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9300U - 移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9300U
CN219859300U CN202320362030.1U CN202320362030U CN219859300U CN 219859300 U CN219859300 U CN 219859300U CN 202320362030 U CN202320362030 U CN 202320362030U CN 219859300 U CN219859300 U CN 219859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ray
transfer
holding
test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20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兵
沈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20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9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9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9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送装置,包括壳体、移送组件及至少两组维持组件,其中:移送组件包括能够在壳体内沿第一预设方向往复滑动的移送件,移送件能够把持测试托盘并带动测试托盘同步滑动预设距离,或放开测试托盘独立地滑动预设距离;两组维持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维持组件均能够独立把持或放开测试托盘,并且,把持有测试托盘的维持组件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带动测试托盘脱离移送组件。当出现前一张测试托盘还未移送至下一工位时,部分维持组件能够把持并暂存该测试托盘,其余维持组件继续与移送组件配合移送其余测试托盘,从而能够避免影响后方测试托盘的移送,提升移送测试托盘的效率。

Description

移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送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分选机在测试过程中,壳体内部会收容多个测试托盘,并在壳体内通过移送装置移送测试托盘。
由于测试与上料时间不一致,会出现后一张测试托盘移送到输送轴末端时,前一张测试托盘还未移送至下一工位,导致后续测试托盘无法继续向前移送,从而造成壳体内部空间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整体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移送装置,该移送装置具有暂存测试托盘的功能,避免影响后续测试托盘的移送或造成壳体内部空间浪费,提升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送装置,用于移送测试托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口及第二口;移送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往复滑动的移送件,所述移送件能够把持所述测试托盘并带动所述测试托盘同步滑动预设距离,或放开所述测试托盘独立地滑动预设距离;以及,至少两组维持组件,两组所述维持组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维持组件均能够独立把持/放开所述测试托盘,并且,把持有所述测试托盘的所述维持组件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测试托盘脱离所述移送组件。
上述移送装置在移送测试托盘的过程中,当出现前一张测试托盘还未移送至下一工位时,部分维持组件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把持下一张测试托盘,以使得该测试托盘脱离移送组件,不参与移送组件的移送,以暂存该测试托盘,而其余维持组件能够继续与移送组件配合移送其余测试托盘,从而能够避免影响后方测试托盘的移送或造成壳体内部空间的浪费,提升移送测试托盘的效率。当需要将暂存的测试托盘移送至下一工位时,把持该测试托盘的维持组件放开第一张测试托盘,使得移送组件能够再次把持该测试托盘,多个维持组件同时动作,移送组件与维持组件配合将测试托盘继续向出料位移送,并移送至下一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维持组件包括相对布置于所述测试托盘上下两侧的第一维持板及第二维持板,所述第一维持板及所述第二维持板能够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互靠近/远离,以把持/放开所述测试托盘。
如此设置,第一维持板与第二维持板分别从测试托盘的上下两侧把持测试托盘还能够保证把持测试托盘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维持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第二维持板能够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靠近/远离所述第一维持板。
如此设置,第一维持板及第二维持板把持测试托盘时能够将测试托盘尽可能远离移送组件,避免暂存的测试托盘影响移送组件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维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维持板及/或所述第二维持板连接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如此设置,导向件能够确保第一维持板及/或第二维持板能够始终沿第二预设方向滑动,保证第一维持板及第二维持板每次都能够准确夹持测试托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导向轴以及与多个所述导向轴均固定连接的第一结合件;每组所述维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维持驱动件,所述维持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结合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以同步带动多个所述导向轴及所述第二维持板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
