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2982U -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2982U
CN219832982U CN202321385084.6U CN202321385084U CN219832982U CN 219832982 U CN219832982 U CN 219832982U CN 202321385084 U CN202321385084 U CN 202321385084U CN 219832982 U CN219832982 U CN 219832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metal
metal cavity
cavity
inpu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5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跃权
岳彩龙
陈泉妙
王鹏
惠俊明
时桂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Priority to CN202321385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2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2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2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Switches, Polarizers, And Phase Shifter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移相馈电装置包括U型金属腔体,其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槽口,U型金属腔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U型金属腔体上设置有与槽口相对的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耦合部件,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上且可封闭U型金属腔体的槽口;传输电路组件,其上设置有输入插脚和输出插脚,传输电路组件通过定位结构与U型金属腔体耦合部件连接;馈电网络组件,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上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所在的一侧上;能够有效地缩减金属墙体的尺寸和重量,方便传输电路组件的安装,提高移相器的装配效率,以及使得移相器的表面积较小,电镀的面积较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电调技术中,移相器作为实现电调功能的核心器件,而现有的移相器中,大多都采用封闭式腔体包裹馈线和介质的形式实现,PCB板馈电网络则直接外接在移相器上,此时需要馈线预留与PCB板馈电网络焊接的支脚,但由于腔体为封闭式结构,使得腔体的内腔宽度需大于馈线的宽度,造成腔体的尺寸过大、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包括:
U型金属腔体,其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槽口,U型金属腔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U型金属腔体上设置有与槽口相对的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
耦合部件,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上且可封闭U型金属腔体的槽口;
传输电路组件,其上设置有输入插脚和输出插脚,传输电路组件通过定位结构与U型金属腔体耦合部件连接;
馈电网络组件,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上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所在的一侧上;
传输电路组件可经安装口插设于安装腔内,并朝向馈电网络组件方向运动,令输入插脚经输入插口、输出插脚经输出插口焊接于馈电网络组件上。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耦合部件上的第一定位插槽,传输电路组件插设于第一定位插槽内。
进一步地,U型金属腔体相对的两个侧壁朝向槽口翻折形成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二定位插槽,传输电路组件插设于第二定位插槽内。
进一步地,耦合部件胶粘于U型金属腔体上。
进一步地,U型金属腔体上的槽口处设置有插接槽,耦合部件插设于插接槽内。
进一步地,耦合部件设置为PCB板或金属板。
进一步地,耦合部件与金属腔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传输电路组件包括:
第一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输入插脚和输出插脚设置在第一基板上,输入插脚和输出插脚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电路连接的输入连接端口以及与第二电路连接的输出连接端口;
第一介质板,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一侧;
第二介质板,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馈电网络组件包括:
第二基板,其上设置有输入插槽和输出插槽;
接地层,设置在第二基板靠近U型金属腔体的一侧上且与U型金属腔体连接;
第一馈电网络和第二馈电网络,设置在第二基板背向U型金属腔体的一侧上,输入插脚可经输入插口插设于输入插槽中且与第一馈电网络连接,输出插脚可经输出插口插设于输出插槽中且与第二馈电网络连接。
一种移相器,包括所述的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移相馈电装置包括U型金属腔体,其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槽口,U型金属腔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U型金属腔体上设置有与槽口相对的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耦合部件,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上且可封闭U型金属腔体的槽口;传输电路组件,其上设置有输入插脚和输出插脚,传输电路组件通过定位结构与U型金属腔体耦合部件连接;馈电网络组件,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上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所在的一侧上;传输电路组件可经安装口插设于安装腔内,并朝向馈电网络组件方向运动,令输入插脚经输入插口、输出插脚经输出插口焊接于馈电网络组件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缩减金属墙体的尺寸和重量,利于推进基站天线小型化、轻量化;并且采用U型金属腔体的结构,简化了操作步骤,方便传输电路组件的安装,提高移相器的装配效率,以及使得移相器的表面积较小,电镀的面积较小,有利于降低基站天线制造成本,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传输电路组件3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传输电路组件3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7,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包括:
