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8405U -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8405U
CN219838405U CN202321074726.0U CN202321074726U CN219838405U CN 219838405 U CN219838405 U CN 219838405U CN 202321074726 U CN202321074726 U CN 202321074726U CN 219838405 U CN219838405 U CN 219838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uspension system
guide
mounting portio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47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怀
林金虹
刘磊
姚渊
彭世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47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8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8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8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悬架系统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励磁式电磁线圈,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永磁体,第二安装部可移动地设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相对第一永磁体的第二永磁体,励磁式电磁线圈被构造成在通电后改变第一永磁体或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以使得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由第一耦合状态切换至第二耦合状态,第一耦合状态和第二耦合状态中的其中一个为相吸且另一个为相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工作稳定。

Description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缓冲由不平地面传给车身的冲击力,通常在车辆的车身与车桥之间设置悬架系统,悬架系统用于减小由冲击力引起的振动,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平顺性,提升驾乘体验。
但是,现有悬架系统工作稳定性差且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悬架系统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同时还可较高的工作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架系统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悬架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永磁体;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相对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第二永磁体;励磁式电磁线圈,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被构造成在通电后改变所述第一永磁体或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以使得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由第一耦合状态切换至第二耦合状态,所述第一耦合状态和所述第二耦合状态中的其中一个为相吸且另一个为相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通过将励磁式电磁线圈设置成在通电后改变第一永磁体或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以实现利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配合改变第二安装部相对于第一安装部的移动方向,达到减振的目的,同时本申请利用一个励磁式电磁线圈来改变第一永磁体或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在实现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改变第二安装部移动方向的同时,还可减少励磁式电磁线圈的设置数量,以简化悬架系统的结构,以此降低悬架系统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同时还可解决多套电磁线圈同时通电产生的磁场会相互干扰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悬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悬架系统,在实现减振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以及工作稳定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永磁体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电连接,用于改变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的电流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被构造成在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未通电时相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导引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内形成具有开口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移动位移的限位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所述导向槽的底壁,所述第一限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的端面止抵配合,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上的限位凸起止抵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柔性材料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处设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用于将所述限位凸起限位在所述导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遮挡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另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减振弹性件,所述减振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减振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为前述的悬架系统;车身,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车身;车桥,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车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前述的悬架系统,在降低车辆制造难度和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可提升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以及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悬架系统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区域Ⅰ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0、悬架系统;
100、第一安装部; 110、第一支撑件;
200、第二安装部; 210、第二支撑件;
300、励磁式电磁线圈;
400、第一永磁体;
500、第二永磁体;
600、导向组件;
610、第一导向件;611、导向槽;612、密封件;
620、第二导向件;621、限位凸起;
700、限位组件;710、第一限位件;720、第二限位件;
800、防脱件;
900、减振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1000包括:第一安装部100、第二安装部200和励磁式电磁线圈300。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100上设有第一永磁体400。这里可以理解为,第一永磁体400连接在第一安装部100,便于利用第一安装部100支撑第一永磁体400,提高第一永磁体400的位置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连接可以是粘接、焊接等。
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部200可移动地设于第一安装部100。这里是指,第二安装部200可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00移动,以便于利用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配合达到减振的目的。
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部200上设有第二永磁体500,第二永磁体500正对第一永磁体400。其中,将第二永磁体500设于第二安装部200,一方面可利用第二安装部200支撑第二永磁体500,提高第二永磁体500的位置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确保第二永磁体50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带动第二安装部200移动,以实现第二安装部200与第一安装部100的相对移动。
同时,将第二永磁体500正对第一永磁体400设置,可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能够相互配合。