如此设置,第一结合件能够保证多个导向轴同步沿第二预设方向滑动,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维持板及第二维持板沿第二预设方向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件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移送轴,若干所述移送轴间隔布置于所述测试托盘的外周;所述移送轴沿垂直于所述测试托盘的其中一侧边的方向把持对应的所述侧边,及/或,所述移送轴沿倾斜于所述测试托盘的侧边的方向把持所述测试托盘的角。
如此设置,若干移送轴能够稳定把持测试托盘,并且倾斜于测试托盘的侧边设置的移送轴使得测试托盘能够脱离移送组件,有助于实现测试托盘提升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移送轴上凸设有多个把持件,多个所述把持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把持件之间形成用于容所述测试托盘插入的第一把持位;所述移送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移送轴在把持所述测试托盘与放开所述测试托盘的状态之间切换。
如此设置,测试托盘插入把持槽内能够保证测试托盘的稳定性,并且这种把持与放开测试托盘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维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把持位分别把持有所述测试托盘时,所述移送件带动全部的所述测试托盘同步滑动预设距离。
如此设置,能够始终保证两张及以上测试托盘相邻且同步移送,减少下一工位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测试托盘的移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维持组件设有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用于把持所述测试托盘的第二把持位,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把持位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把持位之间的间距相等。
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移送轴移送测试托盘后,第二把持位都能够准确把持住测试托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装置包括第一维持组件及第二维持组件,所述第一维持组件把持第一测试托盘,且所述第二维持组件放开第二测试托盘时,所述移送件能够仅带动所述第二测试托盘同步滑动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测试托盘保持静止,以暂存所述第一测试托盘。
如此设置,第一维持组件既能够与第二维持组件共同与移送组件配合移送第一测试托盘及第二测试托盘,也能够独立把持第一测试托盘以暂存第一测试托盘,而第二维持组件则继续与移送组件配合移送第二测试托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移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在另一角度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移送轴与维持组件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维持组件解除把持测试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7中维持组件把持测试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第二维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移送轴把持测试托盘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移送轴放开测试托盘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移送轴把持测试托盘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9a中移送轴放开测试托盘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口;12、第二口;13、移送腔;14、抬升腔;2、移送组件;21、移送件;211、移送轴;2111、把持件;2112、第一把持位;212、第二结合件;22、移送驱动件;23、旋转驱动件;3、引导组件;4、限位组件;5、维持组件;5a、第一维持组件;5b、第二维持组件;51、第一维持板;52、第二维持板;501、第二把持位;502、凹槽;53、维持驱动件;54、导向件;541、导向轴;542、第一结合件;55、固定件;6、测试托盘;6a、第一测试托盘;6b、第二测试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测试分选机在测试过程中,壳体内的预温腔与回温腔会收容多个测试托盘,并在壳体内通过移送装置移送测试托盘。由于测试与上料时间不一致,会出现后一张测试托盘移送到输送轴末端时,前一张测试托盘在测试腔内还未完成测试,或输送轴末端的测试托盘未移送至下一工位,导致后续测试托盘无法继续向前移送,或进入预温腔与回温腔内部,从而造成壳体内部空间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整体测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9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送装置,该移送装置具有暂存测试托盘的功能,避免影响后续测试托盘的移送或造成壳体内部空间浪费,提升效率。
