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7276U -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 Google Patents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7276U
CN219917276U CN202321290199.7U CN202321290199U CN219917276U CN 219917276 U CN219917276 U CN 219917276U CN 202321290199 U CN202321290199 U CN 202321290199U CN 219917276 U CN219917276 U CN 219917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electrode
tab
reference electrode
tes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01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熠伟
高旭光
徐宁
吕应超
徐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 Tech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 Tech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 Tech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 Tech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01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7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7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7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上述的参比电极包括铜片和第一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包覆于所述铜片上,以将所述铜片分隔为浸润部和非浸润部,所述非浸润部用于外接电压测试装置;所述浸润部开设有顺序排布的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及第二涂覆区;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覆区,所述第二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涂覆区,以使所述第一绝缘胶层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层均包覆于所述浸润部;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测试片、隔膜带及固定胶带,所述测试片设置在所述留白区,以使所述测试片卷绕包覆于所述浸润部,所述隔膜带卷绕包覆于所述测试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隔膜带连接。

Description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有所衰减。在电池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独立地分析正极和负极对电池容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在电池中引入参比电极,能够分别测量电池中正极和负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和阻抗,从而实现在充放电过程中对正负极性能的监测。
然而传统的参比电极采用铜丝和锂片作为参比电极,即铜丝作为极耳,在极耳的一端包覆有锂片,然后将极耳靠近锂片的一端浸润在电池内,使得锂片能够与电池内的电解液接触,从而能够对电池内的电位进行测试。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极耳接触电解液后产生了腐蚀电位,从而使得参比电极的电压测试的精度出现有误差,进而导致参比电极的电压测试失准的情况出现。
例如申请号CN201821197041.4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电池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的三电极电池,其公开了参比极耳和锂片通过铜丝连接,即说明了铜丝部分也浸润在电解液中,也存在有铜丝接触电解液后产生腐蚀电位,使得参比电机的电压测试的精度出现有误差,导致参比电极的电压测试失准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出现腐蚀电位且确保参比电极具有较好的测试精准度的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参比电极,包括铜片和第一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包覆于所述铜片上,以将所述铜片分隔为浸润部和非浸润部,所述非浸润部用于外接电压测试装置;
所述浸润部开设有顺序排布的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及第二涂覆区;
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覆区,所述第二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涂覆区,以使所述第一绝缘胶层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层均包覆于所述浸润部;
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测试片、隔膜带及固定胶带,所述测试片设置在所述留白区,以使所述测试片卷绕包覆于所述浸润部,所述隔膜带卷绕包覆于所述测试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隔膜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片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层的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片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白区的长度为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带的宽度大于所述测试片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带的长度大于所述测试片的长度。
一种三电极软包电池包括卷芯、电池壳体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参比电极,所述电池壳体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及所述浸润部均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卷芯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包括卷芯主体、正极电极及负极电极,所述卷芯主体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与所述卷芯主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极包括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耳胶层,所述正极极耳的一端与所述卷芯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极耳胶层包覆在所述正极极耳上,所述第二极耳胶层与所述电池壳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电极包括负极极耳和第三极耳胶层,所述负极极耳的一端与所述卷芯主体连接,所述第三极耳胶层包覆在所述负极极耳上,所述第三极耳胶层与所述电池壳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参比电极,首先通过第一极耳胶层将铜片分隔为浸润部和非浸润部,非浸润部可外接电压测试装置,再通过将测试片设置在留白区,使得测试片卷绕包覆于浸润部,即测试片与铜片形成有电子导通通道,从而确保参比电极具备有测试功能。