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9210A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19210A CN111119210A CN202010012315.3A CN202010012315A CN111119210A CN 111119210 A CN111119210 A CN 111119210A CN 202010012315 A CN202010012315 A CN 202010012315A CN 111119210 A CN111119210 A CN 111119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pipe
- water
- pump
- dr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包括管廊,具有多个排水区间;集水坑,设在多个所述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第一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坑中的水送至管廊外;第二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在管廊的低洼位置与入廊水管相连接,用于将入廊水管中的水送至管廊外。其采用管廊底板下集水坑排水与管廊内地面排水相结合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只设地下集水坑进行排水水泵流量大选型困难、集水坑尺寸大、施工难度大等缺点,有效的降低施工风险、减少了集水坑施工对管廊结构安全影响,同时又能保证管廊排水满足要求,且大大节省工程造价,有效缩短了工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管廊排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作为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设置于一个地下空间中,同时设置检修、吊装、通风、消防、排水、照明、监控等附属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敷设方式,有着消除城市拉链路、保证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营、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建设环境、市政管线集中信息化管理等诸多优越性,是市政管线敷设发展的趋势。
综合管廊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明挖法施工的管廊和非开挖式施工的管廊,其中明挖法适合于施工作业面大、施工条件好的新建、改建道路以及新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管廊的施工,非开挖式施工主要指采用盾构、顶管、矿山法等施工,适合于老城区、交通繁忙的主干道、以及需要穿越铁路、高速公路、江河等不适合采用明挖施工的管廊。
在管廊区间为V型坡时,需要在区间最低点设置废水泵房,用来排除结构渗漏水、冲洗水以及入廊水管(自来水管、中水管、排水管等)的检修放空排水,考虑入廊水管的检修放空排水后,水泵的流量大,废水泵房集水坑的尺寸大。现有技术中,废水泵房一般在管廊区间施工完成后,再在区间的最低点采用暗挖法进行废水泵房施工,形成一个大的集水坑。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区间废水泵房集水坑尺寸太大。
2、集水坑需要在管廊区间内暗挖施工,开挖和土石方运输都很困难,施工难度大。
3、集水坑施工时需要在管廊本体下方进行大面积开挖,对管廊结构安全影响大,工程风险很大。
4、工程造价高,不经济。
5、水泵单泵容量大,尺寸大,运输和安装都很困难。
6、单泵流量大,扬程高,电机功率大,水泵选型困难,对配电设施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其采用管廊底板下集水坑排水与管廊内地面排水相结合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只设地下集水坑进行排水水泵流量大选型困难、集水坑尺寸大、施工难度大等缺点,有效的降低施工风险、减少了集水坑施工对管廊结构安全影响,同时又能保证管廊排水满足要求,且大大节省工程造价,有效缩短了工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包括
管廊,具有多个排水区间;
集水坑,设在多个所述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
第一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坑中的水送至管廊外;
第二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在管廊的低洼位置与入廊水管相连接,用于将入廊水管中的水送至管廊外。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排水总管,所述排水总管沿管廊铺设,所述第一排水泵通过第一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泵通过第二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水泵设置多台,多台所述第一排水泵并联。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水泵包括设在所述集水坑中的潜水泵。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水泵设置多台,多台所述第二排水泵并联。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水泵包括立式泵。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入廊水管通过第三排水管与所述集水坑连接,所述第三排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沿所述集水坑的深度方向设有多个水位传感器。