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8097U -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8097U
CN219888097U CN202320709845.2U CN202320709845U CN219888097U CN 219888097 U CN219888097 U CN 219888097U CN 202320709845 U CN202320709845 U CN 202320709845U CN 219888097 U CN219888097 U CN 219888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vacuum
air
train
vacuu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98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路
黄双林
史先伟
杨木高
何永旺
刘小刚
于介
宋嘉辉
张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98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8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8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8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包括隧道本体;真空管道,位于隧道本体内,顶部间隔设置有位置监测装置、阻隔装置和逃生门;救援通道,通过逃生门与真空管道连通,底部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连接有救援车;救助工作站,与救援通道连通,内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和控制系统。本公开提供的系统,在列车发生火灾或故障等情况时,列车内的人员可向救助工作站求助,控制系统通过位置监测装置确定列车紧急停靠位置并控制救援车到达事故地点,同时向列车所在真空管道段内充入气体,然后列车打开车门和逃生门以使列车内的人员移动出隧道本体外到达救助工作站,以实现快速安全可靠的人员救援。

Description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公里以上,中低速磁悬浮则多数在100-200公里/小时。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本体将车辆运行速度提高到现在高铁的4倍(约1 200km/h)以上。
但是由于真空磁浮列车系统没有传统的铁路轮轨结构,管道内为近真空状态,车辆失去动力后滑行距离有限,火灾和故障等情况下难以快速实施外部救援和旅客疏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包括:
隧道本体;
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位于所述隧道本体内,所述真空管道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用于确定列车停止位置的位置监测装置,所述真空管道内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将所述真空管道隔断的阻隔装置,所述真空管道的管壁上间隔设置有逃生门;
救援通道,所述救援通道沿所述隧道本体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隧道本体并通过所述逃生门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所述救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连接有救援车;
救助工作站,所述救助工作站与所述救援通道连通,所述救助工作站内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和所述高压加气装置均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和高压加气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救援通道内设置可折叠的逃生梯架,所述逃生梯架与所述逃生门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位置监测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红外线激光传感器,且所述位置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逃生门处。
可选地,所述真空管道的顶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均安装有照明灯。
可选地,所述真空管道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地震监测仪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地震监测仪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轨道的顶部安装有齿条,所述救援车的底部安装有救援车轮,所述救援车轮外套设有齿轮,所述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救援车的车顶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真空抽气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安装有抽气泵和第一气阀,所述抽气管一端与所述真空管道管壁相连通,所述高压加气装置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泵和第二气阀。
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逃生门、所述抽气泵、所述第一气阀、所述进气泵、所述第二气阀和所述救援车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真空管道内底部设置有列车轨道。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在列车发生火灾或故障等情况时,列车内的人员可向救助工作站求助,救助工作站的控制系统通过位于真空管道内的位置监测装置确定列车紧急停靠位置,救助工作站再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救援车到达事故地点,同时,位于真空管道内的阻隔装置将列车所在区域内的真空管道两端进行封堵,与其他段真空管道隔断,控制系统控制高压加气装置向列车所在真空管道段内充入气体,使该真空管道内的压强达到外界大气压值,然后列车打开车门,充气后的真空管道段的逃生门打开,列车内的人员通过逃生门进入到救援通道中,并通过救援车沿轨道移动出隧道本体外,到达救助工作站,从而完成救援。整个救援过程,快速、安全可靠,能够快速实施外部救援和旅客疏散,以在列车发生火灾或故障等情况下实现人员的救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救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救援方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1、隧道本体;2、真空管道;201、卡槽;3、列车;4、列车轨道;5、逃生门;6、救助工作站;7、控制系统;8、真空抽气站;9、高压加气站;10、抽气管;11、抽气泵;12、第一气阀;13、进气泵;14、进气管;15、第二气阀;16、救援通道;17、救援车;18、轨道;19、齿条;20、救援车轮;21、齿轮;22、报警器;23、逃生梯架;24、照明灯;25、高速摄像机;26、位置监测装置;27、地震监测仪器;30、气垫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包括:
隧道本体1;
真空管道2,真空管道2位于隧道本体1内,真空管道2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用于确定列车3停止位置的位置监测装置26,真空管道2内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将真空管道2隔断的阻隔装置,真空管道2的管壁上间隔设置有逃生门5;
