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2757U - 钢管桩 - Google Patents

钢管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2757U
CN219862757U CN202320903147.6U CN202320903147U CN219862757U CN 219862757 U CN219862757 U CN 219862757U CN 202320903147 U CN202320903147 U CN 202320903147U CN 219862757 U CN219862757 U CN 219862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assembly
cavity
hole
pil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31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兴旭
高杰
宋磊
姜官森
潘敏军
罗通
吴明亮
李继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31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2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2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2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包括:管体,管体限定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贯穿腔壁的第一通孔,用于将集水沟内的积水引入容纳腔内;桩尖组件,桩尖组件连接于管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桩尖组件限定有过滤腔,过滤腔和容纳腔相连通,桩尖组件上还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于桩尖组件的侧壁且贯穿侧壁,坑底的积水能够通过第二通孔经由过滤腔进入容纳腔;其中,钢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坑体内,桩尖组件位于管体下方,并且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一通孔位于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之间,第二通孔位于建筑基坑的坑底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桩能够将基坑的坑底的积水和基坑周围地面的积水均收集到钢管桩内,统一处理。

Description

钢管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造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各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法,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拉森钢板桩又叫U型钢板桩,它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在建桥围堰、大型管道铺设、临时沟渠开挖时作挡土、挡水、挡沙墙;在码头、卸货场作护墙、挡土墙、堤防护岸等,工程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挖设基坑进行施工时,将拉森钢板桩围设在基坑的四周,能够有效挡水,但是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不仅有降雨,有的地方还有充足的地下水,这些水均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还需要在基坑的坑底设置集水井,将降雨和地下水收集后通过水泵抽走,基坑的顶部的四周也需要设置集水井,将周围的水收集之后抽走,在基坑底部和顶部均设置集水井,两处集水井的积水再单独设置水泵对其进行转移,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桩,能够将建筑基坑底部和建筑基坑周围地面集水沟内的积水均收集到钢管桩内部,统一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钢管桩,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贯穿所述腔壁的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集水沟内的积水引入所述容纳腔内;
桩尖组件,所述桩尖组件连接于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所述桩尖组件限定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桩尖组件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桩尖组件的侧壁且贯穿所述侧壁,所述坑底的积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经由所述过滤腔进入所述容纳腔;
其中,所述钢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坑体内,所述桩尖组件位于所述管体下方,并且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之间,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建筑基坑的坑底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建筑基坑挖设于地面,钢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基坑内,第一通孔将集水沟内的积水引入容纳腔,桩尖组件位于建筑基坑的底面之下,基坑内的积水能够通过第二通孔经由过滤腔进入容纳腔,同时基坑底面以下的地下水也能够经由过滤腔进入容纳腔,基坑周围地面集水沟内的积水、基坑底部的积水和基坑底面以下的地下水均能够进入容纳腔内,统一通过水泵抽走处理或二次利用,不仅确保基坑内的施工正常进行,也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桩尖组件包括连接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在竖直方向上设于所述连接部下方,所述插入部设置为锥形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插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管体相连接,以使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连接部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管体上设有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管体和所述桩尖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内,以对所述建筑基坑的坑底流入所述过滤腔的积水进行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桩尖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内壁面上,所述滤芯上设有和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限位块能够伸入所述凹槽,以限制所述滤芯相对于所述桩尖组件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且覆盖位于所述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之间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对所述集水沟流入所述容纳腔的积水进行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管体外侧,且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一侧,用于限制所述滤芯相对于所述管体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能够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和所述桩尖组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中钢管桩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中钢管桩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中桩尖组件和管体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中管体和地面集水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中管体和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管体100、第一通孔110;
