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4246U - 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4246U
CN219904246U CN202321341715.4U CN202321341715U CN219904246U CN 219904246 U CN219904246 U CN 219904246U CN 202321341715 U CN202321341715 U CN 202321341715U CN 219904246 U CN219904246 U CN 219904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leg
coupled
assembl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17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雷戈
阮团国
B·伯纳
M·阿尔博夫
G·V·莫拉莱斯
罗伯特·查尔斯·希普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4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4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1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sliding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2Seat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2Seats or parts thereof
    • B60R2011/0015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64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 B60R2011/0071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using latches, clips, clamps, stra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64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 B60R2011/0075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using a containment or docking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一种装置保持架总成,其包括主体和联接到主体的壳体。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支腿总成联接到壳体。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和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和驱动总成。驱动总成允许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瞬时移动。第一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并且第二指状物联接到第二支腿。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装置保持架总成,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车辆中使用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通常被带入机动车辆中。一些电子装置由车辆中的乘客持有,而其他电子装置存放在车辆中。所存放的电子装置通常位于车辆的舱室中,其中装置可能不固定但可触及、固定但乘客不可触及、或者固定到笨重的壳体以供使用。然而,未被乘客持有的装置的这种可触及性可能会妨碍电子装置的交互式、节省内部空间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保持架总成,所述装置保持架总成包括主体、壳体、驱动总成和支腿总成。主体具有外表面,并且壳体联接到主体。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支腿总成还联接到壳体并且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可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并且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并且也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一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以及第二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之间的联接允许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延伸位置。第一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的端部,并且第二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的端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驱动总成还包括:驱动轴;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联接到驱动轴;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机械地联接到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相对端部;
-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延伸位置;
-第一指状物阻尼器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指状物阻尼器联接到第二指状物;
-第一指状物弹簧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指状物弹簧联接到第二指状物,其中第一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一指状物拉向第一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并且其中第二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二指状物拉向第二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
-第一支腿包括第一支腿上部,所述第一支腿上部联接到第一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一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并且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并且其中第二支腿包括第二支腿上部,所述第二支腿上部联接到第二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二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
-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指状物;
-第一支腿上部在第一支腿部分拐角处与第一支腿下部大致相交,其中第一支腿上部从第一支腿下部升高;
-壳体覆盖件,所述壳体覆盖件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段;以及
-在第一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一指状物唇缘和在第二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二指状物唇缘,其中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提供至少部分地足以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展开位置时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并且其中当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并且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处于凹入位置时,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接合设置在壳体覆盖件上的保持元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保持架总成,所述装置保持架总成包括主体、壳体、桥接件、壳体覆盖件、驱动总成以及支腿总成。主体具有外表面,并且壳体凹入主体中并联接到主体。桥接件由主体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壳体的宽度上方延伸。壳体覆盖件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段并且包括设置在壳体覆盖件的前表面上的保持元件。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支腿总成还联接到壳体并且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可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并且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并且也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一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以及第二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之间的联接允许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延伸位置。第一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的端部,并且第二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的端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驱动总成还包括:驱动轴;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联接到驱动轴;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机械地联接到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相对端部;
-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延伸位置;
-第一指状物阻尼器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指状物阻尼器联接到第二指状物;
-第一指状物弹簧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指状物弹簧联接到第二指状物,其中第一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一指状物拉向第一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并且其中第二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二指状物拉向第二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
