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0012C -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0012C
CN1260012C CN 200410042480 CN200410042480A CN1260012C CN 1260012 C CN1260012 C CN 1260012C CN 200410042480 CN200410042480 CN 200410042480 CN 200410042480 A CN200410042480 A CN 200410042480A CN 1260012 C CN1260012 C CN 12600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
spraying
control
liquid
sub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424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3284A (zh
Inventor
唐恒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z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HANG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ANG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CITY filed Critical HUAZHANG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CITY
Priority to CN 2004100424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0012C/zh
Publication of CN1583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3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00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00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用于需要精密分区控制喷雾量的场合,比如宽门幅的造纸机、印染机等助剂的喷雾。该喷雾方法,采用风送雾的方式,包括雾化步骤,将需喷雾的液体在最优雾化工况下,用气液喷雾/液体喷雾的方式进行雾化;输送步骤,用风输送雾化了的液体;其特点是:所述的输送步骤含有稀释,雾化了的液体在雾化器中与空气按比例混合稀释;所述的喷雾方法还包括喷雾、控制步骤,由控制柜控制的喷雾控制阀、喷雾箱向施喷载体喷洒雾化了的气-液混合体,根据控制柜设定值分别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来调节、控制喷雾箱各分区的喷雾量。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能实现分区微量喷雾精密控制,且投资经济、控制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方法,特别是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用于需要精密分区控制横向喷雾量的场合,比如宽门幅的造纸机、印染机等助剂的喷雾。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雾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液相喷雾,它是借助液体的压力和喷头的设计,在液体离开喷雾头的瞬间由于压力的骤然降低而形成雾化。其雾化效果取决于液体流量、压力和喷嘴设计,因而很难用于无级控制,用于横向分区控制时往往需要不同喷量的喷嘴组合来实现分级的控制。另一类是气-液混合式的喷雾方法,其喷雾压力是由压缩空气来提供的,喷液量可以实现无级控制,用于横向分区控制时可以用单一的喷嘴来实现无级的控制,其存在的问题是当喷雾量发生变化时,由于气-液体积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喷雾的颗粒大小是不稳定的。
对于横向分区控制而言,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喷雾方法,都是在进入喷嘴前必须分区控制好液体施加量,然后设法保证雾化效果,这样,每一个分区都需要配置一组液相喷头或者一套气-液喷头,设备投资比较大、喷嘴堵塞的故障率高;而且,由于受制于控制元件的控制精度,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无法满足微量喷雾精密控制要求的缺陷,比如,在喷雾量30毫升/分钟以下时就很难实现精密的控制。这一缺陷带来的直接负面后果是明显的,对于印染业而言会造成昂贵助剂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在造纸机的横向水分控制时,由于无法精确的实现微量喷水,只能先过量喷水然后再靠后续烘干,既影响了产量,又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分区微量喷雾精密控制,且投资经济、控制方便的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采用风送雾的方式,包括雾化步骤,将需喷雾的液体在最优雾化工况下,用气液喷雾/液体喷雾的方式进行雾化;输送步骤,用风输送雾化了的液体;其特点是:所述的输送步骤含有稀释,雾化了的液体在雾化器中与空气按比例混合稀释;所述的喷雾方法还包括喷雾、控制步骤,由控制柜控制的喷雾控制阀、喷雾箱向施喷载体喷洒雾化了的气-液混合体,根据控制柜设定值分别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来调节、控制喷雾箱各分区的喷雾量。在实施分区控制前先将液体进行雾化,用空气流输送和稀释雾化的液体,经过空气稀释使雾化液体与空气的混合物的流量达到控制阀的最佳控制范围,然后再实施分区控制,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喷雾量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喷雾控制阀为电动阀或气动阀、喷雾箱为分区喷雾箱,将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集中装在控制阀柜中,通过控制阀柜中的喷雾控制阀接出的分区喷雾管束与分区喷雾箱连接,管束中每个管子对应一个分区。
本发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喷雾控制阀为分区喷雾阀,其控制分区喷雾的分区喷雾阀是直接安装在喷雾现场的喷雾箱内,根据控制柜的自动或者手动设定值通过气动信号管束/电动控制电缆束分别控制各区的分区喷雾阀。
