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6564B -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6564B
CN110306564B CN201910472919.3A CN201910472919A CN110306564B CN 110306564 B CN110306564 B CN 110306564B CN 201910472919 A CN201910472919 A CN 201910472919A CN 110306564 B CN110306564 B CN 110306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groove
fixing
soil lay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29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6564A (zh
Inventor
彭疆原
范南征
丁文峰
曾光
王小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uch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uch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uch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uch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29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6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6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6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02D17/08Border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ditches trenches or narrow shafts for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a.挖沟槽:按照图纸在土壤层上挖设沟槽;b.安装支护装置:在沟槽内进行多组支护装置的安装,通过多组支护装置对沟槽两侧壁进行支撑;c.安装排水装置;在沟槽旁的土壤层中安装排水装置,通过排水装置将土壤层中的水排出。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护装置,能够降低沟槽出现坍塌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上,底宽3m以内且底长大于宽3倍以上的按槽计算。为了使地基比较稳定,往往会在土壤层挖设一些较深的沟槽,然后铺设钢筋笼,随后浇筑混凝土。
但是,施工人员将沟槽挖好以后,一般不会对沟槽进行支护,这样沟槽可能会出现坍塌的现象;沟槽坍塌后需要操作人员进行返工,因而会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再者,沟槽坍塌时可能会伤到施工人员,因而会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通过设置支护装置,能够降低沟槽出现坍塌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挖沟槽:按照图纸在土壤层上挖设沟槽;b.安装支护装置:在沟槽内进行多组支护装置的安装,通过多组支护装置对沟槽两侧壁进行支撑;c.安装排水装置;在沟槽旁的土壤层中安装排水装置,通过排水装置将土壤层中的水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护装置对沟槽的两侧进行支护,从而能够降低沟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通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将沟槽周边土壤层中的水排出,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沟槽的侧壁发生坍塌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b中,每组所述支护装置包括放置于沟槽底部的底板以及分别插接于底板两端的两个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将其固定至土壤层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支撑板且水平设置的丝杠、套设固定于丝杠远离土壤层一端的转动部、固接于丝杠远离转动部一端的第一尖刺部、开设于丝杠内部的让位槽以及设置于让位槽内用于对丝杠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底板放到沟槽的底部,然后将两个支撑板分别与底板的两端插接;当需要将支撑板固定到沟槽的侧壁时,转动丝杠,丝杠转动带动第一尖刺部转动,从而便可将丝杠钻入土壤层中,因而便可对支撑板进行固定;接下来通过限位组件对丝杠进行限位,从而可使支撑板与沟槽的侧壁连接的更加牢固;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使支撑板与沟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因而能够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接于让位槽开口上的横板、螺纹连接于横板的螺杆、固接于螺杆的一端且形状呈环形的第一斜块以及沿丝杠的径向滑移连接于让位槽侧壁的多个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与第一斜块的斜面抵接,并且所述第二斜块远离第一斜块的一端贯穿丝杠的外侧壁设置,所述第二斜块远离第一斜块的一端固接有第二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丝杠进行限位时,通过转动螺杆使第一斜块靠近第二斜块移动,第一斜块移动推动第二斜块插入土壤层中,从而对丝杠进行限位,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第二斜块的上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垂直固接于第二斜块远离第一尖刺部一侧的复位块以及固接于复位块远离螺杆一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复位块的一端固接于让位槽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节省开支,当沟槽底部的作业完成后,可以将支撑板拆下;第二斜块朝向土壤层内移动带动复位块移动,复位块移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拆下支撑板时,反转丝杠使第一斜块远离第二斜块移动,此时复位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斜块复位,接下来便可将丝杠取出,丝杠取出后便可将支撑板拆下;通过设置复位组件,便于将支撑板取下,因而能够节省开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安装于土壤层中的多组集水机构以及安装于土壤层上方用于排水的排水机构;每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安装在土壤层内的集水箱以及与集水箱顶部连通且竖直设置的多个进水管;每个所述进水管内沿竖向依次安装有多个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壤层中的水从多个进水管渗入