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5848U -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5848U
CN219905848U CN202321105540.7U CN202321105540U CN219905848U CN 219905848 U CN219905848 U CN 219905848U CN 202321105540 U CN202321105540 U CN 202321105540U CN 219905848 U CN219905848 U CN 219905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conveyer belt
bottom plate
pressure module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55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波
张永远
王书飞
黄星
廖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Expresswa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Expresswa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Expresswa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Expresswa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55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5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5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5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传送皮带传送面的内压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内压模块下方的传送皮带工作面底部的下顶模块,所述内压模块包括一个宽度不小于所述传送皮带的橡胶主体和一个金属罩面,所述下顶模块包括一个“人”型橡胶块,与所述“人”型橡胶块粘结连接的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底部焊接连接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光杆螺栓与底座可移动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光杆螺栓上的弹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可以更好的对传送皮带的工作面和传动面的粘性残留料进行去除,从而可更好的保障再生料传送皮带的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回收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输送含沥青骨料的传送皮带上的粘性残留料进行去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发明人所在的企业为贵州高速集团下属重点企业,承担着贵州省内大部分高速及高等级公路的维护保养工作,为了更好的利用沥青路面翻修过程中产生的沥青路面回收料,且提升高速路路面维护效率,在“仁望高速”枫香段,选择了“厂拌热再生”技术方案设计建造了枫香养护基地作为沥青路面回收料再生场站。图1为沥青路面回收料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在枫香养护基地选用了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的型号为“US322C.0”的立轴冲击式剥离机作为破碎设备,型号为“2SDL2024B.0”的振动筛作为集中筛分设备,建设了破碎筛分机组,从需翻修的路段铣刨获得的沥青路面回收料运输至回收料来料库后,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铲车从回收料来料库将需处理的沥青路面回收料投放至料斗,经除铁等工艺后,经由传送皮带传送至振动斗,缓冲后即可经由皮带传送至破碎筛分机组,经破碎筛分机组处理后,即可获得粒径为0-3mm、3-5mm、5-9.5mm、9.5-16mm以及大于16mm的五种再生料。这五种再生料分别经过再生料传送皮带200传送至成品仓不同仓位。
图2为图1的用于传送再生料的再生料传送皮带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中的箭头方向显示的是再生料的传送方向,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中显示了五套用于传送不同再生料的再生料传送皮带,这五套再生料传送皮带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水平接料段和倾斜送料段,只是在场站的位置略有差异,因此,在图2中只显示了一套用于传送再生料的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前所述,在图1的沥青路面回收料处理系统中,料斗与振动斗之间以及振动斗与破碎筛分机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传送沥青路面回收料的回收料传送皮带100,破碎筛分机组与成品仓之间设置有五套用于传送再生料的再生料传送皮带200。在枫香养护基地初始建设过程中,所述回收料传送皮带100和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均采用的类似结构,也即是选用的市售的典型皮带传送机结构,在钢结构框架之上,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张紧皮带。其中高位处为主动轮,低位处为从动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多组托辊(图中未示出),托辊的具体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CN206782717U所提供的“传送皮带移位阻挡型输送机”的技术方案中的托辊结构,因托辊部分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可从包括CN206782717U等多份现有文献中获知,且其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点所在,故在此不再赘述。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由于回收料和再生料中均包含有沥青成分,因此会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会在传送皮带上造成残留,为了去除传送皮带上的粘性残留料,在枫香养护基地初始建设过程中,承建商所安装的皮带传送机结构还在主动轮处设置有通过弹簧与钢结构框架(图中未示出)连接的皮带刮板,通过皮带刮板与主动轮的夹持,可去除大部分传送皮带上的粘性残留物,皮带刮板具体的弹簧连接结构和刮板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CN107922126A所提供的“用于传送带的自偏压刮板”,或者CN210029037U所提供的“一种皮带机头部刮料装置”等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枫香养护基地建设时,刮板采用的是聚氨酯材质制造而成。
