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3047U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13047U CN219913047U CN202223476148.1U CN202223476148U CN219913047U CN 219913047 U CN219913047 U CN 219913047U CN 202223476148 U CN202223476148 U CN 202223476148U CN 219913047 U CN219913047 U CN 2199130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burner
- gas
- ai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关于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炉头包括:火盖和火盖底座,所述火盖盖设于所述火盖底座上;火盖底座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火盖具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限定出一个用以容纳燃气的燃气混气腔;与燃气混气腔连通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内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和燃气混气腔的传火结构;还包括连通燃气混气腔和空气通道的保火腔,燃气混气腔内燃气经由保火腔后再通过传火结构流出。这使得保火腔可以储存燃气混气腔内的燃气,降低燃气进入传火结构的速度,确保火焰再传火结构稳定燃烧,从而降低传火结构离焰的可能性,提高传火速度,提高传火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CN111578319B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内环燃烧器,内环燃烧器具有连通燃气腔室的保火孔和主火孔,还具有与外部分隔的容纳空间,保火孔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主火孔设置于容纳空间外,该燃气灶具还包括隐藏式传火结构,隐藏式传火结构用于在保火孔和主火孔之间传递火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炉头包括:火盖和火盖底座,所述火盖盖设于所述火盖底座上;所述火盖底座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火盖具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限定出一个用以容纳燃气的燃气混气腔;与所述燃气混气腔连通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内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和燃气混气腔的传火结构;还包括连通所述燃气混气腔和所述空气通道的保火腔,燃气混气腔内燃气经由所述保火腔后再通过所述传火结构流出。
采用此结构,通过设置保火腔,燃气混气腔内的燃气不会直接进入传火结构,而是先进入保火腔后再进入传火结构。这使得保火腔可以储存燃气混气腔内的燃气,降低燃气进入传火结构的速度,确保火焰再传火结构稳定燃烧,从而降低传火结构离焰的可能性,提高传火速度,提高传火成功率。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保火腔位于所述燃气混气腔与所述空气通道之间。这有利于燃气从燃气混气腔流出后进入保火腔然后流向空气通道,有利于降低传火结构的燃气流速。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火盖底座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火盖具有与所述第三凹陷部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四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与所述第四凹陷部配合形成所述保火腔。这有利于保火腔的形成,便于生产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保火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燃气混气腔与所述保火腔的进气孔,所述第二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混气腔与所述空气通道的传火孔,燃气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保火腔再通过所述传火孔流出。从而,燃气会通过进气孔由燃气混气腔进入保火腔,然后再通过传火孔流出,这可以降低传火孔的燃气流速,确保火焰再传火孔稳定燃烧,提高传火成功率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传火孔的总面积小于所述进气孔的总面积。这使得传火孔的燃气流速壁进气孔的燃气流速小,进一步降低传火孔的燃气流速。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火孔具有1个,所述第二出火孔具有2个。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通道具有位于所述火盖底座内缘处的供二次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以及与所述空气流入口相对的位于所述火盖底座外缘处的空气流出口,二次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入口进入所述空气通道为所述传火孔补充二次空气。这可以为传火孔补充足够的二次空气,进一步提高传火性能。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保火腔沿圆周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空气通道沿圆周方向的尺寸。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保火腔的径向横截面面积分别小于所述燃气混气腔以及所述空气通道的径向横截面积。这使得保火腔的径向横截面积最小,这有利于保火腔可以降低燃气流速。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保火腔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两侧。这可以从不同方向来降低燃气流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传火结构的燃气流速,提高传火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炉头。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内环火盖,所述火盖构造为环形并围在所述内环火盖外,所述内环火盖处设有点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点燃后形成的火焰再点燃所述传火机构,所述传火机构继而将火焰传递至火盖的燃气出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
【附图说明】
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以下附图图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炉头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炉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火盖朝上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图4在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火盖底座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图6在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
燃烧器1 炉头10 火盖20 火盖底座30
空气通道40 保火腔50 燃烧器底座60 传火结构406
第一凹陷部301 第二凹陷部201 燃气混气腔101
第三凹陷部302 第四凹陷部202 第一顶壁303 第二顶壁304
第一壁501 第二壁502 进气孔503 传火孔504
缺口403 空气流入口401 空气流出口402
出火孔203 第一内侧壁204 第一外侧壁205