本发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还带有凝结液排除和回收操作,所用的喷雾箱的箱体为多层结构,含有外壳和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内壳带孔眼,进风口的出口与外壳上的开口相连、进雾口的出口与内壳上的开口相连,内壳和外壳之间通风,形成正压气垫。内壳和外壳之间的正压气垫使雾滴无法接触箱体的内壁,能有效地防止雾滴在箱体内壁的凝结。
本发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还带有沿喷雾箱四周的飞散雾滴抽吸操作,所用的喷雾箱的箱体外壳四周装有吸雾层,用抽风机回收飞散的雾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风送雾的方式,即先将需喷雾的液体雾化,再用空气流将雾化的液体按需要比例稀释、输送、喷施到介质表面,能适应喷雾量很少的应用场合,也能保证横向分布均匀、方便地控制。本喷雾方法能实现喷雾量30毫升/分钟以下时的精密控制、分区控制的最小区宽可为25毫米。2、本发明采用的喷雾量控制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使用的进入喷嘴前分区控制好液体施加量、然后再雾化的方法,而是先雾化、控制好雾化气的成分、再分区控制雾化气的喷雾量,这种喷雾方式实用、有效、方便,而且需配置的设备简单、投资经济;用在造纸机、印染机等助剂的喷雾中能收到喷雾效果好,利于提高产量、节约能源;喷雾量控制精密、助剂节约等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采用的喷雾系统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采用的喷雾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的喷雾箱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采用的喷雾系统由雾化装置、稀释和输送装置、喷雾和控制装置组成。参见图1,雾化装置含有液体储罐1、泵2、控制阀3、流量计4、8、控制器15、压缩空气16和雾化器7,液体储罐1中的液体经控制阀3控制由泵2抽出与压缩空气16一起进雾化器7,流量计4和8分别接雾化器7的雾化进口和出口,控制器15接流量计4、8和控制阀3。稀释和输送装置含有鼓风机5、空气过滤器6,鼓风机5产生的风经过空气过滤器6过滤送入雾化器7。喷雾和控制装置含有控制阀柜9、控制柜10、分区喷雾箱12、疏液器13、过滤器14、凝结液回流管17,雾化器7中的雾化气经过控制阀柜9进入分区喷雾箱12,控制柜10接控制阀柜9,控制阀柜9和分区喷雾箱12均接有疏液器13,疏液器13结下来的凝结液通过凝结液回流管17、经过过滤器14过滤后回到液体储罐14。
该方法采用风送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雾化步骤,将需喷雾的液体在最优雾化工况下,用气液喷雾/液体喷雾的方式进行雾化。本实施例雾化步骤采用气液喷雾方式,由压缩空气16提供雾化压力,液体从储存罐1中被泵2抽出送人雾化器7,在实际应用中,雾化气体的总流量可能是不稳定的,为了保证雾化气源的成分的稳定性,需要对气-液比例进行控制,也就是根据压缩空气的流量调整需雾化液体的施加量,使其保持一定的浓度。实施例中,控制阀3根据控制器15设定的液体-空气比例和流量计4、8检测到的压缩空气及液体流量值调节液体流量,以稳定雾化气的成分。
液体的最优雾化工况包括雾化压力、液体流量、雾化温度、液体特性等等。这最优雾化工况根据不同的喷雾要求、不同的喷雾液体来确定和调整,以保证得到合适的雾滴尺寸。雾滴过小容易飞散、过大则容易在输送过程中凝结。
气液喷雾的优点是适应助滤剂施加量的范围较广,并保证雾化效果;液体喷雾的优点是所需设备结构较简单,一般在助剂用量比较固定的情况下采用。
2、稀释、输送步骤,雾化了的液体在雾化器7中与鼓风机5的空气按要求比例混合稀释;且用鼓风机5的风输送雾化了的液体。
3、喷雾、控制步骤,由控制柜10控制的喷雾控制阀、喷雾箱向施喷载体18喷洒雾化了的液体,根据控制柜10的自动或手动分区设定值输入信号21分别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来调节、控制喷雾箱各分区的喷雾量。本实施例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喷雾控制阀为电动阀或气动阀、喷雾箱为分区喷雾箱12,喷雾箱12内隔成多个区间,按照需分区控制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分几个区。将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集中装在控制阀柜9中,通过控制阀柜9中的各个喷雾控制阀发出的分区喷雾管束11与分区喷雾箱12中对应的分区连接,管束中每根管子对应控制一个喷雾箱分区。
考虑混合气体中的雾滴有可能凝结,该步骤还带有凝结液排除和回收、沿喷雾箱四周的飞散雾滴抽吸操作。箱体30采用多层结构,由吸雾层27、外壳24、带有孔眼26的内壳25构成,吸雾层27装在外壳24四周、外壳24套在内壳25外面;吸雾层27上的开口接抽气口28、外壳24上的开口接进风口22、内壳25上的开口接进雾口23,抽气口28装在箱体30的边上、进风口22和进雾口23均位于箱体30的上方。抽气口28一般为1-2个,根据箱体30大小,以保证外壳24边缘形成均匀的、足够的负压抽吸喷雾箱四周的飞散雾滴,来决定抽气口28的数量,抽气口28抽出的含残雾的气流经管道31和过滤器6被送回鼓风机5。进风口22和进雾口23的数量、尺寸、排列和间距视喷雾箱的尺寸、喷雾量、雾滴性状以及喷雾目的而定;进风口22的数量要保证内外壳之间进风均匀、能形成正压气垫,使雾滴无法接触内壳25而凝结;进雾口23的数量按照喷雾箱的宽度配置,在分区控制喷雾量的情况下,进雾口23的数量等于所分区的数量,本实施例需九个。内壳25采用孔眼材料,也可采用网状材料。抽气口28、进风口22、进雾口23分别通过螺丝、螺帽等固定件固定,或直接焊接在吸雾层27、外壳24、内壳25上。喷雾箱箱体结构参见图3、4,喷雾箱已另行申请专利保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喷雾、控制步骤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喷雾控制阀为分区喷雾阀20,其控制分区喷雾的喷雾阀20是直接安装在喷雾现场的喷雾箱29内,根据控制柜10的自动或者手动设定值21、通过气动信号管束/电动控制电缆束19分别控制各区的喷雾阀20,从而控制、调节各分区的喷雾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就在控制方式不同,其它的操作步骤均一样。
本实施例采用的喷雾系统中的喷雾和控制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相同,具体参见图2。控制柜10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装在喷雾箱29内的分区喷雾阀20向施喷载体喷洒。
该实施例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它的喷雾控制阀对环境要求很高,维修不如实施例1方便。