-第一支腿包括第一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一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支腿包括第二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二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指状物,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并且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以及
-第一铰链覆盖件联接到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并且第二铰链覆盖件联接到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其中第一铰链覆盖件具有与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的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弧大致平行的第一铰链覆盖件弧,并且第二铰链覆盖件具有与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的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弧大致平行的第二铰链覆盖件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保持架总成,所述装置保持架总成包括车辆座椅后部、壳体、桥接件、壳体覆盖件、驱动总成以及支腿总成。车辆座椅后部具有主体外表面,并且壳体凹入车辆座椅后部中并联接到车辆座椅后部。桥接件由车辆座椅后部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壳体的宽度上方延伸。壳体覆盖件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段并且包括设置在壳体覆盖件的前表面上的保持元件。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支腿总成还联接到壳体并且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可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并且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并且也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一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以及第二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之间的联接允许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延伸位置。第一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的端部,并且第二指状物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的端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在第一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一指状物唇缘和在第二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二指状物唇缘,其中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提供至少部分地足以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展开位置时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并且其中当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并且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处于凹入位置时,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接合保持元件。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延伸位置;以及
-第一指状物阻尼器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指状物阻尼器联接到第二指状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后将理解并且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配备有装置保持架总成的车辆座椅的车辆的乘客舱的侧视透视图;
图2是具有配备有装置保持架总成的车辆座椅的乘客舱的侧视透视图,其中一个装置保持架总成保持装置;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非使用位置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非使用位置的图3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局部透视图;
图5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使用位置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使用位置的图5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局部透视图;
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根据一个示例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第二支腿、驱动总成和接合弹簧的放大的前部局部视图;
图9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非使用位置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局部侧视图;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展开位置的图9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的局部侧视图;以及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处于使用位置的图10的装置保持架总成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本文中公开了本公开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附图不一定是详细设计的;一些示意图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功能概况。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并不解释为限制性,而仅解释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
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涉及如图1中取向的概念。然而,应理解,除非明确地指明为相反,否则所述概念可呈现各种替代取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涉及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当前示出的实施例主要在于与装置保持架总成相关的方法步骤和设备部件的组合。因此,设备部件和方法步骤已经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附图中的常规符号表示,仅示出了与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那些具体细节,以免因对受益于本文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容易清楚明白的细节而使本公开变得晦涩。此外,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和/或”当用于列出的两个或更多个项时意指可单独地采用所列出的项中的任一个,或者可采用所列出的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例如,如果组合物被描述为含有组分A、B和/或C,则组合物可含有: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A、B和C的组合。
在本文档中,关系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此类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型旨在涵盖非排他性包含,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可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者此类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要素。前面有“包括......一个”的要素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则不会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中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约”意指量、大小、配方、参数和其他量及特性不是精确的,也不需要是精确的,而是可根据以下需要为近似的和/或较大些或较小些:反映公差、换算系数、四舍五入、测量误差等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当术语“约”用于描述值或范围的端点时,本公开内容应被理解为包括具体的值或所提及的端点。无论本说明书中的数值或范围的端点是否叙述“约”,所述数值或范围的端点都意在包括两个实施例:一个由“约”修饰,并且一个不由“约”修饰。还应理解,范围中的每一个范围的端点在与另一个端点相关以及独立于另一个端点都是显著的。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基本”、“基本上”以及其变型意在指明所描述的特征等于或近似等于值或描述。例如,“基本上平面的”表面意图指示平面的或近似平面的表面。另外,“基本上”意图表示两个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可指示值在彼此的约10%内,诸如在彼此的约5%内,或者在彼此的约2%内。
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型意图涵盖非排他性包括,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可包括没有明确列出或此类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所固有的其他要素。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之前有“包括一个......”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中存在附加的相同要素。