桩尖组件200、第二通孔210、连接部220、插入部230、固定件240、限位块250;
滤芯300;
限位板400;
挡板500;
连接件600;
地面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管桩,设置在建筑基坑内,将建筑基坑的坑底的积水、建筑基坑周围地面集水沟的积水和部分地下水收集到钢管桩内,统一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钢管桩包括管体和桩尖组件,钢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坑内,其中管体上设有第一通孔,至少部分第一通孔能够将集水沟内的积水引入钢管桩内,桩尖组件插入基坑的底面之下,以使桩尖组件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基坑的底面之下,将基坑底部的积水和地下水引入钢管桩内部,通过水泵统一抽走进行处理或二次利用。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7,钢管桩包括管体100和桩尖组件200,管体100限定有容纳腔,用于容纳积水,在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0,第一通孔110贯穿容纳腔的腔壁,用于将集水沟内的积水引入容纳腔(为了保证集水沟内的积水能够较好的流入容纳腔,第一通孔110的数量一般为多个,如第一通孔110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一通孔110的排列方式不被限定),桩尖组件200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于管体100下方,桩尖组件200限定有过滤腔,在桩尖组件200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10,第二通孔210贯穿桩尖组件200的侧壁,(为了保证基坑底部内的积水和地下水能够较好的流入过滤腔,第二通孔210的数量一般为多个,如第二通孔210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通孔210的排列方式不被限定),地下水和基坑底部的积水能够通过第二通孔210流入过滤腔,经由过滤腔进入容纳腔。
建筑施工过程中,降雨是在所难免的,降雨会汇集在基坑的底部和四周的地面700上,积水过多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建筑基坑是挖设于地面700的,用于建筑施工,在竖直方向上从地面700向下挖设,基坑基本成型之后,在基坑的四周设置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钢管桩,然后将支撑钢板连接在钢管桩上,多个钢板相互连接,对基坑周围的土壤进行支撑,以确保基坑不会塌陷,也能防止外部积水进入基坑,同时在基坑周围的地面700上还需要挖设一条集水沟,该集水沟最好环绕基坑设置,以更好将周围积水收集,积水收集到集水沟之后经过第一通孔110进入容纳腔,可以理解的是,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一通孔110位于地面700和集水沟的沟底之间,以确保集水沟内的积水能够进入容纳腔,第二通孔210在竖直方向上要位于基坑的坑底下方,也即桩尖组件200要插入基坑的坑底之下,以确保坑底的积水和地下水能够进入容纳腔,也能防止容纳腔内的水流到基坑的坑底,
可以理解的是,集水沟和坑底的积水和地下水进入容纳腔之后,设置水泵即可将容纳腔内的水排出,由于水的流动特性,集水沟内的积水和基坑底部的积水,均能够流入容纳腔被抽走,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通孔210的地下水,也能够流入容纳腔内被抽走,各处的积水均能够通过钢管桩统一收集然后排出或者收集之后二次利用,从而确保了在建筑基坑内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也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桩尖组件200包括连接部220和插入部230,插入部230在竖直方向上设于连接部220的下方,插入部230设置为锥形,连接部220则和管体100相对应,连接部220和管体100连接,各个第二通孔210设置在插入部230上,可以理解的是,桩尖组件200需要设置在基坑的底面之下,才能更好的将坑底的积水和部分地下水引入容纳腔内,实际应用中,基坑底部为泥土,将插入部230设置为锥形,能够确保桩尖组件200更好的插入泥土之内,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各个第二通孔210设置在插入部230上,能够确保插入部230插入基坑底面下之后,各第二通孔210在竖直方向上均低于基坑的底面,以确保基坑底部的积水和地下水能够被更好的收集,同时容纳腔内的积水不会通过第二通孔210流入基坑内,从而保证基坑内的施工能够正常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管桩还包括固定件240,用于将桩尖组件200和管体100可拆卸连接,连接部22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管体100上设有和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桩尖组件200和管体100连接时,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固定件24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桩尖组件200和管体100相连接,参照图5和图6,图示实施例中固定件240为螺栓和螺母,实际应用中,固定件240不被限定,能够将管体100和桩尖组件200可拆卸连接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桩尖组件200需要插入到基坑的底面之下的泥土之中,才能够将基坑底部的积水和地下水引入容纳腔内排出,实际应用中,泥土可能会通过第二通孔210进入过滤腔,部分第二通孔210也可能会被泥土堵塞,通过固定件240将桩尖组件200和管体100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将桩尖组件200和管体100拆卸,然后对过滤腔进行清洗,也能够将堵塞的第二通孔210快速进行疏通,从而确保坑底的积水和部分的地下水能够快速、高效的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管桩还包括滤芯300,滤芯300的材料不被限定,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即可,参照图6,滤芯300设在过滤腔内,对通过第二通孔210流入过滤腔内的积水和地下水进行过滤,保证水的纯净度,被过滤之后的水进入容纳腔,通过水泵抽走,收集之后能够二次利用,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300仅设置在连接部22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桩尖组件200能够插入泥土之中,插入部230的形状为锥形,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滤芯300仅设置在连接部220,能够使得滤芯300的生产加工更加简便,不用对应插入部230的形状而进行生产,从而降低了滤芯300生产加工的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桩尖组件200还包括限位块250,限位块250设置在过滤腔的内壁面上,并且滤芯300的周向上还设有和限位块250相对应的凹槽,滤芯300放入过滤腔内时,限位块250伸入滤芯300上的凹槽内,以限制滤芯300相对于桩尖组件200的移动,能够理解的是,滤芯300用于对进入容腔内的水进行过滤,对滤芯300进行定位,不仅能够确保滤芯300安装稳固,还能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滤芯300不会发生移动,从而确保对经由过滤腔进入容纳腔的水均进行过滤,保证水的纯净度,以确保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管桩还具有滤芯300,滤芯300设在管体100的外侧,并且和第一通孔110的位置相对应,滤芯300覆盖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700之间的各第一通孔110,能够理解的是,至少部分的第一通孔110在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700之间,以确保集水沟内的积水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容纳腔内,滤芯300设置在这部分的第一通孔110的外侧,能够确保集水沟内的积水经过过滤之后再进入容纳腔,从而确保水的纯净度,以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管桩还包括限位板400,限位板400连接在管体100的外侧,并且限位板400设置在各第一通孔110的至少一侧,能够理解的是,滤芯300设置在第一通孔110外侧,用于对积水进行过滤,设置限位板400在各第一通孔110的至少一侧,能够对滤芯300进行定位,参照图1和图4,各第一通孔1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有限位板400,实际应用中,滤芯300设置在两块限位板400之间,不仅能够确保对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容纳腔的积水