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7002U -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7002U
CN219877002U CN202321276993.6U CN202321276993U CN219877002U CN 219877002 U CN219877002 U CN 219877002U CN 202321276993 U CN202321276993 U CN 202321276993U CN 219877002 U CN219877002 U CN 219877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greenhouse
nozzle
atomiz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69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芳
陈鹏旭
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2769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7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7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7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该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雾化喷洒系统以及风机。所述大棚主体包括大棚侧壁以及棚顶。雾化喷洒系统包括雾化主管、雾化支管、储液箱、雾化喷头。雾化主管设置在大棚主体内,并且雾化主管的进风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其出风端与若干个雾化支管的进风端相连接。雾化支管与雾化喷头均设置在大棚主体内,雾化支管的出风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储液箱的排液口与雾化喷头之间通过输液管道相连接。风机的进风口与大棚主体外界相连通。该大棚实现了雾滴粒径的精准控制,使不同的农药均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同时也尽量避免农药不合理喷洒产生的负面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具体涉及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属于温室大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应用范围广泛且类别广泛,应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问题都有对应的农药进行改善和解决。农药的喷洒前提都是不能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因为植物在高温下会大量失水并关闭气孔导致除草剂类农药除草效果变差,害虫也会在高温环境下停止活动躲避起来导致杀虫剂类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变差,再者高温条件下药液水分增加会导致农药浓度增大而导致药害的现象发生。
雾化喷洒作为农药主要喷洒方式,不同农药达到最佳效果时,农药雾化水平不同。雾化等级也就是雾滴直径的范围,即雾化水平,若雾化等级过大,雾滴直径过大,可能导致雾滴从植株表面滚落流失,而雾化等级过小,雾滴直径过小,可能会导致雾滴随温室大棚中的气流飘移,形成喷洒盲区,影响喷洒效果。
现有技术针对温室大棚的农药喷洒的研究,基本都是考虑农药喷洒位置、喷洒是否均匀和农药浓度控制的方向,并未有关注农药的雾化等级,而雾化等级同样会影响药用效果,不同农药对于其雾化雾滴直径的范围要求不同,例如,杀虫剂喷雾用于防治害虫,需较小直径的雾滴防治飞行状态的成虫,对于杀菌剂喷雾,多以植物叶片为喷洒对象,要求中等直径的雾滴,而除草剂的喷洒,则要克服雾滴漂移的风险,以大粒径雾滴最为合适。只有适合的雾化雾滴直径才可以达到最佳效果,或是不会出现药用副作用。
另外,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应用气力式雾化,令雾化更均匀且可以雾化出更小的雾滴直径,但对于粗雾雾化,气力式雾化需要通过压力调节阀,否则无法达到雾化要求,这就对于粗雾雾化可能出现控制不精确的情况,且有压力盈余,少量浪费电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农药喷洒效果欠佳、粗雾雾化控制不精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本实用新型采用粗、中、细三种不同直径的喷嘴,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植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农药种类,采用不同直径的喷嘴,形成合适粒径的雾滴,达到较好的喷洒效果,减少农药喷洒过程中形成的药用副作用。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该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雾化喷洒系统以及风机。所述大棚主体包括大棚侧壁以及棚顶。所述雾化喷洒系统包括雾化主管、雾化支管、储液箱以及雾化喷头。所述雾化主管设置在大棚主体内,并且雾化主管的进风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其出风端与若干个雾化支管的进风端相连接。雾化支管与雾化喷头均设置在大棚主体内,并且若干个所述雾化支管的出风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储液箱的排液口与所有的雾化喷头之间均通过输液管道相连接。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大棚主体外界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喷头包括气液雾化腔和喷嘴。所述气液雾化腔的进风口与雾化支管相连接,其进液口通过供液管道与储液箱相连通,喷嘴设置在气液雾化腔的排液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喷头的喷孔直径相同或不相同。
优选的是,根据雾化喷头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中层喷头的喷嘴、下层喷头的喷嘴的喷孔直径依次变大。优选的是,所述上层喷头喷嘴的喷孔直径为5~60μm,优选为10~50μm。所述中层喷头喷嘴的喷孔直径为25~160μm,优选为30~150μm。所述下层喷头的喷嘴的喷孔直径为90~350μm,优选为100~300μm。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主管和/或各雾化支管中设有压力调节阀。
优选的是,根据雾化喷头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中层喷头的喷嘴、下层喷头的喷嘴的喷孔直径相同。所述雾化主管和各雾化支管中均设有压力调节阀。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喷头喷嘴的喷孔直径为5~300μm。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支管的长度可调节。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支管为可伸缩套管。
优选的是,该温室大棚还包括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供风主管、供风支管以及送风口。所述供风主管的进风端与风机或雾化主管相连接,其出风端与供风支管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供风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口。优选的是,多根所述供风支管的进风端分别独立地与供风主管的出风端相连接,每根供风支管的另一端均设有送风口。
优选的是,所述大棚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侧窗,棚顶上开设有多个天窗。所述风机上设有第二进风口,侧窗和天窗通过进风管道与风机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管道中设有空气过滤器。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主管和供风主管中设有空气过滤器。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主管中还设有蝶阀、风管止回阀。
