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8244U -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8244U
CN219868244U CN202320220339.7U CN202320220339U CN219868244U CN 219868244 U CN219868244 U CN 219868244U CN 202320220339 U CN202320220339 U CN 202320220339U CN 219868244 U CN219868244 U CN 219868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air
air energy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03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久岭
余冰
唐振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Zongro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erm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03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8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8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8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包括隔热铺座和空气能机构,所述隔热铺座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管,且散热管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所述散热管的顶端延伸至隔热铺座外并固定连接有导热垫,所述散热管内注有水,所述空气能机构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且空气能机构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空气能加热泵。该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热能通过导通管进入循环加热管道内,从而使得散热管内的水得以加热,且循环加热管道呈S型分布,增加热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效果更好,以便热量通过导热垫传递至室内地板,并且散热管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使得导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地板的受热均匀,提高地暖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背景技术
地暖是一种温暖舒适,卫生保健、节能环保的理想的供暖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往铺设在地板下的地暖管环路通入低温热水,从而加热地板,热量通过大面积的地面以自然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向地板以上的空间温和均匀地散发,使人体感受到辐照和空气温度的双重热作用。
但是,传统的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的加热效率低下,不能有效的保障热量持续稳定的输入,从而导致地暖的使用效果不佳。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包括隔热铺座和空气能机构,所述隔热铺座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管,且散热管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所述散热管的顶端延伸至隔热铺座外并固定连接有导热垫,所述散热管内注有水,所述空气能机构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且空气能机构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空气能加热泵,所述空气能加热泵上连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换热腔内,所述隔热铺座的内部安装有呈S型分布的循环加热管道,且循环加热管道的一端连通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另一端与换热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气能机构上安装有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散热管上安装有水位检测器,所述空气能机构上安装有与换热腔连通的压力检测器,且压力检测器与水位检测器均与控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上连通有蓄水管,且蓄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隔热铺座外并螺纹连接有管帽。
优选的,所述换热腔下端部分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具,且安装具上固定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具,且摆具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贴合板,所述密封贴合板的另一侧与换热腔的另一侧内壁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且拉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换热腔的内底壁。
优选的,所述循环加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有泄气管,且泄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推力筒。
优选的,所述推力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塞,所述滑塞密封滑动安装于推力筒内。
优选的,所述换热腔上端部分的内壁安装有与导通管连通的排气泵,所述导通管内安装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空气能加热泵将空气加热并通过进气管排至换热腔内,使得换热腔内的热能不断聚集,热能通过导通管进入循环加热管道内,从而使得散热管内的水得以加热,且循环加热管道呈S型分布,增加热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效果更好,以便热量通过导热垫传递至室内地板,并且散热管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使得导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地板的受热均匀,提高地暖的使用效果。
(2)该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当循环加热管道内的热气不断聚集时,其加热效率低于热能的传导效率,使得循环加热管道内的压强增大,此时推力筒内的复位弹簧被压缩,滑塞向着远离泄气管的方向滑动,使得循环加热管道内的压强得以减弱,当加热效率与热能传导效率相同时,循环加热管道内的压强降低,滑塞复位并提供循环加热管道一个推力,使得其内的热能流速加快,以提高加热水的效率。
(3)该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经过加热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换热腔内,若空气能加热泵的加热效率发生变化时,其输入换热腔内的热能也会随之变化,使得拉力弹簧的弹力亦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摆具绕着联动轴摆动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密封贴合板的开合面积改变,使得热能能够稳定通过导通管输送,保障设备运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具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隔热铺座;2、散热管;3、导热垫;4、空气能机构;5、换热腔;6、空气能加热泵;7、进气管;8、循环加热管道;9、导通管;10、压力检测器;11、水位检测器;12、蓄水管;13、安装具;14、联动轴;15、摆具;16、密封贴合板;17、拉力弹簧;18、泄气管;19、推力筒;20、复位弹簧;21、滑塞;22、排气泵;2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包括隔热铺座1和空气能机构4,隔热铺座1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管2,且散热管2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散热管2的顶端延伸至隔热铺座1外并固定连接有导热垫3,散热管2内注有水,空气能机构4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5,且空气能机构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空气能加热泵6,空气能加热泵6上连通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换热腔5内,隔热铺座1的内部安装有呈S型分布的循环加热管道8,且循环加热管道8的一端连通有导通管9,导通管9的另一端与换热腔5连通。
空气能机构4上安装有控制显示面板,散热管2上安装有水位检测器11,空气能机构4上安装有与换热腔5连通的压力检测器10,且压力检测器10与水位检测器11均与控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
散热管2上连通有蓄水管12,且蓄水管12的另一端延伸至隔热铺座1外并螺纹连接有管帽。