U型金属腔体10,其内设置有安装腔11以及与安装腔11连通的槽口12,U型金属腔体1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安装腔11连通的安装口13,U型金属腔体10上设置有与槽口12相对的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
耦合部件20,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10上且可封闭U型金属腔体10的槽口12;
传输电路组件30,其上设置有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传输电路组件30通过定位结构60与U型金属腔体10或耦合部件20连接;
馈电网络组件40,设置在U型金属腔体10上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所在的一侧上;
传输电路组件30可经安装口13插设于安装腔11内,并朝向馈电网络组件40方向运动,令输入插脚51经输入插口14、输出插脚52经输出插口15焊接于馈电网络组件40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
1、馈电装置的装配过程如下:将传输电路组件30从U型金属腔体10侧面的安装口13横向插入安装腔11中,当传输电路组件30上的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运动至分别与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相对时,将传输电路组件30沿U型金属腔体10的高度方向朝向馈电网络组件40运动,直至传输电路组件30上的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分别插设于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中并延伸至U型金属腔体10外,然后将馈电网络组件40装设于U型金属腔体10上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所在的一侧上,具体的,是使得传输电路组件30上的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分别插设于馈电网络组件40上的输入插槽42和输出插槽43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输入插脚51上的输入连接端口35与第一馈电网络45焊接于输入插槽42一侧的边缘设置上的第一焊盘上,以及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输出插脚52上的输出连接端口36与第二馈电网络46焊接于输出插槽43一侧的边缘设置上的第二焊盘上,实现传输电路组件30与馈电网络组件40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传输电路组件30的相位变化是通过第一介质板37和第二介质板38在传输电路组件30与U型金属腔体10之间沿着预设的轨迹滑动,通过改变传输网络的电长度的的方式实现输出相位的改变,其中,第一介质板37和第二介质板38的选材可根据所需的移相量大小进行选取;
2、参照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在U型金属腔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朝向槽口12翻折,以形成第一折边71和第二折边72,并且第一折边71与第二折边72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第二定位插槽62,传输电路组件30插设于第二定位插槽62内,其中,第二定位插槽62既作为传输电路组件30的定位结构,也作为传输电路组件30在装配过程中的借位槽来使用,在该实施例中,耦合部件20可通过胶粘、卡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U型金属腔体10连接,从而与U型金属腔体10以耦合的形式实现电连接,共同构成屏蔽腔,在保证移相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缩减了移相器尺寸、降低移相器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推进基站天线小型化、轻量化;
3、参照图4-6,作为U型金属腔体10与耦合部件20之间连接的第二实施例,可在U型金属腔体10上的槽口12处设置有插接槽80,将耦合部件20插设于插接槽80内来实现耦合部件20与U型金属腔体10之间的固定,并以耦合的形式实现二者的电连接,共同构成屏蔽腔,在保证移相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缩减了移相器尺寸、降低移相器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推进基站天线小型化、轻量化;
4、参照图7,作为定位结构60的第二实施例,定位结构60包括设置在耦合部件20上的第一定位插槽61,将传输电路组件30装配在U型金属腔体10内后,再装配耦合部件20,具体的,是使得传输电路组件30插设于耦合部件20上的第一定位插槽61内,在该实施例中,耦合部件20可通过胶粘、卡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U型金属腔体10连接,从而与U型金属腔体10以耦合的形式实现电连接,共同构成屏蔽腔,在保证移相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缩减了移相器尺寸、降低移相器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推进基站天线小型化、轻量化;
4、而移相器信号的传输模式为带状线传输,直接与外接传输网络相连,免去了电缆作为过渡段转接,降低了整个馈电网络的复杂度,令移相器的尺寸更小、成本更低,提升了性能的一致性;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缩减金属墙体的尺寸和重量,利于推进基站天线小型化、轻量化;并且采用U型金属腔体的结构,简化了操作步骤,方便传输电路组件的安装,提高移相器的装配效率,以及使得移相器的表面积较小,电镀的面积较小,有利于降低基站天线制造成本,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优选地,耦合部件20设置为PCB板或金属板;并且耦合部件20与金属腔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而绝缘层优选为涂覆于耦合部件20上的绝缘绿油。
传输电路组件30包括:
第一基板31,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金属化过孔32连接的第一电路33和第二电路34,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设置在第一基板31上,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电路33连接的输入连接端口35以及与第二电路34连接的输出连接端口36;
第一介质板37,设置在第一基板31的一侧;
第二介质板38,设置在第一基板31的另一侧。
馈电网络组件40包括:
第二基板41,其上设置有输入插槽42和输出插槽43;
接地层44,设置在第二基板41靠近U型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且与U型金属腔体10连接;
第一馈电网络45和第二馈电网络46,设置在第二基板41背向U型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输入插脚51可经输入插口14插设于输入插槽42中且与第一馈电网络45连接,输出插脚52可经输出插口15插设于输出插槽43中且与第二馈电网络46连接。
一种移相器,包括所述的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和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U型金属腔体(10),其内设置有安装腔(11)以及与所述安装腔(11)连通的槽口(12),所述U型金属腔体(1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11)连通的安装口(13),所述U型金属腔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槽口(12)相对的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