如图1所示,具体地,移送装置用于移送测试托盘6,包括壳体1、移送组件2及至少两组维持组件5,其中:壳体1内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口11及第二口12;移送组件2包括能够在壳体1内沿第一预设方向(即如图1至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方向)往复滑动的移送件21,移送件21能够把持测试托盘6并带动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预设距离,或放开测试托盘6独立地滑动预设距离;两组维持组件5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维持组件5均能够独立把持或放开测试托盘6,并且,把持有测试托盘6的维持组件5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即如图1至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测试托盘6脱离移送组件2。
当移送组件2需要移送测试托盘6时,移送件21把持测试托盘6,维持组件5放开测试托盘6;当移送组件2需要放开测试托盘6并独立滑动复位时,维持组件5能够把持测试托盘6,以使得测试托盘6能够维持停止状态并稳定在该位置。从而能够通过移送组件2与维持组件5的配合来移送测试托盘6。
如前所述,现有的测试装置中,由于测试与上料时间不一致,会出现后一张测试托盘移送到输送轴末端时,前一张测试托盘还未移送至下一工位,导致后续测试托盘无法继续向前移送,从而造成壳体内部空间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整体测试效率。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移送测试托盘6的过程中,当出现移送组件2将测试托盘6移送至出料位置,而前一张测试托盘6还未移送至下一工位时,靠近出料位置的部分维持组件5能够沿±Z轴运动把持测试托盘6,以使得该测试托盘6脱离移送组件2,不参与移送组件2的移送,以暂存该测试托盘6,而其余维持组件5能够继续与移送组件2配合移送其余张测试托盘6,从而能够避免影响后方测试托盘6的移送或造成壳体1内部空间的浪费,提升移送测试托盘6的效率。
当需要将暂存的测试托盘6移送至下一工位时,靠近出料位置且把持该测试托盘6的维持组件5放开测试托盘6,使得移送组件2能够再次把持该测试托盘6,多个维持组件5同时动作,移送组件2与维持组件5配合将测试托盘6继续向出料位移送,并移送至下一工位。
其中,可以将第一口11设置为进料口,第二口12设置为出料口,此时,移送件21向第二口12滑动时能够把持测试托盘6,并带动测试托盘同步滑动预设距离,移送件21向第一口11滑动时放开测试托盘6独立地滑动预设距离,以实现将测试托盘6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移送,移送件21能够移送后复位并进行下一次移送。或者,也可以将第二口12设置为进料口,第一口11设置为出料口,此时,移送组件2向第一口11滑动时能够把持测试托盘6,并带动测试托盘同步滑动预设距离,移送件21向第二口12滑动时放开测试托盘6独立地滑动预设距离。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该移送装置能够双向使用,即第一口11及第二口12均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为进料口或出料口。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移送装置包括第一维持组件5a及第二维持组件5b。为便于描述,将第一口11定义为进料口,将第二口12定义为出料口。第一测试托盘6a及第二测试托盘6b能够依次通过第一口11进入壳体1内,在移送组件2及第二维持组件5b的配合下,将第一测试托盘6a及第二测试托盘6b朝向第一维持组件5a移送。当第一测试托盘6a被移送至与第一维持组件5a对应的位置时,判断下一工位内是否有测试托盘6,若判断下一工位有测试托盘6,则第一维持组件5a夹持第一测试托盘6a,以使得第一测试托盘6a脱离移送组件2,暂存第一测试托盘6a。此时,移送组件2及第二维持组件5b能够继续配合移送第二测试托盘6b,第一测试托盘6a保持静止。若判断下一工位没有测试托盘6,移送组件2与第一维持组件5a及第二维持组件5b同步配合将第一测试托盘6a及第二测试托盘6b朝向第二口12移送。这样,第一维持组件5a既能够与第二维持组件5b共同与移送组件2配合移送第一测试托盘6a及第二测试托盘6b,也能够独立把持第一测试托盘6a以暂存第一测试托盘6a,而第二维持组件5b则继续与移送组件2配合移送第二测试托盘6b。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送装置也可以包括三组维持组件5,三组维持组件5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两组维持组件5移送测试托盘6,一组维持组件5暂存测试托盘6,或者一组维持组件5移送测试托盘6,两组维持组件5暂存测试托盘6。当然,移送装置也可以包括四组、五组或更多维持组件5,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2至图3所示,移送件21包括若干沿±X轴方向延伸的移送轴211,若干移送轴211间隔布置于测试托盘6的外周;部分移送轴211沿垂直于测试托盘6的其中一侧边的方向把持对应的侧边,部分移送轴211沿倾斜于测试托盘6的侧边的方向把持测试托盘6的角。其中,倾斜于测试托盘6的侧边设置的移送轴211使得测试托盘6能够脱离移送组件2,有助于实现测试托盘6提升工位。移送轴211为杆状结构,与测试托盘6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移送组件2与测试托盘6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由于测试托盘6与移送组件2相互接触摩擦而产生的异物。同时,若干移送轴211间隔布置于测试托盘6的外周也能够实现稳定把持测试托盘6。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移送件21包括四个移送轴211,四个移送轴211分别用于把持测试托盘6靠近四个角的位置,以保证移送件21把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其中,两个移送轴211间隔布置于测试托盘6的下方(即如图1至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Z轴方向),并能够沿垂直于测试托盘6的下侧边的方向把持测试托盘6的下侧边,以支撑测试托盘6;其余两个移送轴211分别位于测试托盘6沿如图1至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Y轴方向的两侧,且沿±Y轴方向,两个移送轴211之间的间距大于测试托盘6的宽度尺寸,以使得测试托盘6能够被向上(即+Z轴方向)抬起,避免在抬起测试托盘6时与移送轴211相互干涉。
