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2517U -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2517U
CN219992517U CN202321369169.5U CN202321369169U CN219992517U CN 219992517 U CN219992517 U CN 219992517U CN 202321369169 U CN202321369169 U CN 202321369169U CN 219992517 U CN219992517 U CN 219992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ttom plate
water collecting
collecting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91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林行
崔学铭
王飞
青岚
李金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91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2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2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2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属于建设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装置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内壳体,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内,内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容纳腔;填充物,填充物填充在容纳腔内;过滤层,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分别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壁和内壳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填充物与过滤层的配合,既能实现地下水的渗透流动内壳体内,又能阻止泥沙等杂质汇集到内壳体内,又因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可重复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不仅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也更加的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地下室施工往往会遇到地下水。为方便地下室施工,则必须将地下水降低至施工操作面以下,为此则必须施做降水井或排水沟+集水井。因井点降水井小,影响范围小,所以若采用降水井,则需要布设很多井点。而若采用排水沟+集水井方式,则传统的集水井都是新开挖形成且会随时间的推移在井内汇集到很多泥沙,从而影响集水效果。
同样,几乎所有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都会在地面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以便于地下水往上抽排或是组织地表水向地下室汇集。但是,传统的集水井主要是靠砌块砌筑或混凝土现浇而成,只能一次投入使用,浪费材料,不够低碳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装置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
内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容纳腔;
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容纳腔内;
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过滤层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四个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四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四个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杆,同一个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一底板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一通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包括四个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底板在水平面的投影内部,四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四个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同一个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二底板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二通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
防漏层,所述防漏层的数量为两层,一层所述防漏层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上,另一层所述防漏层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两层所述防漏层均通过铁丝分别与所述外壳体以及所述内壳体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层为铁丝网。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为土工布。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为级配石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填充物以及过滤层,外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内壳体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内,内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容纳腔,填充物填充在容纳腔内,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分别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壁和内壳体的内侧壁上。
通过上述结构,在需要将地下水降低至施工操作面以下时,现在现场挖出集水井坑,再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放入集水井坑内,并调整角度,使其与排水沟相接,开始作业后,地下水便通过第一通水孔和第二通水孔进入到内壳体内,因过滤层的设置,减小了泥沙等其他杂质进入到内壳体内的几率,从而降低了泥沙影响集水效果的几率,同时,避免了填充物从第一通水孔掉出外壳体内,以及从第二通水孔进入内壳体内,而通过填充物的设置,不仅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同时增加了配重,使得该可周转集水装置能更加稳固的放置在集水井坑内,在作业完成后,将本可周转集水装置吊装运走,等待下一次使用,最后将集水井坑回填即可,这样,通过填充物与过滤层的配合,既能实现地下水的渗透流动内壳体内,又能阻止泥沙等杂质汇集到内壳体内,又因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可重复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不仅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也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外壳体,11-第一侧板,12-第一底板,2-内壳体,21-第二侧板,22-第二底板,3-级配石料,4-土工布,5-铁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装置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填充物以及过滤层,其中:
外壳体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
内壳体2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上,内壳体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有容纳腔,通过第一通水孔与第二通水孔的设置,使得地下水能通过第一通水孔和第二通水孔汇集到内壳体2内,达到集水的目的。
填充物填充在容纳腔内,通过填充物的设置,使得地下水能够流通,而同时降低了泥沙等杂质进入内壳体2的几率。
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分别安装在外壳体1的外侧壁和内壳体2的内侧壁上,这样,通过过滤层的设置,进一步地减小了泥沙进入内壳体2内的几率。
