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2660U -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12660U CN219912660U CN202321588644.8U CN202321588644U CN219912660U CN 219912660 U CN219912660 U CN 219912660U CN 202321588644 U CN202321588644 U CN 202321588644U CN 219912660 U CN219912660 U CN 219912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ation
- air cooler
- hydrogen
- sequence control
- thermal mana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984 hydro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包括氢气压缩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低温冷却系统、空冷器系统、加注系统和橇体;所述橇体中设置有封闭区和开放区,所述加注系统设置在开放区中,所述氢气压缩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低温冷却系统设置在封闭区中,所述空冷器系统设置在橇体外侧顶部位置;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与空冷器系统连通,所述空冷器系统与低温冷却系统连通,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与顺序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与加注系统连接。本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了现场的成本管理以及建站的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氢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加氢站中,绝大部份加氢站各个系统之间彼此独立,这就使得建站成本非常的高,安装周期也较长;同时在工地上将各类独立的系统进行组装,不仅需要外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安装浪费人力资源,同时各类系统在连接装配中会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导致加氢站在使用过程存在问题,对产品的质量无法进行保证。
同时在现有的加氢站中通常采用水冷机组进行冷却,水冷机组在持续使用时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装配加氢站的各类系统精度不高,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加氢站使用水冷机组进行冷却,能耗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包括氢气压缩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低温冷却系统、空冷器系统、加注系统和橇体;所述橇体中设置有封闭区和开放区,所述加注系统设置在开放区中,所述氢气压缩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低温冷却系统设置在封闭区中,所述空冷器系统设置在橇体外侧顶部位置;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与空冷器系统连通,所述空冷器系统与低温冷却系统连通,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与顺序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与加注系统连接。
基于上述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的结构,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中设置有压缩机,所述空冷器系统中设置有空冷器,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中设置有冷冻水机组,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中设置有顺序控制盘,所述加注系统中设置有加氢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空冷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空冷器的出口与冷冻水机组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冻水机组的出口与顺序控制盘连接,所述顺序控制盘与加氢机的入口连接。
基于上述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的结构,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中设置有压缩机,所述空冷器系统中设置有空冷器,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中设置有冷冻水机组,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中设置有顺序控制盘,所述加注系统中设置有加氢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空冷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空冷器的出口与冷冻水机组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冻水机组的出口直接与加氢机的入口连接。
基于上述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的结构,所述开放区中设有对加氢机进行遮挡的顶盖。
本方案提供一种加氢系统,包括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氢气管束瓶,所述氢气管束瓶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压缩机连接。
本方案提供一种加氢系统,氢气管束瓶、卸氢柱和储氢瓶组;所述氢气管束瓶与卸氢柱连通,所述卸氢柱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压缩机连接;所述储氢瓶组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顺序控制盘连通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通过氢气压缩系统将气箱进行压缩,首先输送到空冷器系统中,用空冷器系统对压缩后的高温氢气进行降温,采用环境中的冷量来进行降温,可以极大降低整个系统的对于氢气降温所需的冷量能耗,降低整体的能量输入,当空冷器系统将氢气降温到50-60度左右时,在通入到低温冷却系统中降低为7~12度,本方案采用两套降温系统,引入环境中的能量进行降温,极大的降低了能耗的使用,降低了整体的成本,同时本方案是将多个关键系统进行了集成,避免了现在安装所带来的问题,用户只需要把电源和进气管路接通,便可进行氢气加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了现场的成本管理以及建站的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举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氢气压缩系统;2、顺序控制系统;3、低温冷却系统;4、空冷器系统;5、加注系统;6、橇体;7、顶盖;8、氢气管束瓶;9、卸氢柱;10、储氢瓶组;11、压缩机;21、顺序控制盘;31、冷冻水机组;41、空冷器;51、加氢机;61、封闭区;62、开放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其至少包括但不限于氢气压缩系统1、顺序控制系统2、低温冷却系统3、空冷器系统4、加注系统5和橇体6;橇体6中设置有封闭区61和开放区62,加注系统5设置在开放区62中,氢气压缩系统1、顺序控制系统2、低温冷却系统3设置在封闭区61中,空冷器系统4设置在橇体6外侧顶部位置;
氢气压缩系统1与空冷器系统4连通,空冷器系统4与低温冷却系统3连通,低温冷却系统3与顺序控制系统2连接;顺序控制系统2与加注系统5连接。
所述开放区62中设有对加氢机51进行遮挡的顶盖7。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氢气压缩系统1将气箱进行压缩,首先输送到空冷器系统4中,用空冷器系统4对压缩后的高温氢气进行降温,采用环境中的冷量来进行降温,可以极大降低整个系统的对于氢气降温所需的冷量能耗,降低整体的能量输入,当空冷器系统4将氢气降温到50-60度左右时,在通入到低温冷却系统3中降低为7~12度,本方案采用两套降温系统,引入环境中的能量进行降温,极大的降低了能耗的使用,降低了整体的成本,同时本方案是将多个关键系统进行了集成,避免了现在安装所带来的问题,用户只需要把电源和进气管路接通,便可进行氢气加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了现场的成本管理以及建站的施工周期。
