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9789U -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9789U
CN219909789U CN202321161446.3U CN202321161446U CN219909789U CN 219909789 U CN219909789 U CN 219909789U CN 202321161446 U CN202321161446 U CN 202321161446U CN 219909789 U CN219909789 U CN 219909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closing
light
side wall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14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娜
李�真
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ai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ai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ai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ai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14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9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9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9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灯的收口条,包括收口条组件、挡光组件和灯;收口条组件包括收口条本体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一卡接部;收口条本体的上端用于与墙面板材相抵接,收口条本体的下端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相抵接,收口条本体的第二侧端用于与墙面相抵接,挡光组件包括挡光本体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二卡接部,挡光本体的第二侧端上形成有透光部;其中,收口条组件与挡光组件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收口条组件与挡光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腔,灯带安装在容纳腔内,灯带发出的光线可自透光部射出。本实用新型研发一种带灯的收口条,在收口条内集成灯光装饰,从而从外光上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并且安装便捷,实现收口条与等的集成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材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背景技术
收口条又名收边条、包边条,主要起到盖缝的作用。用户在进行墙面装修时,需要经多块墙板进行拼接,或将多种不同材料的墙板进行拼接,此时相邻的墙板之间的衔接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此时,需要采用收口条对相邻的板材的缝隙实现连接与覆盖,使得墙面更加美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收口条的美观性,常常根据相邻的墙板选用不同材料的收口条,或在收口条加工不同的图案,整体上收口条的装饰作用不足,并且无法集成其他功能,在墙面上需要安装灯进行照明或装饰时,需要额外安装,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增加了装修工时。
因此,研发一种带灯的收口条,在收口条内集成灯光装饰,从而从外光上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并且安装便捷,实现收口条与等的集成设计,节省安装空间,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灯的收口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上收口条的装饰作用不足,并且无法集成其他功能,在墙面上需要安装灯进行照明或装饰时,需要额外安装,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增加了装修工时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灯的收口条,包括收口条组件、挡光组件和灯;
所述收口条组件包括收口条本体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一卡接部;所述收口条本体的上端用于与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收口条本体的下端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收口条本体的第二侧端用于与墙面相抵接,所述挡光组件包括挡光本体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挡光本体的第二侧端上形成有透光部;其中,所述收口条组件与所述挡光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所述收口条组件与所述挡光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灯带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带发出的光线可自所述透光部射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口条组件还包括粘贴部;所述收口条本体的第二侧端上形成有竖直延伸部,所述竖直延伸部通过所述粘贴部粘贴在墙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口条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间隔设置在所述竖直延伸部上;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第二侧壁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相对开设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延伸开设,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延伸开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本体包括U型部件,所述U型部件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沿所述第三侧壁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柱沿所述第四侧壁延伸设置;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收口条本体内时,所述第一卡接柱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柱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靠近墙面的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沿所述第二卡槽的靠近墙面的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二止挡,所述第一止挡与所述第二止挡用于限定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极限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相对应处形成有开口导入部,所述挡光本体通过所述开口导入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卡接部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导入部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沿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延伸开设;所述第二倾斜部沿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延伸开设;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本体的封闭端形成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开口导入部抵靠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所述第三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相抵靠,所述第四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相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在收口条组件与挡光组件围设形成的容纳腔内安装灯,在挡光本体的设置透光部,实现将灯集成在收口条内,节省室内装修空间的同时,减少装修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灯与收口条集成设置,增加收口条的功能;
