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8233U - 内镜注射针 - Google Patents

内镜注射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8233U
CN219878233U CN202320856503.3U CN202320856503U CN219878233U CN 219878233 U CN219878233 U CN 219878233U CN 202320856503 U CN202320856503 U CN 202320856503U CN 219878233 U CN219878233 U CN 219878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ube
infusion tube
groove
injection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65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威
余嘉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nuo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nuo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nuo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nuo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65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8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8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8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注射针。其包括外壳、输注管及针头组件,外壳具有容纳腔及滑槽,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分级槽;输注管部分设置在外壳的容纳腔内且与外壳滑动连接,输注管具有至少部分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操作部及设置在操作部远端且与分级槽相适配的配合部,部分操作部穿过滑槽且外露于外壳,配合部位于滑槽;针头组件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配置为与输注管滑动配合;操作上述操作部时,输注管具有相对于壳体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内管伸出或缩回外管,操作部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以使配合部能够插入任意一个分级槽以锁定输注管或能够与分级槽相分离以解除对输注管的锁定。该内镜注射针可单手操作,并且出针长度可调,自锁安全性佳。

Description

内镜注射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注射针,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内镜注射针。
背景技术
内镜注射针能够与内镜配合使用,用于为在内窥镜下注射药物提供通道,实现内窥镜下注射操作。内镜注射针包括注液推杆、外壳、外管、内管以及固定在内管头部的针头,外管连接在外壳上,内管设于外管内且配置为与注液推杆移动配合,在使用时通过操作注液推杆,进一步推动内管及针头,达到注液目的。不同的内镜检查对内镜注射针的出针长度要求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内镜注射针的出针长度可调。
专利CN 207722169 U公开了一种内窥镜专用黏膜注射针,其通过设置带有止回齿的紧锁插头与带有齿槽的紧锁插座,使得操作凸起扳机时,紧锁插头插入紧锁插座,通过调整止回齿与齿槽咬合的齿数,从而进行扎入目标组织的深度的调整。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整针头的出针长度,但是需要双手操作,十分不便。并且,受弹性体弹力的作用及紧锁插头、紧锁插座等结构的影响,该注射针自锁安全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出针长度可调且自锁安全性佳的内镜注射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镜注射针,包括外壳、输注管及针头组件,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分级槽,多个所述分级槽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输注管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输注管具有容置药剂的第一通道、至少部分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操作部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部远端且与所述分级槽相适配的配合部,部分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滑槽且外露于所述外壳,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滑槽;
所述针头组件包括具有第二通道的外管以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内管配置为与所述输注管滑动配合,所述内管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
推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输注管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所述内管伸出于所述外管,或所述输注管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所述内管缩回所述外管;按压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操作部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配合部能够在所述输注管的带动下插入任意一个分级槽以锁定所述输注管或能够与所述分级槽相分离以解除对所述输注管的锁定。
本申请中的内镜注射针通过结构的设计,尤其通过在外壳的滑槽内设置多个分级槽以及在输注管操作部上设置与分级槽相适配的配合部,使得当输注管带动内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配合部可插入任意一个分级槽以锁定输注管,从而使得内管相对于外管的滑动距离可调,进而使得内管的伸出长度(即出针长度)可调。由于需要按压操作部使操作部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才能使配合部运动,因此当配合部插入分级槽时,配合部在操作部形变力的作用下具有与分级槽相锁定的趋势,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并不会与分级槽相分离,十分安全。除此之外,本申请中的内镜注射针可单手操作,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分级槽设置在所述滑槽的槽壁的底部,所述配合部的顶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外壳外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分级槽中并锁定所述输注管。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级槽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两个相对槽壁的两组,每组所述分级槽均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均匀排列的多个。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具有与所述配合部相适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配置为限制所述配合部运动。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大致呈“I”形。