救援通道16,救援通道16沿隧道本体1的径向方向穿过隧道本体1并通过逃生门5与真空管道2连通,救援通道16的底部设置有轨道18,轨道18上连接有救援车17;
救助工作站6,救助工作站6与救援通道16连通,救助工作站6内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和控制系统7,真空抽气装置和高压加气装置均与真空管道2连通,控制系统7分别与真空抽气装置和高压加气装置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在列车3发生火灾或故障等情况时,列车3内的人员可向救助工作站6求助,救助工作站6的控制系统7通过位于真空管道2内的位置监测装置26确定列车3紧急停靠位置,救助工作站6再通过控制系统7控制救援车17到达事故地点,同时,位于真空管道2内的阻隔装置将列车3所在区域内的真空管道2两端进行封堵,与其他段真空管道2隔断,控制系统7控制高压加气装置向列车3所在真空管道2段内充入气体,使该真空管道2内的压强达到外界大气压值,然后列车3打开车门,充气后的真空管道2段的逃生门5打开,列车3内的人员通过逃生门5进入到救援通道16中,并通过救援车17沿轨道18移动出隧道本体1外,到达救助工作站6,从而完成救援。整个救援过程,快速、安全可靠,能够快速实施外部救援和旅客疏散,以在列车3发生火灾或故障等情况下实现人员的救援。
在完成对故障列车3的处理工作后,再通过控制系统7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该充气段真空管道2进行抽真空处理,最后收回阻隔装置,恢复真空管道2以及列车3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救援通道16内设置可折叠的逃生梯架23,逃生梯架23与逃生门5对应设置。
具体的,真空管道2内底部设置有列车轨道4,列车3设置于列车轨道4上,救援通道16与列车3之间设置气垫连接通道30,气垫连接通道30末端设置可折叠的逃生梯架23,设置可折叠的逃生梯架23当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纳,节省空间。在使用可折叠的逃生梯架23时,将逃生梯架23展开,支撑在逃生门5下方,便于人员离开隧道本体1到救援通道16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救助工作站6至少设置一个,至少一个救助工作站6设置于隧道本体1一侧,且隧道本体1与救助工作站6通过救援通道16相连通,方便救助工作站6内的救援车17驶入隧道本体1内。当发生事故时,方便救助工作站6对列车3及时进行外部救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监测列车3位置的位置监测装置26包括与控制系统7相连的红外线激光传感器,且位置监测装置26设置于逃生门5处,红外线激光传感器的型号设置为KEYENCE红外激光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事故列车3所处位置,及时确定救援区域,保证救援疏散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具体的,真空管道2顶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201,卡槽201内安装有照明灯24,开设卡槽201便于将照明灯24放入,照明灯24为真空管道2内提供照明。
具体的,真空管道2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地震监测仪器27,控制系统7与地震监测仪器27电性连接,设置地震监测仪器27地震观测仪器设置为前兆仪器,用以检测地震的前兆异常,为地震预报服务,提前将地震的前兆异常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7,便于控制系统7做出相应对策。
在一些实施例中,救援通道16的轨道18顶部安装有齿条19,救援车17底部安装有救援车17轮,救援车17轮外套设有齿轮21,齿条19和齿轮21相互啮合连接,便于救援车17稳定的行驶在轨道18上。
具体的,救援车17车顶顶部安装有报警器22,控制系统7与报警器22电性连接,设置报警器22用于提醒车内人员救援车17的停靠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抽气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管10,抽气管10上安装有抽气泵11和第一气阀12,抽气管10一端与真空管道2管壁相连通,高压加气装置安装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上安装有进气泵13和第二气阀15。
具体的,控制系统7分别与逃生门5、抽气泵11、第一气阀12、进气泵13、第二气阀15和救援车17电性连接。
上述救助工作站6内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和控制系统7,真空抽气装置顶部安装有抽气管10,抽气管10上安装有抽气泵11和第一气阀12,抽气管10一端与真空管道2管壁相连通,高压加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安装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上安装有进气泵13和第二气阀15,救援通道16内底部设置有轨道18,轨道18上连接有救援车17,控制系统7分别与逃生门5、抽气泵11、第一气阀12、进气泵13、第二气阀15和救援车17电性连接,以实现控制系统7对各部件的控制。
如图5所示,上述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当隧道本体1内发生事故时,列车3内人员通过手机发出救援信号,通知救助工作站6;
S2、救助工作站6从事故人员获取事故的基本信息,救助工作站6的控制系统7通过位置监测装置26确定列车3紧急停靠位置;从而下发指令至该救援装置;
S3、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器打开该救援通道16内的逃生门5,并同时启动高压加气装置的进气泵13和第二气阀15,向救援通道16内加入空气,使得救援通道16内形成常压状态;
S4、同时救援装置接收救助工作站6的控制系统7的指令,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器驱动救援车17驶入救援通道16内进行救援;
S5、救援车17沿轨道18移动并根据控制系统7下达指令到达事故地点;
S6、打开列车3的仓门并放下列车3气垫连接通道30,车内人员由列车3气垫连接通道30、逃生梯架23进入到救援通道16内,并由救援人员接引至救援车17上;
S7、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器驱动救援车17,救援车17沿轨道18移动出隧道本体1外,到达救助工作站6;
S8、人员疏散完成后,关闭逃生门5,启动真空抽气装置使该救援通道16恢复真空状态,列车3拖离出列车轨道4。
上述步骤的工作原理:当隧道本体1内发生事故时,列车3内人员通过手机发出救援信号,通知救助工作站6;救助工作站6从事故人员获取事故的基本信息,救助工作站6的控制系统7通过位置监测装置26确定列车3紧急停靠位置;从而下发指令至该救援装置;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器打开该救援通道16内的逃生门5,并同时启动高压加气装置9的进气泵13和第二气阀15,通过进气管14向真空管道2内加入空气,使得真空管道2内形成常压状态;同时救援装置接收救助工作站6的控制系统7的指令,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器驱动救援车17驶入救援通道16内进行救援;救援车17沿轨道18移动并根据控制系统7下达指令到达事故地点;打开列车的仓门并放下列车气垫连接通道,车内人员由列车气垫连接通道、逃生梯架进入到救援通道内,并由救援人员接引至救援车上,并由救援人员接引至救援车17上;控制系统7下达指令,驱动救援车17,救援车17沿轨道18移动出隧道本体1外,到达救助工作站6;人员疏散完成后,关闭逃生门5,启动真空抽气装置8的抽气泵11和第一气阀12使该真空管道2恢复真空状态,列车3拖离出列车轨道4,整个救援过程,快速、安全可靠,能够快速实施外部救援和旅客疏散。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真空磁悬浮隧道本体安全事故发生后,设置救助工作站、控制系统、真空抽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和救援通道配合使用,能及时保证列车紧急停靠处的救援通道处于有氧常压状态,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并为旅客疏散、外部救援提供保障,车内人员能通过逃生门进入救援通道,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并且,本发明通过事故人员向救助工作站求助,救助工作站的控制系统通过位置监测装置确定列车紧急停靠位置,救助工作站再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无线控制救援车到达事故地点,同时,通过驱动救援车沿轨道移动出隧道本体外,到达救助工作站,从而完成救援。整个救援过程,快速、安全可靠,能够快速实施外部救援和旅客疏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本体;