除非相反地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所述”、“一”或“一个”意指“至少一个”,并且不应局限于“仅一个”。因此,例如,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对“部件”的提及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此类部件的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1至图11,描绘了具有乘客舱14的车辆内部12,所述乘客舱包括一个或多个装置保持架总成10。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具有主体外表面18的主体16和凹入主体16中并联接到主体16的壳体20。桥接件22在壳体20的宽度上方延伸并由主体16一体地形成。驱动总成24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20。包括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的支腿总成26联接到壳体20。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可在凹入位置32、34与延伸位置36、38之间操作。第一齿条齿轮40联接到第一支腿28并且与驱动总成24机械连通。第二齿条齿轮42联接到第二支腿30并且与驱动总成24机械连通。第一齿条齿轮40与驱动总成24之间的联接以及第二齿条齿轮42与驱动总成24之间的联接允许第一支腿28或第二支腿30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28或第二支腿30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36、38时移动到延伸位置36、38。第一指状物44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28的端部,并且第二指状物46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30的端部。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可在缩回位置48、50与展开位置52、54之间移动。第一指状物44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56并且第二指状物46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58,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处于缩回位置48、50时与主体外表面18大致共面。
现在参考图1和图2,车辆内部12中包括乘客舱14,所述乘客舱容纳在车身内。乘客舱14可以包括第一座椅排60和第二座椅排62。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乘客舱14中可以包括更少或更多的座椅排。第一座椅排60可以是前座椅排60,其包括具有头枕的驾驶员座椅和具有头枕的乘客座椅。第二座椅排62可以包括后排乘客座椅。后排乘客座椅可以包括斗式座椅或者可以是长条座椅。如图所示,后座椅排62是包括第一后排乘客座椅和第二后排乘客座椅的斗式座椅。如图1和图2所示,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设置在前座椅排60的后部(诸如驾驶员座椅头枕的后部和乘客座椅头枕的后部)上。在图2中,一个装置保持架总成10处于非使用状态,并且另一个装置保持架总成10处于使用状态。
虽然如图1和图2所示乘客舱14具有设置在前座椅排60的后部66上的装置保持架总成10,但是可以设想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定位在车辆内部12的乘客舱14内的任何可行位置,而不脱离本文的教导。
在各种示例中,乘客舱14是可以在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辆、卡车、厢型货车、跨界车和/或其他风格的车辆的车辆内部12内的乘客舱14。乘客舱14可以在手动操作的车辆(例如,有人类驾驶员)、完全地自主的车辆(例如,无人类驾驶员)或部分地自主的车辆(例如,可以在有或无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操作)的车辆内部12内。
参考图1和图2,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设置在乘客舱14中的主体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6可以包括包围主体16的外周边的主体外表面18和在壳体20上方延伸的桥接件22。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外表面18可以是车辆座椅64的外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各种实施例中,主体16可以是车辆的乘客座椅64或乘客座椅64的一部分。例如,主体16可以是座椅头枕或车辆座椅64的后部66。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6可以是车辆中央控制台、仪表板或车辆座椅64的其他部分。另外或替代地,通常可以设想,主体16可以被限定为车辆中的多个主体,只要主体16可以可操作地联接和支撑壳体20和附加部件,如本文进一步提供的。
参考图3至图7,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联接到主体16的壳体2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包括壳体后部70,其中壳体后部70可以在主体外表面18的远侧,使得壳体后部70大致凹入主体16中并远离主体外表面18。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20可以联接到主体16,使得壳体后部70大致凹入主体16中,并且桥接件22覆盖壳体20的一部分。例如,壳体20可以联接到主体16,使得壳体后部70凹入主体16中,并且桥接件22在壳体20的中心部分上方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0通常被配置为可操作地容纳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附加部件。例如,第一支腿28、第二支腿30和驱动总成24可以存放在壳体20中。另外或替代地,可以设想,壳体20可以具有任何可行的形状,只要壳体20可以可操作地容纳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附加部件。
参考图3至图8,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联接到壳体20的驱动总成24。如图4、图6所示,驱动总成24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20的中心部分,并且可以与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接合,如本文进一步提供的。驱动总成24还可以包括驱动轴80和联接到驱动轴80的第一齿轮82。驱动轴80可以由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并且可以沿着壳体20的宽度延伸。第一齿轮82可以是正齿轮或斜齿轮,并且可以由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并且可以联接在沿着驱动轴80的长度的位置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82可以一体地联接到驱动轴80。例如,驱动轴80和第一齿轮82都可以由相同的缩醛或尼龙塑料构成。驱动总成24限制平移并且允许第一齿轮82、阻尼器84、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之间的旋转移动和机械连通,如本文所提供的。在一些配置中,第一齿轮82被配置为与阻尼器84联接。例如,第一齿轮82可以是正齿轮,其具有与阻尼器84的第二齿轮85成线接触的多个第一齿轮82齿,第二齿轮85同样是正齿轮。
进一步参考图3和图8,驱动总成24可以包括联接到驱动轴80的轴承9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总成24可以包括多个轴承90,诸如联接到驱动轴80并且靠近第一齿轮82的第一轴承90和联接到驱动轴80并且在第一齿轮82远侧的第二轴承9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轴承90和第二轴承90可以联接到驱动轴80并且可以联接到壳体20。例如,第一轴承90和第二轴承90可以经由从壳体后部70向上延伸的一体形成的轴承座92联接到壳体20,如图8所示。轴承90可以是滑动轴承、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或另一种合适的轴承。
进一步参考图4至图8,驱动总成24可以包括联接到驱动总成24的阻尼器84。在一些配置中,阻尼器84具有第二齿轮85。如图8所示,第二齿轮85靠近第一齿轮82并且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齿轮。根据各种实施例,阻尼器84被配置为减少驱动总成24的旋转移动和旋转速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总成24的旋转移动的减少由所使用的阻尼器84的类型和第一齿轮82与第二齿轮85之间的齿轮齿比决定。例如,阻尼器84可以是双向塑料旋转阻尼器,并且齿轮比可以包括具有十六个齿的第一齿轮82(输入齿轮),并且第二齿轮85可以具有十一个齿(输出齿轮)。通常可以设想,阻尼器84是各种阻尼器中的一种,并且齿轮比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比率。另外或替代地,通常可以设想,驱动总成24可以包括多个阻尼器,只要可以减小驱动总成24的旋转移动和速度。
再次参考图4至图8,驱动总成24包括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如图8所示,第三齿轮86可以联接到驱动轴80的第一端部94,并且第四齿轮88可以联接到驱动轴80的相对的第二端部96。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联接到驱动轴80、第一齿条齿轮40和第二齿条齿轮42,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可以是正齿轮或斜齿轮。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被配置为机械地接合第一齿条齿轮40和第二齿条齿轮42的齿,并且提供驱动总成24与第一支腿28或第二支腿30的旋转移动。例如,如果用户使第一支腿28或第二支腿30远离壳体20平移,则第一齿条齿轮40或第二齿条齿轮42将驱动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继而使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中的另一者同样远离壳体20平移,同时还驱动驱动轴80的旋转移动。
参考图4至图8,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支腿总成26。支腿总成26包括第一支腿28。第一支腿28还可以包括第一支腿下部100和第一支腿上部102,第一支腿下部100与第一支腿上部102大致在第一支腿部分拐角104处相交。第一支腿上部102从第一支腿下部100升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下部100沿着壳体20的长度部分地延伸并且限定具有顶部表面106和底部表面108的大致U形形状,如图4、图6所示。第一支腿下部100的顶部表面106大致面向壳体覆盖件110,并且第一支腿下部的底部表面108大致靠近壳体后部70。
