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4004U -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4004U
CN219794004U CN202321044284.5U CN202321044284U CN219794004U CN 219794004 U CN219794004 U CN 219794004U CN 202321044284 U CN202321044284 U CN 202321044284U CN 219794004 U CN219794004 U CN 219794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gasket
ring
socket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42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蒲述
杨涛
蒋自友
余爵阳
张港明
张珂铭
王先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engj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engj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engj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engj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4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4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包括井盖和圆筒状的井圈,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圈竖向插接装配,还包括圆弧形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井圈上端面适配,该垫片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井圈上端面,以垫高所述井盖;所述垫片与所述井圈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垫片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定位安装在所述井圈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垫片定位安装在井圈上端面以垫高井盖,使得井盖重新回到与路面水平的位置,实现快速修复检查井沉降,有效解决了当下市政道路检查井沉降维修难,维修时间久的问题,对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背景技术
井周路面沉降是城市道路排水检查井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地基承载力不足、施工回填质量差、路面面层质量原因等。轻微的沉降影响到车辆的通行舒适度,严重的沉降车辆还需绕行,压缩了通道的通行宽度,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甚至引起安全事故。而目前所采用的修复沉降的方法非常复杂,例如对于施工完毕路段的检查井,需要将沉降的检查井所在区域路面挖开,进行填充或者井圈加高,然后对井圈周围路基、路面进行修补,维修方法复杂,并且维修时间长,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包括井盖和圆筒状的井圈,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圈竖向插接装配,其关键在于:还包括圆弧形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井圈上端面适配,该垫片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井圈上端面,以垫高所述井盖;
所述垫片与所述井圈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垫片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定位安装在所述井圈上。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垫片安装在井圈上端面以垫高井盖,使井盖重新回到与路面水平的位置,快速解决沉降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至少有一组,一组所述垫片至少有两块,一组所述垫片环向首尾拼接形成一个圆形垫圈,所述垫圈与所述井圈上端环面适配。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几组垫片,每组垫片形成一个垫圈,垫圈重叠设置在井圈上端面以将井盖垫高至合适位置,与路面达到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井盖直径大于所述井圈内径,所述井盖设置在所述井圈上方,所述井盖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至少两个插件,所有所述插件环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井盖下表面边缘,所述井圈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插件一一对应的第一插口,所述井盖安装在所述井圈上时,所述插件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口中;
所述垫片上对应所述插件开设有缺口。
作为优选,每片所述垫片的两端均开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缺口两两拼接形成与所述插件适配的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第一插口尺寸相等。
采用以上结构,第二插口用于避让井盖上的插件,垫圈安装在井圈上后装配井盖,此时井盖的插件可以穿过第二插口后插接到第一插口中;同时,第二插口与插件的配合也对垫片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向外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孔,每片所述垫片上均固定设有所述定位销,所述井圈上端面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一一对应;
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插口均匀交替分布,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井圈上时,所述定位销卡在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插口正上方。
采用以上结构,垫片拼接成垫圈定位安装在井圈上时,缺口组成的第二插口位于第一插口正上方,便于避让井盖的插件。
