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2131U -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2131U
CN219812131U CN202320248180.XU CN202320248180U CN219812131U CN 219812131 U CN219812131 U CN 219812131U CN 202320248180 U CN202320248180 U CN 202320248180U CN 219812131 U CN219812131 U CN 219812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element
current control
box body
junction box
photovoltaic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8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锋
高芙蓉
田晓青
郭大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8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2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2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2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包括盒体、电流控制元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盒体具有容纳腔,电流控制元件设置于容纳腔中,每个第一导电件部分的位于容纳腔中;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第一部分位于容纳腔中,第二部分位于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中一个第一导电件的第一部分与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一导电件的第一部分与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电连接。在将本方案中的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时,无需设置高温布小块工装、进行引出线剥离背面玻璃、引出线穿过盒体以及引出线折弯等操作,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光伏组件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组件上具有接线盒,接线盒主要用于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
目前,为了将接线盒与太阳能电池连接,往往会在光伏组件层压前,将高温布小块工装设置在引出线与背面玻璃之间,以使引出线与背面玻璃隔离,防止层压时溢出的EVA胶膜将引出线与背面玻璃粘接,在光伏组件层压后,会将高温布小块工装移除,然后将引出线由弯折状态剥离为竖直状态,之后将引出线穿过接线盒并弯折引出线,最后将引出线与接线盒焊接。显然,目前将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较繁琐,导致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较繁琐,导致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电流控制元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所述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电流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每个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太阳能电池上的引出线焊接。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沿所述盒体的底部至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投影的面积;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为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引出线的焊接提供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与所述盒体的底部的外壁平行,以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引出线的焊接面积增大。
可选地,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和一个第一导电件,另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和另一个第一导电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件上具有定位孔,所述盒体的底部的内壁上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盒体固定。
可选地,所述盒体具有绝缘隔板,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连接的所述第二导电件,均位于所述绝缘隔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连接的所述第二导电件,均位于所述绝缘隔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绝缘隔板相对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设线缆。
可选地,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盒盖,所述盒盖与盒体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连接,以保护所述容纳腔内的部件。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具有第一卡扣,所述盒盖上具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以使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具体包括引出线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所述引出线与所述第二部分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盒体具有容纳腔,电流控制元件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第一部分位于容纳腔中,第二部分位于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中一个第一导电件的第一部分与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一导电件的第一部分与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电连接,因此,在光伏组件层压完之后,将光伏接线盒放置在引出线上,便可以将第一导电件的第二部分与引出线进行焊接,第二部分与太阳能电池上的引出线焊接后,太阳能电池与电流控制元件电连接,使得电流控制元件可以对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进行控制,以此来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另外,第一导电件的第二部分与引出线的焊接,可以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后直接进行,即,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后,直接将第一导电件的第二部分与引出线进行焊接,并且无需再进行引出线剥离背面玻璃、引出线穿过盒体以及引出线折弯等操作,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并且在不需要将引出线剥离背板的情况下,无需防止层压时溢出的EVA胶膜将引出线与背面玻璃粘接,进而使得光伏组件层压前也不需要在引出线与背面玻璃之间设置高温布小块工装,进一步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盒体;11:定位柱;12:隔板;13:第一通孔;20:电流控制元件;30:第一导电件;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40:第二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该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10、电流控制元件20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30,盒体10具有容纳腔,电流控制元件20设置于容纳腔中,每个第一导电件30部分的位于容纳腔中;第一导电件30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固定连接,第一部分31位于容纳腔中,第二部分32位于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30中一个第一导电件30的第一部分31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一导电件30的第一部分31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电连接;第二部分32用于与太阳能电池上的引出线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盒体10具有容纳腔,电流控制元件20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一导电件30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固定连接,第一部分31位于容纳腔中,第二部分32位于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30中一个第一导电件30的第一部分31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一导电件30的第一部分31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电连接,因此,在光伏组件层压完之后,将光伏接线盒放置在引出线上,便可以将第一导电件30的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第二部分32与太阳能电池上的引出线焊接后,太阳能电池与电流控制元件20电连接,使得电流控制元件20可以对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进行控制,以此来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另外,第一导电件30的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焊接,可以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后直接进行,即,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后,直接将第一导电件30的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并且无需再进行引出线剥离背面玻璃、引出线穿过盒体10以及引出线折弯等操作,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并且在不需要将引出线剥离背板的情况下,无需防止层压时溢出的EVA胶膜将引出线与背面玻璃粘接,进而使得光伏组件层压前也不需要在引出线与背面玻璃之间设置高温布小块工装,进一步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电流控制元件20为单向电流导通的电子元器件,其中,电流控制元件20可以为二极管,使得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后,使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单向导通,避免了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反相流动而造成太阳能电池的损坏,以此来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当然,电流控制元件20还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电流控制元件20为MOS管。