第一支腿28可以经由第一滑架和导轨120可滑动地联接到壳体20。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滑架和导轨120可以设置在壳体后部70上并且联接到第一支腿下部的底部表面108。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支腿28可在凹入位置32与延伸位置36之间操作。在凹入位置32中,第一支腿28驻留在壳体20内。在延伸位置36中,第一支腿28平移出壳体20,使得第一支腿上部102部分地平移出壳体20,如图5和图6所示。另外,通常可以设想,第一支腿延伸位置36包括多个延伸位置36,这取决于装置122的期望用途和大小。
参考图3至图7,第一支腿28包括第一支腿端部段1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端部段124一体地联接到第一支腿上部102。第一支腿端部段124可以包括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端部段124具有多个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和限定在至少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之间的第一支腿端部凹部128。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支腿端部段124包括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和限定在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之间的第一支腿端部凹部1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联接到第一指状物44并且允许第一指状物44围绕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的旋转移动。在一些配置中,第一支腿端部凹部128被配置为接收附加部件,诸如阻尼器、弹簧或齿轮,如本文所提供的。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可以限定大致半圆形形状,其中半圆形形状限定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弧130,所述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弧与由第一指状物44的后部132限定的弧相一致。
参考图3至图7,第一支腿28包括第一齿条齿轮40。第一齿条齿轮40联接到第一支腿下部100。例如,第一齿条齿轮40可以联接到第一支腿下部100的顶部表面106或底部表面108。第一齿条齿轮40可以一体地设置在第一支腿下部100上,如图7所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齿条齿轮40接合并联接到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并且当第一支腿28平移时向第三齿轮86或第四齿轮88提供力或从所述第三齿轮或所述第四齿轮接收力。例如,当第一支腿28平移到延伸位置36时,第一齿条齿轮40接合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从而使每个齿轮86、88旋转并且随后驱动驱动轴80和第二支腿30。
参考图7,第一支腿28包括联接到第一支腿下部100的第一支腿行进止动件140。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支腿行进止动件140至少部分地限制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的横向平移。
现在参考图3、图5至图7,支腿总成26包括第二支腿30。第二支腿30可以包括第二支腿下部150和一体地联接到第二支腿下部150的第二支腿上部1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腿下部150部分地沿着壳体20的长度延伸并且限定具有顶部表面154和底部表面156的U形形状。第二支腿下部的顶部表面154靠近壳体覆盖件110或主体16,并且可以联接到第二滑架和导轨158。第二支腿下部的底部表面156大致靠近驱动总成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腿30经由第二滑架和导轨158可滑动地联接到壳体20。第二滑架和导轨158可以联接到壳体覆盖件110,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或联接到主体16。
参考图3至图6,第二支腿30可在凹入位置34与延伸位置38之间操作。在凹入位置34中,第二支腿30可以驻留在壳体20内。在延伸位置38中,第二支腿30至少部分地平移出壳体20,如图5和图6所示。另外,通常可以设想,第二支腿延伸位置38包括多个位置,这取决于装置122的用途和大小。
参考图4至图7,第二支腿30可以包括第二支腿端部段1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腿端部段160可以一体地联接到第二支腿上部152。第二支腿端部段160可以包括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腿端部段16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和限定在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之间的第二支腿端部凹部164。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支腿端部段160包括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和限定在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之间的第二支腿端部凹部1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被配置为联接到第二指状物46并且允许第二指状物46围绕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的旋转移动。第二支腿端部凹部164可以接收附加部件,如本文所提供的。另外,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可以限定大致半圆形形状,所述半圆形形状具有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弧166,所述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弧与由第二指状物46的后部168限定的弧相一致。
参考图4、图6至图8,第二支腿30包括第二齿条齿轮42。第二齿条齿轮42联接到第二支腿下部150。第二齿条齿轮42可以设置在第二支腿下部150的底部表面156上,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齿条齿轮42联接到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当第二支腿30平移时,第二齿条齿轮42向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提供力或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接收力。例如,当第二支腿30平移到延伸位置38时,第二齿条齿轮42接合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从而使驱动总成24旋转并使第一支腿28线性平移。
通常可以设想,第二齿条齿轮42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与第一齿条齿轮40大致相同的长度、齿轮齿数、齿厚度、齿深、线性节距和其他齿轮测量值。如果齿轮40、42彼此成镜像,则发生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的同步平移。如果不是,则可能发生非同步平移。例如,如果第一支腿28的平移空间有限,则第二齿条齿轮42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第二支腿30以比第一支腿28更快的速率平移。
参考图4至图8,支腿总成26可以包括拉伸弹簧170。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弹簧170联接到第一支腿28或第二支腿30。支腿总成26可以包括多个拉伸弹簧170。拉伸弹簧170提供将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朝向凹入位置32、34偏置的力,其中所述力大致平行于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的线性平移。
如图7所示,支腿总成26可以包括第一铰链覆盖件172和第二铰链覆盖件174。第一铰链覆盖件172联接到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并且第二铰链覆盖件174联接到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第一铰链覆盖件172和第二铰链覆盖件174可以具有半圆形形状,所述半圆形形状限定第一铰链覆盖件弧176和第二铰链覆盖件弧178,所述第一铰链覆盖件弧和所述第二铰链覆盖件弧与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弧130和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弧166相对应并大致平行,如本文所提供的。第一铰链覆盖件172和第二铰链覆盖件174覆盖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以及附加部件,诸如旋转式弹簧、阻尼器或齿轮。
参考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1,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第一指状物44。第一指状物44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126。第一指状物44可以包括后部132、从后部132延伸并联接到所述后部的顶部部分180、与顶部部分180相对并限定在第一指状物44的内部上的接合部分182以及沿着后部132和顶部部分180延伸的第一指状物外表面56,如图3至图7所示。在一些配置中,后部132在第一指状物44的端部处,并且大致限定具有与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弧130相一致的弧的半圆形形状。
第一指状物44可在缩回位置48与展开位置52之间移动。在缩回位置48中,第一指状物44沿车辆向下方向旋转,并且第一指状物44的接合部分182和顶部部分180与第一支腿下部的顶部表面106大致平行,并且第一指状物外表面56与主体外表面18和桥接件22大致平行,使得第一指状物外表面56与主体外表面18和桥接件22大致齐平。在展开位置52,第一指状物44向外旋转,使得接合部分182和顶部部分180大致垂直于主体外表面18。如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指状物44处于展开位置52时,装置122可以接触接合部分182并且由接合部分182部分地保持。
参考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1,第一指状物44包括联接到第一指状物顶部部分180和/或接合部分182的第一指状物唇缘190。第一指状物唇缘190可以一体地形成到顶部部分180的端部中。如图3至图7所示,第一指状物44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指状物唇缘190,诸如一对第一指状物唇缘190。当第一指状物44处于展开位置52时,第一指状物唇缘190提供保持力,所述保持力至少部分地固定装置122。当第一指状物44处于缩回位置48时,第一指状物唇缘190接合限定在壳体覆盖件110上的保持元件200,第一指状物唇缘190与保持元件200之间的接合提供保持力,所述保持力至少部分地将第一支腿28保持在凹入位置32中。
