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1557U - 一种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1557U
CN219811557U CN202320529224.6U CN202320529224U CN219811557U CN 219811557 U CN219811557 U CN 219811557U CN 202320529224 U CN202320529224 U CN 202320529224U CN 219811557 U CN219811557 U CN 219811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liquid cooling
pipes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92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保国
刘峰
赵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92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1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1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1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模组,在电芯堆叠体的外侧直接设置液冷框架,并将液冷框架设置成主液冷管和支液冷管的形式,支液冷管直接对电芯堆叠体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冷却效率,以及电池模组内电芯的均温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散热一般是通过导热胶或者导热板,将电池模组中的热量导出,并经过电池包中的液冷板,将热量带走。但是,这种冷却方式散热效率差、散热不均匀,容易发生热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散热效率差、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框架和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堆叠形成电芯堆叠体,所述液冷框架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上的侧面和底面;
所述液冷框架包括主液冷管和多条支液冷管,多条所述支液冷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侧面和底面,所述主液冷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多条所述支液冷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支液冷管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支液冷管,同一面上的两个所述支液冷管并排、间隔排列;所述主液冷管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端面一侧。
可选的,多个所述“U”型结构的所述支液冷管的开口均朝向所述主液冷管一侧,所述支液冷管的另一端沿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延伸。
可选的,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支液冷管,相互靠近的两端为出液口,相互远离的两端为进液口;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出液口分别连通出液管,所述进液口分别连通进液管。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包括进液总管和分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液管的中部,所述分液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液冷管的所述进液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出液管包括出液总管、汇流管和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设有多个,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支液冷管的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
所述汇流管设有多个,每个所述汇流管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多个所述汇流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出液总管的一端与所述汇流管的所述另一端连通。
可选的,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U”型结构,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与所述液冷框架之间,所述“U”型结构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液冷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对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模组,在电芯堆叠体的外侧直接设置液冷框架,并将液冷框架设置成主液冷管和支液冷管的形式,支液冷管直接对电芯堆叠体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冷却效率,以及电池模组内电芯的均温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框架及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冷框架液冷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芯堆叠体;2、固定板;3、液冷框架;4、导热板;5、进液总管;6、出液总管;7、支液冷管;8、连接管;9、汇流管;10、分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框架3和多个电芯。电芯可以为软包电芯,也可以为硬壳电芯。本实施例以硬壳电芯进行说明,电芯的正负极柱设置在一侧,并且朝上设置,多个电芯的大面依次堆叠形成电芯堆叠体1,相邻电芯之间可以设置隔热板或泡棉,也可以直接通过结构胶进行相互粘接。液冷框架3设置在电芯堆叠体1长度方向上的侧面和底面,从而对电芯堆叠体1的侧面和底面进行冷却,以提高冷却效果。
其中,液冷框架3包括主液冷管和多条支液冷管7,主液冷管用于流入或者流出冷却液,支液冷管7用于对电芯堆叠体1进行冷却。多条支液冷管7分别设置在电芯堆叠体1的两侧面和底面,并且支液冷管7的横截面为扁平结构,朝向堆叠体的一侧为扁平结构的大面,支液冷管7与电芯堆叠体1的外侧相互抵靠,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具体的,主液冷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多条支液冷管7的一端与进液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冷却液从进液管流入,并分别流过各个支液冷管7,最终由出液管流出。
进一步的,支液冷管7在长度方向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进液管连通,出液口与出液管连通。多个“U”型结构的支液冷管7的开口均朝向主液冷管一侧,并且延伸至电芯堆叠体1的一端;支液冷管7的另一端沿电芯的堆叠方向延伸,并且延伸至电芯堆叠体1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电芯堆叠体1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支液冷管7,同一面上的两个支液冷管7并排、间隔排列。通过每个平面设置两个支液冷管7使得更多低温的冷却液进入支液冷管7,提高冷却效率。主液冷管设置在电芯堆叠体1的端面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平面上的支液冷管7可以设置一个、三个或者更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具体的,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液冷管7,相互靠近的两端为出液口,相互远离的两端为进液口;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出液口分别连通出液管,进液口分别连通进液管。