耦合部件(20),设置在所述U型金属腔体(10)上且可封闭所述U型金属腔体(10)的槽口(12);
传输电路组件(30),其上设置有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所述传输电路组件(30)通过定位结构(60)与所述U型金属腔体(10)或耦合部件(20)连接;
馈电网络组件(40),设置在所述U型金属腔体(10)上输入插口(14)和输出插口(15)所在的一侧上;
所述传输电路组件(30)可经所述安装口(13)插设于所述安装腔(11)内,并朝向所述馈电网络组件(40)方向运动,令所述输入插脚(51)经所述输入插口(14)、所述输出插脚(52)经所述输出插口(15)焊接于所述馈电网络组件(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60)包括设置在所述耦合部件(20)上的第一定位插槽(61),所述传输电路组件(30)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插槽(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金属腔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朝向所述槽口(12)翻折形成第一折边(71)和第二折边(72),所述第一折边(71)与第二折边(72)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二定位插槽(62),所述传输电路组件(30)插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插槽(6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件(20)胶粘于所述U型金属腔体(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金属腔体(10)上的槽口(12)处设置有插接槽(80),所述耦合部件(20)插设于所述插接槽(8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件(20)设置为PCB板或金属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件(20)与所述金属腔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路组件(30)包括:
第一基板(31),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金属化过孔(32)连接的第一电路(33)和第二电路(34),所述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31)上,所述输入插脚(51)和输出插脚(52)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路(33)连接的输入连接端口(35)以及与所述第二电路(34)连接的输出连接端口(36);
第一介质板(37),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31)的一侧;
第二介质板(38),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31)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组件(40)包括:
第二基板(41),其上设置有输入插槽(42)和输出插槽(43);
接地层(44),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41)靠近所述U型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且与所述U型金属腔体(10)连接;
第一馈电网络(45)和第二馈电网络(46),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41)背向所述U型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所述输入插脚(51)可经所述输入插口(14)插设于所述输入插槽(42)中且与所述第一馈电网络(45)连接,所述输出插脚(52)可经所述输出插口(15)插设于所述输出插槽(43)中且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46)连接。
10.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
CN202321385084.6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Active CN219832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5084.6U CN219832982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5084.6U CN219832982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2982U true CN219832982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5084.6U Active CN219832982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2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8457B (zh) 天线及移相馈电装置
CN103650235A (zh) 耦合布置
CN109659694B (zh) 移相馈电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1029688A (zh) 移相电路、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CN109755781A (zh) 共面型板间浮动射频电连接器
US20020004321A1 (en) High frequency signal switching unit
CN204614906U (zh) 一种多路一体化介质移相器
CN111478046A (zh) 基站天线及馈电网络装置
CN209329160U (zh) 基站天线及其移相馈电装置
CN111244618A (zh) 一种天线与滤波器的联接结构及联接方法
CN219832982U (zh) 一种小型化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CN111564681A (zh) 移相器和天线
CN220086391U (zh) 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CN201478503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5184483U (zh) 盒体及包括其的Ka频段波导同轴转换的功率放大器
US8385858B2 (en) Power amplifier and signal transceiving system
CN201797087U (zh) 电连接器
CN116598778A (zh) 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CN220604981U (zh) 一种电调天线的移相馈电结构
CN210957016U (zh) 天线及移相馈电装置
CN111063998A (zh) 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CN211125931U (zh) 移相电路、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JP4211240B2 (ja) 高周波信号切換装置
CN220189864U (zh)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CN212162038U (zh) 移相器和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