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1862U -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1862U
CN219821862U CN202320823839.XU CN202320823839U CN219821862U CN 219821862 U CN219821862 U CN 219821862U CN 202320823839 U CN202320823839 U CN 202320823839U CN 219821862 U CN219821862 U CN 21982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ir bag
vacuum
clamping
vacuu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38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
曾涛
张剑峰
邓智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Langqu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Langq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Langq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Langq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38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1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cuum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包括主机与底座,该主机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壳体、设置在腔体内的真空泵以及穿设在壳体底部的气囊;该气囊上设有抽气嘴,该真空泵与抽气嘴之间通过吸气管连接;该底座设置在主机下方并与气囊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当启动真空泵时,该气囊收缩并通过卡接结构以带动底座朝靠近壳体底部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当真空泵工作时,该气囊向上收缩并带动底座同步往上移动以与主机底部相贴合,从而无需人工手动挤压,进而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大大提高了包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封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真空封口机为单侧进袋,一次只能对一个真空包装袋进行真空封口,抽真空封口效率低,无法实现双侧抽真空及封口功能。为此,专利公开号CN217836298U公开了一种移动双侧真空封口机,其包括主机以及底座,该主机的底部设有悬浮组件,该底座通过悬浮组件可拆卸连接于主机上。由此,该主机的底部两侧均可进袋,即一次可以对两个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及封口,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由于每次抽真空及封口都需要人工手动从上往下按压主机,故无法解放消费者的双手,较为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包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在抽真空的同时可带动底座与主机相互靠近移动以实现抽真空及封口,从而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提高包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包括:
主机,其包括内部设有腔体的壳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真空泵以及穿设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抽气嘴,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抽气嘴之间通过吸气管连接;
底座,其设置在所述主机下方并与所述气囊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其中,当启动所述真空泵时,所述气囊收缩并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以带动所述底座朝靠近所述壳体底部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通过底座与气囊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实现底座与主机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不仅较为简单便捷,且当底座与主机分离时,可以方便消费者清理抽真空后的食物残渣。另外,当真空泵工作时,该气囊向上收缩并带动底座同步往上移动以与主机底部相贴合,从而无需人工挤压,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提高了包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卡块与卡孔,所述气囊与所述底座的其中之一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气囊与所述底座的其中另一设置有所述卡孔;
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用于避让并容纳所述气囊的凹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与所述真空泵之间通过吸气管连接;
当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相卡接时,所述真空孔与所述凹腔相连通并使所述凹腔形成真空室。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和/或所述底座顶部上设有密封条,当所述气囊收缩并带动所述底座朝靠近所述主机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密封条受挤压时,可将所述凹腔密封以形成密封真空室。
由此,当底座朝靠近主机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密封条受挤压时,可将该凹腔四周密封并形成密封真空室,当真空室不漏气时,由于真空泵不断提供吸力,使真空室逐渐形成负压,当真空室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可在底座处形成压力差,使底座和主机进一步充分靠近贴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抽真空及封口。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上设有第一磁件,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磁件的位置设有第二磁件;当所述底座与所述气囊卡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磁件与所述第二磁件对准并相吸附。
由此,通过设置可相互吸附的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当把卡块插入到卡孔内后,只需平行推入底座直到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吸附时,即可完成装配,故该第一磁件和第二磁件可以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另外,该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互吸附后,也进一步提高了底座与主机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为倒L形结构且包括水平段以及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用于插入至所述卡孔内;所述竖直段的外侧设有若干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密封盖,所述外壳与所述密封盖相连接且内部形成所述腔体;所述气囊穿设在所述密封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位于所述气囊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为呈长条状的发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电路板以及供电电池,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所述电路板、所述供电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给所述供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通过底座与气囊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实现底座与主机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不仅较为简单便捷,且当底座与主机分离时,可以方便消费者清理抽真空后的食物残渣。