进液管包括进液总管5和分液管10,进液总管5的一端连通分液管10的中部,分液管10分别与多个支液冷管7的进液口连通。分液管10整体呈“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侧与电芯堆叠体1两侧的支液冷管7连通,“U”型结构的底部与电芯堆叠体1底部的支液冷管7连通,进液总管5的一端与“U”型结构底部的中间位置相连通。“U”型结构的两个拐角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为圆弧角。
出液管包括出液总管6、汇流管9和连接管8。其中,连接管8设有多个,本实施例设有三个连接管8,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液冷管7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8连接。连接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液冷管7的出液口。
汇流管9设有多个,本实施例设有三个汇流管9,每个汇流管9的一端连通一个连接管8的中部,多个汇流管9的另一端相互连通,出液总管6的一端与汇流管9的另一端连通。
优选的,电池模组还包括导热板4,导热板4为“U”型结构,导热板4设置在电芯堆叠体1与液冷框架3之间,“U”型结构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液冷框架3的侧面和底面对应设置。电芯堆叠体1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分别与导热板4的底面和侧面相抵触,电芯堆叠体1发出的热量首先传导至导热板4,导热板4再将热量传递至液冷框架3中的冷却液,由冷却液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电芯的散热。
优选的,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板2,固定板2设有多个,多个固定板2分别设置在电芯堆叠体1的两端以及中部。位于电芯堆叠体1两端的固定板2上具有竖直方向的固定孔,电池模组通过固定孔固定到电池包或者其他结构上。固定板2与电芯堆叠体1的两个端面粘接连接。设置固定板2还可以对电芯堆叠体1两侧的支液冷管7进行支撑,避免支液冷管7朝向电芯堆叠体1弯曲变形。

Claims (8)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框架和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堆叠形成电芯堆叠体,所述液冷框架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上的侧面和底面;
所述液冷框架包括主液冷管和多条支液冷管,多条所述支液冷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侧面和底面,所述主液冷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多条所述支液冷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液冷管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支液冷管,同一面上的两个所述支液冷管并排、间隔排列;所述主液冷管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端面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U”型结构的所述支液冷管的开口均朝向所述主液冷管一侧,所述支液冷管的另一端沿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支液冷管,相互靠近的两端为出液口,相互远离的两端为进液口;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出液口分别连通出液管,所述进液口分别连通进液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包括进液总管和分液管,所述进液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液管的中部,所述分液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液冷管的所述进液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包括出液总管、汇流管和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设有多个,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支液冷管的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
所述汇流管设有多个,每个所述汇流管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多个所述汇流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出液总管的一端与所述汇流管的所述另一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U”型结构,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与所述液冷框架之间,所述“U”型结构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液冷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对应设置。
CN202320529224.6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电池模组 Active CN219811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224.6U CN219811557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224.6U CN219811557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1557U true CN219811557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0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9224.6U Active CN219811557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1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081396A1 (ko) 수냉식 이차전지
WO2020140651A1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2907888U (zh) 一种软包电池散热模组
CN2198115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0182507U (zh) 一种集成液冷式动力电池模组
CN21007397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软包电池模组
CN219067068U (zh) 一种可拆卸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216354428U (zh) 电池包及动力装置
CN115911728A (zh) 大面冷却笼式结构高成组率电池系统、成组方法及车辆
EP4273996A1 (en)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210744094U (zh) 电池包
CN213546489U (zh) 一种电池包用承载梁、电池包和车辆
CN210897429U (zh) 动力电池包
CN210006861U (zh) 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9917300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44006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8241974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217158331U (zh) 一种逆流式圆柱电池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9203262U (zh) 一种液冷组件和电池包
CN215731906U (zh) 一种电池模组底板液冷集成系统及电池模组
CN218414767U (zh) 一种锂电池u型高效液冷组件及锂电池模组
CN216250879U (zh) 一种带有液冷组件的电池结构
CN220830017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9801032U (zh) 电池装置
CN220341303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