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2961U -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2961U
CN219892961U CN202320901851.8U CN202320901851U CN219892961U CN 219892961 U CN219892961 U CN 219892961U CN 202320901851 U CN202320901851 U CN 202320901851U CN 219892961 U CN219892961 U CN 219892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hase
alternating current
diode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18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018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2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2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2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Ac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包括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和电源滤波电路;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提供220V交流电和380V交流电;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将380V交流电整流为600V直流电;电源滤波电路滤除直流电中的干扰信号。本申请将众多用电设备的整流、滤波器件去掉,由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统一进行整流滤波,实现直流供给,将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改装成直流600V双300V的供电系统,相比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节省了1/3的电缆,所有带有整流,滤波的用电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供电效率至95%以上,降低了人体安全用电保护要求;是现有电制的改革,要淘汰现有交流供电制。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供电系统大多是采用交流三相(380V/50Hz)供电,配电三相四线制,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在90%以下,效率不高。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变频调速、开关逆变等技术的应用,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用电设备有着控制复杂、重复使用的弊端,浪费了1/3以上的材料资源。同时,交流三相四线制通过各种绝缘体对地形成电容,人体如果单一接触到三相中任一一相都会通过其中的可导通电容形成电流,使人体触电,对人体安全用电保护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以克服目前供电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以及对人体安全用电保护要求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包括: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和电源滤波电路;
所述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之间,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连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之间,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连接于所述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之间;
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器和第二电解电容器;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解电容器串联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提供直流600V电源,所述直流600V电源包括: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所述第四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经所述第六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所述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三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经所述第五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极,再经所述第二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六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所述直流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一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五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二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四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六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所述直流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一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三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
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构成所述直流6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可选地,所述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提供第一直流300V电源,所述第一直流300V电源包括: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直流3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可选地,所述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提供第二直流300V电源,所述第二直流300V电源包括: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六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构成所述第二直流3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器还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用于滤除第一直流300V电源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解电容器还连接于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用于滤除第二直流300V电源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出端为零线。
可选地,所述600V负载包括三相变频调控控制器、三相变频调速带有再生制动的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300V负载包括单相开关逆变的各种用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包括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和电源滤波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串联,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串联,且,三者串联电路并联;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连接于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之间,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连接于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之间,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连接于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之间;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器和第二电解电容器,第一电解电容器和第二电解电容器串联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将众多用电设备的整流、滤波器件去掉,由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统一进行整流滤波,实现直流供给,将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改装成直流600V双300V的供电系统,相比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节省了1/3的电缆,所有带有整流,滤波的用电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供电效率至95%以上,且,人体如果单一接触到一根电源线,对地不会形成导通电流,人体不会触电,降低了人体安全用电保护要求。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是现有供电制度的改革,必然要淘汰现有的交流供电制;新型的大功率小型化半导体器件应用在电力系统是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应用的必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替代用电设备整流滤波器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三相变频调速控制器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三相变频调速带有再生制动的控制器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多用途开关电源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电视开关电源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电动车充电器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
图8是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人体触电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人体触电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兼容现有交流供电设备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的电路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包括: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和电源滤波电路。
