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2398U -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2398U
CN219782398U CN202320702328.2U CN202320702328U CN219782398U CN 219782398 U CN219782398 U CN 219782398U CN 202320702328 U CN202320702328 U CN 202320702328U CN 219782398 U CN219782398 U CN 219782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artridge
bottom wall
wall
materia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23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公方鹏
杨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23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2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2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2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料盒包括底壁及侧壁,侧壁自底壁的周缘延伸以与底壁共同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存储固体物料,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相对于底壁倾斜,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本申请的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中料盒的侧壁和底壁共同围成的容纳腔可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料盒的第一侧壁相对底壁倾斜,且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在投料装置翻转料盒时,可将第一侧壁作为翻转料盒时所处高度最低的投放侧,使得无须翻转较大角度便可让料盒中的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投放至烹饪设备的锅体中,以减少投料装置翻转料盒时的翻转角度,从而提高投料装置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

Description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烹饪设备一般通过料盒存储固体物料,并在需要投料时翻转料盒,使固体物料投放至烹饪设备的锅体中,以完成烹饪。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用于投料的料盒均设计为方形结构,但这种结构的料盒往往会存在投料死角,即料盒的侧壁和底壁的位置。此时,若要保证投料效果,需要将料盒翻转超过90度,但加大翻转角度又会带来其他的问题,例如料盒容易掉落至锅体中。因此,如何设计料盒才能达到更好的投料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料盒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侧壁自所述底壁的周缘延伸以与所述底壁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底壁倾斜,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20°,14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还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配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位置侧;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还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配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位置侧;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底壁倾斜,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第二夹角为钝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20°,14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盒还包括第一凸出件,所述第一凸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一凸出件相对所述侧壁的内侧朝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凸出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接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接形成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接形成第三连接处,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接形成第四连接处;所述料盒还包括第二凸出件,所述第二凸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处及所述第四连接处中的至少一处,所述第二凸出件相对所述侧壁的内侧朝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凸出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出件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半圆形、弧形、三角形及矩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盒还包括第三凸出件,所述第三凸出件设置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三凸出件相对所述底壁的内侧朝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凸出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凸出件包括锥形凸起和弧形凸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盒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壁的外侧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熔铸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壁,所述安装孔包括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投料装置包括承载件、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料盒及投料结构。所述料盒设于所述承载件的顶部;所述投料结构安装于所述承载件并能够与所述料盒分离或连接,在所述投料结构与所述料盒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投料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料盒翻转。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和上述实施方式的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用于将所述料盒中的固体物料投放所述锅体中。
