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2273U - 电芯 - Google Patents

电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2273U
CN219892273U CN202320329290.9U CN202320329290U CN219892273U CN 219892273 U CN219892273 U CN 219892273U CN 202320329290 U CN202320329290 U CN 202320329290U CN 219892273 U CN219892273 U CN 219892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section
piece assembly
end cap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92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92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2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2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2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两端敞开的容纳腔;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通过第一端盖套设在极片组件的一端,第二端盖套设在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避免了极片组件在壳体上装配时被壳体损伤,简化了电芯的结构,减少了装配时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芯在生产时,由于零部件较多,导致装配过程复杂,装配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可以实现极片组件在壳体内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两端敞开的容纳腔;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通过第一端盖套设在极片组件的一端,第二端盖套设在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避免了极片组件在壳体上装配时被壳体损伤,简化了电芯的结构,减少了装配时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避让凹槽,所述第一避让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避让凹槽用于避让所述壳体上的焊缝;所述第二端盖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避让凹槽,所述第二避让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避让凹槽均用于避让所述壳体上的焊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极片组件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盖的至少部分的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套接段和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接段的背离所述极片组件的一端,所述极片组件的所述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套接段内,所述极片组件的第一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延伸段伸出所述第一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朝向所述第一套接段的一端设有凸起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一凸筋的另一端在远离所述第一套接段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中心线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极片组件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端盖的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盖的背离所述极片组件的一端设有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第二端盖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并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套接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接段的背离所述极片组件的一端,所述极片组件的所述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接段内,所述极片组件的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二延伸段伸出所述第二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朝向所述第二套接段的一端设有凸起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二凸筋的另一端在远离所述第二套接段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中心线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限定出第一电解液预留腔,所述第一电解液预留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端盖的内侧限定出第二电解液预留腔,所述第二电解液预留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芯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极片组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极片组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极片组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又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端盖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盖的正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盖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A-A处的剖视图;
图10是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盖的右视图;
图11是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端盖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第二端盖的正视图;
图14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端盖的俯视图;
图15图14中所示的C-C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端盖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00、电芯;
10、壳体;11、容纳腔;12、焊缝;
20、极片组件;21、第一极耳;22、第二极耳;
30、第一端盖;31、第一避让凹槽;32、第一套接段;33、第一延伸段;331、第一凸筋;34、第一电解液预留腔;
40、第二端盖;41、第二避让凹槽;42、凸台;43、第二套接段;44、第二延伸段;441、第二凸筋;45、第二电解液预留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100包括:壳体10、极片组件20、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40。
具体地,壳体10具有两端敞开的容纳腔11,极片组件20设于容纳腔11内,第一端盖30设于容纳腔11内,第一端盖30套设在极片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外侧,第一方向为壳体10的长度方向,第二端盖40套设在极片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二端盖40的至少部分设于容纳腔11内。