如图8a至8b所示,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移送轴211分别位于测试托盘沿±Y轴方向的两侧,并能够沿垂直于测试托盘6两侧边的方向把持测试托盘6的两侧边,以提升移送轴211移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如图9a至9b所示,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一个移送轴211位于测试托盘6的+Y轴方向的一侧,并能够沿垂直于测试托盘6侧边的方向把持测试托盘6对应的侧边;另一个移送轴211位于测试托盘6的-YZ方向的外侧,并能够沿倾斜于测试托盘6侧边的方向把持测试托盘6的角。这样,位于上侧的两个移送轴211就能够使得测试托盘6有可以向上移动的空间,有助于实现测试托盘6提升工位。当然,四个移送轴211也可以分别用于把持测试托盘6其他的四个不同方位,只要能够保证移送轴211把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并且测试托盘6被向上抬起时不会与移送轴211相互干涉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移送件21也设置为包括三个、五个或更多个移送轴211,只要能够实现稳定把持测试托盘6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移送件21还包括第二结合件212,多个移送轴211均支撑于第二结合件212。第二结合件212能够保证多个移送轴211同步沿±X轴方向滑动,从而保证移送轴211移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移送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的移送驱动件22,移送驱动件22能够驱动第二结合件212相对于壳体1沿±X轴方向滑动,以同步带动多个移送轴211沿±X轴方向滑动。移送驱动件22优选为可控制移动距离的伺服电机或可变缸等,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移送驱动件22驱动第二结合件212沿±X轴方向滑动合适的距离。
如图2至图3所示,每个移送轴211上凸设有多个沿±X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把持件2111,相邻两个把持件2111之间形成用于容测试托盘6插入的第一把持位2112。其中,由于把持件2111需要与测试托盘6接触并产生摩擦,为避免两者磨损产生金属异物而导致壳体1内的插座端子等元件短路,把持件2111可以设置为非金属材料,这样还能够防止金属在测试托盘6上留下划痕,保护测试托盘6及壳体1内的其他元件。把持件2111可以设置为图示的方体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柱形结构,只要能够稳定把持测试托盘6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送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结合件212的多个旋转驱动件23,每个旋转驱动件23能够驱动一个或多个移送轴211绕移送轴211自身轴线旋转,以使得移送轴211在把持测试托盘6与放开测试托盘6的状态之间切换。测试托盘6插入第一把持位2112内能够保证测试托盘6的稳定性,并且这种把持与放开测试托盘6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维护。如图8a及图9a所示,此时移送轴211转动至把持测试托盘6的状态,测试托盘6插入第一把持位2112内;如图8b及图9b所示,此时移送轴211转动至放开测试托盘6的状态,测试托盘6脱离第一把持位2112。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移送组件2包括3个旋转驱动件23,用于把持测试托盘6的下侧边的两个移送轴211能够在同一个旋转驱动件23的驱动下同步旋转预设角度,其余两个移送轴211则分别能够在两个旋转驱动件23驱动下旋转预设角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每个移送轴211分别通过一个旋转驱动件23驱动。
其中,旋转驱动件2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气缸、旋转马达等,以驱动移送轴211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保证在把持测试托盘6时,测试托盘6能够插入第一把持位2112内,在放开测试托盘6时,把持件2111不与测试托盘6相互干涉即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移送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结合件212的多个旋转驱动件23,每个旋转驱动件23能够驱动一个或多个移送轴211绕移送轴211自身轴线旋转,以使得移送轴211在把持测试托盘6与放开测试托盘6的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至图2所示,每组维持组件5包括相对布置于测试托盘6上下两侧的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即如图1至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Z轴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把持或放开测试托盘6。移送组件2把持测试托盘6并带动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时,维持组件5放开测试托盘6,避免维持组件5影响移送组件2正常移送测试托盘6。移送组件2需要放开测试托盘6并独立滑动时,维持组件5能够把持测试托盘6,以使得测试托盘6能够维持停止状态并稳定在该位置。