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4328U -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4328U
CN219874328U CN202321568412.6U CN202321568412U CN219874328U CN 219874328 U CN219874328 U CN 219874328U CN 202321568412 U CN202321568412 U CN 202321568412U CN 219874328 U CN219874328 U CN 219874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l
module
plate
phase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84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龙
陈亮
王超
张耀鹏
韩晓伟
张骏飞
庞康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84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4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4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4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连接器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底板将壳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电容和滤波模块,电容和滤波模块之间设置有壳体屏蔽墙。下腔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功率模块、驱动板和控制板;驱动板与控制板之间通过屏蔽板隔离;功率模块与底板之间构成密闭的冷却水道,功率模块的PIN‑FIN散热柱位于冷却水道内。下腔体内还设置有三相输出模块,三相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子连接,其输出端穿过屏蔽板从下腔体伸出,三相输出模块通过霍尔线束与控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和冷却性能,提高了整体的EMC性能。

Description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连接器及具有该种电机连接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整车内布置的电气元件越来越多,电机控制器中设置有DC滤波模块、IGBT功率输出模块、DC-LINK电容等高压器件,以及控制板等低压器件,随着电机连接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电机的EMC电磁干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使用的电机控制器还存在如下不足:
(1)电机控制器需要进行充分的屏蔽设计以满足EMC要求,目前的电机控制器由于布置不合理的原因无法对电磁噪声耦合进行充分的屏蔽;
(2)目前的冷却水道一般是先流经电容后流经功率模块,这种会增大冷却液流阻且降低冷却效率;
(3)三相电流采样结构中霍尔子模块、三相铜排和霍尔芯片集成为一体,霍尔芯片替换与模组拆解、返修都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电机控制器在屏蔽、冷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底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电容和滤波模块,所述电容和所述滤波模块之间设置有壳体屏蔽墙;
所述下腔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功率模块、驱动板和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通过屏蔽板隔离;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底板之间构成密闭的冷却水道,所述功率模块的PIN-FIN散热柱位于所述冷却水道内;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所述下腔体内还设置有三相输出模块,所述三相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三相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屏蔽板从所述下腔体伸出,所述三相输出模块通过霍尔线束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高压取电接线座,所述电容的铜排和所述滤波模块的铜排均连接于所述高压取电接线座的高压取电铜排的上端,所述高压取电接线座的高压取电铜排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板上的高压取电接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电容位于所述冷却水道的正上方,所述电容的铜排与所述底板上的上导热垫直接接触;所述滤波模块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正上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驱动板上的功率器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功率器件与所述壳体下方粘贴的下导热垫直接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设置有PWM线束,且所述PWM线束与所述功率器件位于所述下腔体的左右两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