Claims (5)

1、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采用风送雾的方式,包括雾化步骤,根据不同的喷雾要求、不同的喷雾液体来确定和调整雾化压力、液体流量、雾化温度、液体特性,以保证得到合适的雾滴尺寸,对需喷雾的液体用气液喷雾/液体喷雾的方式进行雾化;输送步骤,用风输送雾化了的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步骤含有稀释,雾化了的液体在雾化器中与空气按比例混合稀释;所述的喷雾方法还包括喷雾、控制步骤,由控制柜控制的喷雾控制阀、喷雾箱向施喷载体喷洒雾化了的气-液混合体,根据控制柜设定值分别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来调节、控制喷雾箱各分区的喷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喷雾控制阀为电动阀或气动阀,喷雾箱为分区喷雾箱,将控制各区的喷雾控制阀集中装在控制阀柜中,通过控制阀柜中的喷雾控制阀接出的分区喷雾管束与分区喷雾箱连接,管束中每个管子对应一个分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喷雾控制阀为分区喷雾阀,其控制分区喷雾的分区喷雾阀是直接安装在喷雾现场的喷雾箱内,根据控制柜的自动或者手动设定值通过气动信号管束/电动控制电缆束分别控制各区的分区喷雾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还带有凝结液排除和回收操作,所用的喷雾箱的箱体为多层结构,含有外壳和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内壳带孔眼,进风口的出口与外壳上的开口相连、进雾口的出口与内壳上的开口相连,内壳和外壳之间通风,形成正压气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控制步骤还带有沿喷雾箱四周的飞散雾滴抽吸操作,所用的喷雾箱的箱体外壳四周装有吸雾层,用抽风机回收飞散的雾滴。
CN 200410042480 2004-05-26 2004-05-26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01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2480 CN1260012C (zh) 2004-05-26 2004-05-26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2480 CN1260012C (zh) 2004-05-26 2004-05-26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3284A CN1583284A (zh) 2005-02-23
CN1260012C true CN1260012C (zh) 2006-06-21

