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3475U -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 Google Patents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3475U
CN219843475U CN202321245738.5U CN202321245738U CN219843475U CN 219843475 U CN219843475 U CN 219843475U CN 202321245738 U CN202321245738 U CN 202321245738U CN 219843475 U CN219843475 U CN 219843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stator
bars
phas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57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明
郭孝臣
刘光
占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57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3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3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3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该定子汇流桥包括骨架、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所述第二汇流条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汇流条横向铺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汇流条竖向插在所述第二部分中。本实用新型中,将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横向铺设在骨架的第一部分,将第二汇流条竖向插在骨架的第二部分,这样设置定子汇流桥的横向重叠铺设厚度和竖向厚度都不会过大,满足小型化集成化需求。此外,定子汇流桥包括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两种结构,第一汇流条制作采用一套模具,第二汇流条制作采用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

Description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永磁电机一般为多槽多极数的电机,其定子组件线包出线头就很多,如果都将线头焊接在接线板上,拉线负载,工艺可行性困难,焊接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所以采用一种定子汇流桥对定子组件的出线进行固定,使其拉线更简易,焊接更稳定。
现有定子汇流桥一般包括多个汇流条,多个汇流条沿定子汇流桥轴向方向层叠设置或者沿定子汇流桥径向方向层叠设置,但是若整圈的竖向层叠设置多层汇流条会导致重叠厚度较大,从而导致焊钩安装不便,若整圈的横向铺设多层汇流条,则平铺式的汇流条需要成片的材料切割制造,制造所需材料较多,导致制造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以解决现有定子汇流桥中多个汇流条层叠设置所存在的制造成本较大的问题。
一种定子汇流桥,包括包括骨架、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
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所述第二汇流条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汇流条横向铺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汇流条竖向插接在所述第二部分中。
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
优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本体、连接臂和工作件,所述工作件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臂的竖向截面的底部线条为直线。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竖向截面的顶部线条和底部线条均为直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本体、连接臂和工作件,所述工作件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臂平滑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侧面共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条上的工作件分别通过相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条上的工作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定子汇流桥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从所述本体的一侧沿所述骨架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连接臂和从所述连接臂一端延伸出的弧形过渡部;
所述连接臂和所述弧形过渡部平滑连接,所述弧形过渡部与所述工作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工作件包括延伸部、弯折部和对接部,所述弯折部从所述延伸部一端延伸出,所述对接部从所述弯折部一端向所述延伸部方向延伸出;
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臂相连,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焊接点。
优选地,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结构一致;
和/或,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条,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条结构一致。
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分层间隔横向铺设在所述骨架的第一部分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在竖向上部分重叠,在部分重叠位置上设有绝缘层;
和/或,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条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第二部分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工作件。