其次,通过将隔膜带卷绕包覆于测试片上,并使固定胶带与隔膜带固定连接,即通过隔膜带和固定胶带将测试片固定在铜片上,从而能够确保测试片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最后,通过将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分别设置在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使得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均包覆于浸润部,即通过在铜片浸润电解液的部分包覆有绝缘胶层,如此能够将电解液与铜片隔离出来,从而有效地避免参比电极出现有腐蚀电位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参比电极的电压测试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三电极软包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参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参比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参比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参比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比电极包括铜片和第一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包覆于所述铜片上,以将所述铜片分隔为浸润部和非浸润部,所述非浸润部用于外接电压测试装置;所述浸润部开设有顺序排布的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及第二涂覆区;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覆区,所述第二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涂覆区,以使所述第一绝缘胶层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层均包覆于所述浸润部;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测试片、隔膜带及固定胶带,所述测试片设置在所述留白区,以使所述测试片卷绕包覆于所述浸润部,所述隔膜带卷绕包覆于所述测试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隔膜带连接。
请参阅图2至图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参比电极10,以下对参比电极10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参比电极10包括铜片100和第一极耳胶层200,所述第一极耳胶层200包覆于所述铜片100上,以将所述铜片100分隔为浸润部110和非浸润部120,所述非浸润部120用于外接电压测试装置;所述浸润部110开设有顺序排布的第一涂覆区112、留白区114及第二涂覆区116;所述参比电极10还包括第一绝缘胶层300和第二绝缘胶层400,所述第一绝缘胶层300设置在所述第一涂覆区112,所述第二绝缘胶层400设置在所述第二涂覆区116,以使所述第一绝缘胶层300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层400均包覆于所述浸润部110;所述参比电极10还包括测试片500、隔膜带600及固定胶带700,所述测试片500设置在所述留白区114,以使所述测试片500卷绕包覆于所述浸润部110,所述隔膜带600卷绕包覆于所述测试片500,所述固定胶带700与所述隔膜带6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第一极耳胶层200将铜片100分隔为浸润部110和非浸润部120,非浸润部120可外接电压测试装置,再通过将测试片500设置在留白区114,使得测试片500卷绕包覆于浸润部110,即测试片500与铜片100形成有电子导通通道,从而确保参比电极10具备有测试功能。其次,通过将隔膜带600卷绕包覆于测试片500上,并使固定胶带700与隔膜带600固定连接,即通过隔膜带600和固定胶带700将测试片500固定在铜片100上,从而能够确保测试片500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最后,通过将第一绝缘胶层300和第二绝缘胶层400分别设置在第一涂覆区112和第二涂覆区116,使得第一绝缘胶层300和第二绝缘胶层400均包覆于浸润部110,即通过在铜片100浸润电解液的部分包覆有绝缘胶层,如此能够将电解液与铜片100隔离出来,从而有效地避免参比电极10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有腐蚀电位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参比电极10的电压测试精准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胶层是由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亚克力、PP、PE、PVC、PET、陶瓷、胶黏剂等有机和无机绝缘材料一种或者多种混合制成的,具备有较好的绝缘效果。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测试片为锂片或钠片,当三电极软包电池为锂离子电池时,测试片为锂片。当三电极软包电池为钠离子电池时,测试片为钠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片500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层300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能够确保具有较好的绝缘效果,进而有效地避免出现有腐蚀电位的产生,进一步地提高参比电极10的电压测试精准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片500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胶层400。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能够确保具有较好的绝缘效果,进而有效地避免出现有腐蚀电位的产生,进一步地提高参比电极10的电压测试精准度。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白区114的长度为5mm。可以理解的是,铜片100的浸润部110留有长度为5mm的留白区114用于与测试片500贴合形成有电子导通通道,从而能够确保参比电极10具有电压测试功能。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带600的宽度大于所述测试片500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能够确保隔膜带600完全包覆于测试片50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带600的长度大于所述测试片500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能够确保隔膜带600完全包覆于测试片500。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三电极软包电池20包括卷芯800、电池壳体9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参比电极10,所述参比电极10和所述卷芯800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900内,所述电池壳体900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极耳胶层200,所述第一极耳胶层200及所述浸润部110均位于所述电池壳体900内,所述卷芯800设于所述电池壳体900内。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电池壳体900包覆固定于第一极耳胶层200,使得第一极耳胶层200及浸润部110均位于电池壳体900内,且卷芯800设于电池壳体900内。其次,通过第一极耳胶层200将铜片100分隔为浸润部110和非浸润部120,非浸润部120可外接电压测试装置,再通过将测试片500设置在留白区114,使得测试片500卷绕包覆于浸润部110,即测试片500与铜片100形成有电子导通通道,从而确保参比电极10具备有测试功能。最后,通过将隔膜带600卷绕包覆于测试片500上,并使固定胶带700与隔膜带600固定连接,即通过隔膜带600和固定胶带700将测试片500固定在铜片100上,从而能够确保测试片500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最后,通过将第一绝缘胶层300和第二绝缘胶层400分别设置在第一涂覆区112和第二涂覆区116,使得第一绝缘胶层300和第二绝缘胶层400均包覆于浸润部110,即通过在铜片100浸润电解液的部分包覆有绝缘胶层,如此能够将电解液与铜片100隔离出来,从而有效地避免参比电极10出现有腐蚀电位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提升了三电极软包电池20的电压测试精准度。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800包括卷芯主体810、正极电极820及负极电极830,所述卷芯主体810设于所述电池壳体900内,所述正极电极820和所述负极电极830均与所述卷芯主体810连接。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极820包括正极极耳8210和第二极耳胶层8220,所述正极极耳8210的一端与所述卷芯主体810连接,所述第二极耳胶层8220包覆在所述正极极耳8210上,所述第二极耳胶层8220与所述电池壳体90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极耳胶层8220与电池壳体900连接,以将正极极耳8210的另一端裸露在电池壳体900外,同时还将正极极耳8210固定在电池壳体900上。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电极830包括负极极耳8310和第三极耳胶层8320,所述负极极耳8310的一端与所述卷芯主体810连接,所述第三极耳胶层8320包覆在所述负极极耳8310上,所述第三极耳胶层8320与所述电池壳体90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极耳胶层8320与电池壳体900连接,以将负极极耳8310的另一端裸露在电池壳体900外,同时还将负极极耳8310固定在电池壳体900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参比电极,首先通过第一极耳胶层将铜片分隔为浸润部和非浸润部,非浸润部可外接电压测试装置,再通过将测试片设置在留白区,使得测试片卷绕包覆于浸润部,即测试片与铜片形成有电子导通通道,从而确保参比电极具备有测试功能。