本申请的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中,料盒的侧壁和底壁共同围成的容纳腔可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料盒的第一侧壁相对底壁倾斜,且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在投料装置翻转料盒时,可将第一侧壁作为翻转料盒时所处高度最低的投放侧,使得在翻转角度较小时,固体物料可以沿着第一侧壁移动到料盒外部,以减少投料装置的投料结构翻转料盒时的翻转角度,使得无须翻转较大角度便可让料盒中的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投放至烹饪设备的锅体中,从而提高投料装置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料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料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料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料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料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烹饪设备;
100、投料装置;300、锅体;
10、料盒;11、底壁;111、底壁的内侧;113、底壁的外侧;12、侧壁;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三侧壁;124、第四侧壁;125、侧壁的内侧;126、侧壁的顶端;127、侧壁的底端;13、容纳腔;14、第一凸出件;15、连接处;151、第一连接处;153、第二连接处;155、第三连接处;157、第四连接处;16、第二凸出件;17、第三凸出件;18、固定板;181、安装孔;
30、承载件;31、顶部;
50、投料结构;
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并非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及,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在一个例子中,可以是固定连接,或者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者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料盒10。料盒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侧壁12自底壁11的周缘延伸以与底壁11共同围成容纳腔13,容纳腔13用于存储固体物料。侧壁12包括第一侧壁121,第一侧壁121相对于底壁11倾斜,第一侧壁121与底壁11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
固体物料是指呈固体状,且已备好等待炒制的菜品,如土豆丝、土豆块、萝卜丝、萝卜块或蔬菜等。烹饪设备1000(图7示)通过翻转料盒10来使得料盒10内存储的固体物料投放到烹饪设备1000的锅体300中,以完成烹饪。在翻转料盒10时,固体物料会随着料盒10的翻转,从底壁11翻转到侧壁12,并沿着侧壁12移动到料盒10外,但是为了防止固体物料在没有翻转料盒10时掉落到料盒10外部,侧壁12的高度一般会设置得较高,使得在翻转过程中,侧壁12也会对固体物料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只有在翻转角度大于一定角度的情况下,固体物料才会移动到料盒10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壁12还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及第四侧壁124,第三侧壁123配置在第一侧壁121相对位置侧。在进行投料时每个侧壁12都可当做投放侧,所谓投放侧为翻转料盒10时所处高度最低的一侧,固体物料沿着投放侧移动到料盒10的外部。而第一侧壁121相对于底壁11倾斜,且第一侧壁121与底壁11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使得在翻转料盒10时,第一侧壁121对于固体物料的阻挡作用会较小,沿着倾斜的第一侧壁121,固体物料会更容易移动到料盒10外。可以理解,相对于固体物料沿着垂直于底壁11的侧壁12移动到料盒10外的情况,在达到同样投料效果的前提下,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121移动时,料盒10翻转角度会较小。因此,在进行投料时,可将第一侧壁121作为投放侧,以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并且,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底壁11倾斜的第一侧壁121可增加容纳腔13内的容积,使得料盒10中可存储更多固体物料。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α的取值需要为一个合适的值,若第一夹角α的角度过大,则可能在未进行投料翻转时就使得容纳腔13内的固体物料容易从第一侧壁121掉落到料盒10外,造成浪费;若第一夹角α的角度过小,那么在翻转料盒10时,固体物料较难从第一侧壁121中投出料盒10,此时可能需要较大的翻转角度才能达到较好的投料效果,较大的翻转角度容易造成料盒10的脱落。因此,可根据第一夹角α的角度和对应的投料效果,确定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以及最佳取值,例如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20°,140°],例如,第一夹角α可为120°、123°、125°、128°、130°、133°、135°、137°或140°。如此,只要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20°,140°],便可一方面防止料盒10的轻易脱落,另一方面降低固体物料从第一侧壁121掉落到料盒10外的概率,减少固体物料的浪费情况。
本申请的料盒10的侧壁12和底壁11共同围成的容纳腔13可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料盒10的第一侧壁121相对底壁11倾斜,且第一侧壁121与底壁11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在翻转料盒10时,可将第一侧壁121作为翻转料盒10时所处高度最低的投放侧,使得无须翻转较大角度便可让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121投放至烹饪设备1000(图7所示)的锅体300中,以减少翻转料盒10时的翻转角度,从而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
下面结合附图对料盒10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侧壁123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侧壁123相对于底壁11倾斜,第三侧壁123与底壁11之间的第二夹角β为钝角。
在进行投料时,每个侧壁12都可作为投放侧,而相对于底壁11倾斜的侧壁12作为投放侧时,可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