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水泵固定布置在管廊中,并在管廊的低洼位置与入廊水管相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管廊具有多个排水区间,所述集水坑设在多个所述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所述第二排水机构包括可移动的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能够在所述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与所述管廊中的入廊水管可拆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根据管廊内排水的种类和特点,采用管廊下集水坑配合第一排水泵排水与管廊内设置第二排水泵排水相结合的形式,将管廊内的排水分成两部分,既能够利用管廊底板下集水坑第一排水泵排除管廊的结构渗漏水和管廊内地面冲洗水,又通过管廊内地面设置第二排水泵排除入廊管线检修时的放空排水,两种不同的水泵布置方案组合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只设地下集水坑进行排水水泵流量大选型困难、集水坑尺寸大、施工难度大等缺点,有效的降低施工风险、减少了集水坑施工对管廊结构安全影响,同时又能保证管廊排水满足要求,且大大节省工程造价,有效缩短了工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集水坑在管廊中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管廊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主要满足排出管廊1的结构渗漏水、管廊1内地面冲洗水以及管道检修放空排水的要求,其中经常性的排水有管廊1的结构渗漏水和管廊1内地面冲洗水,排水量较小,需沿管廊1纵向坡度通过排水沟重力排至管廊1区间最低点的集水坑内,非经常性的排水为入廊水管检修放空排水,排水量大,但只有检修放空时才会排水。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用于非开挖式综合管廊和开挖式综合管廊。
参见图1、图2、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包括管廊1、集水坑2、第一排水机构和第二排水机构。管廊1具有多个排水区间,每个排水区间均具有纵向坡度形成一个或多个低洼位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工作井之间形成一个排水区间,排水区间具有V型坡,并在最低点形成低洼位置。第一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泵31,用于将集水坑2中的水送至管廊1外;第二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泵32,用于将入廊水管11中的水送至管廊1外。
其中,参见图1,集水坑2设在多个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即通过在管廊1本体下方开挖集水坑2,管廊1内的结构渗漏水和管廊1内地面冲洗水通过管廊1内设置的排水沟,利用管廊1的纵向坡度,汇集至管廊1区间最低点的集水坑2。由于地下集水坑2的排水不需要考虑入廊管道检修放空排水,所以第一排水泵31的流量和集水坑2的尺寸都大大减小,小流量的第一排水泵31尺寸小、重量轻,管廊1内的运输、安装、检修和维护都很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第二排水泵32可采用固定式安装,固定式水泵第二排水泵32固定布置在管廊1中,并在管廊1的低洼位置与入廊水管11相连接,用于将入廊水管11中的水送至管廊1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水泵32设置在管廊1水舱的底板上,直接通过吸水管从入廊水管11上吸水,由于入廊水管11直径大,且第二排水泵32是布置在管廊1的低洼位置,第二排水泵32两侧的入廊水管11在高程上都高于第二排水泵32的吸水管,这样保证第二排水泵32能够处于正压吸水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第二排水泵32可采用移动式的安装,第二排水泵32能够在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与管廊1中的入廊水管11可拆卸连接,用于将入廊水管中的水送至管廊外。第二排水泵32与入廊水管连接后,直接通过吸水管从入廊水管11上吸水,由于入廊水管11直径大,且第二排水泵32是布置在管廊1的低洼位置,第二排水泵32两侧的入廊水管11在高程上都高于第二排水泵32的吸水管,这样保证第二排水泵32能够处于正压吸水的状态。该实施例采用移动式的第二排水泵32,可以多个排水区间实现第二排水泵32共享,第二排水泵32等配套组件数量大大减少,节省了投资,也减少了运营维护的工作量,降低了运营成本。
根据管廊1内排水的种类和特点,采用管廊1下集水坑2配合第一排水泵31排水与管廊1内设置第二排水泵32排水相结合的形式,将管廊1内的排水分成两部分,既能够利用管廊1底板下集水坑2第一排水泵31排除管廊1的结构渗漏水和管廊1内地面冲洗水,又通过管廊1内地面设置第二排水泵32排除入廊管线检修时的放空排水,两种不同的水泵布置方案组合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只设地下集水坑2进行排水水泵流量大选型困难、集水坑2尺寸大、施工难度大等缺点,有效的降低施工风险、减少了集水坑2施工对管廊1结构安全影响,同时又能保证管廊1排水满足要求,且大大节省工程造价,有效缩短了工期。
参见图2、图3,还包括排水总管33,排水总管33沿管廊1铺设,第一排水泵31通过第一排水管34与排水总管33连接,第二排水泵通过第二排水管35与排水总管33连接,第一排水管34上设有第一控制阀36,第二排水管35上设有第二控制阀37。排水总管33用于将第一排水泵31的水和第二排水泵32的水一起送出管廊1外,此外,排水总管33也能够将多个区间的多个低洼位置的水一起送出管廊1外。
第一排水泵31设置一台或多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排水泵31设置2台,2台第一排水泵31并联,1用1备,必要时同时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集水坑2的深度方向设有多个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集水坑2中的水深,并根据不同水深启动一台第一排水泵31或多台第一排水泵31,例如,当集水坑2中的水深较浅时,多台第一排水泵31均停机,当水位上升时,启动第一台第一排水泵31,以此类推,从而使排水效率更佳。