作为优选,所有所述垫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井盖下表面。便于修复沉降时随时取用。
作为优选,所有所述垫片堆叠设置在所述井盖下表面,所述井盖下表面设有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垫片两端部,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连接到所述井盖下表面,以将所述垫片固定在所述井盖下表面。
采用以上结构,垫片的固定结构简易可靠,取用方式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圈之间设有防盗件,所述防盗件包括铰链,所述井盖内侧和所述井圈内壁均设有固定扣,所述铰链两端分别固定挂扣在所述固定扣上,以将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圈连接,所述铰链的长度允许所述插件完全退出所述第一插口。
采用以上结构,铰链将井盖与井圈连接在一起,既避免井盖丢失,又不妨碍井盖正常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井盖上贯穿有功能孔。该功能孔便于使用钩子之类的工具打开井盖,同时具有透气的作用,避免井内聚集有害物质,确保入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井盖和井圈采用铸铁或合金或混凝土制造。
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当检查井出现沉降时,将垫片定位安装在井圈上端面以垫高井盖,使得井盖重新回到与路面水平的位置,实现快速修复检查井沉降,有效解决了当下市政道路检查井沉降维修难,维修周期长、工作量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井盖未安装于井圈上;
图2为井盖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组垫片拼接成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包括井盖1和圆筒状的井圈2,所述井盖1直径大于所述井圈2内径,所述井盖1设置在所述井圈2上方。所述井盖1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三个插件3,所有所述插件3环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边缘。所述井圈2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插件3一一对应的第一插口4,所述井盖1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时,所述插件3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口4中,实现所述井盖1与所述井圈2竖向插接装配。
所述井盖1与井圈2之间设有圆弧形的垫片6a,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6a设有三块,三块所述垫片6a为一组,如图4所示,一组所述垫片6a环向首尾拼接形成一个圆形垫圈9,所述垫圈9与所述井圈2上端环面适配。当井圈2沉降导致井盖1低于路面需要进行修复时,即可将所述垫圈9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端面,再将所述井盖1装配在垫圈9上,达到垫高井盖1的作用,使井盖1与路面保持平齐。根据实际情况可增设所述垫圈9,使井盖1垫高到合适位置。
如图1~4所示,所述垫片6a与所述井圈2之间设有定位结构6。所述定位结构6包括定位销6b和定位孔6c,每片所述垫片6a上均固定设有所述定位销6b,所述井圈2上端面开设有所述定位孔6c,所述定位孔6c与所述定位销6b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孔6c与所述第一插口4均匀交替分布,所述垫片6a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时,所述定位销6b卡在所述定位孔6c中。
当所述垫片6a定位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端面时,所述井盖1需穿过所述垫片6a与所述井圈2连接。为了避让所述井盖1的插件3,每片所述垫片6a的两端拼接处均开设有缺口4a,所述缺口4a两两拼接形成与所述插件3适配的第二插口9a,所述第二插口9a与所述第一插口4尺寸相等。且当所述垫片6a定位安装时,所述第二插口9a位于所述第一插口4正上方,便于所述插件3穿过第二插口9a插设进所述第一插口4中。
如图1所示,为了在需要安装垫片6a修复沉陷时,更加便捷地取得所述垫片6a,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将所有所述垫片6a堆叠设置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所述井盖1下表面设有两块固定板6d,所述固定板6d分别设置在所述垫片6a两端部,所述固定板6d上穿设有螺栓7,所述螺栓7连接到所述井盖1下表面,以将所述垫片6a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
结合图1、图3可以看出,所述井盖1与所述井圈2之间设有防盗件5,所述防盗件5包括铰链5a,所述井盖1内侧和所述井圈2内壁均设有固定扣5b,所述铰链5a两端分别固定挂扣在所述固定扣5b上,以将所述井盖1与所述井圈2连接。同时,所述铰链5a的长度允许所述插件3完全退出所述第一插口4,使得所述铰链5a在防盗的同时,也不妨碍所述井盖1正常开合。
所述井盖1上还贯穿有功能孔8,便于使用钩子之类的工具打开井盖,同时具有透气的作用,避免井内聚集有害物质,确保入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车行道路上为了保证井盖装置的承载力,采用铸铁或合金铸造所述井盖1和井圈2;在人行道路上,所述井圈2的材料不限于铸铁或合金,也可采用如混凝土等可达到承载力要求的适用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情况下,检查井出现沉降,急需修复,此时先采用工具如铁钩,通过所述功能孔8打开所述井盖1,松开所述垫片6a的固定板6d和螺栓7,将所述垫片6a从井盖1下表面取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一组垫片6a的定位销6b安装到所述井圈2的定位孔6c中。此时每组所述垫片6a拼接成圆形的垫圈9,相邻两块所述垫片6a接头处的缺口4a两两拼接形成第二插口9a,所述第二插口9a位于所述井圈2上的第一插口4正上方。安装所述垫片6a后,所述井圈2高度增加,此时将所述井盖1重新固定装配到井圈2上,所述插件3穿过所述第二插口9a插设到所述第一插口4中,所述井盖1在所述垫片6a垫高下,重新与路面平齐,达到修复沉陷的效果。若需要两组或多组垫片6a垫高井圈2,则井圈2上方的第二层垫片6a与第一层垫片6a之间可以不设置垫片定位结构,仅在其端部开设缺口4a,第二层垫片6a下表面直接落到第一层垫片6a上表面;或者第二层垫片6a与第一层垫片6a之间设置与定位结构6类似的垫片定位结构,但该垫片定位结构与第一层垫片6a上的定位销6b位置错开。对于金属材质的井圈井盖,垫片6a可以与井圈2焊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市政部门对道路上的检查井进行维护,对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包括井盖(1)和圆筒状的井圈(2),所述井盖(1)与所述井圈(2)竖向插接装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弧形的垫片(6a),所述垫片(6a)与所述井圈(2)上端面适配,该垫片(6a)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端面,以垫高所述井盖(1);
