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1570U - 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1570U
CN219791570U CN202223266838.4U CN202223266838U CN219791570U CN 219791570 U CN219791570 U CN 219791570U CN 202223266838 U CN202223266838 U CN 202223266838U CN 219791570 U CN219791570 U CN 21979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unting
turnover
driving
l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68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鸿泉
邓硕
钟耀灿
鞠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Contemporary Beauty Creator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Contemporary Beauty Creator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Contemporary Beauty Creator Fur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Contemporary Beauty Creator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68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包括传送线体和翻转机构,传送线体中的传送带间隔设置,使翻转架可设置在传送带之间并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翻转;同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架升降,在有翻转需求时,翻转架下行至设定高度,其与板材对接的部分可翻转至传送带下方,并吸附和固定传送带上的板材,板材此时位于转轴的一侧,随后翻转架带动板材翻转180度后,板材位于转轴的另一侧并被置于传送带上。当无需对传送带上的板材进行传送时,直接将翻转架平放,随后升起至传送带的上方即可,板材直接从翻转架的下方通过。

Description

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橱柜板在加工过程中,需对表面和侧面进行钻孔,主要通过传送线体将橱柜板从其一端传送至带有排钻的钻孔工位,一般排钻会设置在传送线体下方,要求对橱柜板朝向柜体内的内表面进行钻孔,以便安装铰链。当橱柜板的外表面朝下传送,还需对板材进行翻转,现有的翻转机构往往固设在传送线体上,经过的板件都会进行翻转,不能满足无需翻转的板材的传送需求,适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翻转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带有翻转功能的传送线体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转装置,包括:
传送线体,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设置在所述翻转架上的吸附组件、驱动所述翻转架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翻转架升降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翻转架在所述传送线体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之间,且在转动过程中伸入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传送线体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多个翻转架,所述翻转架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架包括:
第一安装板,固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两承托杆,分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两所述承托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两所述承托杆及所述第一安装板在相邻的两所述传送带之间转动;
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承托杆上,用于吸取被翻转的板件,其中一所述承托杆上的吸附组件的朝向,与另一所述承托杆上的吸附组件的朝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线体还包括:
安装杆;
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轮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两端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传动轮;
所述传送带绕设在所述轮组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传动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所述翻转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
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传送线体的机架;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滑块,与所述滑轨适配,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架的高度位置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是哪个,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板的转动角度的第二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下方,并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和机架的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平行于所述滑轨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转装置包括传送线体和翻转机构,传送线体中的传送带间隔设置,使翻转架可设置在传送带之间并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翻转;同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架升降,在有翻转需求时,翻转架下行至设定高度域,其与板材对接的部分可翻转至传送带下方,并吸附和固定传送带上的板材,板材此时位于转轴的一侧,随后翻转架带动板材翻转180度后,板材位于转轴的另一侧并被置于传送带上。当无需对传送带上的板材进行传送时,直接将翻转架平放,随后升起至传送带的上方即可,板材直接从翻转架的下方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与”或“设置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转装置,参照图1和图2,翻转装置包括:
传送线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送带110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110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20;
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210、设置在所述翻转架210上的吸附组件214、驱动所述翻转架210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220以及驱动所述翻转架210升降的第三驱动组件230。
本实用新型中,翻转装置包括传送线体和翻转机构,传送线体中的传送带110间隔设置,使翻转架210可设置在传送带110之间并由第二驱动组件220驱动翻转;同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230驱动翻转架210升降,在有翻转需求时,翻转架210下行至设定高度域,其上的承托杆213可翻转至传送带110下方,并吸附和固定传送带110上的板材,板材此时位于转轴的一侧,随后翻转架210带动板材翻转180度位于转轴的另一侧并被置于传送带110上。当无需对传送带110上的板材进行传送时,直接将翻转架210平放,随后升起至传送带110的上方即可,板材直接从翻转架210的下方通过。所述翻转架210在所述传送线体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之间,且在转动过程中伸入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传送线体上的第一转轴211,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多个翻转架210,所述翻转架210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排布。
具体的,所述翻转架210包括:
第一转轴211,设于所述传送线体上方;
第一安装板212,固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11上并沿着所述第一转轴211的轴向排布,所述第一安装板212设于相邻的两所述传送带110之间;
两承托杆213,分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12的两端,两所述承托杆213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12上,另一端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两所述承托杆213及所述第一安装板212在相邻的两所述传送带110之间转动;
所述吸附组件214,设置在所述承托杆213上,用于吸取被翻转的板件。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架210呈Z形设置,承托杆213在承托上方的板材时,是位于传送线体下方,并与板材保持平行的状态,吸附组件214包括设置在承托杆213上的吸盘,吸盘通过电磁阀于外部的真空气泵连通。通过电磁阀控制吸附组件214的启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传送线体还包括:
安装杆111;
第二安装板112,设置在所述安装杆111远离所述第一转轴211的一侧;
