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1850U -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1850U
CN219871850U CN202320423769.9U CN202320423769U CN219871850U CN 219871850 U CN219871850 U CN 219871850U CN 202320423769 U CN202320423769 U CN 202320423769U CN 219871850 U CN219871850 U CN 219871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ing
coating
base
positioning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37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国平
马春平
计忠华
王俊斐
姚习举
高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ter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ter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237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1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1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1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包括设备底座、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固化模,定位模包括定位底座和定位压板,涂敷模包括涂敷底座和涂敷盖板,涂敷底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涂敷腔以及第二导向槽,涂敷腔中安装加热部件;固化模包括固化底座和固化盖板,固化底座上设有第三导向槽、下固化腔以及第四导向槽,所述下固化腔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下紫外灯,固化盖板的底部设有上固化腔,所述上固化腔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上紫外灯。牵引光纤依次经过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固化模,使得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后续可以同时对多根光纤进行预处理和对接,且对接后的多根光纤也不容易松散。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在目前网络信息时代,光纤是当前有线网络传输线的优选。
目前光缆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光缆对接。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不同颜色的光纤进行匹配后进行对接工作。光缆中光纤的对接方式有两种,冷接和热熔,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都需要对光纤进行预处理,去除光纤表面的油墨和对光纤的端口进行切割。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一根一根光纤依次处理,对接时是需要一根一根光纤进行匹配,这样的效率比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光纤入户已经完全实现。楼宇通信慢慢都在往光纤通信发展。如何高效对接光缆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对接光缆时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包括设备底座和沿水平X轴正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设备底座上的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固化模,
所述定位模包括定位底座和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底座上设有沿水平Y轴方向依次布置的多条定位槽,所述多条定位槽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并用于嵌设多根光纤,所述定位压板设于所述定位底座的上方,所述定位压板用于压住所述定位槽中的光纤;
所述涂敷模包括涂敷底座和涂敷盖板,所述涂敷底座上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导向槽、涂敷腔以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且二者的槽深均小于所述涂敷腔的深度,所述涂敷腔中盛放有用于涂敷在多根光纤之间的树脂且所述涂敷腔中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树脂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用于导向多根光纤行进,所述涂敷盖板设于所述涂敷底座的上方,所述涂敷盖板用于将光纤下压到所述涂敷腔中;
所述固化模包括固化底座和固化盖板,所述固化底座上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三导向槽、下固化腔以及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且二者的槽深均小于所述下固化腔的深度,所述下固化腔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下紫外灯,所述固化盖板设于所述固化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化盖板的底部设有上固化腔,所述上固化腔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上紫外灯;
所述设备底座作为所述定位底座、所述涂敷底座以及所述固化底座的安装基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底座上还设有沿水平Y轴方向延伸的压板槽,所述压板槽用于嵌设所述定位压板,所述压板槽将所述多条定位槽横切为两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敷盖板的底部设有位于中心区域的凸起部,所述涂敷盖板的边缘与所述涂敷底座的边缘接触,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涂敷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所述涂敷模以及所述固化模与所述光纤接触的表面均为平滑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为电加热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树脂罐,所述树脂罐可更换的设于所述设备底座中,所述树脂罐通过供料泵与所述涂敷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化腔和所述上固化腔的腔口还设有玻璃防护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压板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磁吸连接所述定位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敷盖板依靠自重盖在所述涂敷底座上,所述固化盖板依靠自重盖在所述固化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压板铰接连接于所述定位底座上,所述涂敷盖板铰接连接于所述涂敷底座上,所述固化盖板铰接连接于所述固化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牵引光纤依次经过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固化模,多根光纤首先经过定位模以使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被定位,多根光纤然后经过涂敷模,可固化液体材料被涂在多根光纤之间,多根光纤之后经过固化模,可固化