优选地,所述定子汇流桥还包括相铜排,所述相铜排还包括所述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之间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条上设有两个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均连接有所述工作件,所述相铜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的相出线端子,所述相出线端子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
和/或,所述定子汇流桥还包括星点铜排,所述星点铜排还包括所述第二汇流条,相邻所述第二汇流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汇流条包括依次弯折设置的至少两个直汇流段,每一所述直汇流段均设有所述工作件。
优选地,所所述骨架、所述星点铜排和所述相铜排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星点铜排,至少两个所述星点铜排结构一致;
和/或,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相铜排,至少两个所述相铜排结构一致。
优选地,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两个星点铜排和N个相铜排,N≥2;
每一所述相铜排包括两个所述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工作件,两个所述工作件分别为第一焊钩和第二焊钩;
每一所述星点铜排包括N个所述工作件,所述工作件为第三焊钩;
一所述星点铜排上的N个所述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所述相铜排上的所述第一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另一所述星点铜排上的N个所述相铜排上的所述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所述第二焊钩通过相线相连。
优选地,所述骨架上设有高度定位角和径向定位块;
至少三个所述高度定位角沿所述骨架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骨架上,至少一个所述高度定位角上设置有所述径向定位块。
一种无刷电机,包括所述定子汇流桥和定子组件,所述定子汇流桥装配在所述定子组件上,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相线;
所述相线的第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设置的工作件上,所述相线的第二端缠绕在所述第二汇流条上设置的工作件上。
一种运载工具,包括所述无刷电机。
本实用新型,第一汇流条横向铺设在第一部分内,且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使得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的弧长较小,横向重叠面积较小,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第二汇流条的至少部分竖向插在第二部分中,无需重叠设置,使得第二汇流条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将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横向铺设在骨架的第一部分,将第二汇流条竖向插在骨架的第二部分,这样设置定子汇流桥的横向重叠铺设厚度和竖向厚度都不会过大,满足小型化集成化需求。此外,定子汇流桥包括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两种结构,第一汇流条制作采用一套模具,第二汇流条制作采用一套模具,所需模具数量较少,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汇流桥第一视角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汇流桥第二视角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汇流桥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星点铜排和相铜排的轴侧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骨架第一视角的轴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骨架第二视角的轴侧图。
其中,1、骨架;11、第一部分;111、安装孔;112、绝缘层;12、第二部分;121、限位凸起;13、高度定位角;14、径向定位块;2、第一汇流条;21、本体;22、连接件;221、连接臂;222、弧形过渡部;23、工作件;231、延伸部;232、弯折部;233、对接部;24、相出线端子;241、第一延伸臂;242、第二延伸臂;243、接线端子;3、第二汇流条;31、直汇流段;4、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汇流桥,参照图1-7,该定子汇流桥包括骨架1、第一汇流条2和第二汇流条3;骨架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汇流条2和第二汇流条3中,至少部分第一汇流条2横向铺设在第一部分11内,至少部分第二汇流条3竖向插在第二部分12中。
作为一示例,骨架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可以设为两个半圆结构,也可以为非半圆区域,即可以为180度,也可以一个小于180度,一个大于180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示例中,至少部分第二汇流条3竖向插在第二部分12中,无需重叠设置,使得第二汇流条3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将至少部分第一汇流条2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将至少部分第二汇流条3竖向插在骨架1的第二部分12,这样设置定子汇流桥的横向重叠铺设厚度和竖向厚度都不会过大,满足小型化集成化需求。此外,该定子汇流桥包括第一汇流条2和第二汇流条3两种结构,第一汇流条2制作采用一套模具,第二汇流条3制作采用一套模具,所需模具数量较少,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解决现有定子汇流桥中多个汇流条层叠设置所存在的制造成本较大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7,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
作为一示例,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使得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的弧长较小,横向重叠面积较小,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第一汇流条2包括本体21、连接臂221和工作件23,工作件23通过连接臂221与本体21连接,连接臂221的竖向截面的底部线条为直线。
作为一示例,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臂221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往往会制作弯折结构或凸起结构,本示例中,第一汇流条2包括本体21、连接臂221和工作件23,工作件23通过连接臂221与本体21连接,连接臂221的竖向截面的底部线条为直线,制作时无需进行弯折或设计凸起,成本较低且加工工艺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连接臂221的竖向截面的顶部线条和底部线条均为直线。