上腔体上设置有上屏蔽盖板,所述上屏蔽盖板内具有向下延伸的上盖屏蔽墙,所述上盖屏蔽墙与所述壳体屏蔽墙交错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下腔体上设有下屏蔽盖板,所述下屏蔽盖板上设置有旋变线束,所述旋变线束的信号端子插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控制板上的抵压插件向上从所述壳体穿出,用于与整车线束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三相输出模块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霍尔子模块、霍尔板以及三相子模块,所述霍尔子模块包括霍尔支撑体和三个霍尔磁芯,所述霍尔磁芯嵌设于所述霍尔支撑体内,并在所述霍尔支撑体上构成三个穿过所述霍尔磁芯的贯通孔;
所述霍尔板包括PCB板及插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三个霍尔芯片,所述PCB板可拆卸地与所述霍尔支撑体连接,所述霍尔芯片一一对应的插接在所述霍尔磁芯上;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连接器;所述霍尔线束插设于所述连接器上;
所述三相子模块包括三相支撑体及固定于所述三相支撑体上的三相铜排,所述三相铜排一一对应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三相铜排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三相铜排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屏蔽板从所述下腔体伸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电磁噪声耦合,将高压器件与低压器件分设在不同的腔体内,在电容与滤波模块之间设置壳体屏蔽墙,在驱动板与控制板之间设置了屏蔽板,避免高压器件之间、高压器件与低压器件之间以及低压器件近场耦合和电磁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整体的EMC性能。
第二,本方案壳体下方的功率模块与底板之间构成密封的冷却水道,功率模块的PIN-FIN散热柱位于冷却水道内,也即功率模块上的PIN-FIN散热柱构成的区域构成了冷却水道的冷却腔体,构成了腔体大、过水面积大的冷却水道,大大降低了液流阻力,而且高压器件与低压器件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上下两方位,冷却水同时对上下两方位的高压器件和低压器件进行冷却,不具有先后顺序,提升了高低器件冷却降温的效果;同时,由于功率模块的PIN-FIN散热柱直接在冷却水道内,浸湿在冷却水的包围之中,功率模块与冷却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也大大提升了PIN-FIN散热柱的散热效果,提升了低压器件的冷却散热效果,进而提升了电机控制器整体的散热性能,为增大功率器件的可选范围及扩容扩展留出了备用空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机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样了这种屏蔽效果好,冷却散热性能好的电机连接器,不仅提升了电机控制器信号之间的抗干扰性能,提升了信号传输与控制等工作性能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散热性能,避免了器件发热引起的故障,延长了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为车辆智能化发展的扩容留出拓展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沿图2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D-D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三相输出模块与功率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三相连接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三相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霍尔子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霍尔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霍尔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霍尔子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沿图14中E-E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相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霍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容;2、高压取电接线座;201、高压取电铜排;3、壳体;301、壳体屏蔽墙;4、三相输出模块;41、霍尔子模块;411、霍尔支撑体;4111、安装柱;4112、贯通孔;4113、定位柱;4114、第一金属嵌件;4115、外屏蔽环;4116、内屏蔽环;412、霍尔磁芯;413、环形隔离空间;42、三相子模块;421、三相支撑体;4211、加强筋;4212、第二金属嵌件;4213、包塑套;422、三相铜排;43、霍尔板;431、霍尔芯片;432、PCB板;4321、定位孔;433、连接器;434、霍尔线束;44、螺钉;45、第一螺栓;46、第二螺栓;47、第三螺栓;48、紧固螺母;5、屏蔽板;6、下屏蔽盖板;7、控制板;8、驱动板;801、备份电源高压取电位置;9、功率模块;10、滤波模块;11、滤波铜排;12、线夹;13、旋变线束;14、低压插件;15、电容铜排;16、冷却水道;17、PIN-FIN散热柱;18、上导热垫;19、上屏蔽盖板;191、上盖屏蔽墙;20、水道盖板;21、进水通道;22、PWM线束;23、功率器件;24、下导热垫;25、出水通道;26、出水管接头;27、进水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进行说明。所述电机连接器,包括壳体3,壳体3内的底板将壳体3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电容1和滤波模块10,电容1和滤波模块10之间设置有壳体屏蔽墙301。