在收口条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在挡光本体上设置第二卡接部,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卡接,实现收口条组件与挡光组件的便捷安装;并且,收口条组件直接安装在墙体相抵靠,同样实现了便捷安装。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带灯的收口条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110,收口条本体;
111,第一侧壁;
112,第二侧壁;
113,竖直延伸部;
114,第一倾斜部;
115,第二倾斜部;
121,第一卡槽;
1211,第一止挡;
122,第二卡槽;
1221,第二止挡;
210,挡光本体;
211,第三侧壁;
212,第四侧壁;
213,第三倾斜部;
214,第四倾斜部;
221,第一卡接柱;
222,第二卡接柱;
230,透光部;
300,灯;
400,容纳腔;
510,墙面板材;
520,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
600,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带灯的收口条,在收口条起到对墙面上的板材之间的连接密封的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隐藏的灯带,具有光照功能,同时,可以一同安装,减少安装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述,带灯的收口条包括收口条组件、挡光组件和灯300。收口条组件与挡光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腔400,灯300安装在容纳腔400内。从而实现将灯300隐藏在收口条内,二者实现同步安装,不在额外占用空间。
收口条组件包括收口条本体110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一卡接部。
挡光组件包括挡光本体210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二卡接部。
收口条本体110与挡光本体210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实现连接,同时围设形成容纳腔400。
在本实施例中,收口条本体110的上端用于与墙面板材510相抵接。收口条本体110的下端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520相抵接。收口条本体110的第二侧端用于与墙面600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收口条本体110的第一侧端,即为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收口条本体110远离墙面600的一侧。
收口条本体110的第一侧端敞开,从而便于其与挡光本体210连接。
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挡光本体210的第一侧端,在第二卡接部的第二侧端形成有透光部230。安装在容纳腔400内的灯照射出的光线自透光部230射出。
具体的,透光部230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为了减少挡光组件的制造成本,第二卡接部、透光部230与挡光本体21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收口条本体110包括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
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平行设置。
第一侧壁111的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一端位于收口条本体210的第二侧端处。
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位于收口条本体210的第一侧端处。
收口条本体110还包括竖直延伸部113。第一侧壁111的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一端间隔设置在竖直延伸部113上。
从而使得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形成敞开部。
竖直延伸部113与墙面600相抵接。
为了便于收口条本体110与墙面的安装,实现便捷安装,收口条组件还包括粘贴部。竖直延伸部113通过粘贴部粘贴至墙面600上。
具体的,第一侧壁111与墙面板材510相抵接。
具体的,第二侧壁112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520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包括相对开设的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22。
具体的,第一卡槽121沿第一侧壁111的内壁延伸开设。
具体的,第二卡槽122沿第二侧壁112的内壁延伸开设。
第一卡槽121、第二卡槽122的延伸方向与收口条组件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挡光本体210包括U型部件。U型部件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11和第四侧壁212,还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
U型部件的封闭端即为挡光本体210 的第二侧端。
U型部件的开口端即为挡光本体210的第一侧端。
透光部230设置在U型部件的封闭端处。
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柱221与第二卡接柱222。
具体的,第一卡接柱221沿第三侧壁211延伸设置。
具体的,第二卡接柱222沿第四侧壁212延伸设置。
第一卡接柱221与第二卡接柱2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卡槽121、第二卡槽122的延伸方向相同。
挡光本体210通过开口端通过收口条本体110的敞开部插入至收口条本体110内,实现第一卡接柱221、第二卡接柱222分别卡入至第一卡槽121、第二卡槽122内。从而实现封闭的容纳腔400。
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卡槽121的靠近墙面600的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1211,沿第二卡槽122的靠近墙面600的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二止挡1221。
使用者在推动挡光本体210在插入至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的过程中,当第一卡接柱221插入第一卡槽121内,第二卡接柱222插入第二卡槽122内时,为了限制挡光本体210相对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移动的极限位置,则在第一卡槽121的靠近墙面600的边缘延伸设置第一止挡1211,在第二卡槽122的靠近墙面600的边缘延伸设置第二止挡1221,实现挡光本体210移动的极限位置的限定。
具体的,第一止挡12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其沿墙体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止挡121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止挡1211沿墙体的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第二止挡12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其沿墙体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止挡122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止挡1221沿墙体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卡接柱221与第二卡接柱222分别设置在挡光本体210的两侧,在挡光本体210插入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时,较难插入,因此,在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的相对应处形成有开口导入部,挡光本体210通过开口导入部能够较为轻松的进入到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实现第一卡接柱221移动至第一卡槽121处,并实现二者的卡接,第二卡接柱222移动至第二卡槽122处,并实现二者的卡接。
