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7544U -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7544U
CN219917544U CN202320668163.1U CN202320668163U CN219917544U CN 219917544 U CN219917544 U CN 219917544U CN 202320668163 U CN202320668163 U CN 202320668163U CN 219917544 U CN219917544 U CN 219917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jection
injection hole
sealing
seala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81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兴
冯玉川
李峥
何泓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ngtao New Energy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81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7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7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7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所述密封胶钉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泄放部、密封部和导向部;在密封胶钉插入注液孔的过程中,导向部、密封部及泄放部依次与注液孔配合。导向部用于与注液孔对准,方便密封胶钉插入注液孔内。密封部与注液孔过盈配合,用于注液孔的密封,以便于进行激光清洗注液孔。泄放部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注液孔的孔壁间隔设置,第二配合面与注液孔的孔壁接触配合,便于电池壳体内的氦气逸出,以便于在氦检时,能够提高氦检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电池二次注液完成后,需要对电池壳体的注液孔进行密封,密封前需要向电池内注入一定量的氦气等特殊气体,以便密封完成后,通过检测电池的注液孔处是否有气体泄漏,来检测电池的密封性。
现有的注液孔密封方式是先在注液孔内塞入一颗密封胶钉,然后对电芯内部抽负压充氦气,将密封胶钉压至与注液孔平齐位置,再在注液孔处焊接金属密封盖以实现注液孔密封。由于现有密封胶钉与注液孔过盈配合使充入电池壳体内的氦气无法漏出,即使金属密封盖的焊接存在问题,氦检设备也会判定问题电池为合格电池。然而,当金属密封盖的焊接存在问题,仅靠密封胶钉密封注液孔时,问题电池的密封胶钉在长时间搬运及使用中容易发生松动导致注液孔漏液,使得电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密封胶钉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胶钉,既能够实现注液孔在抽负压时的密封,又可以在氦检过程中使得注液孔与密封胶钉之间存在空隙,以保证氦检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通过应用上述密封胶钉,在电池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抽负压时对电池注液孔的密封,在氦检时使得注液孔与密封胶钉之间存在空隙,以保证氦检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胶钉,用于与电池壳体上的注液孔进行配合,所述密封胶钉能够插入所述注液孔内;所述密封胶钉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泄放部、密封部和导向部;在所述密封胶钉插入所述注液孔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部、所述密封部及所述泄放部依次与所述注液孔配合;
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注液孔过盈配合;
所述泄放部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注液孔的孔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所述注液孔的孔壁接触配合。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所述注液孔的孔壁过盈配合。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交替设置。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导向部为锥形或锥台形。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泄放部为沿插入方向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注液孔为圆孔;所述导向部为圆锥形或圆锥台形;所述密封部为圆柱形。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面为平面。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配合面为柱形弧面,且所述第二配合面的所在圆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密封部的直径。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配合面为锥形弧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所述密封部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密封部的直径。
作为所述密封胶钉的可选方案,所述注液孔为正多边形孔;所述导向部为棱锥形或棱锥台形;所述密封部为棱柱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密封胶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胶钉,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泄放部、密封部和导向部;在密封胶钉插入注液孔的过程中,导向部、密封部及泄放部依次与注液孔配合。导向部用于与注液孔对准,方便密封胶钉插入注液孔内。密封部与注液孔过盈配合,用于注液孔的密封,以便于进行激光清洗注液孔。泄放部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注液孔的孔壁间隔设置,第二配合面与注液孔的孔壁接触配合,便于电池壳体内的氦气逸出,以便于在氦检时,能够提高氦检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通过应用上述密封胶钉,在电池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抽负压时对电池注液孔的密封,在氦检时使得注液孔与密封胶钉之间存在空隙,以便于氦气从注液孔逸出,保证氦检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胶钉与注液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胶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壳体顶盖;101、注液孔;200、密封胶钉;