进行过滤,滤芯300也不会相对于管体100产生移动,从而保证了过滤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管桩还包括挡板500,挡板500设置在管体100外侧,能够遮挡至少部分的第一通孔110,能够理解的是,在钢管桩的安装过程中,或是挖设集水沟时,设置挡板500将各第一通孔110遮挡,能够防止泥土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容纳腔内,或是泥土将容纳腔堵塞,影响钢管桩安装好之后的正常使用,能够理解的是,为了节省成本,钢管桩一般批量化生产,由于施工环境的不同,在钢管桩安装好投入使用之后,并非全部的第一通孔110均位于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700之间,有部分的第一通孔110可能位于集水沟的沟底下方,这部分第一通孔110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在其外侧安装滤芯300,通过挡板500将这部分第一通孔110遮挡,能够防止泥土通过这部分第一通孔110进入容纳腔,从而保证容纳腔内的水的纯净度,确保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限位板400不仅能够对滤芯300进行定位,也能够对挡板500进行定位,两侧的限位板400上均设有凹槽,挡板500插入两块限位板400之间,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以实现对至少部分第一通孔110的遮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钢管桩还包括连接件600,连接件600设置在管体100的外侧,用于连接钢板,能够理解的是,钢板和钢管桩共同作用,才能确保基坑的正常使用,管体100的外侧设置和钢板相对应的连接件600,能够确保钢板和钢管桩的连接,对基坑进行支撑和防水,以确保基坑内施工的正常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100和桩尖组件200为一体式结构,能够理解的是,管体100和桩尖组件200在加工过程中一体成型,能够减少生产加工的步骤,降低成本,也能更好的大规模批量化进行生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钢管桩,用于收集建筑基坑的坑底和所述建筑基坑周围地面集水沟的积水,所述建筑基坑挖设于地面,在竖直方向上向下延伸,以形成坑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贯穿所述腔壁的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集水沟内的积水引入所述容纳腔内;
桩尖组件,所述桩尖组件连接于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所述桩尖组件限定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桩尖组件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桩尖组件的侧壁且贯穿所述侧壁,所述坑底的积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经由所述过滤腔进入所述容纳腔;
其中,所述钢管桩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坑体内,所述桩尖组件位于所述管体下方,并且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之间,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建筑基坑的坑底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组件包括连接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在竖直方向上设于所述连接部下方,所述插入部设置为锥形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插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管体相连接,以使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连接部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管体上设有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管体和所述桩尖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内,以对所述建筑基坑的坑底流入所述过滤腔的积水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内壁面上,所述滤芯上设有和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限位块能够伸入所述凹槽,以限制所述滤芯相对于所述桩尖组件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且覆盖位于所述集水沟的沟底和地面之间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对所述集水沟流入所述容纳腔的积水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管体外侧,且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一侧,用于限制所述滤芯相对于所述管体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能够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桩尖组件为一体式结构。
CN202320903147.6U 2023-04-10 2023-04-10 钢管桩 Active CN219862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3147.6U CN219862757U (zh) 2023-04-10 2023-04-10 钢管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3147.6U CN219862757U (zh) 2023-04-10 2023-04-10 钢管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2757U true CN21986275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3147.6U Active CN219862757U (zh) 2023-04-10 2023-04-10 钢管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2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9571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基坑排水结构
CN216475132U (zh) 一种基坑快速降水系统
CN111519734B (zh) 一种河道暗涵涵内淤泥清淤方法
CN110409420B (zh) 迎坑面兼有降水功能的地下连续墙
CN111119210A (zh)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CN219862757U (zh) 钢管桩
CN113373963A (zh) 一种用于集水坑和电梯基坑的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798792U (zh) 一种明挖基坑深淤泥层真空降水系统
CN215585611U (zh) 一种过滤器及其过滤式集水井构造
CN214940310U (zh) 一种水压感应式集水坑自动报警排水系统
CN110306564B (zh)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CN211057828U (zh) 一种土方填挖临时排水结构
CN108468544A (zh) 一种稀土的开采方法
CN211036962U (zh) 一种迎坑面兼有降水功能的地下连续墙
CN111962538A (zh) 一种移动式降水井装置及移动式降水井施工方法
CN212772426U (zh) 一种基坑排水机构
CN211312568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深基坑排水结构
CN114960714B (zh) 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608171A (zh) 一种沙洲地下软基管、井降水抗浮管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157748U (zh) 一种应力释放型钢筋箍笼砂井基坑降水装置
CN111005761A (zh) 一种矿山法隧道的集水、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92517U (zh)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CN220377336U (zh) 一种pe波纹管
CN214194558U (zh) 一种深基坑用集水排水装置
CN216765949U (zh)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