在试运行期间,发明人发现,对于所述回收料传送皮带100,由于皮带运送行程(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较短(一个在3米左右,另一个在5米左右),且回收料在回收料来料库为半开放式存放,因此温度也不高,故传送过程中粘性物沉积残留较少,通过已安装的图3所示的皮带刮板即可完成清理。但对于五套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由于回收料在破碎筛分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且暴露分离出更多的沥青粉末,因此再生料中粘性料比例远高于回收料,此外,五套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要伸入成品仓一定的距离和高度,才能保障各种再生料顺畅的输送至成品仓各仓位。具体在枫香养护基地,每套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从动轮基本在离地面80cm左右的位置,主动轮(也即是伸入成品仓的出料位置)基本在离地面4米左右的位置,因此,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皮带运行行程都比较长,最短的在6米左右,最长的在10米左右,这样一来,传送皮带上的具有粘性的沥青粉料,就更容易沉积结块,虽然图3所示的皮带刮板可完成大部分沉积的粘性残留料的清理,但依然会有部分粘性残留料不易被清除。传送皮带除了运送再生料的工作面会产生粘性残留料,由于传送皮带的运行行程过长,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机械抖动或风力等影响下,从传送皮带两侧遗撒部分具有粘性的含有沥青的粉料等物料,这些遗撒的沥青粉料,会落在传送皮带的传动面,也即是传送皮带与主动轮和从动轮贴合传动的一侧,这些沥青粉料如果不及时清理,沉积过多的话,必然会影响皮带的传动效率。而原技术方案中并无对传送皮带的传动面进行清理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安装在再生料传送皮带的水平接料段,其包括设置在传送皮带传送面的内压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内压模块下方的传送皮带工作面底部的下顶模块,所述内压模块包括一个宽度不小于所述传送皮带的橡胶主体和一个金属罩面,所述橡胶主体包括一个三角形头部和矩形本体部,所述金属罩面与所述橡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罩面包括覆盖在所述橡胶主体顶面的承载部和包覆部分所述三角形头部侧面的裙边部,所述裙边部和所述三角形头部设置有一体贯通的穿绳孔,所述下顶模块包括一个“人”型橡胶块,与所述“人”型橡胶块粘结连接的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底部焊接连接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光杆螺栓与底座可移动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光杆螺栓上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橡胶主体采用厚度不小于8cm的橡胶块切割制成。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头部的顶角在90°-120°之间。
优选地,所述金属罩面通过螺栓连接有金属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金属配重块为矩形铸铁金属块。
优选地,所述“人”型橡胶块与所述三角形头部的顶角角度相同,厚度不小于5cm,每个边宽度不小于4cm。
优选地,所述三角固定板由厚度为3mm的钢板切割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由角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底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备。
优选地,所述内压模块与所述下顶模块在传送皮带的运行方向上的间隔为3-10c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通过内压模块与下顶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对传送皮带的工作面和传动面的粘性残留料进行去除,从而可更好的保障再生料传送皮带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沥青路面回收料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用于传送再生料的再生料传送皮带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内压模块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下顶模块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图4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为图5的内压模块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图7为图5的下顶模块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安装在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水平接料段,也即是靠近从动轮的一段,其包括设置在传送皮带传送面的内压模块1和设置在所述内压模块1下方的传送皮带工作面底部的下顶模块2,所述内压模块1包括一个宽度不小于所述传送皮带的橡胶主体11和一个金属罩面12,所述橡胶主体11包括一个三角形头部111和矩形本体部112,所述金属罩面12与所述橡胶主体1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罩面12包括覆盖在所述橡胶主体11顶面的承载部121和包覆部分所述三角形头部111侧面的裙边部122,所述裙边部122和所述三角形头部111设置有一体贯通的穿绳孔13,所述下顶模块2包括一个“人”型橡胶块21,与所述“人”型橡胶块21粘结连接的三角固定板22,所述三角固定板22底部焊接连接有三个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板24,所述底板24通过光杆螺栓3与底座4可移动连接,所述底板24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光杆螺栓3上的弹簧5。