参考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1,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第二指状物46。第二指状物46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162。第二指状物46包括后部168、从后部168延伸并联接到所述后部的顶部部分210、与顶部部分210相对并限定在第二指状物46的内部上的接合部分212以及沿着第二指状物46的后部168和顶部部分210延伸的第二指状物外表面58。在一些配置中,第二指状物后部168在第二指状物46的端部处,并且限定具有与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弧166相一致的弧的半圆形形状。
如图1至图6和图9至图11所示,第二指状物46可在缩回位置50与展开位置54之间操作。在缩回位置50中,第二指状物46沿车辆向下方向旋转,使得第二指状物46的接合部分212和顶部部分210与第二支腿下部的顶部表面154大致平行,并且第二指状物外表面58与主体外表面18和桥接件22大致平行,使得第二指状物外表面58与主体外表面18和桥接件22大致齐平。在展开位置54,第二指状物46向外旋转,并且第二指状物46的接合部分212和顶部部分210大致垂直于主体外表面18。如图1所示,当第二指状物46处于展开位置54时,装置122可以接触第二指状物的接合部分212并且至少部分地由第二指状物的接合部分212保持。
另外,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包括附加指状物,诸如第三指状物。例如,第三指状物可以联接到桥接件22并且可从所述桥接件可操作地展开,其中第三指状物的展开提供了装置122在第一指状物44与第三指状物之间或者第二指状物46与第三指状物之间的固定。此外,如果装置122的大小较小,则此类配置将是有益的,其中较小的大小妨碍第一指状物44与第二指状物46之间的固定。
参考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1,第二指状物46包括第二指状物唇缘220,所述第二指状物唇缘联接到第二指状物顶部部分210和/或接合部分212的端部或形成在所述端部中。如图3至图7所示,第二指状物46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指状物唇缘220,诸如一对第二指状物唇缘220。当第二指状物46处于展开位置54时,第二指状物唇缘220提供保持力,所述保持力至少部分地固定装置122。当第二指状物46处于缩回位置50时,第二指状物唇缘220接合壳体覆盖件110的保持元件200,第二指状物唇缘220与保持元件200之间的接合提供保持力,所述保持力至少部分地将第二支腿30保持在凹入位置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状物弹簧230可以联接到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另外,可以存在一对指状物弹簧230。例如,第一指状物弹簧230可以联接到第一指状物44,并且第二指状物弹簧230可以联接到第二指状物46。指状物弹簧230可以是扭转弹簧。指状物弹簧230在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上提供旋转偏置力,所述旋转偏置力将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引向缩回位置48、50。
参考图5至图7,指状物阻尼器232可以联接到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状物阻尼器232联接到第一指状物44,并且第二指状物阻尼器232联接到第二指状物46。第一指状物阻尼器232可以容纳在第一支腿端部凹部128中,并且第二指状物阻尼器232可以容纳在第二支腿端部凹部164中。当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从展开位置52、54移动到缩回位置48、50时,指状物阻尼器232减小所述第一指状物和所述第二指状物的旋转移动和旋转速度。例如,指状物阻尼器232在第一指状物44移动到缩回位置48时减少所述第一指状物的由指状物弹簧230引起的旋转移动。
参考图5至图7,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包括指状物垫234。指状物垫234可以联接到第一指状物44的接合部分182和/或第二指状物46的接合部分2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多个指状物垫234,诸如联接到第一指状物接合部分182的第一指状物垫234,并且第二指状物垫234可以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接合部分212。指状物垫234在接合部分182、212上提供缓冲,使得当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旋转到缩回位置48、50时,保持元件200的接触被缓冲。指状物垫234还缓冲冲击并且在装置122与第一指状物44的接合部分182和第二指状物46的接合部分212之间提供保持力。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状物垫234可以限定多个脊,所述多个脊被配置为接合装置122的边缘。
现在参考图1至图7,装置保持架总成10包括联接到壳体20的壳体覆盖件110。壳体覆盖件110可以联接到壳体20和桥接件2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覆盖件110限定大致矩形形状,其中壳体覆盖件110的大小和矩形形状大致与壳体20的大小和矩形形状相对应。壳体覆盖件110覆盖壳体2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允许联接到第二滑架和导轨158。通常还可以设想,壳体覆盖件110可以一体地形成到主体16或桥接件22中。例如,壳体覆盖件110可以一体地形成到桥接件22中,使得第二滑架和导轨158联接到桥接件22。
进一步参考图1至图3和图5,壳体覆盖件110包括保持元件200。保持元件200可以设置在壳体覆盖件110上并从所述壳体覆盖件突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元件200可以设置在壳体覆盖件110的前表面240上并且靠近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壳体覆盖件110可以包括靠近第一指状物44的第一保持元件200和靠近第二指状物46的第二保持元件200。在一些配置中,保持元件200具有大致与第一指状物44和/或第二指状物46的高度相对应的高度242,所述对应关系确保当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处于缩回位置48、50时第一指状物唇缘190和第二指状物唇缘220接触保持元件200。当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处于缩回位置48、50时,保持元件200接收第一指状物唇缘190和第二指状物唇缘220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指状物唇缘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唇缘,其中第一指状物唇缘190和第二指状物唇缘220可操作地联接到保持元件200提供保持力,所述保持力在不使用时至少部分地将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保持在凹入位置32、34中。
参考图9至图11,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包括锁定操纵杆250。锁定操纵杆250可以靠近第一指状物44或第二指状物46,并且可以联接到第一支腿28或第二支腿30。如图9至图11所示,锁定操纵杆250联接到第一支腿端部段124。锁定操纵杆250包括在锁定操纵杆后部段254上的凸轮接口252。一旦装置122定位在第一指状物44与第二指状物46之间,锁定操纵杆250就可以从非活动状态向下旋转到活动状态。锁定操纵杆250在向下旋转时经由凸轮接口252在第一指状物44、第二指状物46、第一支腿28和/或第二支腿30上提供挤压力。
参考图9至图11,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包括第二指状物齿条和小齿轮驱动器260。第二指状物齿条和小齿轮驱动器260包括第二指状物齿轮262和第二指状物齿条264。第二指状物齿轮262可以联接到第二指状物46并且设置在第二支腿端部凹部164内,并且第二指状物齿条264可以联接到第一支腿下部的顶部表面106和/或壳体覆盖件110。第二指状物齿条和小齿轮驱动器260提供第二指状物46的自动打开。例如,在将第一指状物44移动到展开位置52之后,用户使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延伸到延伸位置36、38,第二指状物齿条264接合第二指状物齿轮262,从而使第二指状物46从缩回位置50旋转移动到展开位置54。另外,第二指状物齿条和小齿轮驱动器260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二指状物46的展开弹簧266,展开弹簧266被配置为将第二指状物46保持在展开位置54。
在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中,装置保持架总成10可以最初处于非使用位置。在非使用位置,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将处于凹入位置32、34并存放在壳体20内。此外,在非使用位置,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将处于缩回位置48、50,并且第一指状物唇缘190和第二指状物唇缘220将可操作地联接到保持元件200。更进一步地,驱动总成24将处于静态状态,并且拉伸弹簧170将处于低应变状态,并且指状物弹簧230将施加旋转力,所述旋转力至少部分地将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保持在缩回位置48、50。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非使用位置可以在图2中示出。
期望使用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用户可以抓住第二指状物46并将第二指状物46从缩回位置50旋转到展开位置54。当第二指状物46旋转到展开位置54时,第二指状物弹簧230张紧并在第二指状物46上提供相反的旋转力。在第二指状物46处于展开位置54之后,用户可以使第二支腿30沿着第二滑架和导轨158从凹入位置34线性地平移到期望的延伸位置38。当用户将第二支腿30平移到延伸位置38时,第二齿条齿轮42驱动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继而驱动第一齿条齿轮40,从而使得第一支腿28沿着第一滑架和导轨120瞬时(instantaneous)平移。
一旦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处于延伸位置36、38并且第二指状物46处于展开位置54,则用户可以将装置122的底部边缘抵靠第二指状物唇缘220插入并放置在第二指状物垫234上,所述第二指状物垫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接合部分212。接下来,用户可以抓住第一指状物44并将其从缩回位置48枢转到展开位置52。当第一指状物44枢转到展开位置52时,第一指状物弹簧230张紧并提供相反的偏置力。在第一指状物44处于展开位置52之后,用户可以将装置122的顶部边缘抵靠第一指状物唇缘190插入并且插入在第一指状物垫234上。然后,装置保持架总成10处于使用位置,并且用户可以释放他们对第一指状物44的保持。
当装置保持架总成10处于使用位置时,固定力作用在装置122上。第一指状物44和第二指状物46经由第一指状物弹簧230和第二指状物弹簧230提供压缩弹簧力。接下来,第一指状物唇缘190、第二指状物唇缘220、第一指状物垫234和第二指状物垫234提供保持力。然后,拉伸弹簧170在装置122上提供压缩力。
