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1739U - 限位机构及机箱 - Google Patents

限位机构及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1739U
CN219831739U CN202321222561.7U CN202321222561U CN219831739U CN 219831739 U CN219831739 U CN 219831739U CN 202321222561 U CN202321222561 U CN 202321222561U CN 219831739 U CN219831739 U CN 21983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miting
piece
elastic
clamp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25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伟
翁子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25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1739U/zh
Priority to TW112205456U priority patent/TWM649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1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组装件移动,限位机构包括卡接件和弹性限位组件;卡接件包括限位部、止挡部和连接部,限位部用于与机架连接,止挡部与限位部间隔设置,且止挡部和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组装件的卡接空间,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部和止挡部连接;弹性限位组件设于限位部并伸入到卡接空间,弹性限位组件用于与组装件弹性抵接,以限制组装件向限位部移动。上述限位机构在对组装件进行拆装时无需借助任何外部工具,能够提高对组装件进行拆装的便捷性并减少组装件带动模组卡发生松动的概率,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包含该限位机构的机箱。

Description

限位机构及机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限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位机构及包含该限位机构的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等电子设备中,显卡、存储卡、主板等模组卡通常安装在一组装件上,然后将模组卡插接到机架的模组连接器上,并将组装件与机架通过螺丝锁死,或通过限位槽限制组装件的移动距离的方式来减少模组卡松动的概率。然而,通过螺丝将组装件与机架锁死的方式拆装复杂;通过限位槽对组装件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的方式由于要为组装件预留一定的安装宽度,组装件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机架移动,当模组卡和组装件受震动等环境因影响时,组装件仍有较大概率会带动模组卡发生松动,从而导致模组卡发生功能失效,如讯号、电力或热传导不佳或中断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限位机构及包含该限位机构的机箱,以提高对组装件进行拆装的便捷性并减少组装件带动模组卡发生松动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组装件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接件和弹性限位组件;卡接件包括限位部、止挡部和连接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止挡部与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且所述止挡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组装件的卡接空间,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止挡部连接;弹性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限位部并伸入到所述卡接空间,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与所述组装件弹性抵接,以限制所述组装件向所述限位部移动。
上述限位机构通过设置卡接件包括限位部、止挡部和连接部且止挡部和限位部之间形成卡接空间,以及设置弹性限位组件与限位部连接并伸入到卡接空间。当对组装件进行拆装时,只需要将组装件插入到卡接空间与弹性限位组件抵接,或将组装件从卡接空间中拔出与弹性限位组件脱离即可,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工具,从而提高了对组装件进行拆装的便捷性。当组装件插入到卡接空间与弹性限位组件抵接时,弹性限位组件弹性抵压组装件并限制组装件带动模组卡向限位部移动,从而减少了组装件带动模组卡发生松动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容置壳、弹性件和限位球;容置壳插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容置壳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壳朝向所述卡接空间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腔;限位球设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限位球用于在所述弹性件的带动下伸出所述通孔以与所述组装件弹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壳朝向所述卡接空间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铆接槽,所述铆接槽用于与所述装配孔铆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设于所述装配孔并向所述卡接空间倾斜,所述限位弹片用于与所述组装件弹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弹片包括形变部和抵接部;形变部的一端与所述装配孔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卡接空间倾斜;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形变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装配孔折弯,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形变部的连接处形成抵接弧面以与所述组装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止挡部并位于所述卡接空间的一侧开口处,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朝远离所述卡接空间的方向翻折,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用于在所述组装件移入所述卡接空间时对所述组装件进行导向。
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机箱,包括如上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机箱还包括机架和组装件;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机架;组装件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组装件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抵接,所述组装件用于连接模组卡并带动所述模组卡活动插入所述机架。
上述机箱通过在机架上设置限位机构限制组装件向限位部移动,提高了对组装件进行拆装的便捷性并减少了组装件带动模组卡发生松动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机壳和支撑组件;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机壳;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模组连接器和导向件;支撑架设于所述机壳;模组连接器设于所述支撑架;导向件设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模组连接器的一侧,所述导向件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组装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以带动所述模组卡活动插入所述模组连接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承载部和隔挡部;承载部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承载部;隔挡部与所述承载部的一端折弯连接,且所述隔挡部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与所述组装件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抵接,所述隔挡部用于止挡所述组装件,以对所述组装件带动所述模组卡插入所述模组连接器的深度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装件包括承载板和限位板;承载板滑动设于所述机架,所述承载板用于与所述模组卡连接;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折弯连接,所述限位板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抵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限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限位机构中的弹性限位组件沿III-II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箱与模组卡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机箱在VI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机箱与模组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机箱 100
