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1942U -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01942U CN219801942U CN202321151135.9U CN202321151135U CN219801942U CN 219801942 U CN219801942 U CN 219801942U CN 202321151135 U CN202321151135 U CN 202321151135U CN 219801942 U CN219801942 U CN 219801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liding
- mounting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组件及定位组件。壳体一侧开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充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和安装板。安装板沿竖直方向滑动式安装在开口内。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均固定在安装板上。定位组件包括滑板一、滑板二、卡板及弹性件。滑板一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滑板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背离导电片的一侧。滑板一内部设有滑轨,滑板二滑动在滑轨内,滑板二上设置有若干个锯齿槽。卡板在啮合锯齿槽时对滑板二以及安装板产生定位。弹性件设置在卡板的另一端与滑板一之间,并用于向卡板提供实现啮合的弹力。该充电桩能对电极导电片的高度进行调节,维持充电桩正常的充电使用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当机器人(例如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需要充电时,机器人将自行运动到充电桩所在位置,与充电桩上的电极导电片相接触配合,以此完成充电。目前机器人的充电桩通常是一对一配备使用,加装在墙面或柱状建筑靠近地面的位置。受到安装环境地势不平以及机器人零部件存在形位误差的制约,充电桩上的电极导电片会与机器人的充电口产生高度差,从而影响机器人后续的正常充电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充电桩的电极导电片容易与机器人的充电口存在高度误差,从而影响机器人正常充电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定位组件。壳体一侧开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
充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和安装板。安装板沿竖直方向滑动式安装在壳体的开口内。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
定位组件包括滑板一、滑板二、卡板以及弹性件。滑板一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滑板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背离导电片的一侧。滑板一内部设有敞开的滑轨,滑板二滑动连接在滑轨内,且与安装板的滑动方向一致。滑板二上设置有沿滑动方向分布的若干个锯齿槽。卡板铰接在滑板一上,其一端形状与任意一个锯齿槽相匹配,并能在啮合时对滑板二以及安装板产生定位。弹性件设置在卡板的另一端与滑板一之间,并用于向卡板提供实现啮合的弹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轴向上正对卡板设置有弹性件的一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孔内沿轴向滑动连接有按钮,按钮的一端伸入壳体的空腔内并与卡板接触但不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有两条,并对称分布在安装板的两侧。安装板的两侧设有折弯的延伸部,延伸部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板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插接,以此实现安装板与壳体的滑动安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限位板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滑板一顶部通过第一支撑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滑板二底部通过第二支撑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板上下侧与开口的间隙均设置有防尘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防尘罩由若干个截面呈“V”型的板线性排布构成,以此形成蜿蜒的波浪结构,且防尘罩采用在外力下能产生形变的弹性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包括侧壳和顶盖。侧壳对称设置有两个,二者组合形成顶部敞开的空腔。顶盖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空腔的顶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的端部均贯穿安装板,并在安装板背离开口的一侧形成电极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充电桩通过在壳体上开设开口,并将用于充电的电极导电片设置在可沿开口上下调节滑动的安装板上,从而可在电极导电片与机器人的充电口存在高度差的情况下,对电极导电片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锯齿板结构的定位组件,对调节好高度的安装板实现定位,保障充电桩的正常运行状态,维持充电桩正常的充电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防尘罩时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充电桩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壳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定位组件的剖面视图;