期望移除装置122并使装置保持架总成10返回到非使用位置的用户可以首先抓住第一指状物44并远离第一指状物44移除装置122的顶部边缘。然后,用户可以释放第一指状物44,其中由第一指状物弹簧230引起的偏置力将使第一指状物44返回到缩回位置48并联接到保持元件200。当第一指状物44旋转到缩回位置48时,第一指状物阻尼器232降低第一指状物44的旋转速度,直到与保持元件200接触。接下来,用户抓住第二指状物46并将装置122拉离第二指状物46。然后,用户可以释放第二指状物46。然后,第二指状物46将经由由第二指状物弹簧230引起的偏置力从展开位置54旋转到缩回位置50。当第二指状物46旋转到缩回位置50时,第二指状物阻尼器232降低第二指状物46的旋转速度,直到与保持元件200接触。当第二指状物46移动到缩回位置50时,拉伸弹簧170的偏置力将使第二支腿30从延伸位置38平移到凹入位置34。当第二支腿30平移到凹入位置34时,第二齿条齿轮42驱动驱动总成24的第三齿轮86和第四齿轮88,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继而驱动第一齿条齿轮40,从而使得第一支腿28平移到凹入位置32。此外,阻尼器84经由第一齿轮82与第二齿轮85之间的联接将在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各自向凹入位置32、34平移时降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的平移速度。一旦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处于凹入位置32、34,装置保持架总成10就返回到非使用位置。
使用当前公开的装置可以提供多种优点。例如,壳体20可以联接到各种主体16,诸如车辆的车辆座椅64、侧面板或仪表板。此外,能够联接到壳体20的各种主体16为装置保持架总成10提供了最小化的占用面积,并且增加了原本将由常规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占据的可用空间。此外,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的可变线性平移还提供了各种装置122的自适应固定。例如,对于较大的装置122,诸如平板电脑,一个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可以较大程度地向外平移,而对于较小的装置122,另一个装置保持架总成10的第一支腿28和第二支腿30可以较小程度地向外平移。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通常意指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这种连接本质上可以是固定的或者本质上是可移动的。这种连接可以利用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实现,并且任何额外的中间构件可以彼此或与两个部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连接在本质上可以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此外,实现相同功能的任何布置的部件有效地“相关联”,使得实现期望的功能。因此,本文中被组合以实现特定功能的任何两个部件可以被视为彼此“相关联”,使得实现期望功能,不管架构或中间部件如何。同样地,如此相关联的任何两个部件也可被视为彼此“可操作地连接”或“可操作地联接”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并且能够如此相关联的任何两个部件也可被视为彼此“可操作地连接”或“可操作地联接”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可操作地联接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可配对和/或物理上交互的部件和/或可无线交互和/或无线交互的部件和/或逻辑上交互和/或逻辑上可交互的部件。此外,应理解,前面有术语“……的”的部件可设置在任何可行位置(例如,设置在车辆上、车辆内、和/或车辆外部),使得所述部件可以本文描述的任何方式起作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制作或使用本公开的人员将想到本公开的修改。因此,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和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如根据专利法原则(包括等同原则)解释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
应当理解,任何所描述的过程或在所描述的过程内的步骤可与其他所公开的过程或步骤组合以形成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结构。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性。
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结构作出变化和修改,并且还应理解,此类概念意图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的语言明确地另外规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所述装置保持架总成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外表面;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主体;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支腿总成,所述支腿总成联接到壳体,所述支腿总成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可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齿条齿轮,所述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其中第一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所述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其中第二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并且其中第一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以及第二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之间的机械联接允许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延伸位置;以及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的端部的第一指状物和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的端部的第二指状物,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
根据实施例,驱动总成还包括:驱动轴;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联接到驱动轴;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机械地联接到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相对端部。
根据实施例,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延伸位置。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联接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阻尼器和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阻尼器。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联接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弹簧和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弹簧,其中第一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一指状物拉向第一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并且其中第二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二指状物拉向第二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
根据实施例,第一支腿包括第一支腿上部,所述第一支腿上部联接到第一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一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并且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并且其中第二支腿包括第二支腿上部,所述第二支腿上部联接到第二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二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
根据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指状物。
根据实施例,第一支腿上部在第一支腿部分拐角处与第一支腿下部大致相交,并且其中第一支腿上部从第一支腿下部升高。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壳体覆盖件,所述壳体覆盖件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段。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第一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一指状物唇缘和在第二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二指状物唇缘,其中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提供至少部分地足以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展开位置时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并且其中当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并且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处于凹入位置时接合设置在壳体覆盖件上的保持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所述装置保持架总成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外表面;壳体,所述壳体凹入主体中并联接到主体;在壳体的宽度上方延伸的桥接件,所述桥接件由主体一体地形成;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段的壳体覆盖件,所述壳体覆盖件包括设置在壳体覆盖件的前表面上的保持元件;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联接到壳体和驱动总成的支腿总成,所述支腿总成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可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齿条齿轮,所述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其中第一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所述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其中第二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并且其中第一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以及第二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之间的机械联接允许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延伸位置;以及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的端部的第一指状物和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的端部的第二指状物,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