并且,第一维持板51与第二维持板52分别从测试托盘6的上下两侧把持测试托盘6还能够保证把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沿±X轴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用于把持测试托盘6的第二把持位501。相邻两个第一把持位211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第二把持位501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一个滑动单位。多个维持组件5上的第二把持位501之和与移送轴211上的第一把持位2112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布置。这样就能够保证移送轴211移送测试托盘6后,第二把持位501都能够准确把持住测试托盘6。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把持位501设置为卡槽,相对的两个卡槽配合能够夹持一个测试托盘6;测试托盘6插入卡槽内能够提升维持组件5把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把持位501也可以由夹持凸起等其他夹持结构形成,沿±X轴方向相邻的两个夹持结构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测试托盘6的第二把持位501。
可以理解,由于维持组件5上设有多个第二把持位501,且移送轴211上设有多个第一把持位2112,因此,移送组件2可以同时移送多个测试托盘6,相邻的两个测试托盘6之间可以间隔一个、两个或多个滑动单位。
优选地,移送装置设有用于检测测试托盘6进入壳体1内的检测装置,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两个及以上测试托盘6进入壳体1内,以使得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把持位2112分别把持有测试托盘6时,控制移送件21带动全部的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预设距离。这样,以两张及以上的测试托盘6为一组,当一组测试托盘6均完成上料后,移送组件2才会开始移送该组测试托盘6,从而能够始终保证两张及以上测试托盘6在保持一个滑动单位的状态下同步移送,减少下一工位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测试托盘6的移送效率。
当维持组件5用于暂存测试托盘6时,该维持组件5内的测试托盘6始终相邻一个滑动单位,即下一个测试托盘6能够插入与前一个测试托盘6相邻的第二把持位501内,这样就能够在不增加壳体1尺寸的情况下暂存较多的测试托盘6,提高了壳体1内空间的利益率。
如图7所示,第二把持位501的内壁设有用于减少接触面积的凹槽502。其中,该凹槽502可以是通槽或盲槽,只要能够减少第二把持位501与测试托盘6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可,从而能够减少由于测试托盘6与维持组件5相互接触摩擦而产生的异物。
在移送测试托盘6的过程中,旋转驱动件23驱动移送轴211转动以把持测试托盘6,移送驱动件22驱动第二结合件212沿±X轴方向滑动一个滑动单位,第二结合件212带动移送轴211滑动一个滑动单位,从而带动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一个滑动单位。移送组件2停止滑动后,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沿±Z轴方向相互靠近以把持测试托盘6,旋转驱动件23驱动移送轴211反向转动以放开测试托盘6,移送驱动件22驱动第二结合件212反向滑动一个滑动单位,第二结合件212带动移送轴211独立地反向滑动一个滑动单位。移送组件2滑动复位后,旋转驱动件23再次驱动移送轴211转动以把持测试托盘6,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沿±Z轴方向相互远离以放开测试托盘6,移送组件2能够再次带动测试托盘6沿±X轴方向滑动一个滑动单位,如此重复上述步骤,以将测试托盘6移送至指定位置。
当然,移送驱动件22也可以根据需要每次驱动第二结合件212沿±X轴方向滑动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滑动单位,以使得移送轴211带动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滑动单位。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维持组件5还包括分别与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连接的两个导向件54,导向件54沿±Z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两个导向件54能够分别确保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能够始终沿±Z轴方向滑动,保证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每次都能够准确夹持测试托盘6,即测试托盘6能够准确插入第二把持位501内。
具体地,导向件54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导向轴541及与多个导向轴541均固定连接的第一结合件542。第一结合件542能够保证多个导向轴541同步沿±Z轴方向滑动,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沿±Z轴方向滑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多个导向轴541还能够提升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夹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