也就是说,第二端盖40可以是全部设于容纳腔11内,也可以是一部分设于容纳腔11内,一部分设于容纳腔11外。
其中,壳体10可以保护极片组件20,避免极片组件20被磕碰。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在极片组件20装配到壳体10的容纳腔11中时,极片组件20从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一端逐渐伸入壳体10的容纳腔11中,极片组件20的周壁与壳体10的内壁接触时,会有摩擦力作用到极片组件20的周壁上,同时,壳体10内壁上存在毛刺、焊缝12等结构,这样的话,极片组件20的周壁和壳体10的内壁接触时容易对极片组件20造成损伤。
在现有技术中,为避免极片组件20在装配时被刮伤,先在极片组件20周圈粘接一圈侧板,在极片组件20的两端粘接端盖,并用聚酯薄膜将粘接了侧板和端盖的极片组件20包裹住,然后再将极片组件20装配到壳体10内,这样的话,可以避免极片组件20与壳体10内壁接触,保护极片组件20不被壳体10内壁损伤,但这样装配工序繁琐,电芯100结构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同时,生产成本较高。
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极片组件20的一端套设第一端盖30,极片组件20的另一端套设第二端盖40,也就是说,在与壳体1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面上,第一端盖30投影的外侧边沿超出极片组件20投影的外侧边沿,第二端盖40投影的外侧边沿超过极片组件20投影的外侧边沿。
在将两端套设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极片组件20装配到壳体10的容纳腔11过程中,极片组件20套设了第一端盖30的一端逐渐伸入容纳腔11中,当第二端盖40的部分位于容纳腔11中时完成装配。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40的外周面与壳体10的内壁接触时,壳体10的内壁和极片组件20之间会有间隙,从而避免壳体10的内壁和极片组件20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100,通过第一端盖30套设在极片组件20的一端,第二端盖40套设在极片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避免了极片组件20在壳体10上装配时被壳体10损伤,简化了电芯100的结构,减少了装配时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端盖3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避让凹槽31,第一避让凹槽3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避让凹槽31用于避让壳体10上的焊缝12,由此,极片组件20套设了第一端盖30的一端在伸入容纳腔11的过程中可以顺利伸入,并且,焊缝12与第一端盖30的外周面不接触,可以避免焊缝12对第一端盖30造成损伤。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端盖40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避让凹槽41,第二避让凹槽4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避让凹槽41均用于避让壳体10上的焊缝12,同理,极片组件20套设了第二端盖40的另一端在伸入容纳腔11的过程中可以顺利伸入,焊缝12与第一端盖30的外周面不接触,可以避免焊缝12对第一端盖30造成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在从极片组件20朝向第一端盖30的方向(例如图9中从左到右方向)上,第一端盖30的至少部分的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在电芯100装配时,第一端盖30先伸入容纳腔11的部分截面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一端盖30后伸入容纳腔11的部分截面的外轮廓尺寸,由此,第一端盖30可以更轻松地伸入壳体10的容纳腔11,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9所示,第一端盖30包括:第一套接段32和第一延伸段33,第一延伸段33连接在第一套接段32的背离极片组件20的一端,极片组件20的一端伸入第一套接段32内,极片组件20的第一极耳21穿过第一延伸段33伸出第一端盖30。也就是说,第一延伸段33部分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在电芯100装配时,第一延伸段33和第一极耳21先伸入容纳腔11中,然后第一套接段32和极片组件20在伸入容纳腔11。通过设置第一套接段32,为极片组件20的一端提供布置空间,通过设置第一延伸段33,使第一端盖30可以更加轻松的伸入壳体10的容纳腔11,由此,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延伸段33的朝向第一套接段32的一端(例如图9中所示的第一延伸段33的右端)设有凸起的第一凸筋331,第一凸筋331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段33的内壁面相连,第一凸筋331的另一端在远离第一套接段32的方向上朝向第一延伸段33的中心线倾斜延伸。当第一端盖30和极片组件20装配时,将极片组件20的一端逐渐伸入第一套接段32内,在极片组件20到达安装位置时,极片组件20会被第一凸筋331抵住,这样,可以实现对极片组件20在第一套接段32内装配的定位,避免极片组件20在第一套接段32内装配过位,同时,第一凸筋331还可以加强第一端盖3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凸筋331为两个,两个第一凸筋331设于第一延伸段33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当极片组件20的一端在第一套接段32内到达安装位置时,极片组件20会被两个第一凸筋331在对称的位置抵住,进一步地保证了对极片组件20的一端在第一套接段32内装配时的定位和限位效果,并且,进一步地加强了第一端盖3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图15所示,在从极片组件20朝向第二端盖40的方向上,第二端盖40的伸入容纳腔11内的部分的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在第二端盖40伸入容纳腔11的过程中,第二端盖40截面的外轮廓尺寸较小一端先伸入容纳腔11中,这样,可以使第二端盖40伸入容纳腔11中更加轻松,进而使极片组件20在壳体10内装配更加轻松,由此,提升电芯10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3所示,第二端盖40的背离极片组件20的一端设有凸起的凸台42,凸台42沿第二端盖40的周向延伸为环形,凸台42位于容纳腔11的外侧并与壳体10的一端的端面抵接。在极片组件20装配到壳体10内的过程中,当极片组件20装配到位时,凸台42与壳体10的端面抵接,由此,可以实现极片组件20在壳体10内装配的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端盖40包括:第二套接段43和第二延伸段44,第二延伸段44连接在第二套接段43的背离极片组件20的一端,极片组件20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套接段43内,极片组件20的第二极耳22穿过第二延伸段44伸出第二端盖40。也就是说,凸台42设于第二延伸段44远离极片组件20的一端,第二套接段43先伸入容纳腔11的部分截面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二套接段43后伸入容纳腔11的部分截面的外轮廓尺寸,这样,第二套接段43更容易伸入容纳腔11中。在极片组件20装配到壳体10的容纳腔11中的过程中,第二套接段43和极片组件20一起先伸入容纳腔11中,然后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极耳22一起伸入容纳腔11中,当凸台42和壳体10的端面抵接时,极片组件20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中装配到位。通过设置第二套接段43,为极片组件20的另一端提供布置空间,同时,使第二端盖40更容易伸入容纳腔11中,从而提升极片组件20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的装配效率,通过设置第二延伸段44,第二延伸段44远离极片组件20的一端设有凸台42,从而实现对极片组件20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装配的定位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延伸段44的朝向第二套接段43的一端设有凸起的第二凸筋441,第二凸筋441的一端与第二延伸段44的内壁面相连,第二凸筋441的另一端在远离第二套接段43的方向上朝向第二延伸段44的中心线倾斜延伸。