对于电流控制元件20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的底部还可以具有第一通孔13,沿盒体10的底部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第一通孔13的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部分32的投影的面积;第一通孔13用于为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焊接提供空间。
由于盒体10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13,沿盒体10的底部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第一通孔13的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部分32的投影的面积,因此在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的过程中,焊接工具可以部分位于第一通孔13中,第一通孔13为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焊接提供空间,以便于焊接工具接触第二部分32和引出线,避免了盒体10遮挡第二部分32和引出线而导致无法焊接的情况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的焊接,往往采用电烙铁作为焊接工具,在光伏接线盒放置在引出线上,且盒体10上不具有第一通孔13的情况下,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处于盒体10的底部与背面玻璃之间,且盒体10与背面玻璃遮挡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使得电烙铁无法接触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而无法对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而本方案中的第一通孔13可以避免盒体10对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遮挡,使得电烙铁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3中,并在第一通孔13中移动,以此来对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32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与盒体10的底部的外壁平行,以使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焊接面积增大。
由于第二部分32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与盒体10的底部的外壁平行,因此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上的情况下,引出线与第二部分32相互靠近的侧面平行,使得引出线与第二部分32可以更好地贴合在一起,避免了由于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相互靠近的侧面不平行而导致引出线与第二部分32贴合的面积较小,即使得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贴合的面积增大,进而使得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焊接面积增大。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件40,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件40中一个第二导电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和一个第一导电件30,另一个第二导电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和另一个第一导电件30。
由于光伏接线盒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件40,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件40中一个第二导电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和一个第一导电件30,另一个第二导电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和另一个第一导电件30,因此第一导电件30与电流控制元件20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电件40,使得在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前对第一导电件30进行调整时,难以触碰到电流控制元件20,从而避免调整过程中误触碰到电流控制元件20而对电流控制元件20造成损坏,提高了光伏接线盒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电件40为铜片,当然,第二导电件40还可以为其它导电材质,例如:第二导电件40为银片。对于第二导电件40的材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40上还可以具有定位孔,盒体10的底部的内壁上具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穿设于定位孔,以使第二导电件40与盒体10固定。
由于第二导电件40上具有定位孔,盒体10的底部的内壁上具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穿设于定位孔,因此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11,使得第二导电件40与盒体10相对固定,从而避免了第二导电件40在盒体10中晃动而导致第二导电件40与其它部件接触不良的情况,提高了光伏接线盒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电件40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或负极焊接,由于电流控制元件20与盒体10相对固定,因此第二导电件40与盒体10相对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接线盒的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柱11可以设计为,由底部至顶部,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结构,使得定位孔可以与定位柱11的中间部位匹配,即,使得第二导电件40处于相对悬空的状态,有利于第二导电件40的散热。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还可以具有绝缘隔板12,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以及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连接的第二导电件40,均位于绝缘隔板12的第一侧;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以及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连接的第二导电件40,均位于绝缘隔板1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绝缘隔板12相对的两侧。
由于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以及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连接的第二导电件40,均位于绝缘隔板12的第一侧;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以及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连接的第二导电件40,均位于绝缘隔板1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绝缘隔板12相对的两侧,因此通过绝缘隔板12,使得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或第二导电件40,不会接触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或第二导电件40,防止出现短路现象,使得光伏接线盒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或第二导电件40,接触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0或第二导电件40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可以通过所接触的第一导电件30或第二导电件40来反相流动,使得电流控制元件20无法控制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单向导通,进而无法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上还可以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容纳腔连通,第二通孔用于穿设线缆。
由于盒体10上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容纳腔连通,因此可以通过在第二通孔中设置线缆,并将线缆与盒体10内部的部件电连接,使得光伏接线盒与外部设备电连接,进而使得光伏组件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还可以包括盒盖,盒盖与盒体10远离第二部分32的一侧连接,以保护容纳腔内的部件。
由于光伏接线盒包括盒盖,盒盖与盒体10远离第二部分32的一侧连接,因此在光伏组件的安装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盒盖可以防止水汽进入光伏接线盒内部,也可以抵挡外部环境中的其它物质的冲击,以此来对光伏接线盒内部的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得光伏接线盒抗衰老能力较强,增加光伏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上还可以具有第一卡扣,盒盖上具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连接,以使盒体10与盒盖连接。