参见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为了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对传送皮带传动面遗撒料去除,以及对传送皮带工作面粘性残留料进一步去除的问题,在枫香养护基地的每套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均增加了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具体来说,所述内压模块1包括一个宽度不小于所述传送皮带的橡胶主体11和一个金属罩面12,所述橡胶主体11包括一个三角形头部111和矩形本体部112,所述金属罩面12与所述橡胶主体1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罩面12包括覆盖在所述橡胶主体11顶面的承载部121和包覆部分所述三角形头部111侧面的裙边部122,所述裙边部122和所述三角形头部111设置有一体贯通的穿绳孔13,所述内压模块1依靠自身重力与传送皮带传送面形成较紧密的接触,通过所述穿绳孔13可以利用钢丝绳(图中未示出)将所述内压模块1大致固定在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钢结构框架上,这样就可以限定所述内压模块1与从动轮的距离,但不限定所述内压模块1在传送皮带的垂面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参见图5,图5中显示了钢结构框架的部分结构,钢结构框架包括与传送皮带平行的工字梁主梁201,工字梁主梁201上设置有多个立柱202(图5中只显示了一个),所述立柱202用于与上方传送皮带(图5中未显示)平行的工字梁主梁(图5中未显示)焊接连接。皮带传送机构中的钢结构框架为常见现有技术,故在本申请中不再过多赘述。
所述橡胶主体11的宽度不小于所述传送皮带的宽度,在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工作过程中,从传送皮带两侧遗撒的落在传送皮带的传动面的具有粘性的部分沥青粉料,在运动至所述内压模块1位置时,即可被所述三角形头部111阻挡并导向至两侧掉落。所述穿绳孔13可以是在所述橡胶主体11和所述金属罩面12固定连接(例如粘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好之后,利用电钻等工具一次加工而成,穿过所述穿绳孔13的钢丝绳(图中未示出)可以与最近的所述立柱202捆绑连接,这样既便于安装部署,又可以限制所述内压模块1与从动轮的距离,但不会限制所述内压模块1在传送皮带的垂面上的位置,因此,即便传送皮带传送面有粘结特别紧密的残余料或者其他粘结特别紧密的附着物,单纯依靠所述三角形头部111不能清理时,所述内压模块1也能被整体抬升,不影响传动皮带的运行。
所述橡胶主体11可以是采用厚度不小于8cm的橡胶块切割制成,这样可保障所述橡胶主体11即具备一定的重量,从而与传送皮带传送面紧密接触,参见图6,所述裙边部122的高度小于所述橡胶主体11的厚度(例如可以是所述橡胶主体11的厚度的一半),这样即便所述橡胶主体11产生磨损,也能保障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金属的所述裙边部122不会与传送皮带接触,造成传动皮带损伤。所述三角形头部111的顶角可以是在90°-120°之间(即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20°),只要能够使得被清理的落在传送皮带的传动面的具有粘性的沥青粉料能够被推送至两侧掉落即可。
所述金属罩面12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钢丝绳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参见图6所示,当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传送皮带的张力调节的过大时,可以额外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将附加的金属配重块123(即图6中虚线显示的矩形块)固定在所述金属罩面12和所述橡胶主体11上,从而增加所述内压模块1的重力,使得所述内压模块1与传送皮带传动面贴合得更好。经实践验证,所述金属配重块123可以选择预备有3公斤、6公斤、8公斤三个等级的矩形铸铁金属块,这样即可保障所述橡胶主体11与传送皮带传送面紧密接触,从而满足不同工况的所述再生料传送皮带200的清理需要。
参见图4,图5和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保障所述内压模块1与传送皮带传动面的贴合,以及能够进一步对传送皮带工作面粘性残留料进一步去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还提供了所述下顶模块2,所述下顶模块2包括一个“人”型橡胶块21,所述“人”型橡胶块21与所述三角形头部111的顶角角度相同,厚度不小于5cm,每个边宽度不小于4cm,这样可确保所述“人”型橡胶块21与传送皮带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以及传递的支撑力,且即便所述“人”型橡胶块21产生磨损,也能保障长时间的使用。所述“人”型橡胶块21粘结固定在所述三角固定板22上,所述三角固定板22只需保障能够与所述“人”型橡胶块21全部贴合,从而对所述“人”型橡胶块21提供足够支撑力即可,也就是说,所述三角固定板22可以是由厚度为3mm的钢板切割制成,其三角型头部的顶角可与所述“人”型橡胶块21和所述三角形头部111的顶角角度相同这样能较好的贴合所述“人”型橡胶块21的外轮廓,所述三角固定板22底部焊接连接有三个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可以是由角钢制成,这样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所述支撑杆23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板24,所述底板24通过光杆螺栓3与底座4可移动连接,所述底板24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光杆螺栓3上的弹簧5。所述底板24用于提供与所述底座4之间的连接结构,因此,需要对刚性有一定要求,实践中,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备即能保障刚性。
参见图4所示,所述底座4可以是从水平地面修建的水泥基台,也可以是与所述工字梁主梁201焊接连接的钢结构支撑结构,只要能通过所述光杆螺栓和所述弹簧5提供对所述底板24的支撑即可,支撑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尝试,因此在本申请中对此不再赘述。所述光杆螺栓3通过螺纹与所述底座4固定连接,因此,所述底板24可在所述弹簧5作用下沿着所述光杆螺栓3上下移动,从而一方面保障所述“人”型橡胶块21与传送皮带工作面的接触力,尽可能去除传送皮带工作面的粘性残留料,另一方面,即便传送皮带工作面有粘结特别紧密的残余料或者其他粘结特别紧密的附着物,单纯依靠所述“人”型橡胶块21不能清理时,所述下顶模块2也能被整体下压,不影响传动皮带的运行。
