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0501U -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0501U
CN219840501U CN202320987072.4U CN202320987072U CN219840501U CN 219840501 U CN219840501 U CN 219840501U CN 202320987072 U CN202320987072 U CN 202320987072U CN 219840501 U CN219840501 U CN 219840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tating arm
door handle
push block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70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廷元
闫继军
朱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70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0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0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0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把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包括:底座、把手骨架、前转臂、后转臂、推块以及连杆,把手骨架可活动的安装于底座上,前转臂与底座转动连接,后转臂与把手骨架转动连接,连杆靠近前转臂的端部上开设有腰形孔,推块与前转臂活动抵靠,且推块与腰形孔活动连接,连杆远离推块的端部与后转臂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推块、连杆、后转臂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三者之间都是通过轴销的固定铰接方式连接,相比于其他结构推块与后转臂相互抵触放开式的连接方式连接更牢靠、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把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门把手是车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采用隐藏式的车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使得车身更加的简约、美观并且还能够降低风阻。
针对现有的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前转臂的一端和后转臂的一端均与把手骨架实现连接,前转臂的另一端和后转臂的另一端均与底座转动连接,一般都是驱动单元收到信号带动推块在底座上移动,推块推动连杆,再由连杆抵顶并推动前转臂和后转臂进行转动,实现门把手的平升,由于前转臂和后转臂都是需要连杆进行抵顶,且没有实际的连接方式,隐藏式门把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相对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且稳定性强,更加可靠的的平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包括:底座、把手骨架、前转臂、后转臂、推块以及连杆,所述把手骨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前转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后转臂与所述把手骨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靠近前转臂的端部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推块与所述前转臂活动抵靠,且所述推块与所述腰形孔活动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推块的端部与所述后转臂铰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推块上形成有斜坡部,所述前转臂上形成有凸台,所述斜坡部与所述凸台活动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推块上开设有推块圆孔,所述推块圆孔与所述腰形孔连通并通过推块轴销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连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腰形孔连通,所述通槽上设置有连接部和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块轴销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推块端部设有延长臂,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微动开关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推块的端部上开设有连杆圆孔,所述后转臂远离所述把手骨架的端部上插设有后转臂轴销,所述后转臂轴销与所述连杆圆孔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轨迹槽,所述后转臂轴销延伸出所述连杆圆孔与所述第一轨迹槽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连杆上设置有连杆轴销,所述连杆轴销位于所述腰形孔和所述连杆圆孔之间,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解锁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轨迹槽,所述连杆轴销穿插所述第二轨迹槽与所述解锁块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解锁块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中,还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执行器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块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推块、连杆、后转臂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三者之间都是通过轴销的固定铰接方式连接,相比于其他结构推块与后转臂相互抵触放开式的连接方式连接更牢靠、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运动机构原理图;