限位机构 1
卡接件 10
限位部 11
装配孔 111
止挡部 12
连接部 13
卡接空间 14
第一导向部 15
第二导向部 16
弹性限位组件 20
容置壳 21
容置腔 211
通孔 212
铆接槽 213
弹性件 22
限位球 23
限位弹片 24
形变部 241
抵接部 242
抵接弧面 243
机架 30
机壳 31
底板 311
前侧板 312
后侧板 313
左侧板 314
右侧板 315
安装空间 316
安装缺口 317
支撑组件 32
支撑架 321
连接件 3211
支撑件 3212
模组连接器 322
连接头 3221
导向件 323
承载部 3231
隔挡部 3232
导向槽 3233
通风孔 3234
限位片 3235
插口 3236
组装件 40
承载板 41
散热孔 411
限位板 42
限位缺口 421
折弯缺口 422
弹性抵持部 423
模组卡 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1,其包括卡接件10和弹性限位组件20。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限位机构1用于限制活动设置在机架30上的组装件40移动,进而限制组装件40带动连接于组装件40的模组卡200发生松动。其中,机架30可以为服务器、交换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机箱100的机架,模组卡200可以为显卡、存储卡、主板等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卡或功能模组,模组卡200通过金手指插接在机架30的模组连接器322上。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机架30为服务器的机箱100的机架,模组卡200为存储卡为例进行说明,显然,这并不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卡接件10包括限位部11、止挡部12和连接部13,限位部11用于与机架30连接,止挡部12与限位部11间隔设置,且止挡部12和限位部11之间形成用于收容组装件40的卡接空间14,连接部1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部11和止挡部12连接。
弹性限位组件20设于限位部11并伸入到卡接空间14,弹性限位组件20用于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以限制组装件40向限位部11移动。
具体的,限位部11、止挡部12和连接部13均为板状,限位部11大致L形,限位部11的一端与机架30连接,限位部11的另一端朝远离机架30的方向延伸,止挡部12与限位部11间隔设备并向机架30延伸,连接部1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部11和止挡部12远离机架30的一端连接,组装件40滑动设置在机架30上,且组装件40的一端伸入到卡接空间14中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
当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插接到机架30的模组连接器322,且组装件40的端部伸入到卡接空间14中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后,弹性限位组件20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并限制组装件40向限位部11移动,从而有利于减少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发生松动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卡接件10还包括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分别连接于限位部11和止挡部12并位于卡接空间14的一侧开口处,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朝远离卡接空间14的方向翻折,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用于在组装件40移入卡接空间14时对组装件40进行导向。具体的,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均为板状,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分别与限位部11和止挡部12的上侧壁连接,当组装件40从卡接空间14的上方移入卡接空间14时,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能够增大卡接空间14入口处的宽度,并能够对组装件40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便于组装件40快速移入卡接空间14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
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1、止挡部12、连接部13、第一导向部15和第二导向部16可以通过冲压、模铸、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从而有利于提高卡接件10的机构强度。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1上开设有装配孔111,弹性限位组件20包括容置壳21、弹性件22和限位球23。容置壳21插设于装配孔111,容置壳21具有容置腔211,容置壳21朝向卡接空间14的一侧开设有与容置腔211连通的通孔212;弹性件22和限位球23均设于容置腔211,限位球23与弹性件22抵接并伸出通孔212,限位球23用于在弹性件22的带动下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其中,弹性件22可以为弹簧,限位球23的直径小于通孔212的直径,从而使限位球23在弹性件22的带动下一部分伸出通孔212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限位球23在弹性件22的带动下可产生460gf-2000gf的推力。如此,通过设置容置壳21插设于装配孔111,有利于提高弹性限位组件20与限位部11进行连接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弹性件22带动限位球23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结构简单并能够减少弹性限位组件20与组装件4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便于对组装件40进行快速拆装。
容置壳21朝向卡接空间14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铆接槽213,铆接槽213用于与装配孔111铆接。如此,通过在容置壳21上开设铆接槽213与装配孔111铆接,便于快速将弹性限位组件20连接到限位部11上,并有利于提高弹性限位组件20与限位部11连接后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限位部11上开设有装配孔111,弹性限位组件20包括限位弹片24,限位弹片24设于装配孔111并向卡接空间14倾斜,限位弹片24用于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其中,装配孔111为弧形长孔,限位弹片2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装配孔111的内壁上,也可以通过冲压、模铸、注塑等方式与卡接件10一体成型,限位弹片24可产生2100gf-4300gf的推力。如此,通过设置限位弹片24与组装件40弹性抵接以限制组装件40向限位部11移动,结构简单且生产制造成本低廉。
限位弹片24包括形变部241和抵接部242。形变部241的一端与装配孔111的内壁连接,形变部241的另一端向卡接空间14倾斜;抵接部242的一端与形变部241的另一端连接,抵接部242的另一端向装配孔111折弯,抵接部242与形变部241的连接处形成抵接弧面243以与组装件40抵接。当组装件40插入或拔出卡接空间14时,形变部241和抵接部242的折弯设置的方式能够减少锁死组装件40的情况发生,且抵接弧面243能够减少与组装件40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对组装件40的磨损,从而便于对组装件40进行快速拆装并有利于增加组装件4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机构1通过设置卡接件10包括限位部11、止挡部12和连接部13且止挡部12和限位部11之间形成卡接空间14,以及设置弹性限位组件20与限位部11连接并伸入到卡接空间14。当对组装件40进行拆装时,只需要将组装件40插入到卡接空间14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或将组装件40从卡接空间14中拔出与弹性限位组件20脱离即可,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工具,从而提高了对组装件40进行拆装的便捷性。当组装件40插入到卡接空间14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时,弹性限位组件20弹性抵压组装件40并限制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向限位部11移动,从而减少了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发生松动的概率。
