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6507U -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6507U
CN219846507U CN202321328744.7U CN202321328744U CN219846507U CN 219846507 U CN219846507 U CN 219846507U CN 202321328744 U CN202321328744 U CN 202321328744U CN 219846507 U CN219846507 U CN 219846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unting hole
interface
connector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87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姜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87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6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6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6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连接头包括主体、扣环和弹性件。主体具有安装孔。扣环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扣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安装孔的内径。弹性件连接于扣环和主体之间,且弹性件可带动扣环相对主体移动。在弹性件相对主体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扣环的内壁内陷于安装孔的内壁。在弹性件相对主体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扣环的内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孔的内壁。接口部具有扣槽。在连接头与接口部相连的情况下,接口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内,且扣环的至少部分位于扣槽内。该连接头通过扣环与接口部扣接可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是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自然管道的检查器械,可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以治疗疾病。内窥镜包括插入部、操作部和连接线。其中,插入部的近端与操作部相连,插入部的远端被配置为可经自然腔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体内。连接线与操作部相连,并与插入部电连接,以为内窥镜提供电能和/或信号传输。
相关技术中,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操作部的位置和/或姿态,进而导致连接线与操作部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脱落,影响内窥镜使用。虽然可以通过将连接线与操作部固定连接防止连接线与操作部脱落,但是,连接线与操作部固定连接,使得连接线无法与操作部拆离,进而无法实现连接线反复多次重新利用,增加诊断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内窥镜连接线与手柄之间连接处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头。该连接头可以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接口部连接。示例性的,电子设备的接口部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电子设备信号接口和/或电源接口。
该连接头包括主体、扣环和弹性件。主体具有安装孔。扣环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弹性件连接于扣环和主体之间,且弹性件可带动扣环相对主体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弹性件相对主体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扣环的内壁内陷于安装孔的内壁。在弹性件相对主体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扣环的内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孔的内壁。接口部具有扣槽。在连接头与接口部相连的情况下,接口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内,且扣环的至少部分位于扣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头中,接口部的至少部分嵌入安装孔内,进而实现连接头与接口部套接。扣环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孔的内壁,使得扣环可以至少部分嵌入接口部的扣槽内,进而实现连接头与接口部扣接,进而有益于防止接口部从安装孔内滑出,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连接的稳固性。另外,在连接头与接口部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弹性件作用扣环,使得扣环嵌入接口部的扣槽内,进而有益于降低连接头与接口部扣接的难度,并且可以利用弹性件作用扣环使得扣环可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扣接于扣槽内的状态,进而有益于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连接的稳固性。因此,该连接头有益于解决内窥镜连接线与手柄之间连接处容易脱落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该内窥镜具有与本申请连接头相同的技术特征,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在一一赘述。
根据一下可选的实施例,内窥镜手柄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被配置为盖合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接口子部。第二壳体具有第二接口子部。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盖合的情况下,第一接口子部与第二接口子部形成接口部。第一接口子部和第二接口子部上均设置有定位凸起,一个定位凸起对应一个定位槽。或者,第一接口子部和第二接口子部上均设置有定位槽,一个定位凸起对应一个定位凸起。
