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3926U -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3926U
CN219903926U CN202321048647.2U CN202321048647U CN219903926U CN 219903926 U CN219903926 U CN 219903926U CN 202321048647 U CN202321048647 U CN 202321048647U CN 219903926 U CN219903926 U CN 219903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ssembly
flange
hub assembly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86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中政
高世阳
张春龙
赵清华
王浩鑫
王子鸣
张海峰
许淑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86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3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3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3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轮毂总成的轮毂壳体与法兰端盖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室处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室处设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储油腔内填充有润滑脂,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一油封,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二油封,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装在转向节上,转向节的外端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内部与转向节之间设有密封圈,轮毂壳体内端的外周上固定有ABS齿圈。当轮端总成制动鼓或制动盘需要更换时,将法兰端盖体拆下便可进行更换内置式制动鼓或制动盘更换,不影响轮毂总成的装配精度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背景技术
商用车轮端总成主要包括制动组件和轮毂总成,上述的制动组件可以是制动鼓,也可以是制动盘。商用车轮端总成分为制动组件外置式和制动组件内置式,制动鼓和制动盘均设有法兰部,当制动组件的法兰部安装在轮毂总成的法兰盘内侧时(车桥安装在车上时,车桥两端分别安装有轮端总成,以车厢两侧外部的区域为“外”侧,对应车厢的两个轮端总成之间区域为“内”侧),称之为内置式制动结构轮端总成,当制动鼓的法兰部安装在轮毂总成的法兰盘外侧时,称之为外置式制动结构轮端总成。
外置式制动结构轮端总成由于其制动鼓的法兰部在轮毂总成的法兰盘外侧,因此可以直接更换制动鼓,无需拆卸轮毂总成,拆卸比较方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内置式制动结构轮端总成由于轮毂总成的法兰盘位于制动鼓或制动盘的法兰部的外侧,更换制动鼓或制动盘时,需要将轮毂总成拆卸下来,才能进行更换制动鼓或制动盘,工序复杂,工时长,费用高,而且还会破坏轮毂总成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拆卸轮毂总成主要会影响轴承的装配后的精度、轴承游隙、油封的配合精度以及锁紧螺母的锁紧程度),也会影响轮毂总成的寿命。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轮毂总成及内置式制动结构轮端总成进行改进,使得内置式制动结构轮端总成在更换制动鼓或制动盘时,便于换拆制动组件,并且不影响轮毂总成的装配精度及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使得在便于拆换制动鼓或制动盘的同时不影响轮毂总成的装配精度及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壳体和法兰端盖体,所述轮毂壳体与法兰端盖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轮毂壳体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与所述第二轴承室之间设有储油腔,所述第一轴承室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室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润滑脂,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所述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所述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套装在转向节上,所述转向节的外端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内部与所述转向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轮毂壳体内端的外周上固定有ABS齿圈。
优选的,所述法兰端盖体与所述轮毂壳体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法兰端盖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凸盖部、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法兰部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轮胎螺栓的第二螺栓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绕所述法兰端盖体的中心圆周阵列在所述第一法兰部,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绕所述法兰端盖体的中心圆周阵列在所述第二法兰部。
优选的,所述轮毂壳体靠近所述法兰端盖体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小径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小径端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锁紧螺母间设置有耐磨垫片。