1、导向部;
2、密封部;
3、泄放部;31、第一配合面;32、第二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电池生产工艺中,在完成电池二次注液后,需要利用金属盖焊接于电池壳体上以对注液孔101进行密封处理。为了便于后续检测金属盖的焊接密封性,密封前需要向电池壳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氦气,以便于在密封后,通过氦检以检测金属盖的焊接密封性。现有的密封胶钉200对注液孔101进行密封后,短期内,氦气不容易泄漏,从而在氦检时,即使金属盖焊接密封不达标,由于氦气在密封胶钉200的密封作用下,也无法泄漏被检测到,使得氦检准确性下降。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胶钉200与电池壳体顶盖100的注液孔101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胶钉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密封胶钉200,电池壳体的顶盖上设有注液孔101,密封胶钉200用于与电池壳体顶盖100上的注液孔101配合。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密封胶钉200能够实现抽负压时对电池注液孔101的密封,在氦检时使得注液孔101与密封胶钉200之间存在空隙,便于氦气从注液孔101逸出,保证氦检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胶钉200,既能够用于二次注液时对注液孔101的密封及电解液注入,又能够在后续氦检时,便于氦气从注液孔101逸出,以提高氦检的准确性。
所述密封胶钉200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泄放部3、密封部2和导向部1;在密封胶钉200插入注液孔101的过程中,导向部1、密封部2及泄放部3依次与注液孔101配合。导向部1用于与注液孔101对准,方便密封胶钉200插入注液孔101内。密封部2与注液孔101过盈配合,用于注液孔101的密封,防止电池在注液后到氦检前电解液泄漏造成污染。泄放部3包括第一配合面31和第二配合面32,第一配合面31与注液孔101的孔壁间隔设置,第二配合面32与注液孔101的孔壁接触配合,便于电池壳体内的氦气逸出,以便于在氦检时,能够提高氦检的准确率。优选地,导向部1为锥形或锥台形,以便于与注液孔101对准。
具体而言,在电池制成工艺中,二次注液及抽真空充氮气后,使密封胶钉200的密封部2与注液孔101过盈配合,保证对注液孔101的密封效果,防止氦气泄漏,同时还能够防止焊渣及杂质异物进入电池壳体内;利用激光清洗注液孔101后,下按密封胶钉200,并使密封胶钉200的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配合,以便于电池壳体内的氦气能够从注液孔101的孔壁与泄放部3的第一配合面31之间的间隙逸出;焊接金属盖将注液孔101进行密封处理;然后进行氦检,若氦检检测到氦气,则说明金属盖焊接密封不达标,电池为不合格品;若氦检检测不到氦气,则说明金属盖焊接密封达标,电池为合格品。
优选地,密封胶钉200的材料选择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比如,聚丙烯等。
示例性地,注液孔101为圆孔;导向部1为圆锥形或圆锥台形;密封部2为圆柱形。密封部2的直径略大于注液孔101的直径。在其他实施例中,注液孔101为正多边形孔;导向部1为棱锥形或棱锥台形;密封部2为棱柱形,密封部2的棱柱边长大于注液孔101的棱柱边长,也可以实现密封部2与注液孔101过盈配合,实现密封注液孔101的效果。当然,注液孔101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保证密封胶钉200具有便于对准的导向部1、用于过盈配合实现密封的密封部2以及用于氦气逸出的泄放部3即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可选的,注液孔101为圆孔,注液孔101的直径为3.00mm。密封部2的直径为3.10mm,以保证密封部2与注液孔101过盈配合。导向部1为圆锥台状,导向部1远离密封部2的一端的直径小于3.00mm,导向部1与密封部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密封部2的直径相同。当然,注液孔101和密封部2的尺寸还可以是其他数值,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当注液孔101为正多边形孔或其他形状的孔时,注液孔101的尺寸与密封部2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只要保证密封部2能够密封注液孔101即可。
可选地,无论注液孔101是圆孔还是其他形状的孔,泄放部3的第二配合面32与注液孔101的孔壁过盈配合,以保证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的配合紧密性,避免在电池搬运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泄放部3脱离注液孔101使得密封胶钉200掉入电池壳体内,影响电池的性能。
优选地,泄放部3为沿插入方向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如此设置,可进一步保证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的紧密配合,避免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脱离,使得密封胶钉200掉入电池壳体内,影响电池的性能。
可选地,无论注液孔101是圆孔还是其他形状的孔,第一配合面31和第二配合面3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配合面31和第二配合面32交替设置。如此设置,可保证泄放部3的外壁与注液孔101的孔壁均匀配合,第二配合面32用于与注液孔101的孔壁紧密配合,第一配合面31用于与注液孔101的孔壁间隔设置,以便于氦气逸出。示例性地,第一配合面31和第二配合面32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第一配合面31和三个第二配合面32交替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氦气能够从注液孔101的孔壁与第一配合面31之间的间隙逸出,多个第一配合面31所在的多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要小于注液孔101,以保证第一配合面31与注液孔101的孔壁之间保留间隙。
示例性地,当注液孔101为圆孔时,第二配合面32可以为柱形圆弧,多个第二配合面32位于同一个圆上。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面32的圆弧度不小于密封部2的圆弧度,即第二配合面32所在圆的直径不小于密封部2的直径,以保证第二配合面32能够与注液孔101的孔壁过盈配合。当注液孔101的直径为3.00mm,密封部2的直径为3.10mm时,泄放部3的第二配合面32所在圆的直径为3.10mm,当然,泄放部3的第二配合面32的直径也可以略大于密封部2的直径,此时,可通过使泄放部3与密封部2的连接部位呈锥形过渡连接,即可保证泄放部3能够顺利插入注液孔101内。
