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3319U - 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63319U CN219863319U CN202321332001.7U CN202321332001U CN219863319U CN 219863319 U CN219863319 U CN 219863319U CN 202321332001 U CN202321332001 U CN 202321332001U CN 219863319 U CN219863319 U CN 219863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glass box
- fixed
- steel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5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包括玻璃盒子钢架主体,所述玻璃盒子钢架主体的钢件交点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后部拐角固定有限位方块,所述固定底板的后部放置有第一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所属结构分别与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位置限定,卡合固定的方式增加了玻璃盒子钢架主体的拼装灵活性,使得在出现拼装偏差时不需要对第一钢板或第二钢板进行整体的切割调整,增加调整后第一钢板或第二钢板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浪费,增加装置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玻璃盒子”建筑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建筑观念,为创造崭新的建筑环境和城市景观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设计师为了营造一种现代工业美学的视觉效果,将“玻璃盒子”设计成漂浮式艺术呈现形式,整体造型的阵立体排列是施工中的难点,同时由于结构为悬空式,解决结构自重成为建筑的一种大胆尝试。
目前现有技术中,玻璃盒子建筑主要包括框架钢板和玻璃幕墙等结构组成,通过电焊机将组成建筑框架的框架钢板相互焊接,之后在其外部安装玻璃幕墙。
但现有技术中,用电焊机对框架钢板进行焊接组装后,框架钢板的相对位置就被固定,无法进行更改,而在焊接完毕后出现焊接偏差或需要对框架进行尺寸更改的情况时需要对框架进行切割,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经切割后的框架钢板不能被完全回收利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包括玻璃盒子钢架主体,所述玻璃盒子钢架主体的钢件交点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后部拐角固定有限位方块,所述固定底板的后部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上下位置上限位方块的相邻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钢板的后壁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一钢板的后部放置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侧位置上限位方块的相邻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钢板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二圆槽,四个所述限位方块的相邻侧壁之间卡合安装有十字顶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十字顶板的前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压制组件,所述第一压制组件包括第一压板,所述十字顶板的前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压制组件,所述第二压制组件包括第二压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的后表面与第一钢板的前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压板的后部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十字顶板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压板前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短杆,所述第一限位短杆的外壁与第一圆槽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板的前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十字顶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压板前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固定有第二限位短杆,所述第二限位短杆的外壁与第二圆槽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限位方块的后表面均开设有卡合圆槽,四个所述限位方块的后部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斜板,所述限位斜板的前表面与十字顶板的后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斜板的一端前部固定有契合圆块,所述契合圆块的外壁与卡合圆槽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斜板的另一端前部固定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外表壁开设有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圆弧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四个外螺纹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对玻璃盒子钢架主体上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卡合固定,其中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是分别开设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与固定组件相互配合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的结构,通过固定组件所属结构分别与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位置限定,卡合固定的方式增加了玻璃盒子钢架主体的拼装灵活性,使得在出现拼装偏差时不需要对第一钢板或第二钢板进行整体的切割调整,增加调整后第一钢板或第二钢板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浪费,增加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盒子钢架主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前视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后视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方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斜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十字顶板前视的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玻璃盒子钢架主体;2、固定组件;21、固定底板;22、限位方块;3、第一钢板;31、第一圆槽;4、第二钢板;41、第二圆槽;5、十字顶板;51、第一压制组件;511、第一压板;52、第二压制组件;521、第二压板;512、第一弹簧;513、第一限位短杆;522、第二弹簧;523、第二限位短杆;221、卡合圆槽;6、限位组件;61、限位斜板;62、契合圆块;63、圆弧板;64、外螺纹;7、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包括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所述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的钢件交点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底板21,所述固定底板21的后部拐角固定有限位方块22,所述固定底板21的后部放置有第一钢板3,所述第一钢板3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上下位置上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钢板3的后壁开设有第一圆槽31,所述第一钢板3的后部放置有第二钢板4,所述第二钢板4的两侧分别与两侧位置上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钢板4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二圆槽41,四个所述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之间卡合安装有十字顶板5;