一种轮端总成,包括制动鼓和所述的轮毂总成,所述制动鼓与所述轮毂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一种轮端总成,包括制动盘和所述的轮毂总成,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轮毂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总成其轮毂壳体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第一轴承室与第二轴承室之间设有储油腔,第一轴承室处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室处设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储油腔内填充有润滑脂,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一油封,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二油封,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装在转向节上,转向节的外端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内部与转向节之间设有密封圈,轮毂壳体内端的外周上固定有ABS齿圈。上述轮毂壳体及其内部装配组件形成一个密封的单元整体,不仅对轴承游隙预调整,并且采用高效长寿命润滑脂,实现预注脂,减少客户端注脂工序,方便客户装配并避免了客户端漏注脂或少注脂等风险,长效润滑脂匹配整车设计寿命,真正实现全寿命周期免维护。
由于轮毂总成包括轮毂壳体和法兰端盖体,轮毂壳体与法兰端盖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当轮端总成制动鼓或制动盘需要更换时,将法兰端盖体拆下便可进行更换制动鼓或制动盘更换,无需拆下轮毂壳体及其内部组件,也不用拆卸锁紧螺母,因此,在更换制动鼓或制动盘时,不影响轮毂总成的装配精度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轮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毂壳体和法兰端盖体第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轮毂壳体和法兰端盖体第二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轮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轮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壳体;101、第三螺栓孔;2、法兰端盖体;201、凸盖部;202、第一法兰部;2021、第一螺栓孔;203、第二法兰部;2031、第二螺栓孔;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储油腔;6、第一油封;7、第二油封;8、密封圈;9、ABS齿圈;10、车轮螺栓;11、第一螺栓;12、锁紧螺母;13、耐磨垫片;14、制动鼓;15、转向节;16、制动盘;17、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轮毂总成,包括轮毂壳体1和法兰端盖体2,轮毂壳体1与法兰端盖体2可拆卸固定连接,轮毂壳体1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第一轴承室与第二轴承室之间设有储油腔,第一轴承室处设有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室处设有第二轴承4,第一轴承3的内圈与第二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储油腔5内填充有润滑脂,第一轴承3的内圈的大径端与轮毂壳体1之间固定有第一油封6,第二轴承4的内圈的大径端与轮毂壳体1之间固定有第二油封7,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套装在转向节15上,转向节15的外端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2,第二轴承4的内圈的大径端内部与转向节15之间设有密封圈8,轮毂壳体1内端的外周上固定有ABS齿圈9。
法兰端盖体2与轮毂壳体1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连接。第一螺栓11优选采用六角法兰连接螺栓。
如图2和图3所示的法兰端盖体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凸盖部201、第一法兰部202和第二法兰部203,第一法兰部202开设有多个安装第一螺栓11的第一螺栓孔2021,第二法兰部203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轮胎螺栓的第二螺栓孔2031。法兰端盖体2能避免灰尘进入轮毂壳体及其内部组件,防尘性能好。
多个第一螺栓孔绕所述法兰端盖体2的中心圆周阵列在第一法兰部,多个第二螺栓孔绕法兰端盖体2的中心圆周阵列在第二法兰部。
轮毂壳体1靠近法兰端盖体2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101,第三螺栓孔101与第一螺栓孔2021一一对应设置。
第一轴承3的内圈的小径端与第二轴承4的内圈的小径端通过固定环17固定连接。轴承单元安装完成后两轴承内圈直接接触,通过固定环17将第一轴承3的内圈与第二轴承4的内圈的小径端连接成一体,第一轴承3的外圈与第二轴承4的外圈分别与轮毂壳体过盈配合,两轴承和轮毂壳体连成一体,此设计可以保证轴承游隙预调整,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轮毂壳体、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及密封圈形成一个密封整体,不受其他零部件影响,此整体为一个组件单元。由于轮毂总成采用高效长寿命润滑脂,实现预注脂,减少客户端注脂工序,方便客户装配并避免了客户端漏注脂或少注脂等风险,长效润滑脂匹配整车设计寿命,真正实现全寿命周期免维护。
第一轴承3与锁紧螺母12间设置有耐磨垫片13。锁紧螺母12的耐磨性相对较差,而轴承的耐磨性高,若锁紧螺母12与第一轴承3直接接触,锁紧螺母12会因轴承内圈的滑转而产生一定量的磨损,随着车辆行驶时间增加,则锁紧螺母12磨损量较大,会导致轴承游隙变大,轴承游隙的变化量过大会直接影响轮毂总成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锁紧螺母12和第一轴承3之间加耐磨垫片13,耐磨垫片13由耐磨材料制成,以延长轮毂总成的使用寿命。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适当的轴承工作游隙可提高轮端的使用寿命,一般轮端对轴承游隙的调整方式一般是先用锁紧螺母锁紧达到额定预紧力,然后再人工将锁紧螺母12回退1/6~1/8圈。本实用新型的轮端总成锁紧螺母锁紧达到额定预紧力即可,在换装制动鼓或制动盘时也无需拆卸锁紧螺母,因此,不影响轴承的游隙,不妨碍轮毂总成的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轮端总成,如图4所示是将上述实施例一的轮毂总成应用在轮端上,具体公开的轮端总成包括制动鼓和轮毂总成,制动鼓14与轮毂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制动鼓具有法兰部,制动鼓的法兰部和轮毂总成的法兰端盖体2通过轮胎螺栓固定连接。车轮螺栓10优选设为花键结构,防转能力强,避免出现螺栓滑转现象。
当制动鼓需要更换时,将第一螺栓拆卸下,从而将轮毂总成的法兰端盖体2和轮毂壳体1分开,然后拆卸锁紧制动鼓的螺母即可更换制动鼓,降低用车成本。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轮端总成,包括制动盘和上述实施例一的轮毂总成,轮端总成包括制动盘16与轮毂总成,制动盘16与轮毂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制动盘具有法兰部,将轮毂总成的法兰端盖体2和轮毂壳体1分别设在制动盘具有法兰部的两侧,用第一螺栓11将法兰端盖体2、制动盘的法兰部和轮毂壳体1固定在一起。