上述提供的内窥镜手柄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定位凸起或定位槽,进而使得连接头可以通过定位凸起或定位槽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提供支撑力,以使第一接口子部和第二接口子部之间装配更加紧凑。随着第一接口子部和第二接口子部之间装配的紧凑性的提高,第一接口子部和第二接口子部形成的接口部的强度增加,进而有益于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手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的分解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盖合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手柄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接口部;11-扣槽;12-定位凸起;100-扣环;110-环形部;120-按压部;200-主体;201-安装孔;202-安装槽;203-容纳槽;204-安装口;205-定位槽;206-限位槽;210-第一子部;211-第一子槽;220-第二子部;221-避让孔;300-弹性件;400-按键;500-接线部;600-第一壳体;610-第一接口子部;700-第二壳体;710-第二接口子部;80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8,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头。该连接头可以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和线缆。其中,线缆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信号线、电源线。连接头的一端与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可拆卸相连,另一端与信号线和/或电源线相连,以便于线缆与设备主体分离。示例性的,在连接头用于连接内窥镜手柄的主体部与线缆的情况下,连接头可以实现内窥镜手柄与线缆可拆,进而有益于实现内窥镜手柄的线缆的重复使用。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包括接口部10,连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接口部10连接。示例性的,接口部10可以为但不限于电子设备中连接线缆800的接口。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内窥镜。
参照图2和图3,连接头包括主体200、扣环100和弹性件300。示例性的,主体200为基础性结构件,可以为电连接的插接件提供安装基础。
参照图3,主体200具有安装孔201。扣环100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20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扣环10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安装孔201的内径,即扣环100的内径不小于安装孔201的内径。
示例性的,弹性件300连接于扣环100和主体200之间,且弹性件300可带动扣环100相对主体20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示例性的,弹性件300可以为但不限于弹簧或弹性片。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扣环1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弹性件300发生弹性形变,以通过弹性件300产生的弹力作用扣环100相对主体200相对移动。具体的,在扣环1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弹性件300压缩或拉伸。
示例性的,在扣环1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扣环100的内壁内陷于安装孔201的内壁。需要说明的是,扣环100的内壁内陷于安装孔201的内壁,即扣环100的内壁不凸出于安装孔201的内壁。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扣环100的内壁与安装孔201的内壁齐平。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扣环100的内壁与安装孔201的内壁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扣环100的内壁不凸出于安装孔201的内壁。这样,可以避免扣环100阻挡接口部10从安装孔201内移出,以使连接头可以与接口部10可拆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扣环1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扣环100的内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孔201的内壁。接口部10具有扣槽11,在连接头与接口部10相连的情况下,接口部10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201内,且扣环1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扣槽11内,以使扣环100可以阻挡接口部10沿安装孔201滑动,以防止接口部10从安装孔201内滑出。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头不仅可以与接口部10插接配合,还可以通过扣环100与接口部10扣接,进而有益于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且,弹性件300连接于扣环100与主体200之间,进而可以通过弹性件300维持扣环100扣接于连接部的扣槽11内,以保持连接头与接口部10连接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在连接头用作内窥镜手柄的线缆800的情况下,连接头设置于线缆800的一端,以通过连接头连接线缆800与内窥镜手柄。示例性的,连接头内设置有电连接的引脚。连接头的一端与线缆800相连,连接头的另一端与内窥镜手柄的壳体相连。可选的,内窥镜手柄的壳体具有接口部10。在连接头与内窥镜手柄壳体相连的情况下,设置于连接头内部的电连接引脚与内窥镜手柄内的电连接件电连接,以使线缆800可以为内窥镜传输电能和/或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扣环1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扣环100的外周侧边缘均位于扣槽11内,以便于扣环100将作用力传递至主体200。这样可以提高扣环100的承载能力,有益于防止扣环100受力后形变,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孔201的内壁具有环形的安装槽202。扣环100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槽202内。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槽202与安装孔201同轴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安装槽202可以为扣环100轴线方向的两侧提供支撑力,进而有益于将扣环100受到的作用力转移至主体200上。因此,将扣环100设置于安装槽202内有益于提升扣环100的承载性能,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扣环100包括环形部110和按压部120。按压部120与环形部110径向的一侧相连。环形部110与安装槽202滑动配合。具体的,环形部110为环形结构。按压部12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环形部110的轴向的至少一侧。示例性的,按压部120为设置于环形部110一侧凸块。示例性的,按压部120与环形部110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主体200的外壁具有容纳槽203。安装槽202的槽底具有安装口204。安装口204贯穿安装孔201的孔壁与容纳槽203连通。按压部120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203。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压部120贯穿安装口204与环形部110相连。或者,环形部110的部分贯穿安装口204与按压部120相连。