作为一示例,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臂221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往往会制作弯折结构或凸起结构,本示例中的连接臂221的竖向截面的顶部线条和底部线条均为直线,连接臂221上不需要做凹凸设计,加工比较简单,节省制作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第一汇流条2包括本体21、连接臂221和工作件23,工作件23通过连接臂221与本体21连接,本体21与连接臂221平滑连接。
作为一示例,由于第一汇流条2的相位设计需求,需要在第一汇流条2上设置至少两个工作件23,而第一汇流条2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上,且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使得所有第一汇流条2上的工作件23可能相互干涉,不同第一汇流条2之间的工作件23容易出现短路,为了规避这一问题,需在第一汇流条2上设有连接臂221,该连接臂221沿骨架1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并在连接臂221上设置工作件23,可避免相邻两个工作件23相互干涉的问题。第一汇流条2可以为弧形结构,也可以为接近弧形结构。本示例中,第一汇流条2横向铺设在第一部分11内,且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可使第一汇流条2的弧长较小,制造第一汇流条2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而且弧长较小的第一汇流条2更不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后续注塑的效果和绝缘性;本体21与连接臂221平滑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没有棱角,使第一汇流条2制作更加便捷美观。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本体2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连接臂221的两个侧面共面。
作为一示例,本体2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连接臂221的两个侧面共面,即第一汇流条2的本体21和连接臂221之间无需凹凸设计,可以由整块板材裁切出来的,制作工艺简单,降低制成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第一汇流条2上的工作件23分别通过相线与第二汇流条3上的工作件23相连。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相线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汇流条2上的工作件23上,相线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汇流条3上的工作件23上,便于把定子汇流桥上的第一汇流条2和第二汇流条3连通,即可实现汇流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定子汇流桥还包括连接件22,连接件22包括从本体21的一侧沿骨架1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连接臂221和从连接臂221一端延伸出的弧形过渡部222;连接臂221和弧形过渡部222平滑连接,弧形过渡部222与工作件23相连。
作为一示例,连接臂221包括连接臂221和弧形过渡部222,连接臂221是从本体21的一侧沿骨架1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弧形过渡部222是从连接臂221一端延伸出的,连接臂221和弧形过渡部222平滑连接,弧形过渡部222与工作件23相连,连接臂221和弧形过渡部222把工作件23延伸至第一汇流条2本体21的外侧,使得所有工作件23所在弧形位置的半径大于本体21所在弧形位置的半径,避免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重叠铺设时,不同第一汇流条2上的工作件23相互干涉而出现连接短路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工作件23包括延伸部231、弯折部232和对接部233,弯折部232从延伸部231一端延伸出,对接部233从弯折部232一端向延伸部231方向延伸出;延伸部231与连接臂221相连,延伸部231上设有焊接点4。
作为一示例,工作件23包括延伸部231、弯折部232和对接部233,弯折部232从延伸部231一端延伸出、对接部233从弯折部232一端向延伸部231方向延伸出,这样设置工作件23呈V型结构,设计工艺更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其开口方向朝向汇流条外侧的圆周切线方向,便于把电机定子组件的本身的相线直接挂在焊钩端子里,避免相线缠线,引起匝间不良。在一示例中,根据实际需求,在连接臂221上的工作件23的延伸部231长,在第二汇流条3的直汇流段31上的工作件23的延伸部231短,在延伸部231上设有焊接点4,这样设置在工作件23焊接后封口会比较好,如果是接线的漆包线是两根或两根以上,焊接点4的设计可以防止线头溢出,使焊接更牢固;焊接点4还可以导流,在前期电流导通发热去掉漆皮的过程中起到导流的作用,避免了所有电流都从焊钩流过,降低爆钩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结构一致;和/或,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条3,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条3结构一致。
作为一示例,定子汇流桥可以由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制成,可以由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条3制成,还可以由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制成和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条3制成;其中,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结构一致,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条3结构一致,本方案中只采用两种铜排,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共用一套模具,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条3共用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电阻一致,这样产品的性能一致从而起到加工安装方便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分层间隔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内,相邻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部分重叠,在部分重叠位置上设有绝缘层112;和/或,两个第二汇流条3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绝缘层112。