如图3至图4所示,下腔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功率模块9、驱动板8和控制板7;驱动板8与控制板7之间通过屏蔽板5隔离;功率模块9与底板之间构成密闭的冷却水道16,功率模块9的PIN-FIN散热柱17位于冷却水道16内;壳体3还设置有与冷却水道16连通的进水通道21和出水通道25。
如图7所示,下腔体内还设置有三相输出模块4,三相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与功率模块9的输出端子连接,三相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穿过屏蔽板5从所述下腔体伸出,三相输出模块4通过霍尔线束434与控制板7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连接器433,在屏蔽和冷却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如下:第一,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电磁噪声耦合,将高压器件与低压器件分设在不同的腔体内,在电容1与滤波模块10之间设置壳体屏蔽墙301,在驱动板8与控制板7之间设置了屏蔽板5,避免高压器件之间、高压器件与低压器件之间以及低压器件近场耦合和电磁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整体的EMC性能。
第二,本方案壳体3下方的功率模块9与底板之间构成密封的冷却水道16,功率模块9的PIN-FIN散热柱17位于冷却水道16内,也即功率模块9上的PIN-FIN散热柱17构成的区域构成了冷却水道16的冷却腔体,构成了腔体大、过水面积大的冷却水道16,大大降低了液流阻力,而且高压器件与低压器件分别位于冷却水道16的上下两方位,冷却水同时对上下两方位的高压器件和低压器件进行冷却,不具有先后顺序,提升了高低器件冷却降温的效果;同时,由于功率模块9的PIN-FIN散热柱17直接在冷却水道16内,浸湿在冷却水的包围之中,功率模块9与冷却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也大大提升了PIN-FIN散热柱17的散热效果,提升了低压器件的冷却散热效果,进而提升了电机控制器整体的散热性能,为增大功率器件23的可选范围及扩容扩展留出了备用空间。
文中出现的术语解释如下:
EMC也即电磁兼容性,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功率模块:指IGBT或碳化硅模块,是电机控制器高压直流转交流的核心工作器件。
霍尔芯片:内部集成霍尔材料的封装器件,通过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产生电压信号传送给控制板。
备份电源:由整车功能安全定义的板端硬件功能要求,是一组高压回路。
主被动放电:布置于PCB板上的电阻或MOS器件,用于电容的电荷泄放,最终转化成热能消耗。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屏蔽和冷却散热性能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改进点还在于:驱动板8上的备份电源高压取电位置801的选择,具体是驱动板8备份电源高压取电位置801在电容1和滤波模块10的搭接处,上腔体内设置有高压取电接线座2,也即,在壳体3底板的上方设置高压取电接线座2安装点,固定高压取电接线座2(如图1及图5所示);电容铜排15和滤波铜排11均连接于高压取电接线座2的高压取电铜排201的上端,高压取电接线座2的高压取电铜排201的下端与驱动板8上的高压取电接口连接,实现驱动板8从电容1取电。通过设置的高压取电接线座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既实现了电容铜排15与滤波铜排11的固定,又实现了驱动板8的固定与高压取电。
其中,高压取电接线座2为注塑件,内部一体注塑高压取电铜排201和用于与其他铜排连接的螺母。
壳体3为注塑成型件,壳体3内进水通道21和出水通道25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窗口用于模具成型,因此,在开设窗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水道盖板20,以形成密闭的冷却水道16,水道盖板20可通过搅拌摩擦焊,焊接至壳体3上形成密封,如图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上腔体内的电容1和滤波模块10,由于电容1的体积和表面积相比滤波模块10较大,因此,电容1位于冷却水道16的正上方,电容铜排15与底板上的上导热垫18直接接触,实现电容1与壳体3的换热,提升电容1冷却散热的效果;滤波模块10位于出水通道25的正上方,通过对电容1和滤波模块10的合理布局,保证电容1和滤波模块10屏蔽隔离的同时,保证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其中,如图2及图6所示,在壳体3上设置有与出水通道25连通的出水管接头26;在壳体3上设置有与进水通道21连通的进水管接头2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驱动板8上的功率器件23位于出水通道25的正下方,功率器件23与壳体3下方粘贴的下导热垫24直接接触。本实施例对于集成在驱动板8上的功率模块9和功率器件23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功率模块9集成在驱动板8上,功率模块9与壳体3共同构成了冷却水道16,驱动板8上还集成功率模块9的驱动电路、电容1的主被动放电电路、备份电源电路,同时主被动放电的功率器件23和电阻、备份电源的功率器件23和电阻与粘贴在壳体3上的下导热垫24接触实现散热,保证功率模块9和功率器件23各自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驱动板8与控制板7之间设置有PWM线束22,且PWM线束22与功率器件23位于下腔体的左右两侧。