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1167U -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1167U
CN219831167U CN202320796584.2U CN202320796584U CN219831167U CN 219831167 U CN219831167 U CN 219831167U CN 202320796584 U CN202320796584 U CN 202320796584U CN 219831167 U CN219831167 U CN 219831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late
connecting needle
frame
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65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振豪
杨院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tlan Electronic Appliance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tlan Electronic Applianc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tlan Electronic Appliance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tlan Electronic Applianc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65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1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1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1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包括框架、载板、中板和天板,载板、中板和天板依次位于框架的上方,天板的底面设有天板压棒,天板压棒顶于中板的上表面,载板的顶表面设有导柱,导柱依次穿过中板并且延伸至天板的底面处,中板的底面设有中板压棒,中板的底面设有上连接针,框架的上表面设有下连接针,下连接针和上连接针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的上端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下连接针和上连接针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的上端处,该下连接针和上连接针之间的连接总阻值为0欧姆,提高测试精确度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CT针床治具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背景技术
ICT是Integrated Circuit Tester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缩写,就是线检测PCBA测试设备,对板上的元器件进行测试,电路板生产厂家基本上都在使用,设备的核心治具就是针床,它主要包含天板、中板、载板、针板,传统ICT针床治具在测试PCBA板面元器件时从中板下测试探针,而中板与治具框架各需要一个牛角,中间用64位排线连接,转接排线阻值达到20欧姆以上,影响测试精确性,且制作、安装拆卸不方便等问题。
现有技术需要多个牛角与排线,且排线与牛角多次转接,导致其阻值偏大影响程序测试稳定性、精确性、一台针床需要4个牛角和两根排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具不用排线连接中板与针板,直接通过探针进行接触,降低因排线转接几次导致其阻值偏大引起的测试程序不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包括框架、载板、中板和天板,载板、中板和天板依次位于框架的上方,天板的底面设有天板压棒,天板压棒顶于中板的上表面,载板的顶表面设有导柱,导柱依次穿过中板并且延伸至天板的底面处,中板的底面设有中板压棒,中板的底面设有上连接针,框架的上表面设有下连接针,下连接针和上连接针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的上端处。
具体进一步,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顶于载板的底面。
具体进一步,所述载板的上表面设有插口,下连接针或上连接针穿过该插口。
具体进一步,所述框架呈方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载板、中板和天板分别呈方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插口呈方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中板的底面设有上连接针,框架的上表面设有下连接针,下连接针和上连接针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的上端处,该下连接针和上连接针之间的连接总阻值为0欧姆,提高测试精确度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标记如下:
框架1、弹簧101、下连接针102、
载板2、插口201、
中板3、中板压棒301、导柱302、上连接针303、
天板4、天板压棒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包括框架1、载板2、中板3和天板4,载板2、中板3和天板4依次位于框架1的上方,天板4的底面设有天板压棒5,天板压棒5顶于中板3的上表面,载板2的顶表面设有导柱302,导柱302依次穿过中板3并且延伸至天板4的底面处,中板3的底面设有中板压棒301,中板3的底面设有上连接针303,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下连接针102,下连接针102和上连接针303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102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303的上端处。
本结构通过中板3的底面设有上连接针303,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下连接针102,下连接针102和上连接针303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102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303的上端处,该下连接针102和上连接针303之间的连接总阻值为0欧姆,提高测试精确度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本结构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弹簧101,弹簧101的上端顶于载板2的底面。弹簧101起到弹性的作用,并且能让中板3的中板压棒301与PCBA板面元器件更好相接触。
本结构所述载板2的上表面设有插口201,下连接针102或上连接针303穿过该插口201,方便下连接针102和上连接针303之间相连接。
本结构所述框架1呈方形状。本结构所述载板2、中板3和天板4分别呈方形状,令框架1、载板2、中板3和天板4相互之间相适配。载板2、中板3和天板4之间留有距离。
本结构所述插口201呈方形状。插口201能适配下连接针102和上连接针303经过,避免下连接针102或上连接针303与载板2相碰撞。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包括框架(1)、载板(2)、中板(3)和天板(4),载板(2)、中板(3)和天板(4)依次位于框架(1)的上方,天板(4)的底面设有天板压棒(5),天板压棒(5)顶于中板(3)的上表面,载板(2)的顶表面设有导柱(302),导柱(302)依次穿过中板(3)并且延伸至天板(4)的底面处,中板(3)的底面设有中板压棒(301),其特征在于:中板(3)的底面设有上连接针(303),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下连接针(102),下连接针(102)和上连接针(303)相对应并且下连接针(102)的下端置于上连接针(303)的上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弹簧(101),弹簧(101)的上端顶于载板(2)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2)的上表面设有插口(201),下连接针(102)或上连接针(303)穿过该插口(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呈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2)、中板(3)和天板(4)分别呈方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201)呈方形状。
CN202320796584.2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Active CN219831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584.2U CN219831167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584.2U CN219831167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1167U true CN21983116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6584.2U Active CN219831167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1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1515U (zh) 测试治具
CN101576571B (zh) Pcb测试机用密度转换装置
CN205656212U (zh) Pcb板直针式测试架
CN219831167U (zh) 一种不用连接线的ict针床治具
CN205941694U (zh) 振动马达电阻检测用检测头结构
CN2779676Y (zh) 用于芯片测试工具的转接座
CN201532400U (zh) 一种ict针床的改进结构
CN2660540Y (zh) 电子及测试业治具中探针组件与导线的导通结构
CN202599998U (zh) 低阻无弹簧治具
CN102419383B (zh) 低阻无弹簧治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99247Y (zh) Pcb测试机用密度转换装置
CN202216977U (zh) 四线治具
CN2760561Y (zh) 设有密布孔的转接盘
CN201130196Y (zh) 印刷电路板测试针
CN213933943U (zh) 一种微型电子元件测量夹具
CN215415737U (zh) 一种pcb板测试点测试装置
CN101576572B (zh) Pcb测试机用密度转换方法及其转换机构
CN213304521U (zh) 一种el测试用探针底座
CN215415764U (zh) 一种pcb测试系统
CN218864909U (zh) 一种工业电子雷管电子控制模块电子矩阵测量头
CN220773103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测试的引脚工装
CN205193115U (zh) 探针及包括该探针的测试装置
CN212301611U (zh) 线针测试治具针盘支撑结构
CN220144957U (zh) 一种usb焊接辅助装置
CN218956666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