轮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杆111两端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112上的传动轮113;
所述传送带110绕设在所述轮组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12上的所述传动轮1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对个并排的安装杆111,所述第一安装板212上的传动轮113固设在同一根传动轴上,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带动该传动轴转动即可驱动多组传送带110同步运转,以完成对板材的同步传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30和所述翻转架210的安装架215;所述安装架215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1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15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20包括: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11上;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15上;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传送线体的机架100;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30包括一端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215连接,所述安装架215与所述机架100滑动连接。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滑块,与所述滑轨适配,并与所述安装架215连接。通过在传送线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气缸,以驱动第一转轴211两端的安装架215及第二驱动组件220同步升降,提升了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机架100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架215的高度位置的第一传感器310,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15上,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板的转动角度的第二传感器320。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同轴的探测盘,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探测盘的一侧,在探测盘上设置对应的探测孔或者磁性件,当第二传感器320探测到上述探测孔或者磁性件时,翻转架则处于平放状态,由此作为角度监测的依据。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310和第二传感器320可用于监测翻转架210的翻转状态和高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11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下方,并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215和机架100的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平行于所述滑轨设置。通过设置辅助气缸以支撑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避免因缺少支撑使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的重力产生相对于升降气缸的力矩,使安装架215和机架100之间受力平衡,减小滑轨和滑块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转装置包括传送线体和翻转机构,传送线体中的传送带110间隔设置,使翻转架210可设置在传送带110之间并由第二驱动组件220驱动翻转;同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230驱动翻转架210升降,在有翻转需求时,翻转架210下行至设定高度域,其上的承托杆213可翻转至传送带110下方,并吸附和固定传送带110上的板材,板材此时位于转轴的一侧,随后翻转架210带动板材翻转180度位于转轴的另一侧并被置于传送带110上。当无需对传送带110上的板材进行传送时,直接将翻转架210平放,随后升起至传送带110的上方即可,板材直接从翻转架210的下方通过。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线体,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设置在所述翻转架上的吸附组件、驱动所述翻转架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翻转架升降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翻转架在所述传送线体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之间,且在转动过程中伸入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传送线体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多个翻转架,所述翻转架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包括:
第一安装板,固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两承托杆,分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两所述承托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两所述承托杆及所述第一安装板在相邻的两所述传送带之间转动;
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承托杆上,用于吸取被翻转的板件,其中一所述承托杆上的吸附组件的朝向,与另一所述承托杆上的吸附组件的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线体还包括:
安装杆;
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轮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两端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传动轮;
所述传送带绕设在所述轮组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传动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所述翻转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
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传送线体的机架;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滑块,与所述滑轨适配,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架的高度位置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板的转动角度的第二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下方,并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和机架的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平行于所述滑轨设置。
CN202223266838.4U 2022-12-02 2022-12-02 翻转装置 Active CN21979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6838.4U CN219791570U (zh) 2022-12-02 2022-12-02 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6838.4U CN219791570U (zh) 2022-12-02 2022-12-02 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1570U true CN219791570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6838.4U Active CN219791570U (zh) 2022-12-02 2022-12-02 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5708B (zh) Pcb自动翻板机及其板居中工艺
CN112850145B (zh) 一种曲面屏幕裂纹检测设备
CN211168915U (zh) 一种工件翻转机构
CN219791570U (zh) 翻转装置
CN110817434A (zh) 手表镜片翻面装置
CN208585722U (zh) 一种转向输送设备
CN110814546B (zh) 一种翻转机构
CN210192796U (zh) 一种中空玻璃的上片装置
CN219044670U (zh) 板材传送装置
JP2000118629A (ja) 自動倉庫における移動台車の走行位置検出装置
CN113333515B (zh) 一种板材折弯加工方法
CN111964592B (zh) 检测设备及电子产品零部件检测系统
CN212904177U (zh) 用于显示屏幕的划痕测试装置
CN209870889U (zh) 一种旋转移料机构
CN111924536A (zh) 一种玻璃基板竖直上下片装置
CN111038967A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视觉检测设备
CN217024475U (zh) 一种板材自动堆垛机
CN220431233U (zh) 输送机
CN110850702A (zh) 手表镜片检测机
CN216004410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翻转装置
JPH06219352A (ja) ガラス取付設備
CN217971098U (zh) 一种顶起旋转输送装置
CN220131228U (zh) 一种电视背板的翻转装置
CN219448370U (zh) 一种双工位侧贴翻转机构
CN220131231U (zh) 一种全自动快速翻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