第一排水泵31可采用离心泵、潜水泵等,例如在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水泵31包括设在集水坑2中的潜水泵。潜水泵位于集水坑2中,节约管廊1空间。由于管廊1的结构渗漏水和管廊1内地面冲洗水排水量较小,因此仅需设置较小流量的潜水泵(流量约10~30m3/h,约为现有方案的十分之一)和小尺寸的集水坑2(长1.7m×宽1.4m×深2m),由于地下集水坑2的排水不需要考虑入廊管道检修放空排水,所以潜水泵的流量和集水坑2的尺寸都大大减小,小流量的潜水泵尺寸小、重量轻,管廊1内的运输、安装、检修和维护都很方便。
第二排水泵32设置一台或多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二排水泵32设置2台,2台第二排水泵32并联,1用1备,必要时同时启动。
第一排水泵31可采用离心泵、潜水泵等,例如在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排水泵32包括立式泵,立式泵平面尺寸小,占用空间小,故也不会影响入廊管线的安装和运营维护。另外,针对非开挖式综合管廊1,非开挖式综合管廊1一般埋深深,立式泵可选择的流量和扬程范围都很大,特别是高扬程的水泵,因此非常适合非开挖式综合管廊1的排水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入廊水管11通过第三排水管38与集水坑2连接,第三排水管38上设有第三控制阀39,非经常性的排水为入廊水管11检修放空排水,排水量大,排水时可以通过打开第三控制阀39,将入廊水管11的水部分排入集水坑2中,第一排水泵31和第二排水泵32一起工作,快速将入廊水管11的排空水送出管廊1外,提升排水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
1、非开挖式综合管廊1区间排水系统在技术上可行,可实施性好。
2、大大减少管廊1底板下集水坑2的尺寸,降低了管廊1排水系统土建和机电施工难度,施工方便,有效缩短了工期。
3、避免盾构管廊1下方因集水坑2的开挖被整体掏空,有效的降低了施工风险,减少了对管廊1结构安全的影响,保证管廊1安全运行。
4、大大节省了工程投资。
5、方便水泵选型。
6、方便水泵在管廊1内的运输、安装和检修维护。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廊,具有多个排水区间;
集水坑,设在多个所述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
第一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坑中的水送至管廊外;
第二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在管廊的低洼位置与入廊水管相连接,用于将入廊水管中的水送至管廊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总管,所述排水总管沿管廊铺设,所述第一排水泵通过第一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泵通过第二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泵设置多台,多台所述第一排水泵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泵包括设在所述集水坑中的潜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泵设置多台,多台所述第二排水泵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泵包括立式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入廊水管通过第三排水管与所述集水坑连接,所述第三排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集水坑的深度方向设有多个水位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泵固定布置在管廊中,并在管廊的低洼位置与入廊水管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机构包括可移动的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能够在所述排水区间的低洼位置与所述管廊中的入廊水管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2315.3A CN111119210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2315.3A CN111119210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19210A true CN111119210A (zh) | 2020-05-08 |
Family
ID=7048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12315.3A Pending CN111119210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1921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01950A (zh) * | 2020-05-18 | 2020-08-07 | 焦作大学 | 一种地下管廊物流运输的排水系统 |
CN111501949A (zh) * | 2020-05-18 | 2020-08-07 | 焦作大学 | 一种基于暗管的用于物流运输的地下管廊排水方法 |
CN113222369A (zh) * | 2021-04-27 | 2021-08-06 | 广东巍智科技有限公司 | 融合零开挖理念的排水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WO2022156093A1 (zh) * | 2021-01-19 | 2022-07-28 | 西京学院 | 一种海底真空管道排水气结构及排水气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11195U (zh) * | 2017-09-11 | 2018-04-10 | 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管廊内部排水装置 |