另外,当真空泵工作时,该气囊向上收缩并带动底座同步往上移动以与主机底部相贴合,从而无需人工挤压,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提高了包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当底座朝靠近主机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密封条受挤压时,可将该凹腔四周密封并形成密封真空室,当真空室不漏气时,由于真空泵不断提供吸力,使真空室逐渐形成负压,当真空室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可在底座处形成压力差,使底座和主机进一步充分靠近贴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抽真空及封口。
(3)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通过设置可相互吸附的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当把卡块插入到卡孔内后,只需平行推入底座直到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吸附时,即可完成装配,故该第一磁件和第二磁件可以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另外,该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互吸附后,也进一步提高了底座与主机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真空封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真空封口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真空封口机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真空封口机中主机的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真空封口机中底座的顶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真空封口机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主机;11、壳体;111、外壳;112、密封盖;1121、真空孔;1122、充电口;12、气囊;121、气囊本体;122、顶板;1221、抽气嘴;123、底板;1231、卡孔;13、第一密封条;14、发热片;2、底座;21、凹腔;22、卡块;221、水平段;222、竖直段;223、加强筋;23、连接块;24、第二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包括主机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主机1上的底座2。具体的,该主机1包括壳体11,该壳体11包括外壳11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外壳111底部的密封盖112,该外壳111与密封盖112相互连接且内部形成腔体,该腔体内设有真空泵(图中未示出)、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以及供电电池(图中未示出),该真空泵分别与电路板以及供电电池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盖112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给供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口1122。
参阅图3-4,该密封盖112的左右两侧均穿设有气囊12,具体的,该气囊包括形成有气腔的气囊本体121、设置在气囊本体121顶部的顶板122以及设置在气囊本体121底部的底板123,该气囊12通过顶板122安装在密封盖112的顶部且位于腔体内,该气囊本体121与底板123穿过该密封盖112设置;该顶板122上设有连通气囊本体121气腔的抽气嘴1221,该真空泵与抽气嘴1221之间通过吸气管(图中未示出)连接;该底板123上开设有卡孔1231。另外,该密封盖112的中部还开设有真空孔1121,该真空孔1121与真空泵之间通过吸气管连接。
参阅图2和图6,该底座2上开设有容纳该气囊12的凹腔21,该凹腔21的左右两侧上设有与卡孔1231相卡接配合的卡块22。具体的,该卡块22为倒L形结构且包括水平段221以及竖直段222,该水平段221用于插入至卡孔1231内,该竖直段222的外侧设有若干加强筋223以增加该卡块22的支撑强度。
由此,当需要将底座2与主机1进行装配时,只需将卡块22上的水平段221插入至卡孔1231内即可,不仅较为简单便捷,且当底座2与主机1分离时,可以方便消费者清理抽真空后的食物残渣。
在本实施例中,该气囊1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密封盖112的左右两侧,每个气囊12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卡孔1231;该凹腔21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两卡孔1231相对应的卡块22,两卡块22通过一连接块23连接并固定在凹腔21内。
当需要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先将包装袋的袋口一侧放置在底座2上且位于主机1下方,随后启动真空泵,真空泵可对气囊12抽气并使气囊12收缩,由于气囊12与底座2之间通过卡块22与卡孔1231卡接固定,当气囊12收缩并向上移动时,其同步带动底座2朝靠近壳体11底部方向移动,同时该底座2上的凹腔21与密封盖112上的真空孔1121相连通,该真空泵可对凹腔21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室,进而实现对包装袋的抽真空。
由此,通过将卡孔1231设置在气囊12上,当真空泵工作时,该气囊12向上收缩并带动底座2同步往上移动以与主机1底部相贴合,从而无需人工挤压,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提高了包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卡孔1231与卡块22的设置位置互换,即将卡孔1231设置在底座2的凹腔21内,而将卡块22设置在气囊12上,其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受限制。
参阅图5,该密封盖112上位于气囊1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发热件,优选的,该发热件为呈长条状的发热片14。由此,当气囊12收缩并带动底座2向上移动直到其该发热片14与包装袋的袋口相贴合时,其可将包装袋进行封口。
进一步地,该密封盖112上还设有第一密封条13,该第一密封条13呈环状且绕设在气囊12的外周,同样该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密封条13相对应的第二密封条24,该第二密封条24同样呈环状且绕设在凹腔21的外周;由此,当气囊12收缩并带动底座2向上移动直到该第一密封条13与第二密封条24相抵接时,可将凹腔21密封以形成密封真空室。