作为一示例,骨架1的第一部分11上分层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11;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分层间隔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11内,便于把第一汇流条2安装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上,这样设置注塑的时候把第一汇流条2和骨架1固定在模具上,增加塑胶一体注塑成型,将塑胶与骨架1和第一汇流条2牢牢的包裹在一起,保障了定子汇流桥的结构强度,因塑胶容易产线变形,将骨架1和相铜排2包裹在里面,使产品注塑时不容易产生变形,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绝缘性;相邻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部分重叠,在部分重叠位置上设有绝缘层112,可以避免相邻第一汇流条2之间发生短路,保障产品使用安全,和/或,两个第二汇流条3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绝缘层112,可以避免相邻第二汇流条3之间发生短路,保障产品使用安全。例如,第一汇流条2可以根据实际电路需求设为正极汇流条和负极汇流条,也可以设为U相汇流条、V相汇流条和W相汇流条,相邻两个第一汇流条2之间的叠放部分上设有绝缘层112,用来做相与相之间的绝缘处理,保障产品使用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骨架1的第二部分12上设有限位凸起121,限位凸起121用于支撑工作件23。
作为一示例,骨架1的第二部分12上设有限位凸起121,限位凸起121用于支撑工作件23,便于把第一汇流条2安装在骨架1的第二部分12上,这样设置注塑的时候把第一汇流条2和骨架1固定在模具上,增加塑胶一体注塑成型,将塑胶与骨架1和第一汇流条2排牢牢的包裹在一起,保障了定子汇流桥的结构强度,因塑胶容易产线变形,将骨架1和第一汇流条2包裹在里面,使产品注塑时不容易产生变形,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绝缘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定子汇流桥还包括相铜排,相铜排还包括第一汇流条2,第一汇流条2之间交错设置,第一汇流条2上设有两个连接臂221,每一连接臂221均连接有工作件23,相铜排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汇流条2上的相出线端子24,相出线端子24设置在两个连接臂221之间;和/或,定子汇流桥还包括星点铜排,星点铜排还包括第二汇流条3,相邻第二汇流条3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汇流条3包括依次弯折设置的至少两个直汇流段31,每一直汇流段31均设有工作件23。
作为一示例,定子汇流桥还包括相铜排,相铜排还包括第一汇流条2,相出线端子24用于引出定子组件的一相线,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之间交错设置,第一汇流条2上设有两个连接臂221,每一连接臂221均连接有工作件23,则两个工作件23交错设置,相出线端子24设置在两个连接臂221之间,可使相出线端子24靠近一工作件23设置,方便定子组件从靠近相出线端子24一端的工作件23集中出线,也方便将此工作件23与相对应汇流条上的工作件23相连。
参照图5,相出线端子24包括第一延伸臂241、第二延伸臂242和接线端子243;第一延伸臂241是从第一汇流条2上沿骨架1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延伸臂242是从第一延伸臂241的一端沿竖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二延伸臂242上远离第一延伸臂241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243,接线端子243与PCBA元件相连,可以直接将电机定子组件与PCBA串联在一起,结构紧凑简单,产品质量稳定,其中,接线端子243根据实际需求,M可以设为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和/或,定子汇流桥还包括星点铜排,星点铜排还包括第二汇流条3,相邻第二汇流条3之间具有间隙,避免两个第二汇流条3之间接触发生短路,提高设备使用安全;第二汇流条3的至少部分竖向插在第二部分12中,便于对第二汇流条3进行安装;工作件23设置在第二汇流条3上,第二汇流条3排列部分为单层结构,材料少,成本低,第二汇流条3制作仅需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电阻一致,这样产品的性能一致;竖向插在骨架1的第二部分12的第二汇流条3上设有工作件23,由于第二汇流条3没有层叠设置,不存在相邻两个第二汇流条3的工作件23相互干扰的问题,因此,无需在第二汇流条3上设有与工作件23相连的连接臂221;第二汇流条3包括依次弯折设置的至少两个直汇流段31,至少两个直汇流段31沿圆周方向依次弯折设置,直汇流段31为直线线段,而非弧形线段,每一直汇流段31上均连接有工作件23,便于在第二汇流条3上制作工作件23,这样相较于圆弧形的结构设计工艺更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骨架1、星点铜排和相铜排一体成型。
作为一示例,骨架1、星点铜排和相铜排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注塑的时候把星点铜排、相铜排和骨架1固定在模具上,增加塑胶一体注塑成型,将塑胶与骨架1、星点铜排和相铜排牢牢的包裹在一起,保障了定子汇流桥的结构强度,因塑胶容易产线变形,将骨架1、星点铜排和相铜排包裹在里面,使产品注塑时不容易产生变形,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绝缘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星点铜排,至少两个星点铜排结构一致;和/或,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铜排,至少两个相铜排结构一致。
作为一示例,定子汇流桥可以由至少两个星点铜排制成,可以由至少两个相铜排制成,还可以由至少两个星点铜排制成和至少两个相铜排制成;其中,至少两个星点铜排结构一致,至少两个相铜排结构一致,本方案中只采用两种铜排,至少两个星点铜排共用一套模具,至少两个相铜排共用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电阻一致,这样产品的性能一致从而起到加工安装方便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定子汇流桥上设有两个星点铜排和N个相铜排,N≥2;每一相铜排包括两个连接臂221,每一连接臂221上设置有工作件23,两个工作件23分别为第一焊钩和第二焊钩;每一星点铜排包括N个工作件23,工作件23为第三焊钩;一星点铜排上的N个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相铜排上的第一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另一星点铜排上的N个相铜排上的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第二焊钩通过相线相连。