图6为图4中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定位组件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壳体;10、侧壳;101、空腔;102、开口;103、通孔;11、顶盖;2、充电组件;21、正极导电片;22、负极导电片;23、安装板;231、延伸部;232、限位槽;3、定位组件;31、滑板一;32、滑板二;321、锯齿槽;33、卡板;34、弹性件;4、按钮;5、限位板;6、螺栓;71、第一支撑座;72、第二支撑座;8、防尘罩;9、电极接口。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包括:壳体1、充电组件2以及定位组件3。
壳体1一侧开设有与内部空腔101相连通的开口102,位于开口102的上方还可开设有通孔10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可包括侧壳10和顶盖11。侧壳10对称设置有两个,二者可通过螺栓、插销或粘接等方式组合形成顶部敞开的空腔101,上述开口102和通孔103均设置在其中一个测壳10上。顶盖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空腔101的顶部,这样通过打开顶盖11的方式,便于对机器人内部进行维护检修。
充电组件2包括正极导电片21、负极导电片22和安装板23。安装板23沿竖直方向滑动式安装在壳体1的开口102内。正极导电片21和负极导电片22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3上。
其中,正极导电片21和负极导电片22的端部均贯穿安装板23,并在安装板23背离开口102的一侧形成电极接口9,这些电极接口9可通过柔软可形变的电缆线与电源接通,这样即使安装板23上下移动,也不影响正常的通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导电片和安装板23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或插接并在插接缝隙中胶装密封。安装板23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安装板23可通过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轨道或滑杆实现滑动。具体地,壳体1具有开口10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限位板5设置有两条,并对称分布在安装板23的两侧。安装板23的两侧设有折弯的延伸部231,延伸部231上开设有限位槽232。限位板5与对应的限位槽232滑动插接,以此实现安装板23与壳体1的滑动安装。另外,安装板23底部可设置有防滑纹路,便于抓取。
上述限位板5可通过若干个螺栓6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
请结合图4至图7,定位组件3包括滑板一31、滑板二32、卡板33以及弹性件34。滑板一31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滑板二3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3背离导电片的一侧。滑板一31内部设有敞开的滑轨,滑板二32滑动连接在滑轨内,且与安装板23的滑动方向一致。滑板二32上设置有沿滑动方向分布的若干个锯齿槽321。卡板33铰接在滑板一31上,其一端形状与任意一个锯齿槽321相匹配,并能在啮合时对滑板二32以及安装板23产生定位。弹性件34设置在卡板33的另一端与滑板一31之间,并用于向卡板33提供实现啮合的弹力。
其中,弹性件34可采用弹簧,其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卡板33的“背面”。卡板33具有弹性件34的端部正对壳体1上的通孔103。滑板一31顶部可通过第一支撑座71与壳体1固定连接,滑板二32底部可通过第二支撑座72与安装板23固定连接,这样可实现滑板一31和滑板二31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对位,并且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板与支撑座之间可增设一体化的加强筋。另外,滑板一31靠近底部的位置可开设供卡板33端部穿过的条形口。
在将充电桩安装于固定位置后,若发现机器人充电口与电极导电片之间存在高度差,则可以通过调节定位组件3,将安装板23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活动状态。具体地,可透过壳体1上的通孔103按压卡板33的端部,这个过程中会克服弹性件34的弹力,取消卡板33另一端与锯齿槽321的啮合,从而滑板二32可在滑板一31的滑轨内滑行,即安装板23可以沿竖直方向在壳体1的开口102上滑动,根据上述高度差,对安装板23上的电极导电片进行统一地高度调节。
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取消对卡板33端部的按压,卡板33另一端与滑板二上的某处锯齿槽321啮合,重新对安装板23以及电极导电片实现高度上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充电桩内部结构存在电源、电路板等元器件,为了减少由开口102所带来的外界干扰,提高壳体1内部的防尘、防潮效果,可在安装板23上下侧与开口102的间隙均设置有防尘罩8。
具体地,防尘罩8由若干个截面呈“V”型的板线性排布构成,以此形成蜿蜒的波浪结构,且防尘罩8采用在外力下能产生形变的弹性结构。防尘罩8的形状类似于手风琴的风箱结构,这样一来,安装板23在上下运动时,上下防尘罩8分别产生同步的挤压或拉伸,保持对空腔101的密封作用。
另外,通孔103内沿轴向可滑动连接有按钮4,按钮4的一端伸入壳体1的空腔101内并与卡板33接触但不固定。其中,按钮4的形状可类似于哑铃,这样只会在通孔103上滑动,不会脱离。可通过按钮4间接按压卡板33,这样一来,通孔103也可得到较佳的密封,灰尘、水分等杂物不易从通孔103内进入空腔10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一侧开设有与内部空腔(101)相连通的开口(102);
充电组件(2),其包括正极导电片(21)、负极导电片(22)和安装板(23);安装板(23)沿竖直方向滑动式安装在壳体(1)的开口(102)内;正极导电片(21)和负极导电片(22)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3)上;以及