由此,当真空室不漏气时,由于真空泵不断提供吸力,使真空室逐渐形成负压,当真空室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可在底座2处形成压力差,使底座2和主机1进一步充分靠近贴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抽真空及封口。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单独设置第一密封条13或只单独设置第二密封条24,此处不受限制。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底座2与主机1之间的装配效率,该气囊12的底板123上位于卡孔1231的两侧设有第一磁件(图中未示出),该凹腔21内位于卡块22的两侧设有第二磁件(图中未示出);优选的,该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均为磁铁;当卡块22与卡孔1231相卡接时,该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对准并相吸附。由此,通过设置可相互吸附的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当把卡块22插入到卡孔1231内时,只需平行推入底座2直到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吸附时,即可完成装配;同理,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平行推出底座2即可。由此可知,该第一磁件和第二磁件可以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另外,当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互吸附后,也进一步提高了底座2与主机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通过卡块22与卡孔1231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实现底座2与主机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不仅较为简单便捷,且当底座2与主机1分离时,可以方便消费者清理抽真空后的食物残渣。另外,通过将卡孔1231设置在气囊12上,当真空泵工作时,该气囊12向上收缩并带动底座2同步往上移动以与主机底部相贴合,从而无需人工挤压,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提高了包装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当底座2朝靠近主机1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密封条受挤压时,可将该凹腔21四周密封并形成密封真空室,当真空室不漏气时,由于真空泵不断提供吸力,使真空室逐渐形成负压,当真空室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可在底座2处形成压力差,使底座2和主机1进一步充分靠近贴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抽真空及封口。
(三)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通过设置可相互吸附的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当把卡块22插入到卡孔1231内时,只需平行推入底座2直到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吸附时,即可完成装配,故该第一磁件和第二磁件可以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另外,该第一磁件与第二磁件相互吸附后,也进一步提高了底座2与主机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其包括内部设有腔体的壳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真空泵以及穿设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抽气嘴,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抽气嘴之间通过吸气管连接;
底座,其设置在所述主机下方并与所述气囊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其中,当启动所述真空泵时,所述气囊收缩并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以带动所述底座朝靠近所述壳体底部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卡块与卡孔,所述气囊与所述底座的其中之一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气囊与所述底座的其中另一设置有所述卡孔;
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用于避让并容纳所述气囊的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与所述真空泵之间通过吸气管连接;
当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相卡接时,所述真空孔与所述凹腔相连通并使所述凹腔形成真空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和/或所述底座顶部上设有密封条,当所述气囊收缩并带动所述底座朝靠近所述主机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密封条受挤压时,可将所述凹腔密封以形成密封真空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有第一磁件,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磁件的位置设有第二磁件;当所述底座与所述气囊卡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磁件与所述第二磁件对准并相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为倒L形结构且包括水平段以及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用于插入至所述卡孔内;所述竖直段的外侧设有若干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密封盖,所述外壳与所述密封盖相连接且内部形成所述腔体;所述气囊穿设在所述密封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上位于所述气囊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为呈长条状的发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电路板以及供电电池,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所述电路板、所述供电电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给所述供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口。
CN202320823839.X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Active CN21982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3839.XU CN219821862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3839.XU CN219821862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1862U true CN219821862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3839.XU Active CN219821862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1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2359U (zh) 一种流水线自动包装封口机构
CN219821862U (zh)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CN112208096A (zh) 一种曲面屏贴膜装置
CN112623343B (zh) 一种真空封合包装机
CN112093123A (zh) 曲面屏保护膜贴膜装置
CN113864169B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隔膜的空气泵
CN216686469U (zh) 一种半自动扩晶机用具辅助上料机构
CN212862021U (zh) 一种茭头食品包装用挤压式真空排气装置
CN210793779U (zh) 一种办公家具板材的包装台
CN211492831U (zh) 一种贴膜机
CN209936832U (zh) 一种电池自动化拆解装置
CN218660462U (zh) 一种平板电脑板贴膜用组合式治具
JP3182424U (ja) 真空式封緘機構造
CN207843497U (zh) 胶带回折机构
CN210318043U (zh) 一种室内桌面式电源组装用外壳粘胶压合装置
CN210555796U (zh) 一种即食蛋品真空包装机台
CN203828852U (zh) 压力检测与泄气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吸附式机器人
CN217836169U (zh) 一种自动压袋机构及具有其的真空封口机
CN218701592U (zh) 一种利用胶套磨具成型的抽真空装置
CN220948728U (zh) 抽真空打包装置
CN220333065U (zh) 一种具有整形功能的全自动真空包装机
CN218467774U (zh) 便于组装的抽真空器结构
CN212585177U (zh) 一种室内机的固定装置
CN21092614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口的密封装置
CN215591104U (zh) 一种高效率的真空封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