内环火盖50 内环出火孔51 盖体部52 侧壁53
内环喷射系统102 外环喷射系统103 内环燃气喷嘴104
外环燃气喷嘴105 内环引射管106 外环引射管1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申请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至3所示,炉头10包括火盖20和火盖底座30,火盖20盖设于火盖底座30。
其中,火盖底座30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301,火盖20具有与第一凹陷部301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201,第一凹陷部301与第二凹陷部201限定出一个用以容纳燃气的燃气混气腔101。
如图4所示,火盖20呈环形,火盖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204和第一外侧壁205,第一外侧壁205是火盖20暴露在外的一个侧壁。第一内侧壁204和第一外侧壁205配合围城第二凹陷部201。外环火盖20的第一外侧壁205上设有连通第二凹陷部201的多个外环出火孔203,外环出火孔203沿周向间隔分布在第一外侧壁205上。外环出火孔203与燃气混气腔101相连通,在火盖20使用状态下,燃气混气腔101内燃气可以通过外环出火孔203流出而形成外环火焰。
如图2所示,炉头还可以包括内环火盖50。内环火盖50位于火盖20的内围。内环火盖20包括盖体部52以及环绕盖体部52的侧壁53,盖体部52和侧壁53之间限定出一个可以用以容纳燃气的内环凹陷部,内环凹陷的开口朝下。侧壁53上设有多个供燃气流出的内环出火孔203,内环出火孔203沿周向分布间隔分布在侧壁53上。内环出火孔203与内环凹陷部连通,内环凹陷部内的燃气可以通过内环出火孔203流出形成内环火焰。
炉头10还包括与燃气混气腔101连通的空气通道40,空气通道40内设有连通空气通道40和燃气混气腔101的传火结构406。空气通道40具有位于火盖20底座30内缘处的供二次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401,以及与空气流入口401相对的位于火盖20底座30外缘处的空气流出口402。外部空气从空气流入口401进入空气通道40为传火结构406提供二次空气,然后从空气流出口402流出。
炉头10还包括连通燃气混气腔101和空气通道40的保火腔50,保火腔50位于燃气混气腔101和空气通道40之间,燃气混气腔101内的部分燃气经由保火腔50之后再通过传火结构406流向空气通道40。燃气混气腔101内的其余燃气会通过火盖20上的出火孔203流出。这可以降低燃气流向传火结构406的速度,确保火焰再传火结构406稳定燃烧,从而降低传火结构46离焰的可能性,提高传火速度,提高传火成功率。
如图4和6所示,火盖底座30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三凹陷部302,火盖20具有与第三凹陷部302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四凹陷部202,第三凹陷部302与第四凹陷部202配合限定出一个保火腔50。
如图3以及图6和图7所示,保火腔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501和第二壁502,第一壁501上设有连通燃气混气腔101和保火孔的进气孔503,第二壁502上设有连通燃气混气腔101与空气通道40的传火结构406,位于燃气混气腔101内的部分燃气经由进气孔503进入保火腔50后再通过传火结构406流出。在本实施例中,传火结构406为传火孔50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火结构406为传火槽。
具体地,在第一壁501上设有连通燃气混气腔101和保火腔50的进气孔503,第二壁502上设有连通燃气混气腔101和空气通道40的传火孔504,燃气混气腔101的部分燃气经由进气孔503进入保火腔50之后再通过传火孔504流出形成火焰。
如图所示,第三凹陷部302与第一凹陷部301相邻,第四凹陷部202与第二凹陷部201相邻,第一壁501用以将第一凹陷部301与第三凹陷分隔开,第一壁501也可以将第二凹陷部201与第四凹陷分隔开。
如图6和7所示,第三凹陷部302具有一堆相邻设置的朝上的第一顶壁303和第二顶壁304,第一顶壁303位于燃气混气腔101和保火腔50之间,进气孔503设置在第一顶壁上。第二顶壁304位于保火腔50和空气通道40之间,传火孔504设置在第二顶壁上。
进气孔503的总面大于传火孔504的总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503具有1个,传火孔504具有2个。进气孔503和传火孔504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设置方式。
保火腔50的容积小于空气通道40以及燃气混气腔101的容积。燃气混气腔101内的部分燃气流经保火腔50之后流速会进一步降低,流向传火孔504的燃气流速会进一步降低,提高点火成功率。如图所示,保火腔50沿周向方向的尺寸小于空气通道40沿周向方向的尺寸。保火腔50的径向横截面的面积分别小于燃气混气腔101以及空气通道40的径向横截面面积。
如图所示,保火腔50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空气通道40的两侧。这可以从不同方向来降低燃气流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传火结构406的燃气流速,提高传火成功率。
如图4和5所示,在火盖20上设有与空气流入口401连通的缺口403,缺口403具有向上露出的可见开口。换句话说,在火盖20的俯视图上,缺口403是可见的,不是隐藏的。
缺口403位于空气流入口401处,并且缺口403与空气流入口401贯通。
通过缺口403的设置,增大了空气通道40的入口处的尺寸。外部空气可以通过空气流入口401和缺口403进入空气通道40为传火结构406补充二次空气后再通过空气流出口402流出。这不仅可以增大二次空气流入空气通道40的进入口的尺寸,为传火结构406补充充足的二次空气,而且可以增大传火结构406的燃烧空间,这可以解决由于二次空气补入不足或者传火空间受限而导致的火焰传递不良的问题。从而提高传火成功率,提高传火速度,具有良好的传火性能。
如图所示,缺口403被构造为至少部分空气通道40暴露于缺口403。换句话说,在火盖20的俯视图上,至少部分空气通道40是可见的,而非全部隐藏。缺口403在水平面的投影与空气通道40在水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炉头10使用过程在,内环火盖20设有点火机构,点火机构会点燃内环出火孔203流出的燃气形成火焰,然后点燃传火结构406的火焰,传火结构406继而将火焰传递至火盖20的出火孔203,最后依次点燃出火孔203流出的燃气形成外环火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包括上述的炉头10以及燃烧器底座60,炉头10可拆卸地放置于燃烧器底座60。
如图8所示,燃烧器1还包括内环喷射系统102和外环喷射系统103。内环喷射系统102包括内环燃气喷嘴104、与内环燃气喷嘴104相连的内环引射管106以及与内环引射管106相连的内环稳压腔。外环喷射系统103包括外环燃气喷嘴105、与外环燃气喷嘴105相连的外环引射管107以及与外环引射管107相连的外环稳压腔。在本实施例中,外环稳压腔与燃气混气腔101相连通。
燃气经内环引射管106之后进入内环稳压腔,进入内环稳压腔的气流最后流向内环火盖50的内环出火孔203形成内环火焰。
燃气经外环引射管107之后进入外环稳压腔之后流入燃气混气腔101,然后流向外环火盖20的传火结构406以及出火孔203形成火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如上任一个实施例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
结合图1至图8说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任何给定的方式互相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示实施例,通常情况下也可使用所示手段外的其他手段,只要这些手段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Claims (13)
1.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包括:
火盖(20)和火盖底座(30),所述火盖(20)盖设于所述火盖底座(30)上;
所述火盖底座(30)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301),所述火盖(20)具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01)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201),所述第一凹陷部(30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01)限定出一个用以容纳燃气的燃气混气腔(101);