示例性地,当注液孔101为圆孔时,第二配合面32还可以为锥形弧面,第二配合面32与密封部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密封部2的直径相同。如此设置,当密封胶钉200全部插入注液孔101时,泄放部3在其锥形弧面的作用下能够与注液孔101的孔壁紧密配合,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的紧密配合,避免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脱离,使得密封胶钉200掉入电池壳体内,影响电池的性能。当注液孔101的直径为3.00mm,密封部2的直径为3.10mm时,泄放部3的第二配合面32与密封部2连接的一端所在圆的直径为3.10mm,泄放部3的第二配合面32远离密封部2的一端所在圆的直径为3.22mm。
优选地,无论第二配合面32为柱形圆弧还是为锥形弧面,第一配合面31均可为平面。多个平面的第一配合面31和多个弧形的第二配合面32交替设置,既可保证泄放部3与注液孔101紧密配合,又可以保证电池壳体内的氦气能够从注液孔101的孔壁与第一配合面31之间的间隙逸出。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密封胶钉,用于与电池壳体上的注液孔(101)进行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钉能够插入所述注液孔(101)内;所述密封胶钉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泄放部(3)、密封部(2)和导向部(1);在所述密封胶钉插入所述注液孔(101)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部(1)、所述密封部(2)及所述泄放部(3)依次与所述注液孔(101)配合;
所述密封部(2)与所述注液孔(101)过盈配合;
所述泄放部(3)包括第一配合面(31)和第二配合面(32),所述第一配合面(31)与所述注液孔(101)的孔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面(32)与所述注液孔(101)的孔壁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面(32)与所述注液孔(101)的孔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31)和所述第二配合面(3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第一配合面(31)和所述第二配合面(32)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为锥形或锥台形;
所述泄放部(3)为沿插入方向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101)为圆孔;所述导向部(1)为圆锥形或圆锥台形;所述密封部(2)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31)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面(32)为柱形弧面,且所述第二配合面(32)的所在圆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密封部(2)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面(32)为锥形弧面,所述第二配合面(32)与所述密封部(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密封部(2)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101)为正多边形孔;所述导向部(1)为棱锥形或棱锥台形;所述密封部(2)为棱柱形。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胶钉。
CN202320668163.1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Active CN219917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8163.1U CN21991754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8163.1U CN21991754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7544U true CN219917544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8163.1U Active CN21991754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7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04887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03515571B (zh) 密闭型电池
CN211428266U (zh) 一种用于方形锂电池封液漏气的密封胶钉
KR20230023608A (ko) 배터리 케이스, 배터리 및 전자기기
KR102154332B1 (ko) 이차 전지
KR100865404B1 (ko) 이차전지
CN219917544U (zh) 一种密封胶钉及电池
KR20210100492A (ko)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제조방법
CN216354475U (zh) 一种注液口密封组件及包括其的二次电池
CN217334200U (zh) 密封结构、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JP2012234784A (ja)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CN217062456U (zh) 免焊接密封钉及方形铝壳电池
CN213043022U (zh) 注液孔密封结构及电池
KR100658681B1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차 전지의 단자
CN220652152U (zh) 一种注液孔密封装置、电池盖板及电池
KR20000042978A (ko) 이차전지의 캔
JP2002008634A (ja) 電 池
CN218448386U (zh) 电池盖板和电池
CN21586972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密封胶钉
KR100573102B1 (ko) 밀폐 전지의 케이스
CN107359299B (zh) 产气抽取装置
CN218731349U (zh) 一种盖板结构及电池
CN21849833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口结构
CN220021565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5184455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注液口的胶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