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2055U -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52055U
CN202652055U CN 201220124511 CN201220124511U CN202652055U CN 202652055 U CN202652055 U CN 202652055U CN 201220124511 CN201220124511 CN 201220124511 CN 201220124511 U CN201220124511 U CN 201220124511U CN 202652055 U CN202652055 U CN 202652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ircuit
output
input
links
rec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245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武
马红星
杨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1245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52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52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520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包括:整流器、充电电路与控制器,所述的整流器包括:整流桥与输入滤波电容,其中整流桥的输入端分别于单相交流电源的火线与中线相连,输入滤波电容跨接与整流桥的输入端,整流桥的输出直流正极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正极相连构成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子,整流桥的输出直流负极与充电电路输入端负极相连,构成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附加成本低、启动电流可控、实现容易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可以用于开关电源、大功率电源等应用领域,其可靠运行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其中启动过程对于装置的安全运行与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传统的启动方式,输入电源通过整流桥后直接给输出电容充电,充电回路电阻很小,冲击电流较大,这会引起不良的状况:网侧冲击电流过大,造成电网谐波电流污染;大冲击电流要求较高的输出电容耐压值,对其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等。考虑到冲击电流的危害,需要采用限制充电时冲击电流的方案。
目前,常用的上电限流措施多采用在启动阶段增加限流电阻、提高回路阻抗的方法。具体包括两种方式:(1)直流侧或交流火线上串联限流电阻,在上电时限流,但在上电结束后时利用继电器自动切除;(2)串联PTC热敏电阻,利用其正温度特性,在上电时限流,但在上电结束后利用继电器自动切除;(3)串联NTC热敏电阻,利用其负温度特性,在上电时限流,但在上电结束后时保留。前两种方法的问题是:在电阻切除时带来了二次电流冲击问题。后一种方法的问题是:只适合负载功率小于200W的应用场合。为此,对于大功率应用场合,需要对现有的上电限流电路进行改进,彻底解决上电冲击电流问题。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张相军等,“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6月.提出了“一种启动冲击电流抑制电路”,即三级冲击电流抑制电路,该电路可有效抑制启动时的一次冲击电流和二次冲击电流,但是结构复杂,元器件数量多,控制不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简便、启动电流可控、启动效果良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充电电路与控制器,其中:整流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充电电路中的两个分压电阻的公共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整流器包括:整流桥与输入滤波电容,其中整流桥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源的火线与中线相连,输入滤波电容跨接于整流桥的输入端,整流桥的输出直流正极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正极相连构成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子,整流桥的输出直流负极与充电电路输入端负极相连,构成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子。
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继电器、功率二极管、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储能电容、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整流器的输出正极分别与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变压器原边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储能电容的正极、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相连,构成充电电路的输出正极端子,储能电容的负极、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整流器的输出负极端子相连,构成充电电路的输出负极端子,变压器副边与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并联,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功率二极管的阳极、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继电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功率二极管的阴极、+12V电源相连,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公共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或者,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继电器、功率二极管、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储能电容、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其中: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端与网侧交流电容的一端、继电器输入端和电源火线相连,变压器原边的输出端与继电器输出端和整流桥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连,整流桥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电源零线和网侧交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的副边与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与功率二极管并联,功率二极管阴极端连接工作电源+12V,功率二极管阳极端连接控制器中电流型驱动器的输出端,储能电容、两只分压电阻串联后与整流桥输出端并联,两只分压电阻串联中点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与一个隔离驱动电路,其中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充电电路的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的公共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隔离驱动电路相连,第一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一逆导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整流器、充电电路与控制器实现整流电路的电解电容软充电功能。