根据实施例,驱动总成还包括:驱动轴;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联接到驱动轴;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机械地联接到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联接到驱动轴的相对端部。
根据实施例,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延伸位置。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联接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阻尼器和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阻尼器。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联接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弹簧和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弹簧,其中第一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一指状物拉向第一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并且其中第二指状物弹簧提供将第二指状物拉向第二指状物的缩回位置的偏置力。
根据实施例,第一支腿包括第一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一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指状物,并且第二支腿包括第二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二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指状物,并且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并且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联接到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的第一铰链覆盖件和联接到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的第二铰链覆盖件,其中第一铰链覆盖件具有与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的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弧大致平行的第一铰链覆盖件弧,并且第二铰链覆盖件具有与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的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弧大致平行的第二铰链覆盖件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所述装置保持架总成具有:车辆座椅后部,所述车辆座椅后部具有主体外表面;壳体,所述壳体凹入车辆座椅后部并联接到车辆座椅后部;在壳体的宽度上方延伸的桥接件,所述桥接件由车辆座椅后部一体地形成;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段的壳体覆盖件,所述壳体覆盖件包括设置在壳体覆盖件上的保持元件;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联接到壳体和驱动总成的支腿总成,所述支腿总成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可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齿条齿轮,所述第一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一支腿,其中第一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第二齿条齿轮,所述第二齿条齿轮联接到第二支腿,其中第二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驱动总成,并且其中第一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以及第二齿条齿轮与驱动总成之间的机械联接允许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延伸位置;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支腿的端部的第一指状物和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支腿的端部的第二指状物,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时与主体外表面大致共面;以及在第一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一指状物唇缘和在第二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二指状物唇缘,其中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提供至少部分地足以在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展开位置时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并且其中当第一指状物和第二指状物处于缩回位置并且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处于凹入位置时,第一指状物唇缘和第二指状物唇缘接合设置在壳体覆盖件上的保持元件。
根据实施例,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延伸位置。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联接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阻尼器和联接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阻尼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外表面;
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所述主体;
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壳体;
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支腿总成,所述支腿总成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能够在凹入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
联接到所述第一支腿的第一齿条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所述驱动总成;
联接到所述第二支腿的第二齿条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条齿轮机械地联接到所述驱动总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齿条齿轮与所述驱动总成以及所述第二齿条齿轮与所述驱动总成之间的所述机械联接允许所述第一支腿或所述第二支腿中的任一者在所述第一支腿或所述第二支腿中的另一者平移到所述延伸位置时移动到所述延伸位置;以及
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支腿的端部的第一指状物和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二支腿的端部的第二指状物,所述第一指状物和所述第二指状物能够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指状物具有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指状物具有第二指状物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物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外表面在所述第一指状物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与所述主体外表面共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
驱动轴;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联接到所述驱动轴;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齿轮;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联接到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联接到所述驱动轴的相对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从所述凹入位置线性地平移到所述延伸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阻尼器和联接到所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阻尼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指状物的第一指状物弹簧和联接到所述第二指状物的第二指状物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指状物弹簧提供将所述第一指状物拉向所述第一指状物的所述缩回位置的偏置力,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指状物弹簧提供将所述第二指状物拉向所述第二指状物的所述缩回位置的偏置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包括第一支腿上部,所述第一支腿上部联接到第一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一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并且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半圆形形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支腿包括第二支腿上部,所述第二支腿上部联接到第二支腿端部段,所述第二支腿端部段包括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具有半圆形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指状物,并且所述一对第二指状物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二指状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上部在第一支腿部分拐角处与第一支腿下部相交,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腿上部从所述第一支腿下部升高。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前部段的壳体覆盖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一指状物唇缘和在所述第二指状物的端部处的第二指状物唇缘,其中所述第一指状物唇缘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唇缘提供至少部分地足以在所述第一指状物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指状物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处于所述缩回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处于所述凹入位置时,所述第一指状物唇缘和所述第二指状物唇缘接合设置在所述壳体覆盖件上的保持元件。