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一端与所述输注管相连接的第一段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段内且具有多个台阶,多个所述台阶沿着所述第一段的轴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台阶的最大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台阶的最大外径略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通过将第二段加热,使第二段膨胀,可使第一段具有台阶的一端(即另一端)插入第二段中,由于台阶的最大外径略大于第二段的内径,因此当第二段冷却收缩时会对台阶产生力,使得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紧密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的外径自其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缩小。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的锥度为1/15~1/25,例如1/15、1/18、1/20、1/23、1/25等。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为3~7个,例如3个、4个、5个、6个、7个。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为钢管。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远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外管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且运动受限。传统的内镜注射针外管与外壳的固定,多为胶水固定,而胶水固定存在易导致外管硬化断裂失效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对外管及外壳的设计,尤其通过设计卡紧部,使外管通过卡紧部卡设在壳体与固定座形成的卡槽内,有效避免了胶水硬化外管,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紧部沿着所述外管的径向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具有一个或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输注管具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配置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槽内,用于限制所述输注管仅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滑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镜注射针可单手操作,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内镜注射针结构的设计,尤其通过多个分级槽、操作部以及配合部的设计,使得当输注管带动内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配合部可插入任意一个分级槽以锁定输注管,从而使得内管相对于外管的滑动距离可调,并且由于需要按压操作部使操作部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才能使配合部运动,因此当配合部插入分级槽时,配合部在操作部形变力的作用下具有与分级槽相锁定的趋势,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并不会与分级槽相分离,十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内镜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内镜注射针的右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内镜注射针的主视图;
图4为图3在A-A面上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外壳;11、壳体;111、滑槽;1111、第一部分;1112、第二部分;112、分级槽;113、限位槽;12、固定座;
2、输注管;21、第一通道;22、操作部;23、配合部;231、凸起;24、限位块;
3、外管;31、第二通道;32、卡紧部;
4、内管;41、第一段;411、台阶;42、第二段;43、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远”、“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以内镜注射针在使用时的方位进行定义的,其中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为远端。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实施例1
一种内镜注射针,包括外壳1、输注管2及针头组件。
参见图1至图4,外壳1包括壳体11以及安装在壳体11的远端且与壳体11固定连接的固定座12。
参见图1和图3,壳体11具有容纳腔和滑槽111,滑槽111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容纳腔相连通。若无特别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为外壳1的近端朝向其远端的方向。滑槽111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分级槽112,多个分级槽112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作为优选,分级槽112设置在滑槽111的槽壁的底部。进一步地,分级槽112具有对称设置在滑槽111的两个相对槽壁的两组,每组分级槽112均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均匀排列的多个。分级槽112的个数可依据出针长度的不同需求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制。分级槽112的形状可以为倒置的“v”形、“方”形、“凸”形等,本实施例中的分级槽112大致呈“凸”形。
进一步地,参见图3滑槽111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具有第一部分1111和第二部分1112,第一部分1111和第二部分1112沿壳体11径向上的长度大于滑槽111中间部分的长度。作为优选,滑槽111大致呈“I”形。
本实施例中,壳体11还具有限位槽113,限位槽113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对称设置在壳体11左右两侧的两个。限位槽113优选为长方形。
参见图4,输注管2具有容置药剂的第一通道21,输注管2远端部分设置在壳体11的容纳腔内且与壳体11滑动连接。输注管2的远端部分设置有操作部22和配合部23,部分操作部22穿过滑槽111且外露于壳体11,操作部22至少部分能够产生弹性形变,配合部23位于操作部22的远端且设置在滑槽111内,具体可容置在第一部分1111或第二部分1112,当配合部23容置在第一部分1111或第二部分1112时,配合部23的运动受限。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配合部23容置在第一部分1111。
配合部23与分级槽112相适配。进一步地,配合部23的顶部具有凸出于壳体11外表面的凸起231,该凸起231可插入分级槽112中并锁定输注管2。当按压操作部22时,操作部22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使得配合部23具有向着壳体11的轴心运动的趋势,配合部23可进入滑槽111和/或壳体11的容纳腔内并能够在操作部22的带动下在滑槽111和/或容纳腔内运动,当到达目标位置后,取消对操作部22的按压或取消对操作部22的按压力,操作部22在其自身形变力的作用具有朝着远离壳体11的轴心方向运动的趋势,使得配合部23的凸起231能够插入到目标位置对应的分级槽112内,并保持配合部23与分级槽112的锁定,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并不会与分级槽112相分离,稳定性好,安全性佳。当需要解除配合部23与分级槽112的锁定时,仅需要按压操作部22即可,十分方便。
为了便于操作者操作,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2的外表面还设有多个便于操作者操作的防滑凸部。
为了限制输注管2仅沿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输注管2设置有与限位槽113相对应设置的限位块24,限位块24配置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槽113内。
参见图4,针头组件包括具有第二通道31的外管3以及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通道31中的内管4。外管3的一端连接在外壳1上,具体连接在固定座12上,另一端伸出于外壳1。内管4配置为与输注管2滑动配合,内管4具有与第一通道21相连通的第三通道43。当操作上述操作部22时,输注管2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壳体11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内管4伸出于外管3,或输注管2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壳体11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内管4缩回外管3。通过操作上述操作部22,使操作部22插入任意一个分级槽112,可以锁定输注管2,从而能够实现出针长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外管3卡接在固定座12上。具体地,参见图5,固定座12与壳体11之间形成卡槽,外管3的一端具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紧部32,卡紧部32卡设在卡槽内且运动受限。相较于外管3与外壳1通过胶水固定,通过对外管3及外壳1的设计,尤其通过设计卡紧部32,使外管3通过卡紧部32卡设在壳体11与固定座12形成的卡槽内,有效避免了胶水硬化外管3,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卡紧部32沿着外管1的径向向外延伸。作为优选地示例,卡紧部32呈“T”形。
内管4包括分别具有第三通道43的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其中第一段41的一端与输注管2相连接,第二段42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通道31内,第一段41的另一端设于第二段42内,使得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相连通。参见图6,第一段41的另一端具有多个台阶411,多个台阶411沿着所第一段41的轴向依次排列,每个台阶411的最大外径不小于第二段42的内径。