集水箱内,然后通过排水机构将集水箱中的水排出;通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将沟槽附近的水排出,从而能够加强沟槽附近土壤层的强度,因而能够降低沟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顶部架设有疏通管,所述疏通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凸出土壤层的顶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疏通管,当进水管堵塞后,可通过向疏通管内缓慢注水使进水管顺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集水箱一侧的上端水平连通有贯穿沟槽侧壁设置的观察管,所述观察管远离集水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玻璃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口观察集水箱中的水量,从而便于排水机构将集水箱中的水排出;再者,雨天过后沟槽内积水时,可打开密封盖,然后通过排水机构将沟槽内的水排出,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一一对应的与多个集水箱连通的多个连接管、与多个连接管均连通且竖直设置的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通的排水泵;所述排水泵上设置有保护罩,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上连通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集水箱中的水排出时,启动排水泵,此时集水箱中水依次经过连接管、排水管、排水泵以及出水管后排出;通过设置排水机构,便于将集水箱中的水排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有插块,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两个插块插接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插块的固定组件;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的固定块以及固接于固定块一侧的固定弹簧;所述插块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固定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接于插槽的一端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支撑板时,先将插块插入插槽内,在插块插入插槽的过程中,插块推动固定块移动,固定块移动对固定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固定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固定块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支撑板进行固定,因而能够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护装置对沟槽的两侧进行支护,从而能够降低沟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通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将沟槽周边土壤层中的水排出,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沟槽的侧壁发生坍塌的可能性;
2.先将底板放到沟槽的底部,然后将两个支撑板分别与底板的两端插接;当需要将支撑板固定到沟槽的侧壁时,转动丝杠,丝杠转动带动第一尖刺部转动,从而便可将丝杠钻入土壤层中,因而便可对支撑板进行固定;接下来通过限位组件对丝杠进行限位,从而可使支撑板与沟槽的侧壁连接的更加牢固;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使支撑板与沟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因而能够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
3.当需要将集水箱中的水排出时,启动排水泵,此时集水箱中水依次经过连接管、排水管、排水泵以及出水管后排出;通过设置排水机构,便于将集水箱中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插块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凸显排水泵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中凸显过滤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土壤层;2、沟槽;3、支护装置;31、底板;311、插槽;32、支撑板;321、插块;4、固定机构;41、丝杠;42、转动部;43、第一尖刺部;44、让位槽;45、限位组件;451、横板;452、螺杆;453、第一斜块;454、第二斜块;455、第二尖刺部;46、复位组件;461、复位块;462、复位弹簧;5、固定组件;51、固定块;52、固定弹簧;53、第一斜面;54、第二斜面;6、集水机构;61、集水箱;62、进水管;63、过滤网;64、疏通管;641、豁口;7、观察管;71、密封盖;72、观察口;73、玻璃块;8、排水机构;81、连接管;82、排水管;83、排水泵;84、保护罩;8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挖沟槽2:按照图纸在土壤层上1挖设沟槽2;b.安装支护装置3:在沟槽2内进行多组支护装置3的安装,通过多组支护装置3对沟槽2两侧壁进行支撑;c.安装排水装置;在沟槽2旁的土壤层1中安装排水装置,通过排水装置将土壤层1中的水排出。通过支护装置3对沟槽2的两侧进行支护,从而能够降低沟槽2发生坍塌的可能性;通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将沟槽2周边土壤层1中的水排出,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沟槽2的侧壁发生坍塌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步骤b中,每组支护装置3包括放置于沟槽2底部的底板31以及分别插接于底板31两端的两个支撑板32;每个支撑板32上安装有多组用于将其固定至土壤层1的固定机构4,每组固定机构4包括螺纹连接于支撑板32且水平设置的丝杠41、套设固定于丝杠41远离土壤层1一端的转动部42、固接于丝杠41远离转动部42一端的第一尖刺部43、开设于丝杠41内部的让位槽44以及设置于让位槽44内用于对丝杠41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45。先将底板31放到沟槽2的底部,然后将两个支撑板32分别与底板31的两端插接;当需要将支撑板32固定到沟槽2的侧壁时,转动丝杠41,丝杠41转动带动第一尖刺部43转动,从而便可将丝杠41钻入土壤层1中,因而便可对支撑板32进行固定;接下来通过限位组件45对丝杠41进行限位,从而可使支撑板32与沟槽2的侧壁连接的更加牢固;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能使支撑板32与沟槽2的侧壁固定连接,因而能够提高支撑板32的稳定性。