其中,这里所说的第二永磁体500正对第一永磁体400可以理解为,第一永磁体4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永磁体5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或,第一永磁体4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永磁体5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内;又或,第二永磁体5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永磁体4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内,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悬架系统1000高度方向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永磁体500正对第一永磁体400设置,这样当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相对设置的两端磁极方向相同时,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即可产生相向移动的动作;当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相对设置的两端磁极方向相反时,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即可产生相对移动的动作,在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产生相对动作的过程中,以实现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的相对移动,从而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减振的目的。
其中,上述所说的相向移动是指,第一永磁体400或第二永磁体500朝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相对移动是指,第一永磁体400或第二永磁体500朝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励磁式电磁线圈300被构造成在通电后改变第一永磁体400或第二永磁体500的磁场方向以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由第一耦合状态切换至第二耦合状态,第一耦合状态和第二耦合状态中的其中一个为相吸且另一个为相斥。
在具体的示例中,第一耦合状态为相斥,第二耦合状态为相吸。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也可是第一耦合状态为相吸,第二耦合状态为相斥。
其中,当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为相吸时,第一永磁体400或第二永磁体500可朝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为相斥时,第一永磁体400或第二永磁体500可朝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
也就是说,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具有两种状态(一种为相吸,另一种为相斥),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主要是通过改变第一永磁体400的磁场方向或第二永磁体500的磁场方向来实现,本申请设置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来改变第一永磁体400的磁场方向或第二永磁体500的磁场方向,以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在上述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便于利用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配合来驱动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相向移动或相对移动,以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减振的目的。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1000设有第一永磁体400、第二永磁体500和励磁式电磁线圈300,并将第一永磁体400设于第一安装部100、将第二永磁体500设于第二安装部200以及将励磁式电磁线圈300设置成在通电后改变第一永磁体400的磁场方向或第二永磁体500的磁场方向,从而使得第一永磁体400、第二永磁体500和励磁式电磁线圈300配合可改变第二安装部200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00的移动方向,以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减振的目的,提升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同时,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来改变第一永磁体400的磁场方向或第二永磁体500的磁场方向,以实现利用一个励磁式电磁线圈300即可改变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这样在保证利用悬架系统1000能够进行减振的同时,还可减少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设置数量,从而实现简化悬架系统1000的结构,以此降低悬架系统1000的制造难度并降低悬架系统1000的制造成本。
也可以理解为,本申请的悬架系统1000,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安装与维修也更加便利且控制原理简单方便、成本低。
此外,通过设置一个励磁式电磁线圈300,还可避免因设置多个励磁式电磁线圈300而导致励磁式电磁线圈300产生的磁场相互干扰的问题,从而保证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避免因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差而影响到整车的行驶安全。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悬架系统1000,在实现减振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以及工作稳定等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悬架系统1000通过设置一个励磁式电磁线圈300即可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进行减振的目的,这样在实现简化悬架系统1000结构的同时,还可提升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一些示例中,悬架系统1000设于车辆,悬架系统1000的第一安装部100连接车辆的车身,第二安装部200连接车辆的车桥,车桥在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安装部200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00移动,以缓冲路面传递的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主要由车辆的行驶状态来确定,也可以理解为,本申请主要根据车辆在实际情况中的工况来确定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是相吸还是相斥,以此达到减振效果。
在具体的示例中,在悬架系统1000使用的过程中,当车辆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且遇到凸起时,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状态为相斥,此时第二永磁体500朝向远离第一永磁体400的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二安装部200朝向远离第一安装部100的方向移动,以此可缓冲车桥上移的速度,也就是缓冲车轮上跳的速度,提升车辆的平顺性。
相应地,当车辆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且遇到凹坑时,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状态为相吸,此时第二永磁体500朝向靠近第一永磁体400的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二安装部200朝向靠近第一安装部100的方向移动,以此可缓冲车桥下移的速度,也就是缓冲车轮下跳的速度,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提升车辆平顺性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励磁式电磁线圈300套设在第二永磁体500的外周并第二永磁体500固定连接。以便于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二永磁体500的磁极方向,从而改变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减振的目的。
其中,将励磁式电磁线圈300与第二永磁体500固定连接,还便于利用第二永磁体500支撑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提升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保证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工作性能,使得励磁式电磁线圈300在通电后能够有效改变第一永磁体400的磁极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粘接、卡接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励磁式电磁线圈300也可套设在第一永磁体400的外周并与第一永磁体400固定连接(该示例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一永磁体400的磁极方向,这样也可改变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达到利用悬架系统1000减振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悬架系统1000还包括供电装置(图中未示出),供电装置与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电连接,供电装置用于改变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电流方向。以便于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二永磁体500的磁极方向,从而实现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
可选地,供电装置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朝向励磁式电磁线圈300输入交流电并可改变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电流方向,以便于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
