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6215U -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6215U
CN219826215U CN202322463550.4U CN202322463550U CN219826215U CN 219826215 U CN219826215 U CN 219826215U CN 202322463550 U CN202322463550 U CN 202322463550U CN 219826215 U CN219826215 U CN 219826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upporting beam
supporting
steel member
skid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35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勇
吴晶晶
王曙光
刘铸玮
李凤友
申红旗
张志刚
张政通
张会凯
袁文
敖权
柴婷婷
杨晓鹏
张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Steel Structure Shanghai Co ltd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Steel Structure Shanghai Co ltd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Steel Structure Shanghai Co ltd,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ko Steel Structu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35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6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6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6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包括支撑梁、滑靴和液压爬行器,支撑梁顶部通过轨道压板固定有轨道梁,滑靴滑动安装在支撑梁上,滑靴包括顶部的滑靴本体,滑靴本体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根滑移支腿,滑靴本体和滑移支腿组成一门式结构,且滑靴本体通过两侧的滑移支腿跨过轨道梁,滑移支腿贴设在轨道梁外侧的支撑梁上,并与支撑梁滑动配合,液压爬行器一端安装在滑靴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轨道梁上。本实用新型将滑靴优化为门式架的双轨形式,滑靴两侧的滑移支腿通过支撑梁实现支撑滑移,轨道梁仅作为液压爬行器的运行轨道,通过支撑梁与滑靴配合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确保了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累积滑移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钢结构建筑的外形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异形结构层出不穷。由于建筑建造区域(限高限制)、现场施工条件(空间狭小)、施工经济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大型钢屋盖施工越来越多的采用滑移施工。
由于大型钢结构建筑的屋盖跨度、重量、迎风面积均较大,在多风的沿海地区,屋盖的自重及屋盖所受的风荷载会通过滑靴传递至滑移梁上,滑靴节点处会承受较大的荷载,常规单轨形式的滑移梁与滑靴连接方式能够承受的荷载有限,施工安全难以保障,而且,台风季节时,滑靴节点处承受的侧向荷载将会更大,常规单轨形式的滑移梁与滑靴连接方式无法满足多风沿海地区的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包括支撑梁、滑靴和液压爬行器,所述支撑梁顶部通过轨道压板固定有轨道梁,且轨道梁与支撑梁同向延伸,所述滑靴滑动安装在支撑梁上,滑靴包括顶部的滑靴本体,所述滑靴本体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根滑移支腿,滑靴本体和滑移支腿组成一门式结构,且滑靴本体通过两侧的滑移支腿跨过轨道梁,所述滑移支腿贴设在轨道梁外侧的支撑梁上,并与支撑梁滑动配合,所述液压爬行器一端安装在滑靴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轨道梁上。
