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7401U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7401U
CN219917401U CN202320403318.9U CN202320403318U CN219917401U CN 219917401 U CN219917401 U CN 219917401U CN 202320403318 U CN202320403318 U CN 202320403318U CN 219917401 U CN219917401 U CN 219917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iece
battery box
new energy
fix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33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成
吴超
刘登辉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eijia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eijia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eijia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eijia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33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7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7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7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金属框架、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所述前柱与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前柱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后柱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后柱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件,所述底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件,所述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均由热塑性蜂窝板制成。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均通过热塑性蜂窝板制成,降低了金属材料支撑的电池箱绝缘和重量较重的问题,热塑性蜂窝板制成的电池箱具有重量轻和相对结构强度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产品被明确是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63889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箱体结构,在电池箱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池箱的防撞性能和重量,如果电池箱的重量较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重量,将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减少,因此需要采用一种重量轻而强度高的材料作为金属制成的电池箱体结构的代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具有重量轻和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金属框架、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所述前板设置在底板长度方向一端的上方,所述背板设置在底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方,所述侧板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侧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前板和背板的侧面接触,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底框、前柱和后柱,所述底框位于底板的底部,所述底框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前柱设置在前板与侧板接触的位置,所述后柱设置在后板与侧板接触的位置,所述前柱竖直设置在底框上,所述前柱与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前柱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后柱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后柱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件,所述底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底框包括前固定条、后固定条和侧固定条,所述前固定条、后固定条和侧固定条的端部均设置有对应的斜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框通过拼接后焊接形成。
作为优选,相对所述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进风栅格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栅格孔和出风孔呈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对流,进而对电池箱内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前柱和后柱的横截面形状呈L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柱和后侧的内侧面与电池箱的棱角位置更加贴合,提高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前固定条、后固定条和侧固定条的底部均向上凹陷形成供第五连接件设置的第一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五连接件的底板与地面直接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侧固定条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座,所述连接固定座包括底座、竖直板和肋板,所述底座与侧固定条连接,所述肋板的底部与底座连接,所述肋板的侧面与竖直板连接,所述竖直板与侧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侧板的接触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和侧固定条上贯穿设置有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实现了固定座与车身骨架之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第五连接件均为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内沿着水平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与第五连接件配合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埋螺母,实现高度方向对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的连接。
综上所述,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均通过热塑性蜂窝板制成,降低了金属材料支撑的电池箱绝缘和重量较重的问题,热塑性蜂窝板制成的电池箱具有重量轻和相对结构强度较高的优点;同时金属框架设置在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的外侧,对前板、侧板、底板和背板起到限位和相互连接的作用,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实现将热塑性蜂窝板制成的电池箱固定在金属框架上的作用,提高连接的结构强度、抗变形和抗冲击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在侧板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1、前板;12、侧板;13、底板;14、背板;15、进风栅格孔;16、出风孔;22、前固定条;23、后固定条;24、侧固定条;25、前柱;26、后柱;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连接件;34、第四连接件;35、第五连接件;36、第一安装槽;37、第二安装槽;41、连接固定座;42、底座;43、竖直板;44、肋板;4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金属框架、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背板14,其中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背板14均由热塑性蜂窝板制成,本实施例中的热塑性蜂窝板由公告号为“CN11413190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成型热塑性蜂窝体表面的旋转真空热成型模具成型,热塑性蜂窝板和热塑性蜂窝板之间通过膜材料进行热压覆合,在热塑性蜂窝板成型后,热塑性蜂窝板表面可热压碳纤维或表面材料避免空气和液体进入热塑性蜂窝板内;为了提高对电池箱的散热效果,相对侧板12上分别设置有进风栅格孔15和出风孔16,进风栅格孔15和出风孔16呈对称设置。
如图3所示,前板11设置在底板13长度方向一端的上方,背板14设置在底板1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方,侧板12设置在底板13宽度方向的两侧,侧板1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前板11和背板14的侧面接触,金属框架包括底框、前柱25和后柱26,即底框、前柱25和后柱26采用铝合金制成,底框位于底板13的底部,底框的顶部与底板13的底部接触,前柱25设置在前板11与侧板12接触的位置,后柱26设置在后板与侧板12接触的位置,前柱25竖直设置在底框上,前柱25与前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1,前柱25与侧板1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2,后柱26与背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33,后柱26与侧板12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件34,底框与底板13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件35。