由于盒体10上具有第一卡扣,盒盖上具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连接,因此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连接,使得盒盖与盒体10连接,避免了盒盖与盒体10分离而导致光伏接线盒内部的部件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即,使得盒盖可以对光伏组件内部的部件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盒体10与盒盖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例如:采用专用的灌封胶对盒体10与盒盖进行封胶处理,使得盒体10与盒盖连接。对于盒体10与盒盖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引出线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光伏接线盒,引出线与第二部分32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盒体10具有容纳腔,电流控制元件20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一导电件30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固定连接,第一部分31位于容纳腔中,第二部分32位于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30中一个第一导电件30的第一部分31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一导电件30的第一部分31与电流控制元件20的负极电连接,因此,在光伏组件层压完之后,将光伏接线盒放置在引出线上,便可以将第一导电件30的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第二部分32与太阳能电池上的引出线焊接后,太阳能电池与电流控制元件20电连接,使得电流控制元件20可以对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进行控制,以此来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另外,第一导电件30的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的焊接,可以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后直接进行,即,在光伏接线盒放置于引出线后,直接将第一导电件30的第二部分32与引出线进行焊接,并且无需再进行引出线剥离背面玻璃、引出线穿过盒体10以及引出线折弯等操作,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并且在不需要将引出线剥离背板的情况下,无需防止层压时溢出的EVA胶膜将引出线与背面玻璃粘接,进而使得光伏组件层压前也不需要在引出线与背面玻璃之间设置高温布小块工装,进一步简化了光伏接线盒与引出线焊接的流程,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电流控制元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件,所述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电流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每个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空间,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太阳能电池上的引出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沿所述盒体的底部至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投影的面积;
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为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引出线的焊接提供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与所述盒体的底部的外壁平行,以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引出线的焊接面积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和一个第一导电件,另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和另一个第一导电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上具有定位孔,所述盒体的底部的内壁上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盒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绝缘隔板,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正极连接的所述第二导电件,均位于所述绝缘隔板的第一侧;
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与所述电流控制元件的负极连接的所述第二导电件,均位于所述绝缘隔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绝缘隔板相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设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盒盖,所述盒盖与盒体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连接,以保护所述容纳腔内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具有第一卡扣,所述盒盖上具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以使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连接。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引出线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所述引出线与所述第二部分焊接。
CN202320248180.XU 2023-02-06 2023-02-06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9812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180.XU CN219812131U (zh) 2023-02-06 2023-02-06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180.XU CN219812131U (zh) 2023-02-06 2023-02-06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2131U true CN219812131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0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8180.XU Active CN219812131U (zh) 2023-02-06 2023-02-06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2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4956B2 (en) Solar cell module having an electric device
JP4384241B1 (ja)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0263130B2 (en) Assembly method for a backsheet for photovoltaic panels with double contacting face conductive elements of the non-through type
CN103718343A (zh) 二次电池组
US20120152331A1 (en) Solar battery assembly
CN103155157A (zh) 具有连接元件的太阳能模块
KR101055013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
CN219812131U (zh)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JP200413471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端子ボックス及びその端子ボックスの形成方法
JP201201902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組品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組品を搭載した移動体
JP201007404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306490B2 (ja)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102420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電力リード引き出し装置
JP200013383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577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出力リードフレーム
JP5132646B2 (ja)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5647423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
KR101155927B1 (ko) 건물 일체형 태양 전지 모듈용 접속함
JPH07263738A (ja) 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97225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430739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olar cell module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0921780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21201442U (zh) 电池包及储能装置
KR20150041932A (ko) 태양전지 모듈
JP200214153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電力リード引き出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