限位组件45包括固接于让位槽44开口上的横板451、螺纹连接于横板451的螺杆452、固接于螺杆452的一端且形状呈环形的第一斜块453以及沿丝杠41的径向滑移连接于让位槽44侧壁的多个第二斜块454;第二斜块454的斜面与第一斜块453的斜面抵接,并且第二斜块454远离第一斜块453的一端贯穿丝杠41的外侧壁设置,第二斜块454远离第一斜块45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尖刺部455。当需要对丝杠41进行限位时,通过转动螺杆452使第一斜块453靠近第二斜块454移动,第一斜块453移动推动第二斜块454插入土壤层1中,从而对丝杠41进行限位,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每个第二斜块454的上设置有复位组件46,复位组件46包括垂直固接于第二斜块454远离第一尖刺部43一侧的复位块461以及固接于复位块461远离螺杆452一侧的复位弹簧462;复位弹簧462远离复位块461的一端固接于让位槽44的内侧壁。为了节省开支,当沟槽2底部的作业完成后,可以将支撑板32拆下;第二斜块454朝向土壤层1内移动带动复位块461移动,复位块461移动对复位弹簧462进行抵压,此时复位弹簧46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拆下支撑板32时,反转丝杠41使第一斜块453远离第二斜块454移动,此时复位块461在复位弹簧462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斜块454复位,接下来便可将丝杠41取出,丝杠41取出后便可将支撑板32拆下;通过设置复位组件46,便于将支撑板32取下,因而能够节省开支。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支撑板32的底部固接有插块321,底板3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两个插块321插接的插槽311,每个插槽3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插块321的固定组件5;每组固定组件5包括沿插槽31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311的固定块51以及固接于固定块51一侧的固定弹簧52;插块32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53,两个固定块51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54;固定弹簧52远离固定块5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311的一端内壁。当需要固定支撑板32时,先将插块321插入插槽311内,在插块321插入插槽311的过程中,插块321推动固定块51移动,固定块51移动对固定弹簧52进行抵压,此时固定弹簧5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321与插槽311插接后,此时固定块51在固定弹簧52的作用下对插块321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5,便于对插块321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支撑板32进行固定,因而能够提高支撑板32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步骤c中,排水装置包括安装于土壤层1(见图1)中的多组集水机构6以及安装于土壤层1上方用于排水的排水机构8;每组集水机构6包括安装在土壤层1内的集水箱61以及与集水箱61顶部连通且竖直设置的多个进水管62;每个进水管62内沿竖向依次安装有多个过滤网63;进水管62的顶部架设有疏通管64,疏通管64远离进水管62的一端凸出土壤层1的顶部设置,疏通管64与进水管62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豁口641。土壤层1中的水从多个进水管62渗入集水箱61内,然后通过排水机构8将集水箱61中的水排出;通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将沟槽2附近的水排出,从而能够加强沟槽2附近土壤层1的强度,因而能够降低沟槽2发生坍塌的可能性。
每个集水箱61一侧的上端水平连通有贯穿沟槽2侧壁设置的观察管7,观察管7远离集水箱6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1,密封盖71上设置有观察口72,观察口72上设置有玻璃块73。通过观察口72观察集水箱61中的水量,从而便于排水机构8将集水箱61中的水排出;再者,雨天过后沟槽2内积水时,可打开密封盖71,然后通过排水机构8将沟槽2内的水排出,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排水机构8包括一一对应的与多个集水箱61连通的多个连接管81、与多个连接管81均连通且竖直设置的排水管82以及与排水管82连通的排水泵83;排水泵83上设置有保护罩84,排水泵83的出水口上连通有出水管85。当需要将集水箱61中的水排出时,启动排水泵83,此时集水箱61中水依次经过连接管81、排水管82、排水泵83以及出水管85后排出;通过设置排水机构8,便于将集水箱61中的水排出。
后期施工完毕后,可以将支护装置3和排水装置所能拆下的一些部件拆下,这样可以使这些部件能够被循环利用,因而能够节省开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挖沟槽(2):按照图纸在土壤层(1)上挖设沟槽(2);
b.安装支护装置(3):在沟槽(2)内进行多组支护装置(3)的安装,通过多组支护装置(3)对沟槽(2)两侧壁进行支撑;
c.安装排水装置;在沟槽(2)旁的土壤层(1)中安装排水装置,通过排水装置将土壤层(1)中的水排出;
所述步骤b中,每组所述支护装置(3)包括放置于沟槽(2)底部的底板(31)以及分别插接于底板(31)两端的两个支撑板(32);每个所述支撑板(32)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将其固定至土壤层(1)的固定机构(4),每组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螺纹连接于支撑板(32)且水平设置的丝杠(41)、套设固定于丝杠(41)远离土壤层(1)一端的转动部(42)、固接于丝杠(41)远离转动部(42)一端的第一尖刺部(43)、开设于丝杠(41)内部的让位槽(44)以及设置于让位槽(44)内用于对丝杠(41)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45);所述限位组件(45)包括固接于让位槽(44)开口上的横板(451)、螺纹连接于横板(451)的螺杆(452)、固接于螺杆(452)的一端且形状呈环形的第一斜块(453)以及沿丝杠(41)的径向滑移连接于让位槽(44)侧壁的多个第二斜块(454);所述第二斜块(454)的斜面与第一斜块(453)的斜面抵接,并且所述第二斜块(454)远离第一斜块(453)的一端贯穿丝杠(41)的外侧壁设置,所述第二斜块(454)远离第一斜块(45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尖刺部(455);每个所述第二斜块(454)的上设置有复位组件(46),所述复位组件(46)包括垂直固接于第二斜块(454)远离第一尖刺部(43)一侧的复位块(461)以及固接于复位块(461)远离螺杆(452)一侧的复位弹簧(462);所述复位弹簧(462)远离复位块(461)的一端固接于让位槽(44)的内侧壁;每个所述支撑板(32)的底部固接有插块(321),所述底板(3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两个插块(321)插接的插槽(311),每个所述插槽(3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插块(321)的固定组件(5);每组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沿插槽(31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311)的固定块(51)以及固接于固定块(51)一侧的固定弹簧(52);所述插块(32