工作时,为了解决焊接完毕后出现焊接偏差或需要对框架进行尺寸更改的情况时需要对框架进行切割,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经切割后的框架钢板被不能被完全回收利用的问题,固定组件2被安装在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上,通过固定组件2对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上的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卡合固定,其中第一圆槽31和第二圆槽41是分别开设在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与固定组件2相互配合对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的结构,限位方块22被固定在固定底板21的前部拐角处,通过其分别与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的侧板之间的相互卡合,并通过固定组件2所属结构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相对位置的相对,十字顶板5被卡合安装在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之间,防止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与固定组件2脱离。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十字顶板5的前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压制组件51,所述第一压制组件51包括第一压板511,所述十字顶板5的前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压制组件52,所述第二压制组件52包括第二压板521;
工作时,第一压制组件51和第二压制组件52被设置在十字顶板5的前部通过其上第一压板511和第二压板521分别与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之间的相互接触实现对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相对位置的挤压限定,增加装置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压板511的后表面与第一钢板3的前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压板511的后部固定有第一弹簧512,所述第一弹簧512的一端与十字顶板5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压板511前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短杆513,所述第一限位短杆513的外壁与第一圆槽31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工作时,第一压板511通过第一弹簧512与十字顶板5之间的相互连接,实现十字顶板5对第一压板511的固定,且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第一压板511的相对位置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相对厚度的变化同时,通过第一限位短杆513与第一圆槽31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对第一钢板3的位置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压板521的前部固定有第二弹簧522,所述第二弹簧522的一端与十字顶板5相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21前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固定有第二限位短杆523,所述第二限位短杆523的外壁与第二圆槽41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工作时,第二压板521通过第二弹簧522与十字顶板5连接,实现十字顶板5对第二压板521的固定,且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第一压板511的相对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以配合第一压板511适应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的相对后部变化的同时,通过第二限位短杆523与第二圆槽41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对第二钢板4的位置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四个所述限位方块22的后表面均开设有卡合圆槽221,四个所述限位方块22的后部均设置有限位组件6;
工作时,限位方块22通过卡合圆槽221的开设对限位组件6进行安装,限位组件6是装置中对十字顶板5进行位置限定防止其与固定组件2发生相互脱离的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斜板61,所述限位斜板61的前表面与十字顶板5的后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斜板61的一端前部固定有契合圆块62,所述契合圆块62的外壁与卡合圆槽221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工作时,限位斜板61通过契合圆块62与卡合圆槽221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限位方块22对限位斜板61的固定,且使得能通过对限位斜板61的旋转控制其对十字顶板5的限位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斜板61的另一端前部固定有圆弧板63,所述圆弧板63的外表壁开设有外螺纹64;
工作时,圆弧板63被安装在限位斜板61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外螺纹64对固定螺母7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5所示,多个所述圆弧板63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母7,所述固定螺母7与四个外螺纹64螺旋连接;
工作时,通过固定螺母7与外螺纹64之间的螺旋连接实现固定螺母7对限位组件6的固定,进而实现限位组件6对十字顶板5的限定。