请参阅图5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机箱100,包括如上所述的限位机构1,机箱100还包括机架30和组装件40。卡接件10的限位部11连接于机架30;组装件40滑动设于机架30,且组装件40伸入卡接空间14并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组装件40用于连接模组卡200并带动模组卡200活动插入机架30。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机箱100通过在机架30上设置限位机构1限制组装件40向限位部11移动,提高了对组装件40进行拆装的便捷性并减少了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发生松动的概率。
请参阅图5和图7,本实施例中,机架30包括机壳31和支撑组件32。其中,机壳31包括底板311、前侧板312、后侧板313、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前侧板312、后侧板313、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围绕底板311设置并分别与底板311垂直连接,底板311、前侧板312、后侧板313、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之间形成安装空间316,前侧板312的高度小于后侧板313、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的高度并向后侧板313翻折,前侧板312与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之间形成与安装空间316连通的安装缺口317。卡接件10为两个,两个卡接件10的限位部11分别与机壳31的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连接并位于安装缺口317处。
支撑组件32包括支撑架321、模组连接器322和导向件323。支撑架321设于机壳31的安装空间316内并与底板311连接;模组连接器322设于支撑架321;导向件323设于支撑架321并位于模组连接器322的一侧,导向件323开设有导向槽3233,组装件40滑动设于导向槽3233,以带动模组卡200活动插入模组连接器322。如此,通过在组装件40上设置导向槽3233对组装件40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有利于提高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插入到模组连接器322时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架321包括连接件3211和支撑件3212,连接件3211与底板311可拆卸连接,支撑件3212与连接件3211远离底板311的一端连接,模组连接器322设置在连接件3211上,且模组连接器322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连接头3221,导向件323、组装件40和模组卡20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导向件323错位设于支撑件3212朝向底板311的一侧,两个组装件40分别滑动设于两个导向件323的导向槽3233中并分别带动一个模组卡200插入到一个连接头3221中,且两个组装件40分别伸入到两个卡接件10的卡接空间14内与对应的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从而有利于减少两个组装件40带动对应的模组卡200发生松动的概率。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两个导向件323错位设置的一端互相连接,且两个导向件323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插口3236,两个组装件4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滑动插入到插口3236中,从而有利于提高组装件40在对应的导向件323上滑动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导向件323包括承载部3231和隔挡部3232。承载部3231设于支撑架321的支撑件3212上,且导向槽3233开设于承载部3231;隔挡部3232与承载部3231远离模组连接器322的一端垂直折弯连接,且隔挡部3232伸入卡接件10的卡接空间14并与组装件40背离限位部11的一侧抵接,隔挡部3232用于止挡组装件40,以对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插入模组连接器322的深度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了组装件40在操作人员或弹性限位组件20的推动下带动模组卡200过度插入到模组连接器322而使模组连接器322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进而有利于提高模组连接器32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组装件40包括承载板41和限位板42。承载板41滑动设于机架30的导向件323的导向槽3233,承载板41用于与模组卡200连接;限位板42与承载板41远离模组连接器322的一端垂直折弯连接,限位板42伸入卡接空间14并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隔挡部3232与限位板42背离限位部11的一侧抵接。如此,通过设置承载板41与模组卡200连接并在机架30上滑动,有利于提高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插入到模组连接器322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设置限位板42伸入卡接空间14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结构简单并有利于减少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发生松动的概率。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2远离承载板41的一侧开设有折弯缺口422,限位板42位于折弯缺口422出口处的部分向隔挡部3232翻折并形成弹性抵持部423,弹性抵持部423大致呈三角形,弹性抵持部423与隔挡部3232抵接。当弹性限位组件20弹性挤压组装件40的限位板42时,弹性抵持部423在隔挡部3232的止挡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组装件40可发生轻微移动并带动模组卡200进一步插入到模组连接器322中,从而有利于减少操作人员未将模组卡200安装到位而导致模组卡200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缺口421,隔挡部3232朝向限位板42的一侧凸设有限位片3235,限位片3235插入到限位缺口421中以对限位板42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有利于提高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插入到模组连接器322时的准确性。另外,限位片3235还能够限制组装件40沿左侧板314和右侧板315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减少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发生松动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导向槽3233的槽底还开设有通风孔3234,承载板4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通风孔3234正对的散热孔411,从而有利于提高机箱100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机箱100对模组卡200进行安装的过程主要包括:
将模组卡200与组装件40进行连接,使组装件40的承载板41在导向件323的导向槽3233中滑动,组装件40带动模组卡200插入到模组连接器322的连接头3221中;
将整个支撑组件32插入到安装空间316中,并将连接件3211与底板311固定;此时导向件323的承载部3231和组装件40的承载板41位于安装缺口317处,组装件40的限位板42插入到卡接件10的卡接空间14中与弹性限位组件20抵接,导向件323的隔挡部3232插入到卡接件10的卡接空间14对限位板42进行止挡。如此便完成了对模组卡200进行快速安装的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限制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组装件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卡接件,包括限位部、止挡部和连接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止挡部与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且所述止挡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组装件的卡接空间,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止挡部连接;