上述实施例中,按压部120设置于容纳槽203内,进而可以在主体200的外部按压按压部120,以使扣环10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实现扣环100与接口部10分离。该实施例可以在外部按压扣环100实现连接头与接口部10拆离,有益于降低连接头与接口部10拆卸难度。
参照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00的一端连接于容纳槽203的槽底。弹性件300的第二端连接于按压部120与容纳槽203的槽底相对的一侧。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压部120与环形部110为一体结构。示例性的,按压部120向环形部110的轴线的一侧弯曲。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压部120与环形按压部120垂直,以便于将作用力传递至环形部110,进而有益于减小扣环10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阻力。另外,按压部120凸出于环形部110的轴向的一侧,有益于增加按压部120的面积,进而有益于减小按压过程中手指受到的压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接口部10的外侧壁具有扣槽11。示例性的,扣槽11为接口部10的外壁设置的弧形或环形凹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容纳槽203的内壁具有限位槽206。参照图9和图10,在弹性件3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120扣接于限位槽206内。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压部12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主体200的外侧壁,以提高按压扣环100的便利性,降低连接头与接口部10拆离的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弹性件3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120与主体200止抵限位,以防止按压部120从容纳槽203内脱落。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连接头还包括按键400。按键400设置于安装口204内。按键400与按压部120相连。在弹性件3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按键400扣接于限位槽206内,且按键40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主体200的外侧壁。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头通过设置按键400有益于简化扣环100的结构,降低扣环100的制备难度。另外,弹性件3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即扣环100与接口部10扣接。按键40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主体200有益于向按键400施加压力,进而有益于提高按压按键400的便利性,降低连接头与接口部10拆离的难度。
参照图4至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200包括第一子部210和第二子部220。示例性的,参照图5,第一子部210和第二子部220均为筒状结构。安装孔201和安装槽202设置于第一子部210。参照图4,第二子部220套设于第一子部210。第一子部210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子槽211。第二子部220具有避让孔221。避让孔221与第一子槽211相对,且避让孔221与第一子槽211连通形成容纳槽203。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00的一端止抵于第一子槽211的槽底,弹性件300的另一段止抵于按压部120朝向第一子槽211槽底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中,主体200分体设置有益于降低主体200的制备难度。另外,有益于降低扣环100与主体200装配的难度。示例性的,可以先将扣环100和弹性件300装配于第一子部210后,在将第二子部220套设于第一子部210,以通过第二子部220约束扣环100,避免扣环100与第一子部210分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避让孔221在第一子槽211的槽底所在平面内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槽211的槽底内,以使避让孔221与第一子槽211连通形成的容纳槽203的侧壁具有限位槽206。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键400的外周壁具有限位凸起。在扣环100移动止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按键400的外周的限位凸起止抵于第二子部220的内侧壁。
参照图6,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口204为沿主体200外周方向的弧形口。示例性的,安装口204对应的弦长大于或等于环形部110的外径。进一步可选的示例中,安装口204设置于第一子部210,且安装口204贯穿第一子部210的侧壁。示例性的,安装口204连通安装槽202和第一子槽211。
上述实施例中,扣环100可以沿安装口204插入安装槽202内,进而有益于降低扣环100的安装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头还包括接线部500。接线部500设置于主体200的第一侧。在弹性件300相对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扣环10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主体200的第二侧的内壁。示例性的,主体2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主体200中相背的两侧。
上述实施例可以确保扣环100可以与接口部10中邻近主体200的第二侧的一侧扣接。接线部500连接的线缆800拉动连接头的情况下,连接头相对接口部10具有绕连接头的第一侧的边缘转动运动趋势。扣环100与接口部10中邻近主体200的第二侧的一侧扣接,进而有益于增加扣环100和接口部10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克服连接头相对接线部500偏转的力矩,进而有益于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接口部10的外周壁和安装孔201的内壁中,一者设置有定位槽205,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凸起12。在连接头与接口部10相连的情况下,定位凸起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槽205内,且连接头与接口部10通过定位凸起12和定位槽205在接口部10的外周方向限位配合。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与定位槽205限位配合,进而有益于防止连接头与接口部10之间绕连接头的轴线转动,进而有益于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装配的可靠性。