维持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的维持驱动件53,维持驱动件53能够驱动第一结合件542相对于壳体1沿±Z轴方向滑动。其中,维持驱动件53优选为可控制移动距离的伺服电机或可变缸等,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维持驱动件53驱动第一结合件542沿±Z轴方向滑动合适的距离。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中的一者通过固定件55相对于壳体1固定,另一者能够沿±Z轴方向滑动靠近或远离与壳体1固定的一者。这样,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把持测试托盘6时能够将测试托盘6尽可能远离移送组件2,避免暂存的测试托盘6影响移送组件2的运动。
如图1至图3所示,移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的内壁的引导组件3,移送件21支撑于引导组件3,引导组件3用于限定移送件21沿±X轴方向滑动。引导组件3能够限定移送件21始终沿±X轴方向滑动,从而保证移送件21无论是独立滑动还是带动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都能够始终沿±X轴方向运动,以提升移送组件2移送测试托盘6的路线的准确性,并且还能够确保移送件21每次都能够准确把持住测试托盘6。可以理解,引导组件3沿±X轴方向的长度也需要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以保证移送轴211能够正常滑动。
其中,移送轴211的两端可以支撑于壳体1的侧壁,以保证移送轴211沿±X轴滑动时的稳定性。靠近第二口12的移送轴211可以支撑于引导组件3,而不支撑于壳体1的侧壁,以避免测试托盘6从第二口12进出时与移送轴211相互干涉。可以理解,当移送轴211支撑于壳体1的侧壁时,移送轴211能够相对于壳体1的侧壁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也能够相对于壳体1的侧壁沿±X轴滑动。当然,也可以将靠近第一口11的移送轴211可转动地支撑于引导组件3,或者还可以将所有移送轴211的均可转动地支撑于引导组件3,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移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的内壁的限位组件4,在测试托盘6向第二口12滑动时,限位组件4位于测试托盘6的至少一侧边的外侧。限位组件4能够限定测试托盘6始终沿±X轴方向滑动,并且还能够避免测试托盘6在移送过程中发生倾斜或偏移,提升移送组件2移送测试托盘6时的稳定性。其中,限位组件4可以包括耐磨件,耐磨件的耐磨性好,从而能够避免长时间与测试托盘6接触磨损而影响对测试托盘6的限位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限位组件4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限位组件4分别设置于壳体1沿±Y轴方向相对的两侧内壁,在测试托盘6沿±X轴方向滑动时,两组限位组件4分别位于测试托盘6沿±Y轴方向的两侧边的外侧。两侧的限位组件4能够防止测试托盘6在移送过程中沿±Y轴方向发生倾斜,且两组限位组件4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测试托盘沿±Y轴方向的宽度尺寸。
如图1所示,壳体1内设有移送腔13,移送腔13的侧壁设有第一口11及第二口12;壳体1内还设有与移送腔13的上侧连通且与第二口12对应的抬升腔14,第二口12延伸至抬升腔14的侧壁。其中,第一口11及第二口12可以开设于移送腔13沿±Y轴方向的两侧内壁或沿±Z轴方向的两侧内壁,只要在输送测试托盘6时不会与其他元件相互干涉即可。
当第一口11设置为进料口,第二口12设置为出料口时,可以将测试托盘6从第一口11输送至移送腔13内,并通过移送组件2将测试托盘6向第二口12移送,测试托盘6可以直接在移送腔13内通过第二口12向外输送,也可以先将测试托盘6抬升至抬升腔14内后再向外输送,以适配于不同位置及高度的外部机构。当第二口12设置为进料口,第一口11设置为出料口时,可以将测试托盘6直接通过第二口12输送至移送腔13内,也可以先将测试托盘6通过第二口12输送至抬升腔14内,再将测试托盘6下降至移送腔13内,然后通过移送组件2将测试托盘6向第一口11移送。其中,在通过第一口11或第二口12向外或向内输送测试托盘6时,可以每次只输送一张测试托盘6,也可以同时输送两张测试托盘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送装置,用于移送测试托盘(6),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口(11)及第二口(12);
移送组件(2),包括能够在所述壳体(1)内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往复滑动的移送件(21),所述移送件(21)能够把持所述测试托盘(6)并带动所述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预设距离,或放开所述测试托盘(6)独立地滑动预设距离;以及,
至少两组维持组件(5),两组所述维持组件(5)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维持组件(5)均能够独立把持/放开所述测试托盘(6),并且,把持有所述测试托盘(6)的所述维持组件(5)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测试托盘(6)脱离所述移送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维持组件(5)包括相对布置于所述测试托盘(6)上下两侧的第一维持板(51)及第二维持板(52),所述第一维持板(51)及所述第二维持板(52)能够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互靠近/远离,以把持/放开所述测试托盘(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持板(51)相对于所述壳体(1)固定,所述第二维持板(52)能够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靠近/远离所述第一维持板(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维持组件(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维持板(51)及/或所述第二维持板(52)连接的导向件(54),所述导向件(54)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54)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导向轴(541)以及与多个所述导向轴(541)均固定连接的第一结合件(542);