作为示例的,氢气压缩系统1中设置有压缩机11,空冷器系统4中设置有空冷器41,低温冷却系统3中设置有冷冻水机组31,顺序控制系统2中设置有顺序控制盘21,加注系统5中设置有加氢机51;压缩机11的出口与空冷器41的入口连接,空冷器41的出口与冷冻水机组31的入口连接,冷冻水机组31的出口与顺序控制盘21连接,顺序控制盘21与加氢机51的入口连接;或者冷冻水机组31的出口直接与加氢机51的入口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氢气通过压缩机11压缩,进入到空冷器41进行初步冷却,然后再进入到冷冻水机组31中进行再次冷却,然后通过顺序控制盘21向加氢机51输送,或者氢气在2次冷却后,直接向加氢机51进行供气;两者供气线路,根据现场的实际供气需求进行选择。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氢系统,包括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氢气管束瓶8,氢气管束瓶8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压缩机11连接。
氢气管束瓶8通过拖车进行运载,当氢气管束瓶8中氢气耗尽时,通过拖车进行更换。
基于上述结构,本方案适合于发注量一般,加注时间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加氢站,该加氢系统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加注情况,客户可以更加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氢系统,包括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氢气管束瓶8、卸氢柱9和储氢瓶组10;氢气管束瓶8与卸氢柱9连通,卸氢柱9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压缩机11连接;储氢瓶组10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顺序控制盘21连通设置。
氢气管束瓶8通过拖车进行运载,通过卸氢柱9快速的将氢气管束瓶8进行更换,氢气在经过两次降温后,可以被存储在储氢瓶组10中,根据后期的需要直接充储氢瓶组10向加氢机51进行供气,在供气的同时也能够再次进行氢气降温作业,保证了加氢作业的连续性,此类产品适合加注量大,加氢车多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压缩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低温冷却系统、空冷器系统、加注系统和橇体;所述橇体中设置有封闭区和开放区,所述加注系统设置在开放区中,所述氢气压缩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低温冷却系统设置在封闭区中,所述空冷器系统设置在橇体外侧顶部位置;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与空冷器系统连通,所述空冷器系统与低温冷却系统连通,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与顺序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与加注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中设置有压缩机,所述空冷器系统中设置有空冷器,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中设置有冷冻水机组,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中设置有顺序控制盘,所述加注系统中设置有加氢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空冷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空冷器的出口与冷冻水机组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冻水机组的出口与顺序控制盘连接,所述顺序控制盘与加氢机的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压缩系统中设置有压缩机,所述空冷器系统中设置有空冷器,所述低温冷却系统中设置有冷冻水机组,所述顺序控制系统中设置有顺序控制盘,所述加注系统中设置有加氢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空冷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空冷器的出口与冷冻水机组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冻水机组的出口直接与加氢机的入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区中设有对加氢机进行遮挡的顶盖。
5.一种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氢气管束瓶,所述氢气管束瓶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压缩机连接。
6.一种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氢气管束瓶、卸氢柱和储氢瓶组;所述氢气管束瓶与卸氢柱连通,所述卸氢柱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压缩机连接;所述储氢瓶组与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中的顺序控制盘连通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8644.8U CN219912660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8644.8U CN219912660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12660U true CN219912660U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846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88644.8U Active CN219912660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12660U (zh) |
-
2023
- 2023-06-20 CN CN202321588644.8U patent/CN2199126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87717B (zh) | 一种液氢及高压氢联合加氢系统及加注方法 | |
WO2022135109A1 (zh) | 一种采用液氢预冷的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CN109708000B (zh) | 一种l-ch2型加氢站热管理系统 | |
CN103244825A (zh) | 一种氢气的快速充装系统与方法 | |
CN108759303B (zh) | 一种深冷液体气化冷能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8644604A (zh) | 低温杜瓦容器以及低温高压储氢系统 | |
CN214249133U (zh) | 采用液氢预冷的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DE102016208889B4 (de) | Anlage zur Bereit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Anlage | |
EP3649394A1 (en) | Hydrogen refuelling station comprising a fill tank | |
CN219013995U (zh) | 一种冷能回收型液氢加氢站加注系统 | |
CN110594579A (zh) | 一种多功能的加氢站氢燃料加注系统 | |
CN113701049A (zh) | 一种液氢加氢站冷量智能回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19912660U (zh) | 一体式热管理加氢橇及加氢系统 | |
CN213810006U (zh) | 加氢机与增压设备联合工作的加注系统 | |
CN114109659A (zh) | 一种lpg燃料管路控制方法 | |
CN112128609A (zh) | 一种新型加氢预冷系统 | |
CN114992507B (zh) | 一种无需预冷器的液氢加氢站及其加氢系统 | |
CN216307425U (zh) | 一种现场制氢与外购氢互补的加氢站系统 | |
CN214249132U (zh) | 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CN113606805A (zh) | 一种加氢站用集成化冷水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 |
Carpetis | A system consideration of alternative hydrogen storage facilities for estimation of storage costs | |
CN115419822A (zh) | 利用仲正氢转化冷量的液氢储运型加氢站氢气加注系统 | |
CN115013721A (zh) | 一种高效液氢加氢站加氢系统及方法 | |
CN220417015U (zh) | 液氢加注系统 | |
CN114517889A (zh) | 一种用于实现氢气质量在线检测的控制方法及加氢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