弹性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限位部并伸入到所述卡接空间,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与所述组装件弹性抵接,以限制所述组装件向所述限位部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
容置壳,插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容置壳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壳朝向所述卡接空间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
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腔;
限位球,设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限位球用于在所述弹性件的带动下伸出所述通孔以与所述组装件弹性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壳朝向所述卡接空间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铆接槽,所述铆接槽用于与所述装配孔铆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设于所述装配孔并向所述卡接空间倾斜,所述限位弹片用于与所述组装件弹性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片包括:
形变部,一端与所述装配孔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卡接空间倾斜;
抵接部,一端与所述形变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装配孔折弯,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形变部的连接处形成抵接弧面以与所述组装件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止挡部并位于所述卡接空间的一侧开口处,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朝远离所述卡接空间的方向翻折,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用于在所述组装件移入所述卡接空间时对所述组装件进行导向。
7.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机箱还包括:
机架,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机架;
组装件,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组装件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抵接,所述组装件用于连接一模组卡并带动所述模组卡活动插入所述机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机壳,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机壳;
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架,设于所述机壳;
模组连接器,设于所述支撑架;
导向件,设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模组连接器的一侧,所述导向件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组装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以带动所述模组卡活动插入所述模组连接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
承载部,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承载部;
隔挡部,与所述承载部的一端折弯连接,且所述隔挡部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与所述组装件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抵接,所述隔挡部用于止挡所述组装件,以对所述组装件带动所述模组卡插入所述模组连接器的深度进行限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件包括:
承载板,滑动设于所述机架,所述承载板用于与所述模组卡连接;
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折弯连接,所述限位板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抵接。
CN202321222561.7U 2023-05-19 2023-05-19 限位机构及机箱 Active CN21983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2561.7U CN219831739U (zh) 2023-05-19 2023-05-19 限位机构及机箱
TW112205456U TWM649561U (zh) 2023-05-19 2023-05-30 限位機構及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2561.7U CN219831739U (zh) 2023-05-19 2023-05-19 限位机构及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1739U true CN21983173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2561.7U Active CN219831739U (zh) 2023-05-19 2023-05-19 限位机构及机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1739U (zh)
TW (1) TWM64956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9561U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3766B (zh) 服务器设备及其固定机构
US7172390B2 (en) Hot swap fan connecting device thereof
US7639506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ower supply
CN201078768Y (zh) 设有开关模组的服务器基架
JP3813117B2 (ja) パッケージ構造及びパッケージ方法
CN219831739U (zh) 限位机构及机箱
CN113253814B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高密对接板卡防呆拆装机构
JP2000182694A (ja)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US6239358B1 (en) I/O shield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US20050215102A1 (en)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sideways movement
EP1020883B1 (en) Operating device having operating button adapted to slide in housing while being pushed to effect switching operation
US68244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retention structure
CN111326878A (zh) 电连接器
KR101611781B1 (ko) 접속단자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커넥터
CN112817399B (zh) 扩充卡承载架及服务器机壳
CN113407010B (zh) 显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570929B2 (en) Ejectable fan with push-push attachment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JP2513433B2 (ja) プリント基板搭載用ガイドレ―ル
CN221079249U (zh) 硬盘托架及硬盘固定机构
CN114265477A (zh) 电子装置及其机板模块
TW200847555A (en) Socket
CN216119552U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外壳、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
CN218975924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14156704B (zh) 连接器固定结构及风扇固定框架
CN215494991U (zh) 一种电路板烧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