在具体的示例中,当供电装置给励磁式电磁线圈300输入交流电且改变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电流方向后,励磁式电磁线圈300可改变第二永磁体500的磁场方向,从而实现改变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耦合状态,以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由相吸切换至相斥,或由相斥切换至相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被构造成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未通电时相斥。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通过相斥的方式进行安装,此时第二永磁体500可朝远离第一永磁体400的方向移动,以此确保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未通电的情况下,悬架系统1000也具有一定的减振能力,提升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在具体的示例中,在安装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过程中,将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磁极方向相同的两端相对设置,以实现将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通过相斥的方式进行安装。
通过上述设置,在悬架系统1000使用的过程中,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未通电且车桥上移时,可利用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配合来减缓车桥上移的速度,起到减振效果。
同时,当车桥下移时,可首先给励磁式电磁线圈300通电,以通过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二永磁体500的磁极方向,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由相斥切换至相吸,此时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之间的斥力也会因第一永磁体400磁极方向的改变而变为引力,由此可减缓车桥下移的速度,起到对整车的减振效果,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当车桥上移时,通过供电装置改变励磁式电磁线圈300的电流方向,以利用励磁式电磁线圈300改变第二永磁体500的磁极方向,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由相吸切换至相斥,从而使得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之间充满斥力,由此减缓车桥上移的速度,起到减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100与第二安装部200通过导向组件600连接,导向组件600用于导引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方向。避免第二安装部20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也就是使得第二安装部200能够沿既定方向进行移动,从而确保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的相对移动精度,提高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性能,这样即可使得车桥能够沿准确方向进行移动,提升车辆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组件600包括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第一导向件610与第二安装部200连接,第一导向件610内形成导向槽611,导向槽611具有开口,第二导向件620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部100,第二导向件620的另一端通过开口可移动地设于导向槽611内。这里可以理解为,导向组件600主要通过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配合来导引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方向,也就是限定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路径,使得第二安装部200能够沿既定方向进行移动,从而确保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的相对移动精度。
在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导向件610形成为导向筒,导向筒与第二安装部200固定连接且导向筒朝向第一安装部100的一端开口,第二导向件620形成为导向杆,导向杆与第一安装部100固定连接且导向杆远离第一安装部100的一端通过开口伸至导向筒内,在第二安装部200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00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杆与导向筒产生相对移动,且导向杆与导向筒相互导向限位,以限定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方向,提高移动的准确性。
可选地,导向组件600包括多个,多个导向组件600间隔设在第一安装部100与第二安装部200之间,多个导向组件600配合导引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方向,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安装部200移动的位置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悬架系统1000还包括限位组件700,限位组件700用于限制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位移。以避免第二安装部200在朝向第一安装部10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相互撞击,延长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避免第二安装部200与第一安装部100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配合,保证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确保利用悬架系统1000能够有效进行减振。
同时,因第二安装部200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会产生相互位移,通过设置限位组件700来限定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位移还可限定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相对位移,以避免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发生相互撞击以及避免第二导向件620从第一导向件610内移出,从而便于延长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利用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配合能够有效限定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限位组件700设于导向槽611内。一方面可方便利用限位组件700限制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位移,降低限位难度;另一方面还可利用第一导向件610遮蔽限位组件700,避免直观地观察到限位组件700,提升悬架系统1000的美观度,同时还可利用第一导向件610保护限位组件700,避免尖锐物体或异物等损坏限位组件700,延长限位组件700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限位组件700包括第一限位件710和第二限位件720,第一限位件710设在导向槽611的底壁,第一限位件710适于与第二导向件620的端面止抵配合。这样在第二导向件620相对于导向槽611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利用第一限位件710限制第二导向件620的移动位置,以达到对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位移进行限位的目的,避免在第二安装部200在朝向第一安装部10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永磁体400和第二永磁体500相互撞击。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限位件720靠近开口设置,第二限位件720适于与第二导向件620上的限位凸起621止抵配合。这里是指,第二限位件720靠近导向槽611的开口设置,第二导向件620上设有限位凸起621,限位凸起621适于与第二限位件720配合以限制第二导向件620的移动位置,避免第二导向件620从第一导向件610内移出,以使得第二导向件620能够始终配合在第一导向件610内,这样在确保利用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配合能够有效限定第二安装部200移动方向的同时,还可避免第二安装部200与第一安装部100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配合,保证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
在具体的示例中,当第二安装部200朝向第一安装部100移动且第二导向件620的端面与第一限位件710止抵配合后,第二安装部200无法继续朝向第一安装部100移动,此时为车架的上移极限;相应地,当第二安装部200朝远离第一安装部100的方向移动且第二导向件620上的限位凸起621与第二限位件720止抵配合后,第二安装部200无法继续朝远离第一安装部100的方向移动,此时为车架的下移极限,以达到利用限位组件700限制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位移的目的。
在一些示例中,限位凸起621围设在第二导向件620的外周并与第二导向件62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以保证限位凸起621与第二导向件620的连接强度,确保利用限位凸起621能够有效限制第二导向件620的移动位置,达到限位的目的。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710和第二限位件720均为柔性材料件。以避免第二导向件620在与第一限位件710、第二限位件720止抵配合时,第一限位件710和第二限位件720对第二导向件620产生撞击损坏,从而延长第二导向件620的使用寿命,并实现延长第一限位件710和第二限位件720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710和第二限位件720均采用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以使得第一限位件710和第二限位件720均形成为柔性材料件。