每组所述维持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维持驱动件(53),所述维持驱动件(53)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结合件(542)相对于所述壳体(1)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以同步带动多个所述导向轴(541)及所述第二维持板(52)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件(21)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移送轴(211),若干所述移送轴(211)间隔布置于所述测试托盘(6)的外周;
所述移送轴(211)沿垂直于所述测试托盘(6)的其中一侧边的方向把持对应的所述侧边,及/或,所述移送轴(211)沿倾斜于所述测试托盘(6)的侧边的方向把持所述测试托盘(6)的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送轴(211)上凸设有多个把持件(2111),多个所述把持件(211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把持件(2111)之间形成用于容所述测试托盘(6)插入的第一把持位(2112);
所述移送轴(211)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移送轴(211)在把持所述测试托盘(6)与放开所述测试托盘(6)的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把持位(2112)分别把持有所述测试托盘(6)时,所述移送件(21)带动全部的所述测试托盘(6)同步滑动预设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组件(5)设有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用于把持所述测试托盘(6)的第二把持位(50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把持位(211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把持位(501)之间的间距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包括第一维持组件(5a)及第二维持组件(5b),所述第一维持组件(5a)把持第一测试托盘(6a),且所述第二维持组件(5b)放开第二测试托盘(6b)时,所述移送件(21)能够仅带动所述第二测试托盘(6b)同步滑动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测试托盘(6a)保持静止,以暂存所述第一测试托盘(6a)。
CN202320362030.1U 2023-02-21 2023-02-21 移送装置 Active CN219859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2030.1U CN219859300U (zh) 2023-02-21 2023-02-21 移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2030.1U CN219859300U (zh) 2023-02-21 2023-02-21 移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9300U true CN21985930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2030.1U Active CN219859300U (zh) 2023-02-21 2023-02-21 移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9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42633A (zh) 一种硅片上下料系统
US20190308220A1 (en) Automatic labeling production line for solid state disk
JP3342119B2 (ja) 電子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CN219859300U (zh) 移送装置
EP0259489B1 (en) Working apparatus
US5547511A (en) Electrode forming system for chip components
JPH10261894A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電子部品供給装置用パレット
CN109983858A (zh) 元件供给系统及元件安装机
CN219324477U (zh) 移送装置
CN110248777B (zh) 作业机
WO2019116442A1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供給方法
CN110844431B (zh) 一种插接装置
CN112756992B (zh) 天线振子自动化装配线及天线振子装配方法
CN212552587U (zh) 热敏片自动插入机
JP2023160449A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211945283U (zh) 上料装置
CN209918376U (zh) 分选机料盒的转运装置以及分选机
JPS61194799A (ja) 複数のソリッド部品を一度に1つづつ供給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0428034B1 (ko) 핸들러용 트레이 이송장치
CN218753700U (zh) 下料装置及下料系统
JPS60153306A (ja) プリント板給排装置
CN215515307U (zh) 移载定位装置及加工设备
JP3540138B2 (ja) 部品装着装置
CN217200750U (zh) 一种供料装置及分拣系统
CN214771157U (zh) 一种天线振子抛光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