优选的是,所述供风主管中还设有蝶阀以及风管止回阀。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支管中均设有蝶阀。
优选的是,所述供液管道中均设置有水管止回阀。
优选的是,该温室大棚内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雾化支管上连接相同或不同直径喷嘴的雾化喷头。当雾化喷头的喷嘴直径不同时,通过不同的直径对雾化进行分级调控,并通过压力调节阀进行进一步分级调控;当雾化喷头的喷嘴直径相同时,通过设置压力调节阀对雾化进行分级调控,两种方式均能在雾化等级上进行优化。在农药的喷洒过程中,能够形成粗、中、细三种不同大小的雾滴,分别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并达到最佳的药用效果。例如,在利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采用上层喷头,形成的雾滴粒径较小(多为10~50μm),雾滴落在植株上时可以对害虫进行有效灭杀,同时害虫在飞行时也会捕获细小雾滴,提高害虫的灭杀效率;喷洒杀菌剂时,多以植物叶片为喷洒对象,采用中层喷头,形成中等粒径(多为30~150μm)的雾滴,能快速落在植物叶片上,且不会滚落流失;在喷洒除草剂时,主要喷洒对象为高度较低的杂草,同时需克服雾滴飘移的风险,采用下层喷头,形成大粒径(多为100~300μm)的雾滴,使除草剂快速沉降或滚落至杂草上,提高除草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供液管道连通雾化喷头和储液箱,需要喷洒细、中、粗雾滴时,打开雾化主管和对应雾化支管中的蝶阀,供液管道向雾化喷头中输入农药,在风机的作用下农药雾化喷出。优选地,通过雾化主管中设置压力调节阀,实现农药雾化后的雾滴粒径的精准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实际需求,将不同的喷头分别设置在大棚内的不同高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下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上层喷头。优选地,雾化喷头与供风支管之间通过可调长度的管道连接,根据需求调节雾化喷头的高度,加快不同农药到达指定位置的速度,同时减少农药损耗,提高农药使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温室大棚内还设置通风系统,加快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流通,起到降温、除湿的作用。优选地,在温室大棚内设置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室大棚内部的温湿度值采用不同等级的通风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温室大棚中设置总控装置,实时操控雾化喷洒系统和通风系统中各蝶阀、压力调节阀、风管止回阀、水管止回阀的开闭程度。进一步地,根据不同植物类型和农药种类,选取经验理论数据,将不同农药的喷洒时间和对应雾化等级录入总控装置,进行自动精确的喷洒。同时将温湿度控制值输入总控装置,结合温室大棚内的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雾化和通风的自动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雾化喷洒系统和通风系统均采用风机提供动力,两系统并联且不相互影响,但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农药喷洒效果不佳,两系统设定上不允许同时开启,且雾化喷洒系统的喷洒时期设置在通风系统的通风时期之后,避免棚内高温导致农药喷洒产生的蒸发问题导致农药浓度变高造成药害,或是高温时期害虫不活跃,农药灭杀害虫概率下降导致的农药使用效果不佳和农药浪费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大棚主体上开设天窗、侧窗,起到进一步的降温、除湿作用,并根据大棚内的温湿度,适当打开天窗和/或侧窗。例如,大棚内温湿度值较低,关闭所有天窗和侧窗,随着温湿度升高,逐渐打开天窗、侧窗,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为保证空气质量,在管道内安装空气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实现了雾滴粒径的精准控制,使不同的农药均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同时也尽量避免农药不合理喷洒产生的负面影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还设置了通风系统,降低大棚内的温湿度,同时有效协调通风时期和农药喷洒时期,避免高温造成的农药蒸发问题和效果不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大棚主体;101:大棚侧壁;1011:侧窗;102:棚顶;1021:天窗;2:雾化喷洒系统;201:雾化主管;202:雾化支管;203:储液箱;204:雾化喷头;2041:气液雾化腔;2042:喷嘴;3:风机;4:供液管道;5:压力调节阀;6:通风系统;601:供风主管;602:供风支管;603:送风口;7:进风管道;8:空气过滤器;9:蝶阀;10:风管止回阀;11:水管止回阀;12:湿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该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雾化喷洒系统2以及风机3。所述大棚主体1包括大棚侧壁101以及棚顶102。所述雾化喷洒系统2包括雾化主管201、雾化支管202、储液箱203以及雾化喷头204。所述雾化主管201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并且雾化主管201的进风端与风机3的出风口相连接,其出风端与若干个雾化支管202的进风端相连接。雾化支管202与雾化喷头204均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并且若干个所述雾化支管202的出风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204。所述储液箱203的排液口与所有的雾化喷头204之间均通过输液管道相连接。所述风机3的进风口与大棚主体1外界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喷头204包括气液雾化腔2041和喷嘴2042。所述气液雾化腔2041的进风口与雾化支管202相连接,其进液口通过供液管道4与储液箱203相连通,喷嘴2042设置在气液雾化腔2041的排液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喷头204的喷孔直径相同或不相同。
优选的是,根据雾化喷头204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204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2042、中层喷头的喷嘴2042、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依次变大。优选的是,所述上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5~60μm,优选为10~50μm。所述中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25~160μm,优选为30~150μm。所述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90~350μm,优选为100~300μm。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主管201和/或各雾化支管202中设有压力调节阀5。
优选的是,根据雾化喷头204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204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2042、中层喷头的喷嘴2042、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相同。所述雾化主管201和各雾化支管202中均设有压力调节阀5。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喷头204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5~300μm。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支管202的长度可调节。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支管202为可伸缩套管。
