122404A1 (ko) 배터리 모듈용 fpcb 조립체,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102110842A (zh) 电池系统和具备该电池系统的电动车辆
KR20070100555A (ko) 배터리 셀 모듈의 접속장치
CN112928323B (zh) Pcb板式燃料电堆电压巡检仪连接装置及汽车
WO2021256673A1 (ko) 버스바 연결용 솔더 핀을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WO2018016755A1 (ko) 배터리 팩
CN219917798U (zh) 线束插接防呆结构及电池包
EP2936948B1 (en) Procedure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 of a battery charger for vehicles and battery charger thus obtainable
CN209515833U (zh) 一种电池组和一种车辆
EP4092822B1 (en) Battery pack
WO2022102918A1 (ko) 전압 센싱 부품들의 조립 구조를 개선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4849442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更换式采集柔性线束板集成母排
CN213920679U (zh) 一种高压回路互锁结构
CN217848188U (zh) 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113422236A (zh) 一种插接件、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7214857U (zh) 一种采样装置、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928695U (zh) 一种数据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1817239A (zh) 一种插接箱
CN219832929U (zh)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件固定装置
CN217768571U (zh) 动力电池组信息采集组件、电池模组以及动力电池
CN209833557U (zh) 一种电动车的控制器总成
CN214428678U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217691303U (zh) 一种集成bms从板的采集板、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