当制动盘需要更换时,将第一螺栓拆卸下,从而分开法兰端盖体2、制动盘的法兰部和轮毂壳体1,此时,可以将法兰端盖体2和制动盘拆下,然后更换制动盘。
如果售后市场车轮螺栓10损坏导致法兰端盖体2需维修更换时,只需直接更换车轮螺栓10及法兰端盖体2,不需更换整套轮毂总成,可以降低用车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轮端总成在更换制动鼓或制动盘时,仅拆卸法兰端盖体就可将内置式制动鼓或制动盘更换,不影响轮毂总成中轴承装配、轴承游隙和油封的配合精度,进而不会缩短轮毂总成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轮端总成拆换制动鼓或制动盘方便快捷,费用低。免维护轮毂总成设计寿命超80万公里,质保期3年50万公里,期间无需维保,极大的降低了维保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轮毂壳体和法兰端盖体,所述轮毂壳体与法兰端盖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轮毂壳体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与所述第二轴承室之间设有储油腔,所述第一轴承室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室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润滑脂,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所述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与所述轮毂壳体之间固定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套装在转向节上,所述转向节的外端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大径端内部与所述转向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轮毂壳体内端的外周上固定有ABS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端盖体与所述轮毂壳体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端盖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凸盖部、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法兰部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轮胎螺栓的第二螺栓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绕所述法兰端盖体的中心圆周阵列在所述第一法兰部,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绕所述法兰端盖体的中心圆周阵列在所述第二法兰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壳体靠近所述法兰端盖体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一一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小径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小径端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锁紧螺母间设置有耐磨垫片。
8.一种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毂总成,所述制动鼓与所述轮毂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一种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毂总成,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轮毂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2321048647.2U 2023-04-27 2023-04-27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Active CN219903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8647.2U CN219903926U (zh) 2023-04-27 2023-04-27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8647.2U CN219903926U (zh) 2023-04-27 2023-04-27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3926U true CN21990392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8647.2U Active CN219903926U (zh) 2023-04-27 2023-04-27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3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4260A (zh) 轮毂单元及其装配安装方法
CN103213455B (zh) 一种车辆的轮毂总成
CN219903926U (zh) 轮毂总成及轮端总成
CN110884302A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用鼓式后桥总成
CN209925608U (zh) 一种轮边减速车桥的轮毂总成密封结构
CN202896174U (zh) 轮毂带制动盘总成
CN209026029U (zh) 一种车辆车桥轮边轴承锁紧密封结构
CN203185983U (zh) 一种车辆的轮毂总成
CN113085444B (zh) 一种轮边减速组件和轮边减速驱动桥
CN208324758U (zh) 轮毂单元
CN210027582U (zh) 汽车转向节及轮毂总成
CN209370381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系单元结构总成
CN211167089U (zh) 中小型客车用气压盘式制动器转向前轴总成
CN22048823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abs齿圈装配结构
CN212979746U (zh) 一种免拆解维护的轮毂单元及车辆
CN203864326U (zh) 汽车轮毂
CN220615367U (zh) 一种转向桥轮边总成
CN215171705U (zh) 盘式轮毂总成
CN214727908U (zh) 多向密封式防尘轮毂单元锻件
CN204674293U (zh) 单胎全浮式后桥轮毂结构
CN110886783A (zh) 一种免维轮毂轴承单元
CN212001330U (zh) 平地机驱动桥轮端装置
CN200939800Y (zh) 高强度防尘车轮
CN210174532U (zh) 一种用于叉车驱动桥的轮毂总成
CN216708917U (zh) 一种新型减重型后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