优选的是,该温室大棚还包括通风系统6。所述通风系统6包括供风主管601、供风支管602以及送风口603。所述供风主管601的进风端与风机3或雾化主管201相连接,其出风端与供风支管602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供风支管60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口603。优选的是,多根所述供风支管602的进风端分别独立地与供风主管601的出风端相连接,每根供风支管602的另一端均设有送风口603。
优选的是,所述大棚侧壁101上开设有多个侧窗1011,棚顶102上开设有多个天窗1021。所述风机3上设有第二进风口,侧窗1011和天窗1021通过进风管道7与风机3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管道7中设有空气过滤器8。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主管201和供风主管601中设有空气过滤器8。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主管201中还设有蝶阀9、风管止回阀10。
优选的是,所述供风主管601中还设有蝶阀9以及风管止回阀10。
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支管202中均设有蝶阀9。
优选的是,所述供液管道4中均设置有水管止回阀11。
优选的是,该温室大棚内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2和/或温度传感器13。
实施例1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该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雾化喷洒系统2以及风机3。所述大棚主体1包括大棚侧壁101以及棚顶102。所述雾化喷洒系统2包括雾化主管201、雾化支管202、储液箱203以及雾化喷头204。所述雾化主管201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并且雾化主管201的进风端与风机3的出风口相连接,其出风端与若干个雾化支管202的进风端相连接。雾化支管202与雾化喷头204均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并且若干个所述雾化支管202的出风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204。所述储液箱203的排液口与所有的雾化喷头204之间均通过输液管道相连接。所述风机3的进风口与大棚主体1外界相连通。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雾化喷头204的喷孔直径相同。所述雾化喷头204包括气液雾化腔2041和喷嘴2042。所述气液雾化腔2041的进风口与雾化支管202相连接,其进液口通过供液管道4与储液箱203相连通,喷嘴2042设置在气液雾化腔2041的排液口处。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雾化喷头204的喷孔直径不相同。所述雾化喷头204包括气液雾化腔2041和喷嘴2042。所述气液雾化腔2041的进风口与雾化支管202相连接,其进液口通过供液管道4与储液箱203相连通,喷嘴2042设置在气液雾化腔2041的排液口处。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根据雾化喷头204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204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2042、中层喷头的喷嘴2042、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依次变大。所述上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30μm。所述中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90μm。所述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200μm。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雾化主管201和各雾化支管202中设有压力调节阀5。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2,只是根据雾化喷头204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204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2042、中层喷头的喷嘴2042、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相同。所述雾化主管201和各雾化支管202中均设有压力调节阀5。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雾化喷头204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150μm。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雾化支管202为长度可调节的可伸缩套管。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7,只是所述雾化支管202为长度可调节的可伸缩套管。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8,只是该温室大棚还包括通风系统6。所述通风系统6包括供风主管601、供风支管602以及送风口603。所述供风主管601的进风端与雾化主管201相连接,其出风端与供风支管602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供风支管60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口603。多根所述供风支管602的进风端分别独立地与供风主管601的出风端相连接,每根供风支管602的另一端均设有送风口603。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大棚侧壁101上开设有4个侧窗1011,棚顶102上开设有4个天窗1021。所述风机3上设有第二进风口,侧窗1011和天窗1021通过进风管道7与风机3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接。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1,只是所述进风管道7中设有空气过滤器8。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1,只是所述雾化主管201和供风主管601中设有空气过滤器8。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只是所述雾化主管201中还设有蝶阀9、风管止回阀10。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4,只是所述供风主管601中还设有蝶阀9以及风管止回阀10。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5,只是所述雾化支管202中均设有蝶阀9。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6,只是所述供液管道4中均设置有水管止回阀11。
实施例18
重复实施例17,只是该温室大棚内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2和温度传感器13。

Claims (17)