与所述燃气混气腔(101)连通的空气通道(40),所述空气通道(40)内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40)和燃气混气腔(101)的传火结构(40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燃气混气腔(101)和所述空气通道(40)的保火腔(50),燃气混气腔(101)内的部分燃气经由所述保火腔(50)后再通过所述传火结构(406)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腔(50)位于所述燃气混气腔(101)与所述空气通道(4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底座(30)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三凹陷部(302),所述火盖具有与所述第三凹陷部(302)对应的向上凹陷的第四凹陷部(202),所述第三凹陷部(302)与所述第四凹陷部(202)配合形成所述保火腔(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腔(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501)和第二壁(502),所述第一壁(501)上设有连通所述燃气混气腔(101)与所述保火腔(50)的进气孔(503),所述第二壁(502)上设有连通所述燃气混气腔(101)与所述空气通道(40)的传火孔(504),所述燃气混气腔(101)内的部分燃气经由所述进气孔(503)进入所述保火腔(50)再通过所述传火孔(504)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03)的总面积小于所述传火孔(504)的总面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03)具有1个,所述传火孔(504)具有2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40)具有位于所述火盖底座(30)内缘处的供二次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401)以及与所述空气流入口(401)相对的位于所述火盖底座(30)外缘处的空气流出口(402),二次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入口(401)进入所述空气通道(40)为所述传火孔(504)补充二次空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腔(50)沿圆周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空气通道(40)沿圆周方向的尺寸;和/或所述保火腔(50)的径向横截面面积分别小于所述燃气混气腔(101)以及所述空气通道(40)的径向横截面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火盖设有与所述空气流入口(401)连通的缺口(403),所述缺口(403)具有向上露出的可见开口,二次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入口(401)和所述缺口(403)进入所述空气通道(40)为所述传火结构(406)补充二次空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腔(50)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40)的两侧。
11.一种燃烧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1)的炉头(10)。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还包括内环火盖,所述火盖(20)构造为环形并围在所述内环火盖外,所述内环火盖处设有点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点燃后形成的火焰再点燃所述传火结构(406),所述传火结构(406)继而将火焰传递至火盖(20)的燃气出口。
13.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燃烧器(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76148.1U CN219913047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76148.1U CN219913047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13047U true CN219913047U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8462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76148.1U Active CN219913047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13047U (zh) |
-
2022
- 2022-12-26 CN CN202223476148.1U patent/CN2199130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88529A (zh) | 燃气燃烧器以及包括燃气燃烧器的灶具 | |
CN109000230B (zh) | 燃烧器 | |
CN219913047U (zh)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CN201221764Y (zh) | 一种内焰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0529850B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 |
CN110966599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113819462A (zh) |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9913057U (zh)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CN219550523U (zh)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RU2295090C2 (ru) |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с раздельным питанием корон пламени | |
CN110966598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0594732B (zh) |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 |
CN215808471U (zh)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7685001U (zh) | 火盖及燃烧器 | |
CN221801778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216047652U (zh) |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CN216047656U (zh) |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3019629U (zh) | 一种火盖及紧凑型炉头 | |
CN217178513U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217209470U (zh) | 一种燃气灶 | |
CN217356879U (zh) |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7423240U (zh) |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2565885U (zh) | 燃烧器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 |
CN219656074U (zh) | 燃烧器 | |
CN216244258U (zh) | 一种燃气灶的燃气装置和燃气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