目前,电力供电系统大多是采用交流三相(380V/50Hz)供电,配电三相四线制;在本实施例中,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提供220V交流电和380V交流电,由国家电网交流三相6-10KV(包括A、B、C三相)通过三相变压器变为三相四线制,即a相、b相、c相、0(零线)。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系统的电路图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用于将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提供的380V交流电整流为600V直流电,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a1、第二二极管Da2、第三二极管Db1、第四二极管Db2、第五二极管Dc1和第六二极管Dc2。第一二极管Da1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a1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Da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a2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b1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b1的正极与第四二极Db2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b2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c1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c1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c2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c2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a1和第二二极管Da2串联,第三二极管Db1和第四二极管Db2串联,第五二极管Dc1和第六二极管Dc2串联,且,上述三者串联电路并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可提供直流600V电源,包括:
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正半波通过第一二极管Da1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第四二极管Db2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经第六二极管Dc2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负半波通过第二二极管Da2到第三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第三二极管Db1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经第五二极管Dc1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
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正半波通过第三二极管Db1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第二二极管Da2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第六二极管Dc2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负半波通过第四二极管Db2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直流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第一二极管Da1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第五二极管Dc1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
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正半波通过第五二极管Dc1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第二二极管Da2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第四二极管Db2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负半波通过第六二极管Dc2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直流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第一二极管Da1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第三二极管Db1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
通过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将交流三相380V交流电整流为600V直流电,提供直流600V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为直流600V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输出端为直流600V电源的负极。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滤波电路用于滤除整流得到的600V直流电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为600V负载进行直流600V供电;请参阅图1,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器C1和第二电解电容器C2;第一电解电容器C1和第二电解电容器C2串联连接于直流600V电源的正极(第一输出端)和负极(第三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还可同时提供第一直流300V电源,将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提供的220V交流电整流为第一300V直流电,包括:
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正半波通过第一二极管Da1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正半波通过第三二极管Db1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正半波通过第五二极管Dc1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构成第一直流3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第一电解电容器C1还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用于滤除第一直流300V电源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为300V负载进行直流300V供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还可同时提供第二直流300V电源,与第一直流300V电源组成双300V直流电源,将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提供的220V交流电整流为第二300V直流电,包括:
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负半波通过第二二极管Da2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负半波通过第四二极管Db2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负半波通过第六二极管Dc2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构成第二直流3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二输出端为零线。第二电解电容器C2还连接于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用于滤除第二直流300V电源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为300V负载进行直流300V供电。
即,本实用新型将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改装成直流600V双300V的供电系统,将众多用电设备的整流、滤波器件去掉,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系统统一进行整流滤波,实现直流供给,将相比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节省了1/3的电缆,所有带有整流,滤波的用电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供电效率至95%以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替代用电设备整流滤波器件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的电源正负极接入至用电设备,将众多用电设备的整流滤波器件(图2中分割线左侧)去掉,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统一提供整流滤波,实现直流供给,即:国家电网→6-10KV/380V三相变压器→三相全波整流→直流滤波→得到直流600伏双300伏的直流供电系统。变革了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每个用电用户的方方面面,从一个个6-10KV/380v三相变压器为单位改造做起,可行性好成功率比较大。
进一步地,在同样的供电功率下,现有交流三相供电系统的功率为:
P=1.732×380V×I×0.85;
供电电压为:U=P/I=1.732×380V×0.85=559.4V,需要同功率三芯电缆;本申请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的功率为:P=U×I
U=P/I=600V,需要同功率两芯电缆;
600V大于559.4V,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功率大于现有的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功率,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比现有的交流三相供电系统节省了1/3的电缆,所有带有整流,滤波的用电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供电效率至95%以上。
进一步地,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三相变频调速控制器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请参阅图3,将三相变频调速控制器接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600V直流电源,相比较于接入现有交流三相供电系统的380V交流电源,节省的器件包括:整流二极管D1、D2、D3、D4、D5、D6,滤波电容:C1、C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三相变频调速带有再生制动的控制器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请参阅图4,将三相变频调速带有再生制动的控制器接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600V直流电源,相比较于接入现有交流三相供电系统的380V交流电源,节省的器件包括:三相全波整流桥、滤波电解电容回馈逆变组件输出滤波组件等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多用途开关电源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请参阅图5,将多用途开关电源接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00V直流电源,相比较于接入现有交流三相供电系统的220V交流电源,节省的器件包括:全桥整流器、滤波电解电容C1、C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电视开关电源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请参阅图6,将电视开关电源接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00V直流电源,相比较于接入现有交流三相供电系统的220V交流电源,节省的器件包括:抗干扰电路组件压敏电阻LF1、CY1、CY2、CX1、R1-R6、LF2、VR3、VR2、全波整流D1-D4、滤波电解电容C1、C2、C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在电动车充电器上节省的器件对比图。请参阅图7,将电动车充电器接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00V直流电源,相比较于接入现有交流三相供电系统的220V交流电源,节省的器件包括:抗干扰电路组件压敏电阻C1、C2、LF1、整流二极管VD1-4、电解电容C3。