将PWM线束22和功率器件23布置在下腔体的左右两侧,在实现控制板7与驱动板8通讯的同时,并在空间上与功率器件23保持最大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3的上腔体上设置有上屏蔽盖板19,上屏蔽盖板19内具有向下延伸的上盖屏蔽墙191,上盖屏蔽墙191与壳体屏蔽墙301交错设置。通过上屏蔽盖板19上的上盖屏蔽墙191与壳体3内的壳体屏蔽墙301交错且相靠,提高相互之间的屏蔽性能,避免电磁相互干扰,提高整体的EMC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3的下腔体上设有下屏蔽盖板6,下屏蔽盖板6上设置有旋变线束13,旋变线束13的信号端子插接在控制板7上。其中,下屏蔽盖板6为金属材质,设有旋变线束13穿过的通孔,并设有固定旋变线束13的线夹12。
驱动板8正下方为金属材质的屏蔽板5,用于固定三相输出模块4和控制板7;控制板7位于屏蔽板5正下方,控制板7被其上方的屏蔽板5和其下方的下屏蔽盖板6包裹实现控制信号与外界的屏蔽;位于控制板7的低压插件14从壳体3穿出与整车线束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至图17所示,三相输出模块4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霍尔子模块41、霍尔板43以及三相子模块42,霍尔子模块41包括霍尔支撑体411和三个霍尔磁芯412,霍尔磁芯412嵌设于霍尔支撑体411内,并在霍尔支撑体411上构成三个穿过霍尔磁芯412的贯通孔4112;霍尔板43包括PCB板432及插设于PCB板432上的三个霍尔芯片431,PCB板432可拆卸地与霍尔支撑体411连接,霍尔芯片431一一对应的插接在霍尔磁芯412上;PCB板432上设置有连接器433;霍尔线束434插设于连接器433上。三相子模块42包括三相支撑体421及固定于三相支撑体421上的三相铜排422,三相铜排422一一对应穿过贯通孔4112;三相铜排422的输入端与功率模块9的输出端子连接,三相铜排422的输出端穿过屏蔽板5从下腔体伸出。
本实施例三个模块设计为可拆卸式,可灵活替换多款霍尔芯片431,成本更优;整个模块集成三相磁芯的安装空间,可实现更高的EMC功能。三个霍尔磁芯412、三个霍尔芯片431及三个铜排一一对应,霍尔芯片431插接在PCB板432上,可以灵活地单独的更换某一个霍尔芯片431,同时,PCB板432也可以单独的更换,大大降低了维护运行的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结合可拆卸的三相输出模块4,对需要EMC屏蔽的部分做了充足的屏蔽,例如在电容1与滤波模块10之间、控制板7与功率模块9、驱动板8之间均做了屏蔽设计,这样可以实现电机控制器更高的EMC功能;另外,整个电机控制器所有需要散热的零部件均设置在壳体3的水道流经区域,包括电容1、功率模块9、驱动板8的散热器件,散热效率更高;三相输出模块4可拆卸组装,电控的输出电流霍尔设计可兼容多款霍尔芯片431,充分解决了传统模组的成本高,定制与更换器件周期长的问题;下屏蔽盖板6设计成金属材料,既实现了控制板7的EMC屏蔽,又实现了控制板7的防护。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相输出模块的实施方式,如图9至图15所示,霍尔支撑体411为注塑件,霍尔支撑体411上一体注塑有安装柱4111,PCB板432通过与安装柱4111螺接的螺钉44,可拆卸地与霍尔支撑体411连接。注塑时,霍尔磁芯412一体注塑在霍尔支撑体411内形成霍尔子模块41,霍尔磁芯412为C形结构,霍尔磁芯412被注塑件包围,与外界及三相铜排422之间形成绝缘;霍尔磁芯412的开口朝向与贯通孔4112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
一体注塑的安装柱4111上成型有螺纹孔,螺纹孔的中心线与霍尔磁芯412的开口方向平行,PCB板432上设置螺钉44穿过的过孔,通过螺钉44即可将PCB板432与霍尔子模块41紧固在一起,同时,也将插接在PCB板432上的霍尔芯片431与霍尔磁芯412插接并限制在一起,不仅便于PCB板432与霍尔子模块41的安装和拆卸,也保证了霍尔芯片431与霍尔磁芯412连接的牢固性,保证了信号传输的连续性。
为了保证三个霍尔芯片431与霍尔磁芯412连接的位置一致,避免有松有紧而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4所示,霍尔支撑体411上注塑有四个安装柱4111,安装柱4111与所述霍尔磁芯412交替布置。具体地,在一个霍尔芯片431的两侧均有两个安装柱4111,也就是说,一个霍尔芯片43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点,保证各霍尔芯片431与霍尔磁芯412插接的一致性,插接的牢固性。
可选地,四个安装柱4111一上一下错位设置,保证各霍尔芯片431与霍尔磁芯412插接的一致性,插接的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4所示,霍尔支撑体411上还一体注塑有定位柱4113,PCB板432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113配合的定位孔4321。PCB板432与霍尔支撑体411安装时,可以先将PCB板432挂接在定位柱4113上,然后再进行螺钉44的紧固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5所示,霍尔支撑体411上还一体注塑有至少两个第一金属嵌件4114,第一金属嵌件411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具体地,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均可以为螺母,在注塑时一体注塑在一起,利用通过地安装孔的第一螺栓45,便于霍尔子模块41与电机控制器中其他部件的连接;而特别地注塑金属嵌件,利用金属件比注塑件耐磨的特性,提升霍尔子模块41与周围其他部件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霍尔磁芯412与三相铜排422之间通过注塑件绝缘;霍尔支撑体411还具有向三相支撑体421方向延伸且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外屏蔽环4115和内屏蔽环4116,外屏蔽环4115与内屏蔽环4116之间构成环形隔离空间413,霍尔支撑体411上的三个贯通孔4112延伸至内屏蔽环4116上。