其次,通过将隔膜带卷绕包覆于测试片上,并使固定胶带与隔膜带固定连接,即通过隔膜带和固定胶带将测试片固定在铜片上,从而能够确保测试片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最后,通过将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分别设置在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使得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均包覆于浸润部,即通过在铜片浸润电解液的部分包覆有绝缘胶层,如此能够将电解液与铜片隔离出来,从而有效地避免参比电极出现有腐蚀电位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参比电极的电压测试精准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参比电极,包括铜片和第一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包覆于所述铜片上,以将所述铜片分隔为浸润部和非浸润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润部开设有顺序排布的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及第二涂覆区;
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第一绝缘胶层和第二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覆区,所述第二绝缘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涂覆区,以使所述第一绝缘胶层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层均包覆于所述浸润部;
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测试片、隔膜带及固定胶带,所述测试片设置在所述留白区,以使所述测试片卷绕包覆于所述浸润部,所述隔膜带卷绕包覆于所述测试片,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隔膜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片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层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片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白区的长度为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带的宽度大于所述测试片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带的长度大于所述测试片的长度。
7.一种三电极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电池壳体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参比电极,所述电池壳体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及所述浸润部均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卷芯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电极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包括卷芯主体、正极电极及负极电极,所述卷芯主体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与所述卷芯主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电极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包括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耳胶层,所述正极极耳的一端与所述卷芯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极耳胶层包覆在所述正极极耳上,所述第二极耳胶层与所述电池壳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电极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电极包括负极极耳和第三极耳胶层,所述负极极耳的一端与所述卷芯主体连接,所述第三极耳胶层包覆在所述负极极耳上,所述第三极耳胶层与所述电池壳体连接。
CN202321290199.7U 2023-05-25 2023-05-25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Active CN219917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199.7U CN219917276U (zh) 2023-05-25 2023-05-25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199.7U CN219917276U (zh) 2023-05-25 2023-05-25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7276U true CN21991727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0199.7U Active CN219917276U (zh) 2023-05-25 2023-05-25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7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3191A (zh) * 2023-11-30 2024-02-27 三一红象电池有限公司 参比电极、其制备方法和三电极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3191A (zh) * 2023-11-30 2024-02-27 三一红象电池有限公司 参比电极、其制备方法和三电极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4014B (zh) 一种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芯
CN112002933B (zh) 一种柔性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柔性电池组
CN102637906B (zh) 卷绕结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19917276U (zh) 参比电极及三电极软包电池
JPH11273683A (ja) 非水溶媒二次電池の負極集電体用銅箔、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098526U (zh) 卷绕式二次电芯
WO2008096834A1 (ja) 予備ドープ前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3582972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WO2012044035A2 (ko) 부식방지용 보호층을 포함하는 전극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216563209U (zh) 极片、卷芯和电池
CN114982040A (zh) 一种三电极电池及储能系统
CN111129432A (zh) 新型锂离子电池工业用无损检测的参比电极和三电极体系及方法
CN113708010A (zh)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11355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电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8591A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6850062U (zh) 一种参比电极和三电极电池
CN214043743U (zh) 一种测试用三电极锂离子电池
CN109193025A (zh)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5299337U (zh) 一种叠片型三电极电池
CN112881927A (zh) 一种参比电极组件、三电极半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9041584A (zh) 锂金属电池
CN113285133A (zh) 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15297607U (zh) 一种参比电极组件及三电极半电池
CN105322235A (zh)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KR20200144269A (ko) 전극 테스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극 특성 테스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