1.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该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雾化喷洒系统(2)以及风机(3);所述大棚主体(1)包括大棚侧壁(101)以及棚顶(102);所述雾化喷洒系统(2)包括雾化主管(201)、雾化支管(202)、储液箱(203)以及雾化喷头(204);所述雾化主管(201)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并且雾化主管(201)的进风端与风机(3)的出风口相连接,其出风端与若干个雾化支管(202)的进风端相连接;雾化支管(202)与雾化喷头(204)均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并且若干个所述雾化支管(202)的出风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204);所述储液箱(203)的排液口与所有的雾化喷头(204)之间均通过输液管道相连接;所述风机(3)的进风口与大棚主体(1)外界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204)包括气液雾化腔(2041)和喷嘴(2042);所述气液雾化腔(2041)的进风口与雾化支管(202)相连接,其进液口通过供液管道(4)与储液箱(203)相连通,喷嘴(2042)设置在气液雾化腔(2041)的排液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204)的喷孔直径相同或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根据雾化喷头(204)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204)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2042)、中层喷头的喷嘴(2042)、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依次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5~60μm;所述中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25~160μm;所述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90~3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10~50μm;所述中层喷头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30~150μm;所述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100~3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管(201)和/或各雾化支管(202)中设有压力调节阀(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根据雾化喷头(204)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直高度,将雾化喷头(204)从高到低划分为上层喷头、中层喷头以及下层喷头;所述上层喷头的喷嘴(2042)、中层喷头的喷嘴(2042)、下层喷头的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204)喷嘴(2042)的喷孔直径为5~3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支管(202)的长度可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支管(202)为可伸缩套管。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该温室大棚还包括通风系统(6);所述通风系统(6)包括供风主管(601)、供风支管(602)以及送风口(603);所述供风主管(601)的进风端与风机(3)或雾化主管(201)相连接,其出风端与供风支管(602)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供风支管(60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口(60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供风支管(602)的进风端分别独立地与供风主管(601)的出风端相连接,每根供风支管(602)的另一端均设有送风口(60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侧壁(101)上开设有多个侧窗(1011),棚顶(102)上开设有多个天窗(1021);所述风机(3)上设有第二进风口,侧窗(1011)和天窗(1021)通过进风管道(7)与风机(3)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7)中设有空气过滤器(8);或
所述雾化主管(201)和供风主管(601)中设有空气过滤器(8);和/或
所述雾化主管(201)中还设有蝶阀(9)、风管止回阀(10);和/或
所述供风主管(601)中还设有蝶阀(9)以及风管止回阀(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支管(202)中均设有蝶阀(9);和/或
所述供液管道(4)中均设置有水管止回阀(1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该温室大棚内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2)和/或温度传感器(13)。
CN202321276993.6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Active CN219877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6993.6U CN219877002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6993.6U CN219877002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7002U true CN219877002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6993.6U Active CN219877002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7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8627B2 (ja) 植物栽培室の防除装置
CN105638617B (zh) 一种风幕式气流辅助导流系统
CN109924190B (zh) 气流环绕型药液回收式果园风送喷雾机
CN116235732A (zh) 一种能够调控湿度的种植装置及方法
CN111657018A (zh) 一种农业大棚用雾化灌溉装置
CN219877002U (zh)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CN107197846B (zh) 一种风送式超声二次雾化变粒径喷雾机
CN113142167A (zh) 一种多气流胁迫式果园变量喷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17645U (zh) 加湿装置
CN207102954U (zh) 一种喷药施肥系统
CN205096000U (zh) 一种棉花专用风筒及其喷雾器
CN105214870A (zh) 一种棉花专用风筒及其喷雾器
CN209084940U (zh) 一种中央空调成雾加湿装置
CN114402965A (zh)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的栽培设备
CN112119839A (zh) 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KR102067343B1 (ko) 자연 증발식 가습기의 물 공급장치
CN220935988U (zh) 一种多功能灵芝种植装置
CN215454094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农药种子储放罐
CN206778731U (zh) 一种新型负压喷头
CN207626288U (zh) 一种雾化栽培器
CN1260012C (zh)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CN104686483A (zh) 细雾滴可变量喷雾器
CN215648485U (zh) 一种现代化农业种植自动雾化降温系统
CN217963035U (zh) 一种双向风送喷头构件
CN220547159U (zh) 一种植护作业车的涵道喷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