作为一示例,定子汇流桥上设有两个星点铜排和N个相铜排,相铜排可以根据实际电路需求选择数量,只需保障一星点铜排上的N个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相铜排上的第一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另一星点铜排上的N个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相铜排上的第二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即可实现汇流目的。例如,当电机为两相电机时,N为2,两个相铜排包括正极相铜排和负极相铜排,一星点铜排上的两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两个相线与正极相铜排的第一焊钩和负极相铜排的第一焊钩连通;另一星点铜排的两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两个相线与正极相铜排的二焊钩和负极相铜排的第二焊钩连通。又例如,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N个相铜排包括U相铜排、V相铜排和W相铜排,例如,当N为3时,一星点铜排上的三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三个相线与W相铜排的第一焊钩、V相铜排的第一焊钩和U相铜排的第一焊钩连通;另一星点铜排的三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三个相线与W相铜排的第二焊钩、V相铜排的第二焊钩和U相铜排的第二焊钩连通;三个相铜排上的相出线端子24与PCBA元件相连,形成一个串联电路。这样可以直接将电机定子组件与PCBA串联在一起,结构紧凑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且易于自动化量产,电机定子组件的相线直接挂在焊钩端子里,避免相线缠线,引起匝间不良。
本示例中,N个相铜排沿骨架1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上,使得每个相铜排的弧长较短,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低,两个星点铜排至少部分竖向插在第二部分12内,其弧长较短,制造所需材料较少,两个星点铜排呈单层结构,无需层叠设置,其整个厚度较小,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低。
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层叠围合形成的整个圆形结构或者较大弧度的弧形结构,本示例中的两个星点铜排沿竖向方向并联插在骨架1的第二部分12内,形成一个半圆形结构,制造材料少,成本较低;N个相铜排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内,且相邻两个相铜排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使其整体形成另一个半圆形结构,其围合形成的圆周较小,满足小型化集成化需求,也可使每一相铜排的弧长较短,制造材料少,制造成本低。而且,方案只采用两种铜排,两个星点铜排共用一套模具,三个相铜排共用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电阻一致,这样产品的性能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骨架1上设有高度定位角13和径向定位块14;至少三个高度定位角13沿骨架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骨架1上,至少一个高度定位角13上设置有径向定位块14。
作为一示例,骨架1上设置有高度定位角13。例如,在高度定位角13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高度定位角13中的两个高度定位角13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相铜排对应,另一个高度定位角13与星点铜排对应,使三个高度定位角13在骨架1上沿骨架1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用来限制定子汇流桥的轴向高度值,根据实际安装情况,三个高度定位角13可以在骨架1上沿骨架1的圆周方向间隔等距布置或不等距分布。或者,高度定位角13的数量为四个时,两个高度定位角13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相铜排对应,另外两个高度定位角13分别与两个星点铜排对应,使四个高度定位角13在骨架1上沿骨架1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用来限制定子汇流桥的轴向高度值,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四个高度定位角13可以等距间隔设置,也可以不等距间隔设置。
骨架1上还设置有径向定位块14,至少一个高度定位角13上设置有径向定位块14,径向定位块14可以设置成一个,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在制作过程中,在至少一个高度定位角13上设有径向定位块14,高度定位角13与径向定位块14与骨架1连成一体,材质为塑料,为星点铜排和相铜排与骨架1一体成型提供辅助定位,提高产品结构强度及精准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包括定子汇流桥和定子组件,定子汇流桥装配在定子组件上,定子组件上设有相线;相线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汇流条2上设置的工作件23上,相线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汇流条3上设置的工作件23上。
作为一示例,骨架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可以设为两个半圆结构,也可以为非半圆区域,即可以为180度,也可以一个小于180度,一个大于180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本示例中,第一汇流条2横向铺设在第一部分11内,且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使得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的弧长较小,横向重叠面积较小,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第二汇流条3的至少部分竖向插在第二部分12中,无需重叠设置,使得第二汇流条3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较低;将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将第二汇流条3竖向插在骨架1的第二部分12,这样设置定子汇流桥的横向重叠铺设厚度和竖向厚度都不会过大,满足小型化集成化需求。此外,该定子汇流桥包括第一汇流条2和第二汇流条3两种结构,第一汇流条2制作采用一套模具,第二汇流条3制作采用一套模具,所需模具数量较少,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定子组件上设有相线;相线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汇流条2上设置的工作件23上,相线的第二端缠绕在第二汇流条3上设置的工作件23上,以便连接成一个完整电路。
本实施例中,定子汇流桥可以由至少两个星点铜排制成,可以由至少两个相铜排制成,还可以由至少两个星点铜排制成和至少两个相铜排制成;其中,至少两个星点铜排结构一致,至少两个相铜排结构一致,本方案中只采用两种铜排,至少两个星点铜排共用一套模具,至少两个相铜排共用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电阻一致,这样产品的性能一致从而起到加工安装方便的效果。