参见图4所示,所述内压模块1与所述下顶模块2在传送皮带的运行方向上可以有一定的间隔,这样通过调整所述弹簧5的弹力,可以使得所述内压模块1的底面与所述下顶模块2的顶面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也就是使得所述下顶模块2的顶面比所述内压模块1的底面更高,例如在静止状态可以高出1-2cm,这样可以使得传送皮带与所述内压模块1的底面和所述下顶模块2的顶面接触的更加紧密,从而利于对粘性残留料进行去除。因为所述“人”型橡胶块21的内侧(靠近从动轮一侧)轮廓与所述三角形头部111的外侧(远离从动轮一侧)轮廓基本相同,因此,所述内压模块1与所述下顶模块2在传送皮带的运行方向上的间隔(也即是所述“人”型橡胶块21的内侧轮廓与所述三角形头部111的外侧轮廓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3-10cm,只要不被皮带传送机构干涉,且相互之间能对传送皮带形成夹持挤压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通过内压模块与下顶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对传送皮带的工作面和传动面的粘性残留料进行去除,从而可更好的保障再生料传送皮带的工作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安装在再生料传送皮带的水平接料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传送皮带传送面的内压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内压模块下方的传送皮带工作面底部的下顶模块,所述内压模块包括一个宽度不小于所述传送皮带的橡胶主体和一个金属罩面,所述橡胶主体包括一个三角形头部和矩形本体部,所述金属罩面与所述橡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罩面包括覆盖在所述橡胶主体顶面的承载部和包覆部分所述三角形头部侧面的裙边部,所述裙边部和所述三角形头部设置有一体贯通的穿绳孔,所述下顶模块包括一个“人”型橡胶块,与所述“人”型橡胶块粘结连接的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底部焊接连接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光杆螺栓与底座可移动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光杆螺栓上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体采用厚度不小于8cm的橡胶块切割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头部的顶角在90°-1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面通过螺栓连接有金属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配重块为矩形铸铁金属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型橡胶块与所述三角形头部的顶角角度相同,厚度不小于5cm,每个边宽度不小于4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固定板由厚度为3mm的钢板切割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由角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模块与所述下顶模块在传送皮带的运行方向上的间隔为3-10cm。
CN202321105540.7U 2023-05-10 2023-05-10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Active CN219905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540.7U CN21990584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540.7U CN21990584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5848U true CN21990584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5540.7U Active CN21990584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5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620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removing existing reinforced pavement and simultaneously replacing the same by a new pavement
CN103934204B (zh) 垃圾处理预分选装置
CN214113992U (zh) 物料输送线及其分料设备
KR101227964B1 (ko) 이송용 컨베이어장치
CN218573740U (zh) 一种建筑垃圾用颚式破碎机
CN219905848U (zh) 传送皮带粘性残留料去除装置
US502817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al removal of reinforced pavement with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and rendering of a bulk component from a reinforcement component thereof
CN210854176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粘连颗粒料收集装置
CN212333708U (zh) 一种砂石物料传送系统
KR101228684B1 (ko) 잔류물 제거 장치
CN108774929A (zh) 一种用于铁路道碴的整平装置
CN209907308U (zh) 一种可保护路面的市政道路用除冰装置
CN112536151A (zh) 建筑垃圾再利用分类设备及方法、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工艺
CN208071595U (zh) 用于建筑垃圾破碎的履带式破碎站
CN111889176A (zh) 一种建筑垃圾土料回收装置
CN206800139U (zh) 一种路缘石搬运车
CN216037460U (zh)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投料装置
CN109850024A (zh) 一种用于湿地履带式车辆的行走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660453Y (zh) 链板式烧结布料机
CN219880022U (zh) 一种混凝土固废处理用破碎装置
CN211070759U (zh) 一种油供电环保型移动式建筑垃圾土地修复机
CN103395617B (zh) 胶带输送机的清扫装置
CN216945374U (zh) 一种高岭土装车的摇摆式堆料系统
CN220299526U (zh) 一种采煤运输设备
CN209352170U (zh) 一种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