优选的,所述滑移支腿外侧固定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悬挑端位于支撑梁边沿外侧,限位组件和支撑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叠段,且二者的重叠段之间留设有一间距。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的腹板外侧固定有水平挑出的限位牛腿,所述限位牛腿沿支撑梁间隔设置,限位牛腿和限位组件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且限位组件能够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到限位牛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为箱型截面梁。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设置有温度缝,温度缝处的支撑梁断开设置,所述滑移支腿末端上翘,且温度缝两侧支撑梁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弧形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单轨式滑靴进行了优化改进,将滑靴优化为门式架的双轨形式,滑靴两侧的滑移支腿通过支撑梁实现支撑滑移,而轨道梁仅作为液压爬行器的运行轨道,通过支撑梁与滑靴配合承受大型钢构件传递来的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确保了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滑移支腿外侧设置限位组件,通过支撑梁边沿对限位组件进行抗侧设计,在简化节点形式的前提下提高了滑靴的抗侧能力,而且通过进一步在支撑梁上固定的限位牛腿作为台风天气的抗侧措施,避免了台风天气时处在滑移进程中的大型钢构件失稳倾覆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支撑梁延伸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支撑梁延伸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靴固定在限位牛腿上时的垂直支撑梁延伸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靴固定在限位牛腿上时沿支撑梁延伸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梁;2、轨道梁;3、轨道压板;4、滑靴;401、滑靴本体;402、滑移支腿;403、限位组件;5、限位牛腿;6、连接螺栓;7、液压爬行器;8、温度缝。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顶”、“底”、“上”、“下”、“内”、“外”、“横”、“纵”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包括支撑梁1、滑靴4和液压爬行器7,所述支撑梁1采用箱型截面梁,其顶底两侧的翼板可根据需求设置为超出或不超出两侧腹板的结构形式,支撑梁1顶部通过轨道压板3固定有轨道梁2,且轨道梁2与支撑梁1同向延伸,所述滑靴4滑动安装在支撑梁1上,滑靴4包括顶部的滑靴本体401,所述滑靴本体40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根滑移支腿402,滑靴本体401和滑移支腿402组成一门式结构,且滑靴本体401通过两侧的滑移支腿402跨过轨道梁2,所述滑移支腿402贴设在轨道梁2外侧的支撑梁1上,并与支撑梁1滑动配合(滑移支腿402底部宜固定不锈钢板作为滑移板,以确保滑移支腿402的滑动及耐磨性能),箱型截面的支撑梁1两侧的腹板能够对门式结构的滑靴4提供更好的支撑,以保证整个滑移体系的稳定,所述液压爬行器7一端通过铰轴安装在滑靴4的耳板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轨道梁2上并能够根据需求在轨道梁2任意位置实现锁止,液压爬行器7与液压系统相连,并在PLC控制系统下实现大型钢构件屋盖的同步滑移;
当滑移屋盖跨度较大时,屋盖本身就会对滑靴4处施加加大的侧向力,而且在多风地区,大型屋盖结构迎风面较大,施加到滑靴4处的侧向力会更大,为了确保滑靴4节点处具有足够的抗侧能力以保证整个滑移体系的稳定,可在滑移支腿402外侧焊接固定限位组件403,限位组件403包括水平焊接在滑移支腿402上的悬挑板,悬挑板顶部通过若干块间隔设置的肋板与滑移支腿402进行加固焊接,悬挑板底部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于支撑梁1外侧竖直向下延伸,且限位板与悬挑板在横截面上呈L形,限位板与支撑梁1外沿隔开一端间距,隔开的间距可根据设计计算的滑靴4允许横向位移量确定,在滑靴4受侧向力时,限位板会抵靠在支撑梁1外沿滑动,防止滑靴4横向位移量过大,通过直接在滑移支腿402上增设限位组件403,并通过支撑梁1自身进行滑靴4的限位抗侧,既可以简化抗侧节点设计难度,又能通过截面更大的支撑梁1获得足够稳定可靠的抗侧稳定性;
如图3-4所示,在沿海地区,不但会受到多风天气的干扰,在台风时节,处于滑移状态的屋盖由于通过滑靴4滑动安装在支撑梁1及轨道梁2上,仅通过液压爬行器7进行锁止,其结构安全难以保证,为此,可在支撑梁1的腹板外侧焊接固定水平挑出的限位牛腿5,所述限位牛腿5沿支撑梁1间隔设置,限位牛腿5和限位组件403的限位板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当收到台风预警时,立即将屋盖滑移至距离最近的限位牛腿5位置,通过连接螺栓6加垫板的方式将限位组件403的限位板与支撑梁1上的限位牛腿5栓接固定,此时,即可将滑移状态的屋盖牢靠的锁固在支撑梁1上,使其在支撑梁1上固定生根,以免受台风影响发生失稳倾覆;