Family

ID=3460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424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012C (zh) 2004-05-26 2004-05-26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001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0325A (zh) * 2018-11-08 2019-03-08 上海大学 活性染料对棉织物采用喷雾湿蒸染色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5502C (zh) * 2006-01-26 2007-12-19 朱根荣 喷雾装置
CN106094939B (zh) * 2016-06-08 2021-03-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特高压污秽试验的均匀雾模拟系统和方法
CN107199138B (zh) * 2017-06-29 2020-06-26 安徽信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涂设备压力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0325A (zh) * 2018-11-08 2019-03-08 上海大学 活性染料对棉织物采用喷雾湿蒸染色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3284A (zh) 200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3218B (zh) 用于空气过滤器效率测试的大粒径气溶胶发生方法及装置
KR20070011355A (ko) 재료 반송장치 및 반송방법
CN111132775B (zh) 一种用于制芯机的加湿装置及加湿方法
CN102159326A (zh) 雾化装置
CN105413910B (zh) 能够喷出四重水雾的喷射机
CN1260012C (zh) 一种喷雾量可控制的喷雾方法
CN207507422U (zh) 一种富硒紫薯粉喷雾制粒装置
CN107185741A (zh) 一种高声强气液二相流雾化喷嘴
CN208018324U (zh) 一种自动喷雾除尘装置
CN217745146U (zh) 一种双泵双喷头的流体雾化香薰装置
CN206868467U (zh) 一种高声强气液二相流雾化喷嘴
CN206631836U (zh) 一种喷涂余料回收利用装置
CN105149128A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清洗线上的雾化涂油系统
CN206473951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塔吊喷淋系统
CN2684939Y (zh) 气吸式喷雾器
CN207287822U (zh) 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
CN206508663U (zh) 电厂烟气处理装置
CN205146495U (zh) 一种应用于气液双流体雾化的阀门及使用其的半导体覆膜喷涂系统
CN213802053U (zh) 翻车机超声波干雾抑尘系统
CN219877002U (zh) 一种分级雾化的农药喷洒温室大棚
CN2710765Y (zh) 一种喷雾箱
CN208645803U (zh) 网膜生产线的封闭式喷淋水房
CN2647435Y (zh) 双流体雾化喷头
CN2627399Y (zh) 全自动多功能液体气化加湿装置
CN214552101U (zh) 单流体干雾抑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NGZHOU HUAZHA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NG HENGBO

Effective date: 200506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603

Address after: 310012, No. 8, building 3, Chang Torch Hotel, No. 259, Wensanlu Road, Zhejiang, Hangzhou

Applicant after: Huazhang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City

Address before: 310012 Xinzhou mangrove forest Plaza, HOLLEY Road,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9-2-101

Applicant before: Tang Hengb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ZHANG ELECTRICAL ( TONGXIANG )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GZHOU HUAZHA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4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03

Address after: No. 1068 Zhenhua Road, second industrial zone,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Tongxiang

Patentee after: Huazhang Electric (tongxi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3, building 8, Chang Chang Torch Hotel, No. 259, Wensanlu Road,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Huazhang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City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EJIANG HUAZHA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UAZHANG ELECTRIC (TONGXIA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Zhenhua Road, second industrial zone,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Tongxiang 1068, Chin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zh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Zhenhua Road, second industrial zone,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Tongxiang 1068,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azhang Electric (Tongxia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