液体材料被固化,从而使得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后续可以同时对多根光纤进行预处理和对接,且对接后的多根光纤也不容易松散;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涂敷腔中设有电加热部件,可以保证树脂不容易凝固,使涂敷温度保持恒温,涂敷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通过供料泵持续向所述涂敷腔中提供树脂,使得涂敷压力保持恒压,涂敷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定位压板磁吸连接定位底座,一方面定位操作简单,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定位压板对光纤的压紧力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于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定位模的分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涂敷模的分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固化模的分体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底座;2、定位模;21、定位底座;22、定位压板;23、定位槽;24、压板槽;25、磁铁;3、涂敷模;31、涂敷底座;32、涂敷盖板;33、第一导向槽;34、涂敷腔;35、第二导向槽;36、凸起部;4、固化模;41、固化底座;42、固化盖板;43、第三导向槽;44、下固化腔;45、第四导向槽;46、下紫外灯;47、上固化腔;48、上紫外灯;5、树脂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包括设备底座1和沿水平X轴正方向依次安装在设备底座1上的定位模2、涂敷模3以及固化模4:
定位模2,定位模2包括定位底座21和定位压板22,定位底座21上设有沿水平Y轴方向依次布置并且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的多条定位槽23,定位槽23用于嵌设光纤,定位压板22设于定位底座21的上方,定位压板22用于压住定位槽23中的光纤;
涂敷模3,涂敷模3包括涂敷底座31和涂敷盖板32,涂敷底座31上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导向槽33、涂敷腔34以及第二导向槽35。第一导向槽33和第二导向槽35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且二者的槽深均小于涂敷腔34的深度,涂敷腔34中盛放有用于涂敷在多根光纤之间的树脂和用于对树脂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图中未示出),涂敷盖板32设于涂敷底座的上方,涂敷盖板32用于将光纤下压到涂敷腔34中;
固化模4,固化模4包括固化底座41和固化盖板42,固化底座41上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三导向槽43、下固化腔44以及第四导向槽45,第三导向槽43和第四导向槽45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且二者的槽深均小于下固化腔44的深度,下固化腔44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下紫外灯46,固化盖板42设于固化底座41的上方,固化盖板42的底部设有上固化腔47,上固化腔47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上紫外灯48;
设备底座1作为定位底座21、涂敷底座31以及固化底座41的安装基础。
上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以及第四导向槽的槽宽均与定位后的多根光纤匹配。紫外灯照射树脂可以加速树脂的固化,紫外线(UV)固化是利用光引发剂(光敏剂)的感光性、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光引发形成激发生态分子,分解成自由基或是离子,使不饱和有机物进行聚合、接技、交联等化学反应达到固化的目的。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上述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包括如下步骤:
1、依次将多根光纤按颜色排列整齐(按实际需要长度进行整理,并去除多余光纤);
2、将整理好的多根光纤放入上述多条定位槽中,并通过定位压板压住多根光纤,此时,多根光纤可以沿定位槽被拉动,但是不同光纤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3、牵引定位好的多根光纤依次经过第一导向槽、涂敷腔、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下固化腔以及第四导向槽,注意光纤顺序没有错位,分别合上涂敷盖板和固化盖板;
4、匀速向外拉动多根光纤,直至完全脱离模具口,在拖拽的同时完成多根光纤的涂覆和固化工艺。
上述树脂具体为树脂,树脂质量轻,能够与光纤进行良好的结合。牵引光纤依次经过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固化模,多根光纤首先经过定位模以使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被定位,多根光纤然后经过涂敷模,可固化液体材料被涂在多根光纤之间,多根光纤之后经过固化模,可固化液体材料被固化,从而使得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后续可以同时对多根光纤进行预处理和对接,且对接后的多根光纤也不容易松散;涂敷腔中设有电加热部件,可以保证树脂不容易凝固,使涂敷温度保持恒温,涂敷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底座21上还设有沿水平Y轴方向延伸的压板槽24,压板槽24用于嵌设定位压板22,压板槽24将多条定位槽23横切为两段。通过设置上述压板槽,压板不会错位,保证定位模的定位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涂敷盖板32的底部设有位于中心区域的凸起部36,涂敷盖板32的边缘与涂敷底座31的边缘接触,凸起部36伸入涂敷腔34中。通过凸起部将光纤压入涂敷槽中,进而能够与涂敷腔中的树脂接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定位模2、涂敷模3以及固化模4与光纤接触的表面均为平滑表面。具体的,第一导向槽33和第二导向槽35的槽底均包括斜面段和平面段,第一导向槽33的斜面段靠近定位模2,第一导向槽33的平面段靠近涂敷腔34,第二导向槽35的斜面段靠近涂敷腔34,第二导向槽35的平面段靠近固化模4,上述凸起部的表面为圆弧表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加热部件为电加热棒。电加热棒加热可靠,广泛用于对液态材料的加热。优选的,上述涂敷腔中还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树脂罐5,树脂罐5可更换的设于设备底座1中,树脂罐5通过供料泵与涂敷腔34连接。通过供料泵持续向所述涂敷腔中提供树脂,使得涂敷压力保持恒压,涂敷效果更好。优选的,上述涂敷腔中还设有用于检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固化腔44和上固化腔47的腔口还设有玻璃防护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压板22上连接有磁铁25,磁铁25磁吸连接定位底座21。定位压板磁吸连接定位底座,一方面定位操作简单,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定位压板对光纤的压紧力符合要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涂敷盖板32依靠自重压住光纤,固化盖板42依靠自重封闭下固化腔4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压板22铰接连接于定位底座21上,涂敷盖板32铰接连接于涂敷底座31上,固化盖板42铰接连接于固化底座41上。上述定位压板、涂敷盖板以及固化盖板的铰接轴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