图4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平行推出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旋转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100、第一微动开关;101、第一轨迹槽;102、解锁块;103、第二轨迹槽;104、第二微动开关;105、连接孔;106、密封圈;
2、把手骨架;200、把手前通孔;201、把手后通孔;202、前骨架轴销;203、后骨架轴销;204、把手面板;
3、前转臂;300、第一扭簧;301、凸台;302、前转第一通孔;303、前转第二通孔;304、前转臂轴销;305、第二扭簧;
4、后转臂;400、后转臂轴销;401、后转第一通孔;402、后转第二通孔;
5、推块;500、斜坡部;501、推块圆孔;502、推块轴销;503、延长臂;
6、连杆;600、通槽;601、连接部;602、连杆圆孔;603、连杆轴销;604、腰形孔;605、拉簧;
7、执行器;
8、惯性锁;
9、应急车门锁。
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包括:底座1、把手骨架2、前转臂3、后转臂4、推块5以及连杆6。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即为壳体骨架,壳体骨架上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密封圈106,把手骨架2上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把手面板204,前转臂3呈“L”形结构,前转臂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转第一通孔302和前转第二通孔303,后转臂4为长条形结构,后转臂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后转第一通孔401和后转第二通孔402,把手骨架2设有把手前通孔200和把手后通孔201,把手前通孔200与前转第一通孔302连通并通过安插前骨架轴销202实现连接,把手后通孔201与后转臂4第一通孔连通并通过安插后骨架轴销203实现相连,而底座1上开设有底座连接孔105,前转臂3的前转第二通孔303通过底座连接孔105通过前转臂轴销304连接,且前转臂轴销304上套设有第一扭簧300,前骨架轴销202套设有第二扭簧305,连杆6呈长条形结构,连杆6靠近前转臂3的端部上开设有呈横向布置的腰形孔604,推块5与前转臂3活动抵靠,且推块5与腰形孔604活动连接,连杆6远离推块5的端部与后转臂4铰接,从而推块5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并推动前转臂3转动时,推块5推动连杆6,连杆6推动后转臂4,通过前转臂3和后转臂4的同步配合将把手骨架2从底座1内平行推出,连接更牢靠、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推块5的上端形成有斜坡部500,前转臂3的下端部形成有与斜坡部500相适配的凸台301,斜坡部500与凸台301相互抵靠,当推块5推动前转臂3时,处于斜坡部500处的凸台301被抵顶,前转臂3从而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
具体地,推块5的下端开设有一对推块圆孔501,连杆6远离后转臂4的端部位于一对推块圆孔501之间,使腰形孔604与一对推块圆孔501相互连通,并通过推块轴销502实现连接,从而推块5能够通过推块轴销502推动连杆6在底座1上横向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块轴销502上套设有轴套,轴套的设计是防止钢类轴销与塑料件之间接触,减少零部件磨损。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了使用户单侧拉动门把手解锁状态后,门把手能从倾斜状态恢复至平行状态,需要在连杆6上开设通槽600,该通槽600和腰形孔604连通,在通槽600远离腰形孔604的端处设置连接部601,使拉簧605的一端与连接部601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推块轴销502连接,从而用户拉动门把手实现解锁后,把手骨架2的右侧会向下移动复位。
具体地,在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100,第一微动开关100通过线束总成连接本隐藏式门把手的执行器7,第一微动开关100设置有一对,该处的第一微动开关100是通过推块5端部设有延长臂503进行触发执行器7的启停,以便于把手骨架2平行推出至预设位置或复位至预设位置。
具体地,连杆6在远离推块5的端部处开设有一对连杆圆孔602,后转臂4远离把手骨架2的端部上的后转第二通孔402处于一对连杆圆孔602之间,并且后转第二通孔402与该一对连杆圆孔602连通,并通过后转臂轴销400实现连接,通过后转臂轴销400铰接方式连接,提升了后转臂4翻转推动把手骨架2的稳定性。
具体地,为了使连杆6能个推动后转臂4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轨迹槽101,后转臂轴销400延伸出两侧连杆圆孔602分别与两侧第一轨迹槽101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周围空间的限制解锁块102无法与后转臂4之间直接连接配合,拉动解锁,故通过连杆6及其连杆轴销603拉动解锁块102,解锁打开车门。具体地,在连杆6上设置有连杆轴销603,连杆轴销603位于腰形孔604和连杆圆孔602之间,底座1的侧壁上安装有解锁块102,底座1上开设有第二轨迹槽103,连杆轴销603穿设第二轨迹槽103与解锁块102连接,这样设置解决了因空间不足,后拉杆无法直接拉动解锁块102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104,第二微动开关104通过束线总成与执行器7连接,解锁块102与第二微动开关104活动连接,当解锁块102触碰至第二微动开关104时,车门实现解锁。
值得一提的是,本电动隐藏式门把手中还设置有惯性锁8以及应急车门锁9。
该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工作原理:
车辆收到钥匙发出的信号后,通过车身控制模块BCM的传递,整车解锁,执行器7收到信号开始沿轴向做直线运动,因推块5与执行器7的轴头有配合结构,且推块5在骨架的滑槽中滑动,执行器7轴头伸缩,从而带动推块5伸缩;因前转臂3上设有凸台301与推块5的斜坡部相互碰撞接触,推块5向前运动,前转臂3受到推块5给的作用力,绕着前转臂3套有第一扭簧300的前转臂轴销304处的轴心旋转。推块5通过推块轴销502与连杆6连接,推块5运动过程中带动连杆6向前推动,从而会带动后转臂4同步运动,此时把手平行推出。