启动阶段,对初始电压为零的储能电容充电将产生冲击电流。在充电时间内,继电器关断,与变压器副边绕组并联的限流电阻,以及限流电容与变压器漏感产生的阻抗以变压器变比平方的关系传递到变压器原边,增大充电电路阻抗,减少电解电容充电电流。单相电源通过整流器、变压器向储能电容充电,当储能电容电压达到期望值时,电流趋于稳定,随之,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导通,将变压器短路,电路进入到稳定工作状态。此电路使得充电电流得到控制,实现了电解电容软充电过程,具有结构简单、附加成本低、容易实现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与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整流器1、充电电路2与控制器3,其中:整流器1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充电电路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相连,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2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整流器1包括:整流桥BR1与输入滤波电容C1,其中整流桥BR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单相交流电源的L端与N端相连,输入滤波电容C1跨接于整流桥BR1的输入端,整流桥BR1的输出端正极与充电电路2的输入端正极相连,构成整流器1的输出正极端子,整流桥BR1的输出端负极与充电电路2的输入端负极相连,构成整流器1的输出负极端子。
所述的整流桥BR1采用D25XB80,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分别为25A/800V;所述的输入滤波电容C1为交流电容,2.0μF/275V。
所述的充电电路2包括:变压器TR1、继电器RY1、功率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限流电容C2、储能电容E1、第一分压电阻R2与第二分压电阻R3,其中:整流器1的输出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R1原边的输入端、继电器RY1的输入端相连,变压器TR1原边的输出端、继电器RY1的输出端、储能电容E1的正极、第一分压电阻R2的一端相连,构成充电电路的输出正极端子,储能电容E1的负极、第二分压电阻R3的一端、整流器1的输出负极端子相连,构成充电电路2的输出负极端子,变压器副边TR1与限流电阻R1、限流电容C2并联,继电器RY1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控制器3的输出端相连,继电器RY1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12V电源相连,第一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公共端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变压器TR1为高频平面变压器;所述的继电器RY1为AIKSARM2F-L(DC220V.AV380V);所述的功率二极管D1为HER607;所述的限流电阻R1为插件电阻;所述的限流电容为插件电容;所述的储能电容E1为两只680μF/400V电解电容串联;所述的第一分压电阻R2为插件电阻,R2阻值为220kΩ/2W;所述的第二分压电阻R3为插件电阻,阻值为1kΩ/0.25W。
所述的控制器3包括:隔离驱动电路DR1与微控制器DSP,其中隔离驱动电路为电流型驱动器,其输入信号来自微控制器DSP的第一脉冲输出端PWM1,其输出信号输出至充电电路2的继电器RY1的控制输入端;隔离驱动电路DR1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DSP的第一脉冲输出端PWM1相连,隔离驱动电路DR1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2的继电器RY1的控制输入端相连;微控制器DSP的第一模数转换端子ADC1与充电电路2的第一分压电阻R2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公共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隔离驱动电路DR1通过HCPL314逻辑芯片实现;所述的微控制器DSP通过TMS320F28335核心处理器实现。
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启动阶段,继电器始终保持关断状态。单相交流电源施加在整流器1中的整流桥BR1的两个输入端,整流器1的输出端得到正弦半波直流电压。此信号含有高频分量,经过变压器TR1会使的限流电容C2与变压器漏感产生阻抗,与限流电阻R1并联后,以变压器TR1变比平方的关系提高变压器TR1原边阻抗,使得充电电路阻抗增大,限制了充电电流。
当储能电容E1的电压达到期望值时,微控制器DSP通过电流型隔离驱动器DR1控制继电器RY1开通,变压器TR1被短路,充电电路电阻减小,电路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单相交流电源220V,空载直流输出电压400V,额定输出功率5kW。整流桥BR1的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为25A/800V,变压器TR1为高频平面变压器,继电器RY1为AIKS ARM2F-L(DC220V/AV380V),输入滤波电容C1为交流电容2.0μF/275V,功率二极管D1为HER607,储能电容E1为680μF/400V电解电容,限流电阻R1为插件电阻20Ω/50W,限流电容C2为贴片电容2.2μF/250V,第一分压电阻R2为220kΩ/2W,第二分压电阻R3为1kΩ/0.25W,第一隔离驱动电路DR1通过HCPL314逻辑芯片实现,微控制器DSP通过TMS320F28335核心处理器实现。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简化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与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的区别之处为:变压器、继电器、功率二极管、限流电容与限流电阻组成的模块由整流桥后置于整流桥前。其中: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端与网侧交流电容的一端、继电器输入端和电源火线相连,变压器原边的输出端与继电器输出端和整流桥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连,整流桥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电源零线和网侧交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的副边与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与功率二极管并联,功率二极管阴极端连接工作电源+12V,功率二极管阳极端连接控制器中电流型驱动器的输出端,储能电容、两只分压电阻串联后与整流桥输出端并联,两只分压电阻串联中点与控制器中DSP控制电路的AD转换口相连。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启动阶段,继电器始终保持关断状态。单相交流电源施加在整流器1中的整流桥BR1的两个输入端,整流器1的输出端得到正弦半波直流电压。此信号含有高频分量,经过变压器TR1会使的限流电容C2与变压器漏感产生阻抗,与限流电阻R1并联后,以变压器TR1变比平方的关系提高变压器TR1原边阻抗,使得充电电路阻抗增大,限制了充电电流。当储能电容E1的电压达到期望值时,微控制器DSP通过电流型隔离驱动器DR1控制继电器RY1开通,变压器TR1被短路,充电电路电阻减小,电路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三相电解电容充电电路,与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的区别之处为:电源为三相对称交流电源,整流桥为三相整流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