通过上述结构,在需要将地下水降低至施工操作面以下时,现在现场挖出集水井坑,再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放入集水井坑内,并调整角度,使其与排水沟相接,开始作业后,地下水便通过第一通水孔和第二通水孔进入到内壳体2内,因过滤层的设置,减小了泥沙等其他杂质进入到内壳体2内的几率,从而降低了泥沙影响集水效果的几率,同时,避免了填充物从第一通水孔掉出外壳体1内,以及从第二通水孔进入内壳体2内,而通过填充物的设置,不仅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同时增加了配重,使得该可周转集水装置能更加稳固的放置在集水井坑内,在作业完成后,将本可周转集水装置吊装运走,等待下一次使用,最后将集水井坑回填即可,这样,通过填充物与过滤层的配合,既能实现地下水的渗透流动内壳体2内,又能阻止泥沙等杂质汇集到内壳体2内,又因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可重复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不仅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也更加的环保。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外壳体1包括四个第一侧板11和第一底板12,四个第一侧板11分别安装在第一底板12的四个侧壁上,第一侧板11和第一底板1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杆,同一个第一侧板11或第一底板12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连接杆可以通过焊接或者是粘接或者是热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可选地,第一连接杆为钢筋条,钢筋条的强度高、韧性、可塑性好且便宜。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内壳体2包括四个第二侧板21和第二底板22,第二底板22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一底板12在水平面的投影内部,四个第二侧板21分别安装在第二底板22的四个侧壁上,第二侧板21和第二底板22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同一个第二侧板21或第二底板22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杆的长度,这样,在安装内壳体2与外壳体1时,使得内壳体2的外底壁与外壳体1的内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更便于填充填充物。
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通水孔。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外壳体1与内壳体2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这样,根据实际情况来预制该可周转集水装置,更便于施工以及汇集地下水。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还包括防漏层,其中:
防漏层的数量为两层,一层防漏层可拆卸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另一层防漏层可拆卸安装在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通过防漏层的设置,减小了填充物从第一通水孔中掉出外壳体1,以及从第二通水孔中进入内壳体2内,同时,减小了过滤层被填充物损坏的几率。
可选地,防漏层为铁丝网5,使用铁丝网5来制成防漏层,进一步地节约了成本,且铁丝网5还可以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两层防漏层均通过铁丝分别与外壳体1以及内壳体2安装在一起,这样,通过铁丝将铁丝网5固定在外壳体1和内壳体2上,不仅便于更换铁丝网5,且便宜。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过滤层为土工布4,土工布4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且由于材质轻柔,故运送、铺设、施工方便,同时耐腐蚀,在不同的酸碱度的泥土及水中能长久地耐腐蚀。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填充物为级配石料3,级配石料3环保,有抗压承载力的性能,使用范围广泛,牢固,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
内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内,所述内壳体(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内壳体(2)之间设有容纳腔;
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容纳腔内;
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过滤层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壁和所述内壳体(2)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四个第一侧板(11)和第一底板(12),四个所述第一侧板(11)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12)的四个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杆,同一个所述第一侧板(11)或所述第一底板(12)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一通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包括四个第二侧板(21)和第二底板(22),所述第二底板(22)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2)在水平面的投影内部,四个所述第二侧板(21)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22)的四个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同一个所述第二侧板(21)或所述第二底板(22)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二通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内壳体(2)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漏层,所述防漏层的数量为两层,一层所述防漏层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另一层所述防漏层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防漏层均通过铁丝分别与所述外壳体(1)以及所述内壳体(2)安装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层为铁丝网(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土工布(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级配石料(3)。
CN202321369169.5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Active CN219992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9169.5U CN219992517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9169.5U CN219992517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2517U true CN219992517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9169.5U Active CN219992517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2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75132U (zh) 一种基坑快速降水系统
CN105133581A (zh) 支护结构中抗拔桩、格构柱及降水井三合一施工方法
CN110409420B (zh) 迎坑面兼有降水功能的地下连续墙
CN111456056A (zh) 深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法
CN108677925A (zh) 半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053140U (zh) 一种钢筋笼降水井
CN110629777A (zh) 一种井点降水装置、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92517U (zh)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
CN210288405U (zh) 一种局部深坑导流排水沟系统
CN216475128U (zh) 一种集水井内设临时水箱的建筑底板抽排水结构
CN116556383A (zh)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301810U (zh)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CN115045311A (zh) 一种基坑排水与结构抗浮结合的方法
CN213653500U (zh)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CN211547830U (zh) 一种防止地面泛潮的结构
CN212272300U (zh) 一种矿山法隧道的集水、排水结构
CN212272299U (zh) 一种矿山法隧道的集水、排水结构
JP3777085B2 (ja) 地下貯留構造物の構築方法および地下貯留構造物
CN220620354U (zh) 一种地下液体导排系统
CN221001020U (zh) 一种坑中坑防水结构
CN211948511U (zh) 一种降低地下室抗浮水位建筑系统
CN219825267U (zh) 一种地下室电梯集水坑预制模板系统
CN21374117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地下室基础的抗浮结构
CN220013730U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土壤排水结构
CN214574009U (zh) 基坑内降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