当长距离滑移施工时,支撑梁1过长受温度应力影响较大,常规解决措施为设置温度缝8释放温度应力,但是,由于轨道温度缝8会使支撑梁1不连续,当重型屋盖从温度缝8断点一侧滑向另一侧时,由于轨道支撑架的压缩变形会在断开处形成高低差,进而导致卡轨,为了有效解决大型钢构件重型屋盖的顺利滑移问题,将滑移支腿402末端设置为上翘形式,并将温度缝8两侧支撑梁1的顶部边缘设置成弧形倒角的结构形式,此时,当滑靴4经过断点位置时,由于滑移支腿402与支撑梁1边缘的凸向相反,滑靴4可在高低差位置顺利滑过,不会出现因为凸出的边角导致卡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1)、滑靴(4)和液压爬行器(7),所述支撑梁(1)顶部通过轨道压板(3)固定有轨道梁(2),且轨道梁(2)与支撑梁(1)同向延伸,所述滑靴(4)滑动安装在支撑梁(1)上,滑靴(4)包括顶部的滑靴本体(401),所述滑靴本体(40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根滑移支腿(402),滑靴本体(401)和滑移支腿(402)组成一门式结构,且滑靴本体(401)通过两侧的滑移支腿(402)跨过轨道梁(2),所述滑移支腿(402)贴设在轨道梁(2)外侧的支撑梁(1)上,并与支撑梁(1)滑动配合,所述液压爬行器(7)一端安装在滑靴(4)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轨道梁(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腿(402)外侧固定有限位组件(403),所述限位组件(403)的悬挑端位于支撑梁(1)边沿外侧,限位组件(403)和支撑梁(1)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叠段,且二者的重叠段之间留设有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的腹板外侧固定有水平挑出的限位牛腿(5),所述限位牛腿(5)沿支撑梁(1)间隔设置,限位牛腿(5)和限位组件(403)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且限位组件(403)能够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到限位牛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为箱型截面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设置有温度缝(8),温度缝(8)处的支撑梁(1)断开设置,所述滑移支腿(402)末端上翘,且温度缝(8)两侧支撑梁(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弧形倒角。
CN202322463550.4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Active CN219826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3550.4U CN219826215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3550.4U CN219826215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6215U true CN219826215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3550.4U Active CN219826215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6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0225U (zh) 轨道梁
CN201436332U (zh) 中部栓接带缝钢板剪力墙
CN108755290A (zh) 全装配格构式悬挂单轨轨道结构及装配工艺
CN215563831U (zh) 一种欧本桁架与梁的安装结构
CN219826215U (zh) 一种抗侧向风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组件
CN208563001U (zh) 全装配格构式悬挂单轨轨道结构
CN214784834U (zh) 重型钢梁与h型钢梁的连接节点
CN217872835U (zh) 一种适用于辅助坑道转正洞施工的隧道挑顶拱架牛腿工装
CN212828699U (zh) 汽车仪表横梁与中通道的连接结构
CN101967862A (zh) 中部栓接带缝钢板剪力墙及其加工制作方法
CN219864141U (zh) 一种可调坡度的大型屋盖滑移施工轨道转换节点
CN214168878U (zh) 一种工业化异形钢结构过渡翼墙
CN116905817B (zh) 一种施工场区受限的大型钢屋盖高效累积滑移施工方法
CN108222522A (zh) 一种大跨度屋面钢桁架高空累计滑移轨道的支撑装置
CN212049285U (zh) 一种兼具支撑和导轨的型材及其制作的挂架和支撑架
CN208039011U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节点连接结构
CN220725802U (zh) 一种适用于坡度变化的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轨道
CN207277373U (zh)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中的马道
CN215670073U (zh) 一种h型钢连接结构
CN206256549U (zh) 檩条间拉条连接组件
CN218907370U (zh) 挂车的滑架总成
CN205273610U (zh) 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
CN219316010U (zh) 一种新型预制圆管柱上梁连接装置
CN219990247U (zh) 一种皮带支腿预埋件连接结构
CN208763389U (zh) 一种改进型的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