当第二端盖40和极片组件20装配时,将极片组件20的另一端逐渐伸入第二套接段43内,在极片组件20到达安装位置时,极片组件20会被第二凸筋441抵住,这样,可以实现对极片组件20在第二套接段43内装配的定位,避免极片组件20在第二套接段43内装配过位,同时,第二凸筋441还可以加强第二端盖4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凸筋441为两个,两个第二凸筋441设于第二延伸段44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当极片组件20的另一端在第二套接段43内到达安装位置时,极片组件20会被两个第二凸筋441在对称的位置抵住,进一步地保证了对极片组件20的另一端在第二套接段43内装配时的定位和限位效果,并且,进一步地加强了第二端盖4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一端盖30的内侧限定出第一电解液预留腔34,第一电解液预留腔34与容纳腔11连通,第二端盖40的内侧限定出第二电解液预留腔45,第二电解液预留腔45与容纳腔11连通,在电芯100工作时,电解液温度会上升,电解液体积变大,同时,极片组件20与电解液作用时会产生气泡,通过设置第一电解液预留腔34和第二电解液预留腔45,这样,当壳体10内的电解液温度上升导致体积变大,或者,壳体10容纳腔11内的电解液有气泡产生时,电解液和气泡可以通过第一电解液预留腔34和第二电解液预留腔45排出壳体10的容纳腔11,从而保证电芯100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两端敞开的容纳腔;
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
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极片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避让凹槽,所述第一避让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避让凹槽用于避让所述壳体上的焊缝;
所述第二端盖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避让凹槽,所述第二避让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避让凹槽均用于避让所述壳体上的焊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极片组件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盖的至少部分的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套接段和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接段的背离所述极片组件的一端,所述极片组件的所述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套接段内,所述极片组件的第一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延伸段伸出所述第一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朝向所述第一套接段的一端设有凸起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一凸筋的另一端在远离所述第一套接段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中心线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极片组件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端盖的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截面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的背离所述极片组件的一端设有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第二端盖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并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套接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接段的背离所述极片组件的一端,所述极片组件的所述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接段内,所述极片组件的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二延伸段伸出所述第二端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朝向所述第二套接段的一端设有凸起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二凸筋的另一端在远离所述第二套接段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中心线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限定出第一电解液预留腔,所述第一电解液预留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第二端盖的内侧限定出第二电解液预留腔,所述第二电解液预留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CN202320329290.9U 2023-02-27 2023-02-27 电芯 Active CN219892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9290.9U CN219892273U (zh) 2023-02-27 2023-02-27 电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9290.9U CN219892273U (zh) 2023-02-27 2023-02-27 电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2273U true CN219892273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9290.9U Active CN219892273U (zh) 2023-02-27 2023-02-27 电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2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97836A (zh) 全极耳顶盖组件及全极耳电池
US11721861B2 (en) Top cover assembly for battery,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JP5289370B2 (ja) 2次電池
CN114512748A (zh) 全极耳顶盖组件及全极耳电池
CN113725532B (zh) 电池盖板、电池及电池的加工方法
CN219892273U (zh) 电芯
CN114914596A (zh) 电池壳和具有其的电池
US20230087349A1 (en) Top cover assembly for battery,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US20230091305A1 (en) Top cover assembly for battery,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218300153U (zh) 集流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217158358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WO2022116475A1 (zh)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CN221009070U (zh) 电池
CN112259928A (zh) 电池顶盖结构
CN220400846U (zh) 电池
CN221304840U (zh) 一种用于电池盖板的焊接环
CN219892340U (zh) 电池组件及用电设备
CN220400744U (zh) 圆柱电池的壳体组件
CN214099735U (zh) 一种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19717163U (zh) 电池
CN219873762U (zh) 圆柱电池的端部盖板及圆柱电池
CN219717171U (zh) 圆柱电池
CN219717059U (zh) 电芯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8896713U (zh) 电池的顶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219928222U (zh) 吸头收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