CN208501733U (zh) * | 2018-05-07 | 2019-02-15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集成排水系统 |
CN209509155U (zh) * | 2018-12-19 | 2019-10-18 |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管廊空间利用的排水系统 |
CN209509161U (zh) * | 2018-11-16 | 2019-10-18 | 杭州坦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管廊内排水设施冲洗排水管的冲洗单元及系统 |
CN211773873U (zh) * | 2020-01-07 | 2020-10-27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10012315.3A patent/CN1111192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11195U (zh) * | 2017-09-11 | 2018-04-10 | 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管廊内部排水装置 |
CN208501733U (zh) * | 2018-05-07 | 2019-02-15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集成排水系统 |
CN209509161U (zh) * | 2018-11-16 | 2019-10-18 | 杭州坦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管廊内排水设施冲洗排水管的冲洗单元及系统 |
CN209509155U (zh) * | 2018-12-19 | 2019-10-18 |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管廊空间利用的排水系统 |
CN211773873U (zh) * | 2020-01-07 | 2020-10-27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王恒栋: "《城市地下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与设计》", 31 December 2015 * |
谢伟: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江西建材》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01950A (zh) * | 2020-05-18 | 2020-08-07 | 焦作大学 | 一种地下管廊物流运输的排水系统 |
CN111501949A (zh) * | 2020-05-18 | 2020-08-07 | 焦作大学 | 一种基于暗管的用于物流运输的地下管廊排水方法 |
WO2022156093A1 (zh) * | 2021-01-19 | 2022-07-28 | 西京学院 | 一种海底真空管道排水气结构及排水气方法 |
CN113222369A (zh) * | 2021-04-27 | 2021-08-06 | 广东巍智科技有限公司 | 融合零开挖理念的排水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19210A (zh)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
CN110777828B (zh) | 一种用于基坑井管降水施工的滤水管井 | |
CN110185493A (zh) |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法 | |
CN109707444A (zh) | 一种自动启动式隧道排水系统 | |
CN216475132U (zh) | 一种基坑快速降水系统 | |
CN105804047A (zh) | 一种加快吹填淤泥排水固结速度的排水装置及方法 | |
CN211773873U (zh) | 一种管廊的排水系统 | |
CN211773874U (zh) | 一种综合管廊 | |
CN212927943U (zh) | 一种明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反坡排水系统 | |
CN111139864A (zh) | 一种综合管廊 | |
CN113863373A (zh) | 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 |
CN110374124B (zh) | 地铁施工排水系统 | |
CN211773801U (zh) | 一种用于基坑井管降水施工的滤水管井 | |
CN211368754U (zh) | 一种施工现场基坑用排水装置 | |
CN111501950A (zh) | 一种地下管廊物流运输的排水系统 | |
CN216475128U (zh) | 一种集水井内设临时水箱的建筑底板抽排水结构 | |
CN112459834B (zh) | 集水井、反坡隧道及反坡隧道排水方法 | |
CN109339097A (zh) | 一种具有防水、排水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 |
CN210395389U (zh) | 一种地下施工盲井排水系统 | |
CN208996763U (zh) | 一种矿山井下巷道掘进自动排水系统 | |
CN114086659A (zh) | 地下室双外墙抗浮泄水降压结构体系 | |
CN209194585U (zh) | 一种具有防水、排水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 |
CN105604076A (zh) | 一种适用于隧洞开挖的真空泵降水装置 | |
CN111501949A (zh) | 一种基于暗管的用于物流运输的地下管廊排水方法 | |
CN217204306U (zh) | 一种将地下水再利用的地下室抗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