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8677U - 一种缆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缆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8677U
CN219838677U CN202321153240.6U CN202321153240U CN219838677U CN 219838677 U CN219838677 U CN 219838677U CN 202321153240 U CN202321153240 U CN 202321153240U CN 219838677 U CN219838677 U CN 219838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egment
section
outer diameter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3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贤
闫帅
郑鹏飞
陈雄
林树丰
张文荣
胡命武
梁荣全
闫伟杰
岑子荣
詹晓晨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rt Of Guangzhou Co ltd Tugboat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Port Of Guangzhou Co ltd Tugboat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rt Of Guangzhou Co ltd Tugboat Branch filed Critical Port Of Guangzhou Co ltd Tugboat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1153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8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8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8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缆绳,旨在将缆绳制成分段式结构,减轻了缆绳的重量,方便水手的拖拽,其技术方案:一种缆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为高性能聚酯混合缆,所述第二分段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缆,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属于船舶缆绳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缆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缆绳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缆绳。
背景技术
拖轮作业时的必备工具是拖缆,也可以称为缆绳;当拖轮来到比拖轮高十几米的作业船舶旁边时,作业船舶上的水手,要把拖轮的拖缆拖到作业船舶的缆桩并带紧,一般来说,拖拽的部分都是缆绳的尾部段;而拖轮作业结束要回收拖缆时,缆绳的尾部段也是需要拖轮水手的人工操作才能完成。
现有技术中,拖缆一般是高性能聚酯混合缆,高性能聚酯混合缆的弹性好,突发受力不易断,所以被广泛应用到船舶上;但是,高性能聚酯混合缆比较重、比较粗,且亲水性好,容易吸水增重,所以水手在拖拽拖缆时非常困难,经常需要几人协同作业,还容易扭伤腰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绳,旨在将缆绳制成分段式结构,减轻了缆绳的重量,方便水手的拖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缆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为高性能聚酯混合缆,所述第二分段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缆,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的1/4~1/2。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为110m,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为30m。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的1/2~7/10。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为96mm,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60mm。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为104mm,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65mm。
在上述的缆绳中,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为112mm,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72mm。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缆绳采用了分段式的结构,由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来构成缆绳,第一分段采用高性能聚酯混合缆,让缆绳具有较好的弹性,第二分段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缆,重量小,但是耐磨性好,以此让缆绳的整体重量降低;且在实际应用时,第二分段会充当缆绳的尾部段供船舶的水手拖拽,超高分子聚乙烯缆亲水性差,不容易吸水,所以水手拖拽起来比较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缆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1和第二分段2,第一分段1为高性能聚酯混合缆,第二分段2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缆;
采用了分段式的结构,由第一分段1和第二分段2来构成缆绳,第一分段1采用高性能聚酯混合缆,让缆绳具有较好的弹性,第二分段2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缆,重量小,但是耐磨性好,以此让缆绳的整体重量降低;且在实际应用时,第二分段2会充当缆绳的尾部段供船舶的水手拖拽,超高分子聚乙烯缆亲水性差,不容易吸水,所以水手拖拽起来比较方便,省时省力。
且,为了保证缆绳有足够的弹性,高性能聚酯混合缆的长度要大一些,所以,第一分段1的长度要大于第二分段2的长度。
但是,超高分子聚乙烯缆的长度也要做限制,让水手在拖拽缆绳时,缆绳的重心可以尽可能落在第二分段2上;一般来说,第二分段2的长度为第一分段1的长度的1/4~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的长度为110m,第二分段2的长度为30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的外径大于第二分段2的外径,由于第一分段1是高性能聚酯混合缆,让第一分段1的外径较大,可以让缆绳的强度和弹性得到保证,而第二分段2由于是超高分子聚乙烯缆,基于材料特性,外径可以较小,从而降低重量,方便水手抓取。
一般来说,第二分段2的外径为第一分段1的外径的1/2~7/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的外径为96mm,第二分段2的外径为60mm。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的外径为104mm,第二分段2的外径为65mm。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的外径为112mm,第二分段2的外径为72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和第二分段2利用琵琶头连接在一起;高性能聚酯混合缆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缆都是12股缆绳,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连接的一端利用编织手法编织出琵琶头,第二分段2与第一分段1连接的一端先穿过第一分段1上的琵琶头,再利用编织手法编织琵琶头,进而使两个琵琶头互相扣在一起,完成两种缆绳的固定连接;
第二分段2远离第一分段1的一端也可以设置琵琶头,用于与作业船舶的缆桩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缆绳,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为高性能聚酯混合缆,所述第二分段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缆,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的1/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为110m,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为3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的1/2~7/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为96mm,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6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为104mm,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6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的外径为112mm,所述第二分段的外径为72mm。
CN202321153240.6U 2023-05-14 2023-05-14 一种缆绳 Active CN219838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3240.6U CN219838677U (zh) 2023-05-14 2023-05-14 一种缆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3240.6U CN219838677U (zh) 2023-05-14 2023-05-14 一种缆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8677U true CN219838677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3240.6U Active CN219838677U (zh) 2023-05-14 2023-05-14 一种缆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8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8229U (zh) 一种船用锚链的收放装置
CN219838677U (zh) 一种缆绳
CN109178209B (zh) 一种可伸出翼板的拖曳锚及其安装方法
CN204112008U (zh) 复合编织抛缆绳
CN209852529U (zh) 一种海上移动平台原油外输大抓力锚加双缆系泊系统
CN209336951U (zh) 一种连续泵吸渔船用移货绞车设备
CN203601528U (zh) 三船并靠系泊系统
CN111532381A (zh)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CN108438153B (zh) 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
CN202140501U (zh) 一种船用万向连接器
CN202359334U (zh) 高强度纤维包塑线绳绞捻网
CN209479902U (zh) 一种渔船即用艉锚
CN201592770U (zh) 浅海区水下锚链打捞装置
CN201808665U (zh) 一种带防磨护套的高强度救助缆
CN104600652A (zh) 基于锚泊系统和动力定位的浅海海缆敷设工艺
CN206374929U (zh) 一种加强型大抓力锚
CN220996667U (zh) 一种海上拖带装置
CN206374931U (zh) 一种锚角度可调节的锚
CN204961150U (zh) 一种潮流发电鱿钓渔船
CN203094409U (zh) 新型内河船舶防碰撞护垫
CN214985911U (zh) 一种角度可调单爪锚
CN213086435U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缆绳
CN210526778U (zh) 一种小翼三角锚
CN219096934U (zh) 一种配置系固背拉钢丝绳的大型全回转起重船
CN218258600U (zh) 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