换热腔5下端部分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具13,且安装具13上固定连接有联动轴14,联动轴1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具15,且摆具1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贴合板16,密封贴合板16的另一侧与换热腔5的另一侧内壁接触连接。
摆具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7,且拉力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换热腔5的内底壁。
循环加热管道8的另一端连通有泄气管18,且泄气管18的另一端连通有推力筒19。
推力筒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且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塞21,滑塞21密封滑动安装于推力筒19内。
换热腔5上端部分的内壁安装有与导通管9连通的排气泵22,导通管9内安装有单向阀23。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时,空气能加热泵6将空气加热并通过进气管7排至换热腔5内,使得换热腔5内的热能不断聚集,热能通过导通管9进入循环加热管道8内,从而使得散热管2内的水得以加热,且循环加热管道8呈S型分布,增加热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效果更好,以便热量通过导热垫3传递至室内地板,并且散热管2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使得导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地板的受热均匀,提高地暖的使用效果;当循环加热管道8内的热气不断聚集时,其加热效率低于热能的传导效率,使得循环加热管道8内的压强增大,此时推力筒19内的复位弹簧20被压缩,滑塞21向着远离泄气管18的方向滑动,使得循环加热管道8内的压强得以减弱,当加热效率与热能传导效率相同时,循环加热管道8内的压强降低,滑塞21复位并提供循环加热管道8一个推力,使得其内的热能流速加快,以提高加热水的效率;经过加热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换热腔5内,若空气能加热泵的加热效率发生变化时,其输入换热腔5内的热能也会随之变化,使得拉力弹簧17的弹力亦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摆具15绕着联动轴14摆动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密封贴合板16的开合面积改变,使得热能能够稳定通过导通管9输送,保障设备运作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包括隔热铺座(1)和空气能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铺座(1)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管(2),且散热管(2)的顶部呈树形分叉设置,所述散热管(2)的顶端延伸至隔热铺座(1)外并固定连接有导热垫(3),所述散热管(2)内注有水,所述空气能机构(4)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5),且空气能机构(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空气能加热泵(6),所述空气能加热泵(6)上连通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换热腔(5)内,所述隔热铺座(1)的内部安装有呈S型分布的循环加热管道(8),且循环加热管道(8)的一端连通有导通管(9),所述导通管(9)的另一端与换热腔(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能机构(4)上安装有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散热管(2)上安装有水位检测器(11),所述空气能机构(4)上安装有与换热腔(5)连通的压力检测器(10),且压力检测器(10)与水位检测器(11)均与控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上连通有蓄水管(12),且蓄水管(12)的另一端延伸至隔热铺座(1)外并螺纹连接有管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5)下端部分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具(13),且安装具(13)上固定连接有联动轴(14),所述联动轴(1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具(15),且摆具(1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贴合板(16),所述密封贴合板(16)的另一侧与换热腔(5)的另一侧内壁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具(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7),且拉力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换热腔(5)的内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管道(8)的另一端连通有泄气管(18),且泄气管(18)的另一端连通有推力筒(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筒(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且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塞(21),所述滑塞(21)密封滑动安装于推力筒(19)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5)上端部分的内壁安装有与导通管(9)连通的排气泵(22),所述导通管(9)内安装有单向阀(23)。
CN202320220339.7U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Active CN219868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0339.7U CN219868244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0339.7U CN219868244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8244U true CN219868244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0339.7U Active CN219868244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8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5505U (zh) 一种金属辐射板及辐射空调系统
CN105352015B (zh) 基于相变蓄能的主被动对流与辐射换热内墙系统
CN109518835A (zh) 一体化多功能集成墙
CN219868244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CN105115021B (zh) 一种相变蓄热箱耦合散热管排的取暖器
CN208139413U (zh) 一种光伏温差发电采暖系统
CN103162333A (zh) 汽水循环式取暖器
CN207962831U (zh) 一种蓄热式暖炕
CN207569968U (zh) 一种板式水电一体散热器系统
CN207610266U (zh) 一种水电一体散热器系统
CN209585338U (zh) 一体化多功能集成墙
CN202166116U (zh) 一种多功能电暖器
CN207019159U (zh) 一种适于室内使用的加热器
CN201621774U (zh) 一种节能暖气片
CN219679352U (zh) 一种温室大棚用节能供暖装置
CN106051889A (zh) 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
CN207570367U (zh) 一种电驱的水电一体散热器
CN206556282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7569975U (zh) 一种电驱的新型水电一体散热器
CN205505169U (zh) 定向散热脚部取暖器
CN221599607U (zh) 一种温控床垫的控温主机
CN218763253U (zh) 一种照明热能利用系统
CN207569976U (zh) 一种新型板式水电一体散热器
CN220958628U (zh) 一种内嵌红外材料均热层吊顶辐射板及控制系统
CN108386919A (zh) 一种超薄型渗透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1

Address after: Room 5-50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or 101, West Zhonghua Road and South Industrial Stree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nji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24000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Zongrong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506, floor 5, building 1, No. 553 Yingbin Road, Nanyu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Therm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