另外,定位凸起12与定位槽205限位配,使得防止连接头与接口部10绕连接头转动的作用力分散至主体200,进而有益于保护主体200内的电连接部件,提高连接头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定位槽205沿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设置于安装孔201的内壁。定位槽205的至少一个槽壁倾斜设置。沿安装孔201的第一端向安装孔201的第二端,定位槽205的槽宽逐渐减小。其中,安装孔201的第一端为接口部10沿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插入安装孔201的一端。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槽205中倾斜设置的槽壁可以为接口部10插入安装孔201内导向。定位槽205的槽宽逐渐减小,进而有益于降低接口部10与安装孔201对位难度,以便于连接头装配于接口部1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沿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设置于安装孔201的内壁,定位凸起12的至少一个侧壁倾斜设置,沿安装孔201的第一端向安装孔201的第二端,定位凸起12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安装孔201的第一端为接口部10沿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插入安装孔201的一端。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中倾斜设置的侧壁可以为接口部10插入安装孔201内导向。定位凸起12的槽宽逐渐减小,进而有益于降低接口部10与安装孔201对位难度,以便于连接头装配于接口部1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定位槽20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优选的,定位凸起1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定位凸起12与一个定位槽205对应。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定位凸起12与两个定位槽205限位配合有益于进一步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装配后的抗扭转能力,提高连接头与接口部10连接处的可靠性。另外,两个定位凸起12和两个定位槽205还有益于降低连接头的制备精度,使得连接头具有更大的适应制备误差的能力。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内窥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头。
示例性的,该内窥镜手柄还包括第一壳体600、第二壳体700和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头。第一壳体600被配置为盖合于第二壳体700。第一壳体600具有第一接口子部610。第二壳体700具有第二接口子部710。
参照图8,在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盖合的情况下,第一接口子部610与第二接口子部710形成接口部1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子部610和第二接口子部710上均设置有定位凸起12,一个定位凸起12对应一个定位槽205。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子部610和第二接口子部710上均设置有定位槽205,一个定位凸起12对应一个定位凸起12。在连接头连接接口部10的情况下,连接头和接口部10可以通过定位槽205和定位凸起12相互作用提高第一接口子部610和第二接口子部710扣合的紧凑性,进而有益于提高接口部10的强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头。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接口部(10)连接,所述连接头包括主体(200)、扣环(100)和弹性件(300),所述主体(200)具有安装孔(201),所述扣环(1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200),所述弹性件(300)连接于所述扣环(100)和所述主体(200)之间,且所述弹性件(300)可带动所述扣环(100)相对所述主体(20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在所述扣环(100)相对所述主体(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扣环(100)的内壁内陷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在所述扣环(100)相对所述主体(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扣环(100)的内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
所述接口部(10)具有扣槽(11),在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接口部(10)相连的情况下,所述接口部(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201)内,且所述扣环(1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扣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具有环形的安装槽(202),所述扣环(1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100)包括环形部(110)和按压部(120),所述按压部(120)与所述环形部(110)径向的一侧相连,所述环形部(110)与所述安装槽(202)滑动配合,
所述主体(200)的外壁具有容纳槽(203),所述安装槽(202)的槽底具有安装口(204),所述安装口(204)贯穿所述安装孔(201)的孔壁与所述容纳槽(203)连通,所述按压部(12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203)的槽底,所述弹性件(300)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按压部(120)与所述容纳槽(203)的槽底相对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03)的内侧壁具有限位槽(206),
在所述弹性件(300)相对所述主体(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120)扣接于所述限位槽(206)内,且所述按压部(12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200)的外侧壁;或者,所述连接头还包括按键(400),所述按键(400)设置于所述安装口(204)内,所述按键(400)与所述按压部(120)相连,在所述弹性件(300)相对所述主体(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00)扣接于所述限位槽(206)内,且所述按键(40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200)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00)包括第一子部(210)和第二子部(220),所述安装孔(201)和所述安装槽(202)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210),所述第二子部(220)套设于所述第一子部(210),
