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4019U -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4019U
CN219914019U CN202321050022.XU CN202321050022U CN219914019U CN 219914019 U CN219914019 U CN 219914019U CN 202321050022 U CN202321050022 U CN 202321050022U CN 219914019 U CN219914019 U CN 219914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eating
tank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00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忠
沈迪君
吴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elong Nicke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elong Nicke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elong Nicke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elong Nicke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500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4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4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4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底座与加热罐以及存料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矿热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存料罐,所述加热罐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水,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风管,所述矿热炉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所述加热风管的输入端贯穿延伸至加热罐内并与风机固定相连,所述加热风管的输出端与冷却风管固定相连,对矿热炉降温的同时可对待加工金属进行升温,对余热进行高效回收,避免矿热炉冷却时热量的浪费。

Description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矿热炉是一种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碳质还原剂及溶剂等原料的炉子,矿热炉工作是采用碳质或镁质耐火材料作炉衬,使用自培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用电弧的能量及电流通过炉料的,因炉料的电阻而产生能量来熔炼金属,陆续加料,间歇式出铁渣,连续作业的一种工业电炉。
有些矿热炉在冷却时,使用冷却水对矿热炉冷却,但有些冷却装置在使用冷却水在对矿热炉冷却后,直接将冷却水排出,极大的浪费了矿热炉冷却时产生的热量,对此有必要提出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底座与加热罐以及存料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矿热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存料罐,所述加热罐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水;
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风管,所述矿热炉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所述加热风管的输入端贯穿延伸至加热罐内并与风机固定相连,所述加热风管的输出端与冷却风管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存料罐的一端延伸至加热罐外且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对于顶块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缸,且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均与顶块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存料罐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个下料管,且所述下料管贯穿延伸至存料罐外并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加热罐的上方通过合页铰接有一个罐门。
优选的,所述加热风管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呈螺旋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矿热炉加工完成后,启动风机将冷却风管内的热风抽入加热风管内,加热风管对保温水进行升温,并通过保温水对存料罐内的金属进行升温,加热风管内部的热风逐渐降温,降温后的风重新通入冷却风管内并对矿热炉进行降温,待降温完成后,通过液压缸将存料罐从加热罐内移出,将加热后的金属通过下料管排出,对矿热炉降温的同时可对待加工金属进行升温,对余热进行高效回收,避免矿热炉冷却时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料罐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加热罐;3、存料罐;4、矿热炉主体;5、空腔;6、保温水;7、加热风管;8、冷却风管;9、风机;10、顶块;11、液压缸;12、下料管;13、罐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底座1与加热罐2以及存料罐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罐2,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矿热炉主体4,其特征在于,加热罐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存料罐3,加热罐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一个空腔5,空腔5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水6;
空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风管7,矿热炉主体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风管8,冷却风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9,加热风管7的输入端贯穿延伸至加热罐2内并与风机9固定相连,加热风管7的输出端与冷却风管8固定相连,冷却风管8的一端设有进气口。
其中,存料罐3的一端延伸至加热罐2外且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块10,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于顶块10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缸11,且两个液压缸11的输出端均与顶块10固定相连,便于使用液压缸11带动存料罐3从加热罐2内移出。
其中,存料罐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个下料管12,且下料管12贯穿延伸至存料罐3外并设有阀门,便于使用下料管12将存料罐3内的矿物排出。
其中,加热罐2的上方通过合页铰接有一个罐门13,便于使用罐门13将加热罐2闭合,
其中,加热风管7位于空腔5内的一端呈螺旋状设置,便于增加加热风管7与保温水6之间的接触面积。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矿热炉主体4与风机9以及液压缸11均通过控制器与外接驱动源相连,将罐门13开启,将需要加工的金属放进存料罐3内,当矿热炉主体4工作完成后,矿热炉主体4表面有大量热量需要降温,冷却风管8内部的空气温度较高,此时启动风机9,风机9将冷却风管8内的空气通入加热风管7内,加热风管7对加热管2内部的保温水6进行加热,使保温水6的温度逐渐升高,对存料罐3内部的金属进行升温,加热风管7内部的空气逐渐降温,降温后的空气重新进入冷却风管8内,对矿热炉主体4表面进行散热,当矿热炉主体4表面温度降温完成后,开启罐门13,启动液压缸11通过顶块10将存料罐3从加热罐2内移出,并通过下料管12将升温后的金属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底座(1)与加热罐(2)以及存料罐(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罐(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矿热炉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存料罐(3),所述加热罐(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一个空腔(5),所述空腔(5)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水(6);
所述空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加热风管(7),所述矿热炉主体(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风管(8),所述冷却风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9),所述加热风管(7)的输入端贯穿延伸至加热罐(2)内并与风机(9)固定相连,所述加热风管(7)的输出端与冷却风管(8)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罐(3)的一端延伸至加热罐(2)外且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块(10),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于顶块(10)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缸(11),且两个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端均与顶块(10)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罐(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个下料管(12),且所述下料管(12)贯穿延伸至存料罐(3)外并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2)的上方通过合页铰接有一个罐门(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管(7)位于空腔(5)内的一端呈螺旋状设置。
CN202321050022.XU 2023-05-05 2023-05-05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9914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0022.XU CN219914019U (zh) 2023-05-05 2023-05-05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0022.XU CN219914019U (zh) 2023-05-05 2023-05-05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4019U true CN21991401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0022.XU Active CN219914019U (zh) 2023-05-05 2023-05-05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4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4405A (zh) 一种制备高碳铬铁用节能环保型电炉
CN219914019U (zh) 高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CN203855414U (zh) 管式石墨化炉
CN20887967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金属液存贮给汤系统
CN207280204U (zh) 一种陶瓷管的高温素烧窑炉
CN208579634U (zh) 一种节能热处理电炉
CN109945201A (zh) 一种连续进料及排料的等离子非金属物料熔融装置
CN215799698U (zh) 一种超硬度合金的热化处理装置
CN109000476B (zh) 一种高效节能矿热炉
CN111394529B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高温熔渣余热回收装置
CN212274657U (zh) 一种预热式高效合金烘烤器
CN205067396U (zh) 精炼渣热态改性试验装置
CN203928693U (zh) 一种电弧炉
CN203419959U (zh) 真空淬火炉
CN209024583U (zh) 一种双工位电弧炉
CN206875967U (zh) 一种五金冶炼熔化炉
CN109306442A (zh) 一种用于铜铬锆接触线快速固溶快速冷却工艺及其装置
CN201662322U (zh) 微波高温熔炼装置
CN206160747U (zh) 利用余热式电弧炉
CN2559949Y (zh) 等离子矿热熔炼炉
CN108914049A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控压渗氮炉
CN108746550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金属液存贮给汤系统
CN217715987U (zh) 一种熔铝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5766515U (zh) 一种大结晶电熔镁砂炉冷却装置
CN216303613U (zh) 一种玻璃熔窑投料口池壁拦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