定子汇流桥装配在定子组件上,定子组件上设有相线;相线的第一端缠绕在相铜排的工作件23上,相线的第二端缠绕在星点铜排的工作件23上;相铜排可以根据实际电路需求选择数量,只需保障一星点铜排上的N个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相铜排上的第一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另一星点铜排上的N个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相铜排上的第二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即可实现汇流目的。例如,当电机为两相电机时,N为2,两个相铜排包括正极相铜排和负极相铜排,一星点铜排上的两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两个相线与正极相铜排的第一焊钩和负极相铜排的第一焊钩连通;另一星点铜排的两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两个相线与正极相铜排的二焊钩和负极相铜排的第二焊钩连通。又例如,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N个相铜排包括U相铜排、V相铜排和W相铜排,例如,当N为3时,一星点铜排上的三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三个相线与W相铜排的第一焊钩、V相铜排的第一焊钩和U相铜排的第一焊钩连通;另一星点铜排的三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三个相线与W相铜排的第二焊钩、V相铜排的第二焊钩和U相铜排的第二焊钩连通;三个相铜排上的相出线端子24与PCBA元件相连,形成一个串联电路。这样可以直接将电机定子组件与PCBA串联在一起,结构紧凑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且易于自动化量产,电机定子组件的相线直接挂在焊钩端子里,避免相线缠线,引起匝间不良。
本示例中,N个相铜排沿骨架1圆周方向横向铺设在骨架1的第一部分11上,使得每个相铜排的弧长较短,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低,两个星点铜排至少部分竖向插在第二部分12内,其弧长较短,制造所需材料较少;而且排列设置不存在层叠,其整个厚度较小,制造所需材料较少,成本低。
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层叠围合形成的整个圆形结构或者较大弧度的弧形结构,本示例中的两个星点铜排形成一个半圆形结构,N个相铜排形成另一个半圆形结构,定子汇流桥有一部分排列在第二部分12上,单层设置,制造材料少,成本较低,另一部分层叠在第一部分11上,其围合形成的圆周较小,满足小型化集成化需求,也可使每一相铜排的弧长较短,制造材料少,制造成本低。而且,方案只采用两种铜排,两个星点铜排共用一套模具,三个相铜排共用一套模具,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电阻一致,这样产品的性能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载工具,包括无刷电机。
作为一示例,无刷电机应用在车辆等运载工具中,根据使用需求,可以选取包含不同结构汇流条的电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无刷电机为两相电机时,N为2,两个相铜排包括正极相铜排和负极相铜排,一星点铜排上的两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两个相线与正极相铜排的第一焊钩和负极相铜排的第一焊钩连通;另一星点铜排的两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两个相线与正极相铜排的二焊钩和负极相铜排的第二焊钩连通。又例如,当无刷电机为三相电机时,N个相铜排包括U相铜排、V相铜排和W相铜排,例如,当N为3时,一星点铜排上的三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三个相线与W相铜排的第一焊钩、V相铜排的第一焊钩和U相铜排的第一焊钩连通;另一星点铜排的三个第三焊钩分别通过缠绕定子组件的三个相线与W相铜排的第二焊钩、V相铜排的第二焊钩和U相铜排的第二焊钩连通;三个相铜排上的相出线端子24与PCBA元件相连,形成一个串联电路。这样可以直接将电机定子组件与PCBA串联在一起,结构紧凑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且易于自动化量产,电机定子组件的相线直接挂在焊钩端子里,避免相线缠线,引起匝间不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
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所述第二汇流条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汇流条横向铺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汇流条竖向插接在所述第二部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在竖向上存在重叠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本体、连接臂和工作件,所述工作件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臂的竖向截面的底部线条为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竖向截面的顶部线条和底部线条均为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本体、连接臂和工作件,所述工作件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臂平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侧面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上的工作件分别通过相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条上的工作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汇流桥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从所述本体的一侧沿所述骨架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连接臂和从所述连接臂一端延伸出的弧形过渡部;
所述连接臂和所述弧形过渡部平滑连接,所述弧形过渡部与所述工作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件包括延伸部、弯折部和对接部,所述弯折部从所述延伸部一端延伸出,所述对接部从所述弯折部一端向所述延伸部方向延伸出;
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臂相连,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焊接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结构一致;