定位组件(3),其包括滑板一(31)、滑板二(32)、卡板(33)以及弹性件(34);滑板一(31)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滑板二(3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3)背离所述导电片的一侧;滑板一(31)内部设有敞开的滑轨,滑板二(32)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且与安装板(23)的滑动方向一致;滑板二(32)上设置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分布的若干个锯齿槽(321);卡板(33)铰接在滑板一(31)上,其一端形状与任意一个所述锯齿槽(321)相匹配,并能在啮合时对滑板二(32)以及安装板(23)产生定位;弹性件(34)设置在卡板(33)的另一端与滑板一(31)之间,并用于向卡板(33)提供实现所述啮合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壳体(1)具有开口(102)的一侧上开设有通孔(103),通孔(103)的轴向上正对卡板(33)设置有弹性件(3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通孔(103)内沿轴向滑动连接有按钮(4),按钮(4)的一端伸入壳体(1)的空腔(101)内并与卡板(33)接触但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壳体(1)具有开口(10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限位板(5)设置有两条,并对称分布在安装板(23)的两侧;安装板(23)的两侧设有折弯的延伸部(231),所述延伸部(231)上开设有限位槽(232);限位板(5)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232)滑动插接,以此实现安装板(23)与壳体(1)的滑动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限位板(5)通过若干个螺栓(6)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滑板一(31)顶部通过第一支撑座(71)与壳体(1)固定连接,滑板二(32)底部通过第二支撑座(72)与安装板(2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安装板(23)上下侧与开口(102)的间隙均设置有防尘罩(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防尘罩(8)由若干个截面呈“V”型的板线性排布构成,以此形成蜿蜒的波浪结构,且防尘罩(8)采用在外力下能产生形变的弹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侧壳(10)和顶盖(11);侧壳(10)对称设置有两个,二者组合形成顶部敞开的所述空腔(101);顶盖(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空腔(101)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正极导电片(21)和负极导电片(22)的端部均贯穿安装板(23),并在安装板(23)背离开口(102)的一侧形成电极接口(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135.9U CN219801942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135.9U CN219801942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01942U true CN219801942U (zh) | 2023-10-03 |
Family
ID=88153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1135.9U Active CN219801942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01942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51135.9U patent/CN2198019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95015B (zh) | 电池盖组件及具有电池盖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6971884A (zh) | 按键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219801942U (zh) |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 | |
CN21409978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电池 | |
CN213718566U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 |
CN214505835U (zh) | 一种低压通讯接插件及电池系统 | |
CN107887187A (zh) | 一种电池盒、行程开关及电池盒的制备方法 | |
CN219268169U (zh) | 一种配电箱用密封装置 | |
CN220209189U (zh) | 一种快拆端板、快拆巴片底座及快拆组件 | |
CN219514416U (zh) | 一种机壳密封件、电气设备机壳及电气设备 | |
CN219042256U (zh) | 一种电子玻璃通道密封箱体的框架组件 | |
CN216213179U (zh) | 一种低损耗的智能化漏电保护开关 | |
CN219225415U (zh) | 拆装机构及机箱 | |
CN211628943U (zh) | 新型集成按键开关 | |
CN214124380U (zh) | 一种并柜连接器及配电柜总成 | |
CN217874970U (zh) | 一种智能变压器监控装置 | |
CN202094030U (zh) | 一种暗装式电器开关 | |
CN219350028U (zh) | 中框连接结构及控制开关 | |
CN216980981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动车充电插座 | |
CN219226124U (zh) | 一种驾驶室液压锁用机械式感应开关 | |
CN219627308U (zh) | 一种接线盒及储能设备 | |
CN215732520U (zh) | 电连接器专用的屏蔽壳体 | |
CN215485519U (zh) | 德系隐形功能门边框结构 | |
CN210928257U (zh) | 一种户外手持终端上的面底壳防水结构 | |
CN220822675U (zh) | 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