CN202321341715.4U 2022-06-15 2023-05-30 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Active CN2199042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841,240 2022-06-15
US17/841,240 US11981264B2 (en) 2022-06-15 2022-06-15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4246U true CN21990424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699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1715.4U Active CN219904246U (zh) 2022-06-15 2023-05-30 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1264B2 (zh)
CN (1) CN219904246U (zh)
DE (1) DE202023103008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1264B2 (en) * 2022-06-15 2024-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42914B4 (de) * 2005-09-08 2013-03-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riffmuldenbauteil
US7537190B2 (en) * 2006-06-13 2009-05-26 Eagle Fan Hold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347792U (en) * 2008-08-26 2008-12-21 Htc Corp Holder
JP2012105752A (ja) 2010-11-16 2012-06-07 Toyota Boshoku Corp ポータブル機器固定装置
DE202010015867U1 (de) * 2010-11-25 2011-05-05 Buchhalter, Thomas Elektromechanische Halterung zur Aufnahme von Navigations- und Kommunikationsgeräte im KFZ
TWI441997B (zh) * 2012-02-15 2014-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夾持裝置
FR3005617B1 (fr) * 2013-05-17 2016-09-02 Faurecia Interieur Ind Dispositif de support d'un appareil electronique portable, planche de bord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ITTO20130453A1 (it) * 2013-06-03 2014-12-04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Gruppo di supporto e trattenimento per un dispositivo elettronico portatile, e plancia di veicolo provvista di tale gruppo di supporto e trattenimento
TWM471529U (zh) * 2013-09-02 2014-02-01 Ming-Hsien Huang 夾持模組
US9334679B2 (en) * 2014-01-10 2016-05-10 Chen-Source Inc. Adjustable device holder
WO2016153802A1 (en) 2015-03-24 2016-09-29 B/E Aerospace, Inc. Seat back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CN107787291B (zh) 2015-06-04 2020-10-16 B/E航空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可展开的座椅保持器
US10220795B2 (en) 2016-09-08 2019-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vice holder and seat with a built-in device holder
CN107813768A (zh) 2016-09-14 2018-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电子装置保持架
US9749002B1 (en) * 2017-01-09 2017-08-29 Eagle Fan Clamp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69220B (zh) * 2017-03-09 2023-04-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装置保持器
TWM555277U (zh) * 2017-08-15 2018-02-11 Fan Eagle Yu Xiong 四爪夾持支架
JP6927897B2 (ja) * 2018-02-01 2021-09-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ホルダー
US10926877B1 (en) * 2018-10-03 2021-02-23 Rockwell Collins, Inc. Retract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EP3716591B1 (en) * 2019-01-31 2021-06-09 Guangdong Gopod Group Co., Ltd. Clamping support
US11122917B2 (en) * 2019-08-30 2021-09-21 ONQ Solutions, Inc. Adjustable apparatuses that secure laptop computers to display tables
US11363895B2 (en) * 2020-01-24 2022-06-21 Mobile Tech, Inc. Adjustable security bracket for products of multiple dimensions
TWI783568B (zh) * 2021-07-12 2022-11-11 亞伯特 明驊 王 行動裝置定位結構
US11981264B2 (en) * 2022-06-15 2024-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6222A1 (en) 2023-12-21
DE202023103008U1 (de) 2023-06-14
US11981264B2 (en)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04246U (zh) 用于车辆的装置保持架总成
KR101694017B1 (ko) 차량용 접이식 테이블 어셈블리
KR101717041B1 (ko) 차량 내부 구성요소용 수직 조정가능한 팔걸이 조립체
EP1660347B1 (en) Occupant centering ergonomic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445261B2 (en) Conso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7967382B2 (en) Side bolster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seat
US8840165B2 (en) Glove box for vehicle
US8408510B2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rotation of seat frame for vehicle
WO2014055257A1 (en) Deployable center console
US10829054B2 (en) Stor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body movable one relative to the other
US20170113582A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head restraint
CN211032283U (zh) 车辆
DE102020107156A1 (de) Innenraum-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8044180A1 (de) Seitenkonso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01002213A1 (en) Space efficient and adaptable vehicle interior
CN111216609A (zh) 车辆装配部件
KR101092782B1 (ko) 자동차용 콘솔 박스
CN111976554A (zh) 一种汽车及其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16467469U (zh) 一种汽车用中央扶手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9618971U (zh) 杯托、座椅以及交通工具
US20230311776A1 (en) Vehicle Consoles Including Storage Compartments
GB2325620A (en) A motor vehicle and a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therefor
CN220947698U (zh) 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的旋转杯托及汽车
CN219277252U (zh) 仪表板组件及交通工具
US20240190320A1 (en) Vehicle console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