由图3-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相较于交流三相供电系统,能够降低整流器、滤波器、抗干扰等器件的制造成本1/3以上。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能够降低对人体用电安全保护的要求,图8为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人体触电示意图,如图8所示,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通过各种绝缘体对地形成电容(图8中C1、C2、C3、C4),人体如果单一接触到三相A、B、C中的任一一相,都会通过C1、C2、C3、C4其中的可导通电容形成电流,使人触电。
图9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低压供电系统人体触电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接入用电设备(600V负载),或,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接入用电设备(300V负载),上述用电设备等绝缘体对地行成电容:CH3、CH4、CH5;第一输出端(电源正极)、第二输出端(零线)和第三输出端(电源负极)对地没有电压,人体如果单一接触到正极、M(零线)、负极任意一根电源线,对人体不会形成回路,也就不会形成导通电流,则人体不会触电。进而降低了对人体用电安全保护的要求,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可兼容现有的交流设备,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兼容现有交流供电设备的应用示意图,请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6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可以任意连接原交流三相:AB、AC、BC,双300V电源可以任意连接原单相220V的输入端,因此,不会因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而淘汰现有的交流用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将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改装成直流600V双300V的供电系统,将众多用电设备的整流、滤波器件去掉,由本申请提供的直流600V双300V的供电系统统一进行整流滤波,进行直流供电,相比现有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节省了1/3的电缆,所有带有整流,滤波的用电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供电效率至95%以上,且,人体如果单一接触到一根电源线,对地不会形成导通电流,人体不会触电,降低了人体安全用电保护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和电源滤波电路;
所述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之间,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连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之间,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连接于所述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之间;
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器和第二电解电容器;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解电容器串联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提供直流600V电源,所述直流600V电源包括: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所述第四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经所述第六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所述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三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经所述第五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极,再经所述第二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六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所述直流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一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五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600V负载到第三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二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四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六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所述直流600V负载到第一输出端,再经所述第一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经所述第三二极管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
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构成所述直流6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提供第一直流300V电源,所述第一直流300V电源包括: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正半波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到第一输出端,经过第一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直流3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低压供电系统提供第二直流300V电源,所述第二直流300V电源包括: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a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b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交流c相负半波通过所述第六二极管到第三输出端,经过第二300V负载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构成所述第二直流300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器还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用于滤除第一直流300V电源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器还连接于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用于滤除第二直流300V电源中的交流脉动成分及交流干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端为零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600V负载包括三相变频调控控制器、三相变频调速带有再生制动的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300V负载包括单相开关逆变的用电设备。
CN202320901851.8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Active CN219892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1851.8U CN21989296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1851.8U CN21989296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2961U true CN219892961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1851.8U Active CN21989296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2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61114A1 (en) On-boar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CN202841003U (zh) 一种新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结构
CN102790422B (zh) 一种ups充电模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074624A1 (zh) 采用非正弦交流输电提升城市电网输送能力的输电系统
CN208386212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201584899U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拓扑结构
KR102282679B1 (ko) 다이렉트 전기차 충전기
CN108281979A (zh) 一种适合低压大电流输入的电子回馈负载电路
CN102780409A (zh) 单位功率因数升降压电路
CN108964450B (zh) 一种直流电源接入交流电源的复合电路
CN103532162A (zh) 基于控制切换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启动方法
CN219892961U (zh) 一种直流低压供电系统
CN201789335U (zh) 非常规大功率不间断电源
CN110739701A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线路低电压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CN105634321B (zh) 高可靠性的单相双向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712946U (zh) 一种ups充电模块装置
CN205430087U (zh) 高可靠性的单相双向dc-ac变换器
CN205527777U (zh) 一种36对棒多晶硅还原炉控制系统
CN104348179A (zh) 一种用于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Bhati et al. A Single Phase–Single Stage Improved Power Quality EV Charger for Small and Medium Power Application
CN206712678U (zh) 一种多输入并联式功率变换器
CN202652055U (zh)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CN105846465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和方法
CN206164353U (zh) 一种节电器
CN104935183B (zh) 三相三线无变压器相电压充电的电压暂变补偿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