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位于所述隧道本体内,所述真空管道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用于确定列车停止位置的位置监测装置,所述真空管道内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将所述真空管道隔断的阻隔装置,所述真空管道的管壁上间隔设置有逃生门;
救援通道,所述救援通道沿所述隧道本体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隧道本体并通过所述逃生门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所述救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连接有救援车;
救助工作站,所述救助工作站与所述救援通道连通,所述救助工作站内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高压加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和所述高压加气装置均与所述真空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和高压加气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通道内设置可折叠的逃生梯架,所述逃生梯架与所述逃生门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监测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红外线激光传感器,且所述位置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逃生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的顶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均安装有照明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地震监测仪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地震监测仪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顶部安装有齿条,所述救援车的底部安装有救援车轮,所述救援车轮外套设有齿轮,所述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车的车顶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气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安装有抽气泵和第一气阀,所述抽气管一端与所述真空管道管壁相连通,所述高压加气装置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泵和第二气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逃生门、所述抽气泵、所述第一气阀、所述进气泵、所述第二气阀和所述救援车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内底部设置有列车轨道。
CN202320709845.2U 2023-04-03 2023-04-03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Active CN219888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9845.2U CN219888097U (zh) 2023-04-03 2023-04-03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9845.2U CN219888097U (zh) 2023-04-03 2023-04-03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8097U true CN219888097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9845.2U Active CN219888097U (zh) 2023-04-03 2023-04-03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8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9515B2 (en) Aerodynami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WO2018068624A1 (zh) 高铁进站不停车的列车控制系统
CN111016937B (zh) 一种适用于飞行列车乘客接驳的对接结构
CN107187451B (zh) 悬挂式列车逃生装置及悬挂式列车车厢
CN108545083A (zh)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旅客乘降系统
CN103223951A (zh) 用于探伤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检测车
WO2019179308A1 (zh) 一种管道局部减压包裹快速交通运输装置
CN219888097U (zh) 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
CN205769272U (zh) 一种轨道车免停靠上下客系统
CN105480241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逃生装置
CN106320773A (zh) 一种双向移动式智能停车库移车机器人
CN108327732A (zh) 一种真空列车隔气出入装置
US11198451B2 (en) High speed transportation with transporter enveloped by low pressure in running tube
CN103850503A (zh) 一种升降横移停车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3384836B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节能型救援装置
CN208291192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智能充气系统轮胎自动定位装置
CN109532850B (zh) 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磁悬浮车辆的旅客上下车通道
KR101771839B1 (ko) 철도 레일 상에서 주행하는 차량의 스피닝시스템
CN203221996U (zh) 用于探伤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检测车
CN201756965U (zh) 一种三孔双线铁路水底隧道
CN108819966B (zh) 跨座式单轨车辆逃生装置
CN209469637U (zh) 一种车门安全控制阀及其安全控制系统
CN103072594A (zh) 一种矿用钢丝牵引轨道乘人车制动装置
CN110216618A (zh) 一种升降式跨座式单轨设备拆装小车及拆装方法
CN103895622B (zh) 带收放导轨的可折叠救援拖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