工作原理:为了解决焊接完毕后出现焊接偏差或需要对框架进行尺寸更改的情况时需要对框架进行切割,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经切割后的框架钢板被不能被完全回收利用的问题,固定组件2被安装在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上,通过固定组件2对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上的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卡合固定,限位方块22被固定在固定底板21的前部拐角处,十字顶板5被卡合安装在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之间,防止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与固定组件2脱离,第一压制组件51和第二压制组件52被设置在十字顶板5的前部对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相对位置的挤压限定,第一压板511通过第一弹簧512与十字顶板5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第一限位短杆513与第一圆槽31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对第一钢板3的位置限定,第二压板521通过第二弹簧522与十字顶板5连接,通过第二限位短杆523与第二圆槽41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对第二钢板4的位置限定,限位斜板61通过契合圆块62与卡合圆槽221之间的相互卡合实现限位方块22对限位斜板61的固定,且使得能通过对限位斜板61的旋转控制其对十字顶板5的限位状态,圆弧板63被安装在限位斜板61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外螺纹64对固定螺母7进行安装,通过固定螺母7与外螺纹64之间的螺旋连接实现固定螺母7对限位组件6的固定实现限位组件6对十字顶板5的限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包括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所述玻璃盒子钢架主体(1)的钢件交点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底板(21),所述固定底板(21)的后部拐角固定有限位方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21)的后部放置有第一钢板(3),所述第一钢板(3)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上下位置上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钢板(3)的后壁开设有第一圆槽(31),所述第一钢板(3)的后部放置有第二钢板(4),所述第二钢板(4)的两侧分别与两侧位置上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钢板(4)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二圆槽(41),四个所述限位方块(22)的相邻侧壁之间卡合安装有十字顶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顶板(5)的前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压制组件(51),所述第一压制组件(51)包括第一压板(511),所述十字顶板(5)的前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压制组件(52),所述第二压制组件(52)包括第二压板(5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511)的后表面与第一钢板(3)的前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压板(511)的后部固定有第一弹簧(512),所述第一弹簧(512)的一端与十字顶板(5)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压板(511)前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短杆(513),所述第一限位短杆(513)的外壁与第一圆槽(31)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521)的前部固定有第二弹簧(522),所述第二弹簧(522)的一端与十字顶板(5)相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21)前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固定有第二限位短杆(523),所述第二限位短杆(523)的外壁与第二圆槽(41)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限位方块(22)的后表面均开设有卡合圆槽(221),四个所述限位方块(22)的后部均设置有限位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斜板(61),所述限位斜板(61)的前表面与十字顶板(5)的后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斜板(61)的一端前部固定有契合圆块(62),所述契合圆块(62)的外壁与卡合圆槽(221)的内壁之间相互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斜板(61)的另一端前部固定有圆弧板(63),所述圆弧板(63)的外表壁开设有外螺纹(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圆弧板(63)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母(7),所述固定螺母(7)与四个外螺纹(64)螺旋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32001.7U CN219863319U (zh) | 2023-05-29 | 2023-05-29 | 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32001.7U CN219863319U (zh) | 2023-05-29 | 2023-05-29 | 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63319U true CN219863319U (zh) | 2023-10-20 |
Family
ID=8834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32001.7U Active CN219863319U (zh) | 2023-05-29 | 2023-05-29 | 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63319U (zh) |
-
2023
- 2023-05-29 CN CN202321332001.7U patent/CN2198633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90163B (zh) | 一种一体成型铝合金建筑模板 | |
CN100552242C (zh) | 偏心螺栓及其装配施工方法 | |
CN105735625A (zh) | 一种用于地坪施工的侧模支撑体系 | |
CN204993172U (zh) | 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安装系统 | |
CN210976227U (zh) | 一种幕墙装饰板安装结构 | |
CN106917505B (zh) | 一种建筑用透明塑料模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188605U (zh) | 可拼接的快速建模用建筑板材和模板筋及模板与模板结构 | |
CN219863319U (zh) | 悬浮式玻璃盒子建筑结构 | |
CN111456432A (zh) | 一种装配式水平拼接模板 | |
CN205637522U (zh) | 一种用于地坪施工的侧模支撑体系 | |
CN203188611U (zh) | 双向自承式建筑模板系统 | |
CN106003387A (zh) | 一种组合模具 | |
CN105350767A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凸出截面型材及其单元模板结构 | |
CN201232352Y (zh) | L型转角模板 | |
CN203373882U (zh) | 一种幕墙隐框全压块及其安装工具 | |
CN2734900Y (zh) | 横梁模板支撑组合结构 | |
CN202519847U (zh) | 幕墙异形龙骨 | |
CN216587673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系统中的墙壁模 | |
CN211421498U (zh) | 一种快速安装建筑幕墙 | |
CN2746057Y (zh) | 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模板体系 | |
CN209625632U (zh) | 一种固定牢固的标识牌 | |
CN210032246U (zh) | 一种玻璃幕墙板式预埋件 | |
CN209369163U (zh) | 一种易拼接稳定幕板 | |
CN103122690A (zh) | 可拼接的快速建模用建筑板材和模板筋及模板与模板结构 | |
CN103216087B (zh) | 一种双向自承式建筑模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