如图2和图3所示,底框由四个部分焊接连接形成,即底框包括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同时为了便于焊接固定,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的端部均设置有对应的斜角;前柱25和后柱26的横截面形状呈L型,前柱25与后柱26的底部也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之间连接的位置;其中,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三连接件33、第四连接件34和第五连接件35均为螺栓,热塑性蜂窝板内在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配合的螺母,例如,侧板12内沿着水平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槽37,第二安装槽37内设置与第五连接件35配合的螺母,进而第五连接件35穿过底框和底板13后与侧板12进行连接,第五连接件35均匀分布在底框的周向,为了避免第五连接件35的末端凸出于底框的底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的底部均向上凹陷形成供第五连接件35设置的第一安装槽36;其中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在高度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将电池箱与汽车骨架进行固定,侧固定条24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座41,连接固定座41包括底座42、竖直板43和肋板44,底座42与侧固定条24连接,肋板44的底部与底座42连接,肋板44的侧面与竖直板43连接,竖直板43与侧板12抵接,或竖直板43与侧板1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座和侧固定条24上贯穿设置有连接孔45,通过连接孔45与车身底部骨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
将底板13放置于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焊接成的底框内,然后依次将前板11、侧板12和背板14插入矩形的底板13的四周,通过第五连接件35实现底板13与侧板12的连接,同时将底框锁紧在底板13底部,然后通过第一连接件31与前板11内的螺母连接,实现前柱25与前板11之间的固定,通过第二连接件32连接前柱25、侧板12和前板11的侧面,通过第三连接件33连接后柱26、侧板12和背板14的侧面,实现电池箱下部的连接,在电池组放置后,通过盖设盖板,完成电池箱的组装,同时电池箱通过连接固定座41与汽车底盘骨架连接。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背板(14),所述前板(11)设置在底板(13)长度方向一端的上方,所述背板(14)设置在底板(1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方,所述侧板(12)设置在底板(13)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侧板(1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前板(11)和背板(14)的侧面接触,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底框、前柱(25)和后柱(26),所述底框位于底板(13)的底部,所述底框的顶部与底板(13)的底部接触,所述前柱(25)设置在前板(11)与侧板(12)接触的位置,所述后柱(26)设置在后板与侧板(12)接触的位置,所述前柱(25)竖直设置在底框上,所述前柱(25)与前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1),所述前柱(25)与侧板(1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2),所述后柱(26)与背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33),所述后柱(26)与侧板(12)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件(34),所述底框与底板(13)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件(35),所述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背板(14)均由热塑性蜂窝板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所述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的端部均设置有对应的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侧板(12)上分别设置有进风栅格孔(15)和出风孔(16),所述进风栅格孔(15)和出风孔(16)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25)和后柱(26)的横截面形状呈L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条(22)、后固定条(23)和侧固定条(24)的底部均向上凹陷形成供第五连接件(35)设置的第一安装槽(3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条(24)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座(41),所述连接固定座(41)包括底座(42)、竖直板(43)和肋板(44),所述底座(42)与侧固定条(24)连接,所述肋板(44)的底部与底座(42)连接,所述肋板(44)的侧面与竖直板(43)连接,所述竖直板(43)与侧板(1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和侧固定条(24)上贯穿设置有连接孔(4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三连接件(33)、第四连接件(34)和第五连接件(35)均为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内沿着水平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槽(37),所述第二安装槽(37)内设置与第五连接件(35)配合的螺母。
CN202320403318.9U 2023-03-07 2023-03-07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Active CN219917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3318.9U CN219917401U (zh) 2023-03-07 2023-03-07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3318.9U CN219917401U (zh) 2023-03-07 2023-03-07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7401U true CN219917401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3318.9U Active CN219917401U (zh) 2023-03-07 2023-03-07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7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58869B2 (en) Elements for reinforcement against external stresses for a power supply battery
CN205202706U (zh) 纯电动车动力电池框架结构
US9132864B2 (en) Vehicle structure including a battery
CN106299192A (zh) 一种拼装式电池箱模组固定架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箱
CN106042880A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总成
CN214176179U (zh) 车辆的高压电池安装结构和用于车辆的高压电池壳体
CN112117411A (zh) 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及动力电池下箱体
CN2101163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配套电池组
CN219917401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06893662U (zh) 电池下箱体及包含其的车辆
CN105128644B (zh) 一种分布式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的布置结构
CN213861832U (zh) 一种可换电的电池包安装框架及其汽车
CN112038525B (zh) 抗挤压电池下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18731495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01800517U (zh) 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217944883U (zh) 一种电池包、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2907959U (zh)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1107699U (zh) 一种物流车用全承载式车架
CN212085102U (zh) 一种分离式水冷板的电池箱
CN204527319U (zh) 电动轻型客车动力电池装置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18472156U (zh) 换电电池框架和换电车
CN111251842A (zh) 一种车门铰链安装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06749502U (zh) 一种汽车电池固定组件
CN217306623U (zh) 层架结构及电力模块
CN212033068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