启动阶段,继电器始终保持关断状态。三相交流电源施加在整流器1中的整流桥BR1的三个输入端,整流器1的输出端得到脉动直流电压。此信号含有高频分量,经过变压器TR1会使的限流电容C2与变压器漏感产生阻抗,与限流电阻R1并联后,以变压器TR1变比平方的关系提高变压器TR1原边阻抗,使得充电电路阻抗增大,限制了充电电流。当储能电容E1的电压达到期望值时,微控制器DSP通过电流型隔离驱动器DR1控制继电器RY1开通,变压器TR1被短路,充电电路电阻减小至零,电路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包括整流器、充电电路与控制器,其中:整流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充电电路中的两个分压电阻的公共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器包括:整流桥与输入滤波电容,其中整流桥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源的火线与中线相连,输入滤波电容跨接于整流桥的输入端,整流桥的输出直流正极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正极相连构成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子,整流桥的输出直流负极与充电电路输入端负极相连,构成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继电器、功率二极管、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储能电容、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整流器的输出正极分别与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变压器原边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储能电容的正极、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相连,构成充电电路的输出正极端子,储能电容的负极、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整流器的输出负极端子相连,构成充电电路的输出负极端子,变压器副边与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并联,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功率二极管的阳极、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继电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功率二极管的阴极、+12V电源相连,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公共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继电器、功率二极管、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储能电容、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其中: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端与网侧交流电容的一端、继电器输入端和电源火线相连,变压器原边的输出端与继电器输出端和整流桥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连,整流桥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电源零线和网侧交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的副边与限流电阻、限流电容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与功率二极管并联,功率二极管阴极端连接工作电源+12V,功率二极管阳极端连接控制器中电流型驱动器的输出端,储能电容、两只分压电阻串联后与整流桥输出端并联,两只分压电阻串联中点与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一个隔离驱动器与一个微控制器,其中: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充电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电容充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电源为三相对称交流电源,整流桥为三相整流桥。
CN 201220124511 2012-03-29 2012-03-29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52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24511 CN202652055U (zh) 2012-03-29 2012-03-29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24511 CN202652055U (zh) 2012-03-29 2012-03-29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52055U true CN202652055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2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245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52055U (zh) 2012-03-29 2012-03-29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520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2035A (zh) * 2018-03-07 2018-07-2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09964A (zh) * 2020-06-11 2020-08-0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三相lc串联限流电路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2035A (zh) * 2018-03-07 2018-07-2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22035B (zh) * 2018-03-07 2020-03-1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09964A (zh) * 2020-06-11 2020-08-0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三相lc串联限流电路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3742U (zh) 一种基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动汽车软启动电路系统
CN102624210A (zh) 软启动电路
CN102201701A (zh) 控制电路、电机装置及使用该电机装置的风扇
CN101316047B (zh) 带有充电机的应急电源
CN103022978B (zh) 用于多脉波整流电路的过欠压保护电路
CN202721450U (zh) 全可控能量回馈装置
CN205232040U (zh) 一种单相升压变频器拓扑电路
CN203377777U (zh) 一种辅助电源的软起电路
CN201797365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机
CN202652055U (zh) 电解电容充电电路
CN201388156Y (zh) 一种新型级联型高压变频器预充电电路
CN101593966B (zh) 三相电机缺相保护器
CN103647469B (zh) 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电源的供电及保护电路
CN108199568A (zh) 一种抑制浪涌电流电路
CN201797325U (zh) 多路输入并联回馈式节能电子负载
CN204089315U (zh) 一种蓄电池的高性能充电电路
CN102611088B (zh) 上电限流电路及其应用电路
CN203086328U (zh) 一种智能电网终端电源输入浪涌抑制电路
CN201290069Y (zh) 摩托车用整流调压器
CN106992491A (zh) 大功率用电设备待机断电节能装置及其断电节能方法
CN106921175A (zh) 一种单相非隔离型电流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204761141U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双路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2912075Y (zh) 适用于具有整流滤波电源输入电路设备的大功率在线式后备电源
CN204696962U (zh) 一种三相电机启动控制器
CN210807095U (zh) 一种单相整流软上电的三相整流上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