如图4所示,门把手弹出后,用户将手放入门把手中,拉动门把手,此时门把手绕着前转臂轴销304的轴心旋转,后转臂4一端跟随把手运动,另一端沿着底座1上的第一轨迹槽101运动,由于另一端与连杆6铰接,收到力的作用,连杆6也会运动,此时推块5是不会运动的,连杆6上的腰形孔604是防止其运动卡死,连杆6运动会带动连杆轴销603运动,此时连杆轴销603会与解锁块102抵触,解锁块102转动会触碰到旁边的第二微动开关104,此时第二微动开关104给出信号,车门解锁,继续拉动把手车门打开。松开门把手后,受到第二扭簧305的作用力,门把手复位到图3 状态,关上车门,执行器7收到信号,执行器7反向转动,轴头复位,前转臂3以及后转臂4分别受到前转臂3扭簧300和连杆6处的拉簧605的作用力,使门把手运动复位到图1状态。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包括:底座、把手骨架、前转臂、后转臂、推块以及连杆,所述把手骨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前转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后转臂与所述把手骨架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靠近前转臂的端部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推块与所述前转臂活动抵靠,且所述推块与所述腰形孔活动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推块的端部与所述后转臂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上形成有斜坡部,所述前转臂上形成有凸台,所述斜坡部与所述凸台活动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上开设有推块圆孔,所述推块圆孔与所述腰形孔连通并通过推块轴销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腰形孔连通,所述通槽上设置有连接部和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块轴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推块端部设有延长臂,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微动开关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推块的端部上开设有连杆圆孔,所述后转臂远离所述把手骨架的端部上插设有后转臂轴销,所述后转臂轴销与所述连杆圆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轨迹槽,所述后转臂轴销延伸出所述连杆圆孔与所述第一轨迹槽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置有连杆轴销,所述连杆轴销位于所述腰形孔和所述连杆圆孔之间,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解锁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轨迹槽,所述连杆轴销穿插所述第二轨迹槽与所述解锁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解锁块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执行器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块可拆卸连接。
CN202320987072.4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Active CN219840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7072.4U CN219840501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7072.4U CN219840501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0501U true CN219840501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7072.4U Active CN219840501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0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2042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219840501U (zh) 一种用于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平升结构
JP2007169903A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15012748A (zh)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
CN112664072A (zh)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CN219412241U (zh) 一种车外把手升降结构
CN213683552U (zh) 一种有定位弹簧片的门窗锁
CN220059240U (zh) 车门把手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69144U (zh) 基于直线推拉式操作的门锁保险机构及门锁
CN219045368U (zh) 一种平升式电动隐藏门把手结构
CN213683553U (zh) 一种门窗锁的定位弹簧片
CN115095245B (zh) 转动机构及车辆
CN117248795A (zh) 车门内拉手、车门内拉手的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20360398U (zh) 一种应用于洗碗机上的开门机构
CN217558019U (zh)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
CN219316753U (zh)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和汽车
CN220378067U (zh) 一种电动隐藏门把手结构
CN220790923U (zh) 一种前盖电动锁
CN218541889U (zh) 一种汽车锁止驱动器
CN217917874U (zh) 车门解锁结构及车辆
CN219931914U (zh) 一种拉索摇臂
CN209538822U (zh) 具有猫眼防盗功能的安装于防盗门内侧的执手组件
CN117489215A (zh) 一种用于自吸门锁的拉杆组件
CN209494367U (zh) 车门内扣手装置及车辆
CN219492004U (zh) 门把手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