所述垫片(6a)与所述井圈(2)之间设有定位结构(6),所述垫片(6a)通过所述定位结构(6)定位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6a)至少有一组,一组所述垫片(6a)至少有两块,一组所述垫片(6a)环向首尾拼接形成一个圆形垫圈(9),所述垫圈(9)与所述井圈(2)上端环面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至少两个插件(3),所有所述插件(3)环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边缘,所述井圈(2)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插件(3)一一对应的第一插口(4),所述井盖(1)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时,所述插件(3)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口(4)中;
所述垫片(6a)上对应所述插件(3)开设有缺口(4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垫片(6a)的两端均开设有所述缺口(4a),所述缺口(4a)两两拼接形成与所述插件(3)适配的第二插口(9a),所述第二插口(9a)与所述第一插口(4)尺寸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6)包括定位销(6b)和定位孔(6c),每片所述垫片(6a)上均固定设有所述定位销(6b),所述井圈(2)上端面开设有所述定位孔(6c),所述定位孔(6c)与所述定位销(6b)一一对应;
所述定位孔(6c)与所述第一插口(4)均匀交替分布,所述垫片(6a)安装在所述井圈(2)上时,所述定位销(6b)卡在所述定位孔(6c)中,所述缺口(4a)位于所述第一插口(4)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垫片(6a)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垫片(6a)堆叠设置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所述井盖(1)下表面设有两块固定板(6d),所述固定板(6d)分别设置在所述垫片(6a)两端部,所述固定板(6d)上穿设有螺栓(7),所述螺栓(7)连接到所述井盖(1)下表面,以将所述垫片(6a)固定在所述井盖(1)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与所述井圈(2)之间设有防盗件(5),所述防盗件(5)包括铰链(5a),所述井盖(1)内侧和所述井圈(2)内壁均设有固定扣(5b),所述铰链(5a)两端分别固定挂扣在所述固定扣(5b)上,以将所述井盖(1)与所述井圈(2)连接,所述铰链(5a)的长度允许所述插件(3)完全退出所述第一插口(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上贯穿有功能孔(8)。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和井圈(2)采用铸铁或合金或混凝土制造。
CN202321044284.5U 2023-04-20 2023-05-05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Active CN2197940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4473 2023-04-20
CN2023208944735 2023-04-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4004U true CN219794004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4284.5U Active CN219794004U (zh) 2023-04-20 2023-05-05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4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3290B1 (en) Manhole security barrier
EP0846206A1 (en) Adjustable manhole cover support with shield
US7530764B1 (en) Easy clean culvert system
CN113756314B (zh) 一种适用于长三角地区软土地基深大地铁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
CN112554250A (zh) 一种桩基建筑物微型复合钢管桩托换纠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794004U (zh) 一种便于沉降修复的承插式井盖装置
CN116122341A (zh) 一种检查井重型井盖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12130145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桩孔围护装置
CN113463583B (zh) 高水头电站进水口事故快速闸门大型油缸现场拆装方法
CN210562244U (zh) 一种检查井与井筒连接处的密封装置
CN114032911A (zh) 一种填海区深基坑施工方法
JP3107458U (ja) 立坑工事用作業床及びその取付装置
CN217758954U (zh) 一种改进型防沉降井盖
CN219547953U (zh) 一种踏杆内嵌的混凝土预制检查井
CN218322872U (zh) 防卡死钢纤维混凝土排水检查井盖
CN213206964U (zh) 泥浆管道过路梯形盖板装置
CN215906879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回填的导料工具
CN214169159U (zh) 易于修复的窨井设备
CN218563142U (zh) 超深基坑混凝土封堵墙拆除施工体系
CN216766148U (zh) 一种铁路有砟隧道检查井挡砟装置
CN21521143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窨井机构
CN218090955U (zh) 一种检查井的防沉降封闭装置
CN220100118U (zh) 一种检查井井筒加固定型用拼装模具
CN220433665U (zh) 一种地铁站施工用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1472023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