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53),两个所述固定块(51)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54);所述固定弹簧(52)远离固定块(5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311)的一端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安装于土壤层(1)中的多组集水机构(6)以及安装于土壤层(1)上方用于排水的排水机构(8);每组所述集水机构(6)包括安装在土壤层(1)内的集水箱(61)以及与集水箱(61)顶部连通且竖直设置的多个进水管(62);每个所述进水管(62)内沿竖向依次安装有多个过滤网(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2)的顶部架设有疏通管(64),所述疏通管(64)远离进水管(62)的一端凸出土壤层(1)的顶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集水箱(61)一侧的上端水平连通有贯穿沟槽(2)侧壁设置的观察管(7),所述观察管(7)远离集水箱(6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1),所述密封盖(71)上设置有观察口(72),所述观察口(72)上设置有玻璃块(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8)包括一一对应的与多个集水箱(61)连通的多个连接管(81)、与多个连接管(81)均连通且竖直设置的排水管(82)以及与排水管(82)连通的排水泵(83);所述排水泵(83)上设置有保护罩(84),所述排水泵(83)的出水口上连通有出水管(85)。
CN201910472919.3A 2019-05-31 2019-05-31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Active CN110306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919.3A CN110306564B (zh) 2019-05-31 2019-05-31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919.3A CN110306564B (zh) 2019-05-31 2019-05-31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6564A CN110306564A (zh) 2019-10-08
CN110306564B true CN110306564B (zh) 2021-06-15

Family

ID=6807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2919.3A Active CN110306564B (zh) 2019-05-31 2019-05-31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6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3823B (zh) * 2020-07-30 2021-10-08 宁波市天莱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型道路及其铺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2313A1 (de) * 1973-03-13 1974-09-19 Hochtief Ag Hoch Tiefbaut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anggestreckten baugrube und ausbau zur durchfue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CN204401635U (zh) * 2015-01-16 2015-06-17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具有刺状支杆的边坡支护网
CN207314352U (zh) * 2017-06-22 2018-05-04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型建筑用基坑支护结构
CN107964960B (zh) * 2017-11-22 2023-04-18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一种市政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207835021U (zh) * 2018-02-12 2018-09-07 深圳市固亿建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预装式电缆沟槽
CN109183808B (zh) * 2018-10-11 2020-10-20 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6564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0126U (zh) 一种基坑排水系统
CN216238561U (zh) 一种基坑支护用排水装置
CN212742596U (zh) 一种建筑基坑排水系统
CN112813990A (zh) 一种基础基坑结构以及施工工艺
CN21139571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基坑排水结构
CN110306564B (zh) 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CN211257032U (zh) 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
CN211549774U (zh) 一种移动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装置
CN114032937B (zh) 一种基坑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832822U (zh) 一种深基坑用降水装置
CN212612558U (zh)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CN211873057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基坑支护结构
KR200314875Y1 (ko) 배수처리 구조물용 커넥터
KR100905661B1 (ko) 배수처리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수시스템
CN111691431A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组件
CN218479186U (zh) 一种绿色环保深基坑降水设备
CN214940215U (zh) 便于排水的坑基装置
CN214832821U (zh) 用于水利基坑的排水结构
CN218813830U (zh) 一种防水施工辅助防水基层降排水装置
CN220225136U (zh) 一种河道生态景观护坡
CN220813922U (zh) 一种岩溶地区深基坑降排水施工结构
CN214940296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排水系统
CN215669445U (zh)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
CN212612568U (zh) 一种基坑排水系统
CN215669615U (zh) 浇筑混凝土用抽排水装置及混凝土地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