具体的,开口导入部包括第一倾斜部114和第二倾斜部115。第一倾斜部114沿第一侧壁111的下边缘延伸开设。第二倾斜部115沿第二侧壁112延伸开设。第一倾斜部114与第二倾斜部115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倾斜部114与第二倾斜部115的距离自远离挡光本体210至靠近挡光本体210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开口逐渐增大的开口导入部,从而便于挡光组件的插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挡光本体210为U型部件,U型部件的开口端易于变形,在挡光本体210插入至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时,通过U型部件的变形,挡光本体210的开口端的两端相互靠近,在第一卡接柱221与第二卡接柱222分别移动至第一卡槽121、第二卡槽122处时,第一卡接柱221、第二卡接柱222分别卡入第一卡槽122、第二卡槽122内,U型部件的开口端恢复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在挡光本体210的下端形成有抵靠部,抵靠部与开口导入部抵接。从而起到限定挡光本体210沿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插入的极限位置。
具体的,抵靠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倾斜部213和第四倾斜部214,第三倾斜部213与第一倾斜部114相抵靠,第四倾斜部214与第二倾斜部115相抵靠。
为了进一步加强挡光本体210相对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插入的极限位置,在第一卡槽121的上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1212,在第二卡槽122的上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二止挡1221。第一止挡1212与第二止挡1221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卡槽121与第二卡槽122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限定挡光本体210相对挡边113与竖直延伸部112插入的极限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口条组件,其包括收口条本体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一卡接部;所述收口条本体的上端用于与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收口条本体的下端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收口条本体的第二侧端用于与墙面相抵接,
挡光组件,其包括挡光本体和设置在其第一侧端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挡光本体的第二侧端上形成有透光部;
灯;
其中,所述收口条组件与所述挡光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所述收口条组件与所述挡光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发出的光线可自所述透光部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条组件还包括粘贴部;所述收口条本体的第二侧端上形成有竖直延伸部,所述竖直延伸部通过所述粘贴部粘贴在墙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口条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间隔设置在所述竖直延伸部上;
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墙面板材相抵接,所述第二侧壁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墙面板材相抵接;
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相对开设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延伸开设,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延伸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本体包括U型部件,所述U型部件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沿所述第三侧壁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柱沿所述第四侧壁延伸设置;
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收口条本体内时,所述第一卡接柱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柱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靠近墙面的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沿所述第二卡槽的靠近墙面的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二止挡,所述第一止挡与所述第二止挡用于限定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极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相对应处形成有开口导入部,所述挡光本体通过所述开口导入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卡接部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导入部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所述第一倾斜部沿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延伸开设;
所述第二倾斜部沿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延伸开设;
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本体的封闭端形成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开口导入部抵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灯的收口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所述第三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相抵靠,所述第四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相抵靠。
CN202321161446.3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Active CN219909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1446.3U CN21990978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1446.3U CN21990978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9789U true CN21990978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1446.3U Active CN21990978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9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5639B2 (en) Refrigerator do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2713123B (zh) 隔热门以及组装隔热门的方法
JP2008126997A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ラン装飾リップおよび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CN110908187B (zh) 显示装置
CN219909789U (zh) 一种带灯的收口条
CN20932839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006676U (zh) 用于车辆的外水切和车辆
CN208011450U (zh) 一种面板灯
WO2023011507A1 (zh) 车窗组件及车辆
CN108443788B (zh) 五面发光的吊线灯灯壳结构
CN207716240U (zh) 无螺丝结构面板灯
WO2022247401A1 (zh) 车窗组件及车辆
CN206861958U (zh) 一种门体及具有该门体的冰箱
CN210341721U (zh) 人行通道闸翼闸
CN208457704U (zh) Led洗墙灯灯架
CN219202643U (zh) 一种抽屉式eled背光
CN209014861U (zh) 超薄双面显示模组
CN216517704U (zh) 节能型铝合金窗结构
CN210374284U (zh) 一种带指示灯的电冰箱
CN217998785U (zh) 一种新型墙顶收口踢脚线的通用线条
CN219063220U (zh) 一种厚壁光导氛围灯的导光结构
CN219909796U (zh) 一种带灯的踢脚线
CN219600886U (zh) 一种用于汽车侧围后角窗玻璃密封条、后角窗及汽车
CN215948788U (zh) 一种收口条的连接结构
CN217760708U (zh) 门板结构和柜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