所述第一子部(210)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子槽(211),所述第二子部(220)具有避让孔(221),所述避让孔(221)与所述第一子槽(211)相对,且所述避让孔(221)与所述第一子槽(211)连通形成所述容纳槽(20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还包括接线部(500),所述接线部(500)设置于所述主体(200)的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在所述弹性件(300)相对所述主体(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扣环(100)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部(10)的外周壁和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中,一者设置有定位槽(205),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凸起(12),
在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接口部(10)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凸起(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205)内,且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接口部(10)通过所述定位凸起(12)和所述定位槽(205)在所述接口部(10)的外周方向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05)沿所述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所述定位槽(205)的至少一个槽壁倾斜设置,沿所述安装孔(201)的第一端向所述安装孔(201)的第二端,所述定位槽(205)的槽宽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安装孔(201)的第一端为所述接口部(10)沿所述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插入所述安装孔(201)的一端;或者,
所述定位凸起(12)沿所述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壁,所述定位凸起(12)的至少一个侧壁倾斜设置,沿所述安装孔(201)的第一端向所述安装孔(201)的第二端,所述定位凸起(12)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安装孔(201)的第一端为所述接口部(10)沿所述安装孔(201)的轴线方向插入所述安装孔(201)的一端。
10.一种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600)、第二壳体(700)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头,所述第一壳体(600)被配置为盖合于所述第二壳体(700),所述第一壳体(600)具有第一接口子部(610),所述第二壳体(700)具有第二接口子部(710),在所述第一壳体(600)和所述第二壳体(700)盖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子部(610)与所述第二接口子部(710)形成所述接口部(10);
所述第一接口子部(610)和所述第二接口子部(710)上均设置有定位凸起(12),一个所述定位凸起(12)对应一个定位槽(205),或者,所述第一接口子部(610)和所述第二接口子部(710)上均设置有定位槽(205),一个所述定位凸起(12)对应一个定位凸起(12)。
CN202321328744.7U 2023-05-29 2023-05-29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Active CN219846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8744.7U CN219846507U (zh) 2023-05-29 2023-05-29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8744.7U CN219846507U (zh) 2023-05-29 2023-05-29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6507U true CN21984650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70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8744.7U Active CN219846507U (zh) 2023-05-29 2023-05-29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6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1541B1 (en) Retainer system
US7857643B2 (en) XLR cable connector
US9861761B2 (en) Safety needle assembly
EP2755283B1 (en) User Configurable Connector
JP2012113983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US5632643A (en) Electronic cable yoke socket with locking mechanism
TWI463747B (zh) 附罩蓋之連接器
JP2842143B2 (ja) コネクタ
TWI292970B (en) Connector
JP507942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接続装置
CN114554927A (zh) 带有可互换轴的内窥镜装置
CN219846507U (zh) 连接头和内窥镜手柄
EP1128485A1 (en) Connector device and connection element
US10283887B2 (en) High capacity connector for medical devices
KR20040095643A (ko) 광플러그
EP4164068A1 (en) Connector plug, abutting structure of the same,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chanism having the same
WO2018013660A1 (en) Adaptor for multiple types of endoscope
GB2256978A (en) Insulating shield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47504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ndoscope
JP2004102072A (ja)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用の光コネクタ
WO2009055091A1 (en) Medical sensor connector
CN219516187U (zh) 一种手柄壳体、手柄及内窥镜
CN112472161A (zh) 手术器械装置以及手术机器人
JP2014501580A (ja) 体内多接点型(inbodymulti−contact)医療用電極装置用電気コネクター
JP4301636B2 (ja) コネクタ抜け防止機構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