本实施例霍尔磁芯412与三相铜排422之间,直接利用注塑件即可实现绝缘,提升抗干扰能力;同时,霍尔支撑体411注塑时,还形成了围绕三相铜排422的外屏蔽环4115,而三相铜排422在内屏蔽环4116内还各自的绝缘隔开大大提升了三相之间信号传输的抗干扰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0及图16所示,三相支撑体421为注塑件,三相铜排422注塑于三相支撑体421上;三相支撑体421上还一体注塑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嵌件4212,第二金属嵌件42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三相铜排422通过注塑为一体,同时实现了绝缘和固定的作用,制作简单方便;同时注塑第二金属嵌件4212,利用穿过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螺栓46,能够提升三相子模块42与周围其他部件紧固连接的牢固性及耐久性。其中,两个第二金属嵌件4212分散设置在成排排列的三相铜排422的两侧。
如图1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三相支撑体421包括注塑基板及三个一一对应包覆三相铜排422的包塑套4213,包塑套4213与注塑基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211。通过延伸的包塑套4213,一方面提升三相铜排422紧固的牢固程度,另一方面提升相互之间的抗干扰能力。加强筋4211与三相支撑体421一体注塑,可以提升三相支撑体421的支撑强度,从而保证三相铜排422的位置精度,提升抗干扰能力,也便于输出端接线时对准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相铜排422的输入端还设置有紧固螺母48,紧固螺母48与三相铜排422输入端的固定孔同心。具体地,紧固螺母48用于三相铜排422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9连接(如图8所示)。三相铜排422的输入端通过螺接于紧固螺母48的第三螺栓47于功率模块9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机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样了这种屏蔽效果好,冷却散热性能好的电机连接器,不仅提升了电机控制器信号之间的抗干扰性能,提升了信号传输与控制等工作性能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散热性能,避免了器件发热引起的故障,延长了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为车辆智能化发展的扩容留出拓展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内的底板将所述壳体(3)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电容(1)和滤波模块(10),所述电容(1)和所述滤波模块(10)之间设置有壳体屏蔽墙(301);
所述下腔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功率模块(9)、驱动板(8)和控制板(7);所述驱动板(8)与所述控制板(7)之间通过屏蔽板(5)隔离;所述功率模块(9)与所述底板之间构成密闭的冷却水道(16),所述功率模块(9)的PIN-FIN散热柱(17)位于所述冷却水道(16)内;所述壳体(3)还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道(16)连通的进水通道(21)和出水通道(25);
所述下腔体内还设置有三相输出模块(4),所述三相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9)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三相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屏蔽板(5)从所述下腔体伸出,所述三相输出模块(4)通过霍尔线束(434)与所述控制板(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高压取电接线座(2),所述电容(1)的铜排和所述滤波模块(10)的铜排均连接于所述高压取电接线座(2)的高压取电铜排(201)的上端,所述高压取电接线座(2)的高压取电铜排(201)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板(8)上的高压取电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1)位于所述冷却水道(16)的正上方,所述电容(1)的铜排与所述底板上的上导热垫(18)直接接触;所述滤波模块(10)位于所述出水通道(25)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8)上的功率器件(23)位于所述出水通道(25)的正下方,所述功率器件(23)与所述壳体(3)下方粘贴的下导热垫(24)直接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8)与所述控制板(7)之间设置有PWM线束(22),且所述PWM线束(22)与所述功率器件(23)位于所述下腔体的左右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上腔体上设置有上屏蔽盖板(19),所述上屏蔽盖板(19)内具有向下延伸的上盖屏蔽墙(191),所述上盖屏蔽墙(191)与所述壳体屏蔽墙(301)