和/或,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条,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条结构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分层间隔横向铺设在所述骨架的第一部分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在竖向上部分重叠,在部分重叠位置上设有绝缘层;
和/或,两个所述第二汇流条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绝缘层。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第二部分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工作件。
13.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汇流桥还包括相铜排,所述相铜排还包括所述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之间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条上设有两个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均连接有所述工作件,所述相铜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的相出线端子,所述相出线端子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
和/或,所述定子汇流桥还包括星点铜排,所述星点铜排还包括所述第二汇流条,相邻所述第二汇流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汇流条包括依次弯折设置的至少两个直汇流段,每一所述直汇流段均设有所述工作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所述星点铜排和所述相铜排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星点铜排,至少两个所述星点铜排结构一致;
和/或,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相铜排,至少两个所述相铜排结构一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汇流桥上设有两个星点铜排和N个相铜排,N≥2;
每一所述相铜排包括两个所述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工作件,两个所述工作件分别为第一焊钩和第二焊钩;
每一所述星点铜排包括N个所述工作件,所述工作件为第三焊钩;
一所述星点铜排上的N个所述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所述相铜排上的所述第一焊钩通过相线相连,另一所述星点铜排上的N个所述相铜排上的所述第三焊钩分别与N个所述第二焊钩通过相线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汇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设有高度定位角和径向定位块;
至少三个所述高度定位角沿所述骨架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骨架上,至少一个所述高度定位角上设置有所述径向定位块。
18.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定子汇流桥和定子组件,所述定子汇流桥装配在所述定子组件上,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相线;
所述相线的第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设置的工作件上,所述相线的第二端缠绕在所述第二汇流条上设置的工作件上。
19.一种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刷电机。
CN202321245738.5U 2023-05-22 2023-05-22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Active CN219843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5738.5U CN2198434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5738.5U CN2198434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3475U true CN219843475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5738.5U Active CN2198434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3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5457B (zh) 用于电动机的定子系统
US20040066103A1 (en) Interconnec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9586464B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203813543U (zh) 电机绝缘骨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0200991U (zh) 汇流排、电机及车辆
JP5304058B2 (ja) 集中巻線式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集中巻線式ステータ
CN109586455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12186934B (zh) 一种扁线电机的汇流排以及扁线电机
US10938256B2 (en) Motor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0200992U (zh) 汇流排、电机及车辆
CN219843475U (zh) 定子汇流桥、无刷电机及运载工具
CN109586450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13491055A (zh) 定子以及用于生产定子的方法
CN217282421U (zh) 紧凑型无刷电机
CN109586447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213661299U (zh) 定子组件和电机
CN213484604U (zh) 定子组件和电机
CN210201093U (zh) 汇流排、电机及车辆
CN210629222U (zh) 定子端部连接组件及扁线电机
CN112421838A (zh) 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及扁线电机
CN109586460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215646426U (zh) 汇流组件、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车辆
CN109586454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12421274A (zh) 汇流排、电机及车辆
CN220653069U (zh) 定子绕组及三相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