进一步地,每个台阶411的最大外径略大于第二段42的内径。通过将第二段42加热,使第二段42膨胀,可使第一段41具有台阶411的一端(即另一端)插入第二段42中,由于台阶411的最大外径略大于第二段42的内径,因此当第二段42冷却收缩时会对台阶411产生力,使第二段42的内壁具有与台阶411相贴合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的紧密连接。若无特别说明,略大于是指台阶411的最大外径超过第二段42的内径但超出部分不超过第二段42内径的1/15,或超出部分不影响台阶411插入第二段42中。
进一步地,台阶411的外径自其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缩小。作为优选,台阶411的锥度为1/15~1/25,本实施例中,台阶411的锥度为1/20。台阶411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制,优选为3~7个。
进一步地,第一段41为钢管,钢管具有一定的刚性,便于推动或拉动第二段42,使第二段42伸出或缩回外管3。第二段42的远端可作为针头插入组织内或第二段42的远端也可连接针头。
工作原理:
按压操作部22,操作部22发生弹性形变,配合部23进入外壳1的容纳腔内;保持对操作部22按压的同时沿第一方向推动操作部22,内管4在输注管2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并伸出于外管3,当伸出长度满足需求时,取消对操作部22的推动和按压,在操作部22弹性力的作用下,配合部23插入相应的分级槽112中并锁定。当需要调整内管4的伸出长度时,再次按压并推动操作部22,使内管4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加伸出长度或沿第二方向运动以缩短伸出长度。
内镜注射针使用结束后,按压操作部22并向第二方向推动操作部22,使内管4缩回至外管3内即可。
上述操作均可由操作者单手完成,作为具体地示例,操作者可单手手握该内镜注射针,并使大拇指与操作部22接触,通过大拇指按压、推动等实现内管4伸出长度的调整,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镜注射针,包括外壳、输注管及针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分级槽,多个所述分级槽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输注管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输注管具有容置药剂的第一通道、至少部分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操作部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部远端且与所述分级槽相适配的配合部,部分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滑槽且外露于所述外壳,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滑槽;
所述针头组件包括具有第二通道的外管以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内管配置为与所述输注管滑动配合,所述内管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
推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输注管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所述内管伸出于所述外管,或所述输注管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的趋势且可带动所述内管缩回所述外管;按压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操作部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配合部能够在所述输注管的带动下插入任意一个分级槽以锁定所述输注管或能够与所述分级槽相分离以解除对所述输注管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槽设置在所述滑槽的槽壁的底部,所述配合部的顶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外壳外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分级槽中并锁定所述输注管;和/或,
所述分级槽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两个相对槽壁的两组,每组所述分级槽均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均匀排列的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具有与所述配合部相适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配置为限制所述配合部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大致呈“I”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一端与所述输注管相连接的第一段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段内且具有多个台阶,多个所述台阶沿着所述第一段的轴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台阶的最大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外径自其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缩小;和/或,
所述台阶为3~7个;和/或,
所述第一段为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锥度为1/15~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远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外管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且运动受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沿着所述外管的径向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具有一个或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输注管具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配置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槽内,用于限制所述输注管仅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滑动。
CN202320856503.3U 2023-04-18 2023-04-18 内镜注射针 Active CN219878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6503.3U CN219878233U (zh) 2023-04-18 2023-04-18 内镜注射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6503.3U CN219878233U (zh) 2023-04-18 2023-04-18 内镜注射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8233U true CN219878233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6503.3U Active CN219878233U (zh) 2023-04-18 2023-04-18 内镜注射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8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4603B2 (ja) 安全注射器
JP6169356B2 (ja) 格納式注射器及び格納式注射器キット
US4758232A (en) Suction syringe with an automatic locking means
CN110064098B (zh) 用于将传感器经皮引入患者体内的注射器
JP2007509657A (ja) 注射可能な製剤を投与する投与装置
HU226533B1 (en) Syringes
CN106061529A (zh) 自动注射装置
KR20140050034A (ko) 니들 없는 주사 디바이스
WO2009140801A1 (zh) 一种新型的安全自锁式自毁注射器
WO2011012014A1 (zh) 一种改进的安全注射器
JP2012020164A (ja)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穿刺デバイス
JP2005169102A (ja) カルプルに使うよう意図された針保護装置、及びカルプルとこの保護装置とを具備する注射装置
KR101762152B1 (ko) 일회용 주사기
US7364569B2 (en) Retractable safe syringe
CN219878233U (zh) 内镜注射针
JP2006526443A (ja) 使い捨て注射シリンジ
EP1545668A1 (en) Medical device
WO2023125355A1 (zh) 活检装置
TWI804546B (zh) 具有單一針頭的血液收集管座
EP3592409B1 (en) Dental safety syringe
EP3603705B1 (en) Syringe
KR102228078B1 (ko) 안전 주사기
CN213491176U (zh) 内镜注射针
CN116370305B (zh) 一种弹射盒以及针灸针进针装置
CN218961483U (zh) 一次性简易注射器组件及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