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下腔体上设有下屏蔽盖板(6),所述下屏蔽盖板(6)上设置有旋变线束(13),所述旋变线束(13)的信号端子插接在所述控制板(7)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7)上的抵压插件向上从所述壳体(3)穿出,用于与整车线束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输出模块(4)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霍尔子模块(41)、霍尔板(43)以及三相子模块(42),所述霍尔子模块(41)包括霍尔支撑体(411)和三个霍尔磁芯(412),所述霍尔磁芯(412)嵌设于所述霍尔支撑体(411)内,并在所述霍尔支撑体(411)上构成三个穿过所述霍尔磁芯(412)的贯通孔(4112);
所述霍尔板(43)包括PCB板(432)及插设于所述PCB板(432)上的三个霍尔芯片(431),所述PCB板(432)可拆卸地与所述霍尔支撑体(411)连接,所述霍尔芯片(431)一一对应的插接在所述霍尔磁芯(412)上;所述PCB板(432)上设置有连接器(433);所述霍尔线束(434)插设于所述连接器(433)上;
所述三相子模块(42)包括三相支撑体(421)及固定于所述三相支撑体(421)上的三相铜排(422),所述三相铜排(422)一一对应穿过所述贯通孔(4112);所述三相铜排(422)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9)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三相铜排(42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屏蔽板(5)从所述下腔体伸出。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连接器。
CN202321568412.6U 2023-06-19 2023-06-19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Active CN219874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8412.6U CN219874328U (zh) 2023-06-19 2023-06-19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8412.6U CN219874328U (zh) 2023-06-19 2023-06-19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4328U true CN21987432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8412.6U Active CN219874328U (zh) 2023-06-19 2023-06-19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4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201714A1 (zh) 可扩展逆变器的组装方法及其机械总成
WO2016082325A1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10579859U (zh) 动力控制单元和电动总成
CN112713768B (zh) 一种高度集成充放电装置
JP2023527822A (ja) モータ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CN113572314B (zh) 多功能控制器和动力总成
CN2036609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19874328U (zh) 电机连接器及车辆
CN212875708U (zh)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51761U (zh) 一种轴向集成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
CN112994367A (zh) 一种轴向集成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
CN113071432B (zh) 一种集成式车用逆变器总成和车辆
CN21482262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控制器
CN213199467U (zh) 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126336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控制器与车辆
CN2109273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系统
CN211809093U (zh)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控制器结构
CN114679069A (zh) 一种功率单元及具有其的高集成装置
CN115250590A (zh) 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1167284Y (zh) 单元变频器
CN221103791U (zh)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布置结构
CN211183847U (zh) 氢能源燃料电池空压机电机控制器
CN216017516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控制器与车辆
CN218243267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装置及电动车辆
CN210101340U (zh) 电机控制器及带有该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