上述设备底座中还设有微电脑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加热部件、下紫外灯以及供料泵的工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底座和沿水平X轴正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设备底座上的定位模、涂敷模以及固化模,
所述定位模包括定位底座和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底座上设有沿水平Y轴方向依次布置的多条定位槽,所述多条定位槽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并用于嵌设多根光纤,所述定位压板设于所述定位底座的上方,所述定位压板用于压住所述定位槽中的光纤;
所述涂敷模包括涂敷底座和涂敷盖板,所述涂敷底座上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导向槽、涂敷腔以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且二者的槽深均小于所述涂敷腔的深度,所述涂敷腔中盛放有用于涂敷在多根光纤之间的树脂且所述涂敷腔中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树脂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用于导向多根光纤行进,所述涂敷盖板设于所述涂敷底座的上方,所述涂敷盖板用于将光纤下压到所述涂敷腔中;
所述固化模包括固化底座和固化盖板,所述固化底座上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三导向槽、下固化腔以及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均沿水平X轴方向延伸且二者的槽深均小于所述下固化腔的深度,所述下固化腔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下紫外灯,所述固化盖板设于所述固化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化盖板的底部设有上固化腔,所述上固化腔中安装用于加速树脂固化的上紫外灯;
所述设备底座作为所述定位底座、所述涂敷底座以及所述固化底座的安装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上还设有沿水平Y轴方向延伸的压板槽,所述压板槽用于嵌设所述定位压板,所述压板槽将所述多条定位槽横切为两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敷盖板的底部设有位于中心区域的凸起部,所述涂敷盖板的边缘与所述涂敷底座的边缘接触,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涂敷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所述涂敷模以及所述固化模与所述光纤接触的表面均为平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为电加热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树脂罐,所述树脂罐可更换的设于所述设备底座中,所述树脂罐通过供料泵与所述涂敷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化腔和所述上固化腔的腔口还设有封闭玻璃防护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板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磁吸连接所述定位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敷盖板依靠自重盖在所述涂敷底座上,所述固化盖板依靠自重盖在所述固化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板铰接连接于所述定位底座上,所述涂敷盖板铰接连接于所述涂敷底座上,所述固化盖板铰接连接于所述固化底座上。
CN202320423769.9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Active CN219871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3769.9U CN219871850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3769.9U CN219871850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1850U true CN21987185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1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3769.9U Active CN219871850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1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57341A (en) Connector for light waveguid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5343544A (en) Integrated optical fiber coupl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A1302948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ating optical waveguide fibers
RU2640096C2 (ru)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крепления разъема к оптическому волокну
EP1806608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polymer coating
EP3012673B1 (en)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er and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JPH11506546A (ja) 光ファイバリボン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96407B (zh) 制备d型和锥形光纤的集抛磨和拉锥于一体的装置及方法
KR880004334A (ko) 광파이버의 접속방법
CN219871850U (zh) 一种便于散纤高效熔接的辅助装置
KR101159458B1 (ko) 광섬유 클리빙 장치
CN202600181U (zh) 新型多功能熔接夹具
JP2003089555A (ja) 光ファイバ被覆装置
US7204683B2 (en) Molding die for covering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cover forming device
US6827508B2 (en) Optical fiber fusion system
US7128478B2 (en) Optical fiber reinforcing method and optical fiber reinforcing device
JP2010266567A (ja) ホルダ、融着接続機及び融着接続方法
CA23991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ating a fiber optic splice
US4789217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elongate members of generally cylindrical form in end-to-end relationship
EP0212864A2 (en) Coaxial couplers
JP2006227561A (ja) メカニカルスプライス、光通信用回路部品、中継用光伝送路及び光伝送路
WO2018225678A1 (ja) 光ファイバ被覆除去方法
WO2005062095A2 (en) Embedded fibre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its interfacing with a surface connector
JP2006227560A (ja) メカニカルスプライス、光通信用回路部品、中継用光伝送路及び光伝送路
CN208557112U (zh) 一种光纤传感器装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