可选地,如图2所示,开口处设有防脱件800,防脱件800用于将限位凸起621限位在导向槽611内。以进一步避免第二导向件620从第一导向件610内移出,使得第二导向件620能够始终配合在第一导向件610内,从而避免第二安装部200与第一安装部100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配合,保证悬架系统1000的工作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防脱件800为防脱圈,防脱圈固定连接在开口的内周壁,以避免限位凸起621从开口处移出,从而实现将限位凸起621限位在导向槽611内。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件610设有密封件612,密封件612用于遮挡开口与第二导向件620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异物、灰尘等杂物从开口处进入导向槽611内,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保证了导向组件600在工作过程中的清洁度,延长导向组件60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避免杂物影响导向组件600导引第二安装部200的移动,提高导向组件600的导向性能。
可选地,密封件612为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导向件610,弹性密封件的另一端止抵在第二导向件620的外周。以使得密封件612能够遮挡开口与第二导向件620之间的间隙,提升密封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件612为橡胶件,密封件6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导向件610的上端,密封件612的另一端紧密止抵在第二导向件620的外周,同时橡胶件还可使得在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密封件612的另一端能够始终与第二导向件620的外周止抵配合,进一步提升密封件612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悬架系统1000还包括减振弹性件900,减振弹性件900设在第一安装部100与第二安装部200之间,减振弹性件90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连接。这样在第二安装部200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00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利用减振弹性件900吸收部分冲击力,以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提升悬架系统1000的减振效果,从而实现提升车辆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减振弹性件900为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套设在多个导向组件600的外周并设在第一安装部100与第二安装部200之间,以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100上设有第一支撑件110,第二安装部200上设有第二支撑件210,减振弹性件900设在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210之间,以降低减振弹性件900与第一安装部100、第二安装部200的连接难度,从而便于利用减振弹性件900进行缓冲减振。
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210均为弹性件,减振弹性件900设两个弹性件之间,在实现利用减振弹性件900进行缓冲减振的同时,还可避免减振弹性件900、第一安装部100与第二安装部200之间发生相互碰撞,延长减振弹性件900、第一安装部100以及第二安装部200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210均为橡胶垫,以使得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210形成弹性件。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悬架系统1000、车桥和车身。
其中,悬架系统1000为前述的悬架系统1000,悬架系统100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安装部100连接车身,第二安装部200连接车桥。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前述的悬架系统1000,并将悬架系统1000的第一安装部100与车辆的车身连接以及将悬架系统1000的第二安装部200与车辆的车桥连接,这样即可利用悬架系统1000缓冲来自路面传递的冲击,以提升车辆的平顺性。
同时,通过采用前述的悬架系统1000,还可降低车辆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的成本,并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100与车身相连的结构以及第二安装部200与车桥相连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综合考虑是否匹配对手件的安装形式或者结构进行修改,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1000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永磁体;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相对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第二永磁体;
励磁式电磁线圈,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被构造成在通电后改变所述第一永磁体或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以使得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由第一耦合状态切换至第二耦合状态,所述第一耦合状态和所述第二耦合状态中的其中一个为相吸且另一个为相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永磁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电连接,用于改变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的电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被构造成在所述励磁式电磁线圈未通电时相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导引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移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内形成具有开口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移动位移的限位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所述导向槽的底壁,所述第一限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的端面止抵配合,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上的限位凸起止抵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柔性材料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用于将所述限位凸起限位在所述导向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遮挡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另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外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
车身,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车身;
车桥,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车桥。
CN202321074726.0U 2023-05-05 2023-05-05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9838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4726.0U CN219838405U (zh) 2023-05-05 2023-05-05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4726.0U CN219838405U (zh) 2023-05-05 2023-05-05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8405U true CN219838405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4726.0U Active CN219838405U (zh) 2023-05-05 2023-05-05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8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2951C (zh) 线性振荡驱动系统及毛发切割器
US7156224B2 (en) Circula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a circulating mechanism
KR20200000312A (ko) 직류 릴레이
KR101197257B1 (ko) 정지 성능이 향상된 자기부상 이송 시스템
JP2001122555A5 (zh)
CN112512894B (zh) 涡流式轨道制动装置
CN219838405U (zh) 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649103A (zh) 悬架系统及车辆
CN112994398B (zh) 强力电磁振动器
CN106655693B (zh) 一种磁平衡直线振动马达
KR102388587B1 (ko) 직류 릴레이
CN211928872U (zh) 一种与悬浮轨道和磁悬浮模型车体配合的悬浮架
KR101681966B1 (ko) 코어 이동형 외팔보 타입 릴레이 장치
CN210467720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电磁开关
CN219838406U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20890906U (zh) 电磁减振器、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20367857U (zh) 一种接触器组件和接触器
CN117674477A (zh)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5118778U (zh) 一种应用于接触器的双稳态电磁系统及其接触器
CN216231566U (zh)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KR101281796B1 (ko) 현가 시스템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101671814B1 (ko) 플런저를 구비한 코어 이동형 외팔보 타입 릴레이 장치
CN217244235U (zh) 开关门装置及清洗设备
CN217205915U (zh) 车用扶手箱
CN217631959U (zh) 磁悬浮门新型限位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