请结合图3,由于第一侧壁121相对于底壁11倾斜,第一侧壁121可作为唯一的投放侧,此时第二侧壁122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第三侧壁123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以及第四侧壁124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皆为直角,以减少容纳腔13内的固体物料掉落到料盒10外的概率。
在日常使用当中,还可能会出现将料盒10放反的情况,而第三侧壁123配置在第一侧壁121相对位置侧,因此会导致在投料时第三侧壁123作为投放侧,若此时第三侧壁123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便会影响料盒10的投料效果。因此,还可使得第三侧壁123相对于底壁11也倾斜,且第三侧壁123与底壁11之间的第二夹角β为钝角,使得在投料时第三侧壁123也可作为投放侧,由此在料盒10放反的情况下也可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从而减少料盒10放反对于投料效果带来的影响,例如图4。并且,当第三侧壁123也倾斜于底壁11时,容纳腔13内的容积随之增加,使得料盒10中可存储更多固体物料。与第一夹角α类似的,为了保证在使用第三侧壁123进行投料时的投料效果,第二夹角β也需要在合适取值范围内,因此可根据第二夹角β与第三侧壁123的投料效果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例如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120°,140°],例如,第二夹角β可为120°、123°、125°、128°、130°、133°、135°、137°或140°。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取值时,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可相同,也可不同,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来进行选择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具体角度。
进一步地,第二侧壁122相对于底壁11的角度和第四侧壁124相对于底壁11的角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相对于底壁11倾斜,第二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4相对于底壁11垂直,在投料时,可选择第一侧壁121或第三侧壁123作为投放侧,以通过倾斜的第一侧壁121或第三侧壁123来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通过垂直的第二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4来保证容纳腔13内的固体物料的存储效果,防止固体物料轻易地掉落到料盒10外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及第四侧壁124都相对于底壁11倾斜,且四个侧壁12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可相同,也可不同,使得在投料时,每个侧壁12都可作为投料侧,从而实现多方向投料,且沿着每个方向投料的投料效果都较高,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加容纳腔13的容积,使得料盒10能够存储较多固体物料。
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料盒10还可包括第一凸出件14,第一凸出件14设置于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及第四侧壁124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一凸出件14相对侧壁12的内侧125朝容纳腔13的中心凸出延伸。
固体物料可能有黏性,在投料过程中,固体物料可能会粘黏在侧壁12上,从而影响投料效果,因此,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及第四侧壁124中的至少一个上可设置第一凸出件14,第一凸出件14相对侧壁12的内侧125朝容纳腔13的中心凸出延伸,以减少固体物料与料盒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固体材料黏在侧壁12的几率。特别地,投放侧为料盒10翻转,以投放容纳腔13的固体物料时,承载固体物料时间最长,且接触面积最多的一侧,因此,容纳腔13的固体物料会更容易粘黏在投放侧。因此,料盒10中作为投放侧的侧壁12上需要设置第一凸出件14,以减少固体物料与投放侧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在投料过程中,固体物料粘黏在投放侧,从而影响料盒10的投料效果。
另外,第一凸出件14在侧壁12上的延伸方向有多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出件14自侧壁12的顶端126朝侧壁12的底端127延伸(竖向延伸),此时位于投放侧的第一凸出件14不仅可防止容纳腔13的固体物料粘黏在投放侧,还可在投放过程中起到对固体物料的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投料效果。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某个侧壁12上的第一凸出件14自该侧壁12的相邻的侧壁12朝该侧壁12的另一个相邻的侧壁12延伸(横向延伸),例如,位于第一侧壁121或第三侧壁123上的第一凸出件14可自第二侧壁122朝第四侧壁124延伸,位于第二侧壁122或第四侧壁124上的第一凸出件14可自第一侧壁121朝第三侧壁123延伸。
当多个侧壁12上都有第一凸出件14时,位于不同的侧壁12上的第一凸出件14的延伸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位于不同的侧壁12上的第一凸出件14的延伸方向不同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及第四侧壁124上都设有第一凸出件14,其中位于第一侧壁121上的第一凸出件14自第一侧壁121的顶端126朝第一侧壁121的底端127延伸,位于第三侧壁123上的第一凸出件14自第三侧壁123的顶端126朝第三侧壁123的底端127延伸,位于第二侧壁122的第一凸出件14和位于第四侧壁124的第一凸出件14都自第一侧壁121朝第三侧壁123延伸。在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上设有第一凸出件14,其中位于第一侧壁121上的第一凸出件14自第一侧壁121的顶端126朝第一侧壁121的底端127延伸,位于第三侧壁123上的第一凸出件14自第二侧壁122朝第四侧壁124延伸。
第一凸出件14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第一凸出件14相互间隔地排列于侧壁12的内侧125,以进一步减少固体材料黏在侧壁12的几率。此时,还需要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的间隔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若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的间隔过大,则可能会导致固体物料卡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之间,而若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的间隔过小,则可能会对料盒10的清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进一步地,还可根据容纳腔13的固体物料的尺寸有针对性地确定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的间隔,以确保第一凸出件14的防止固体物料粘黏在侧壁12上的效果。例如,确定料盒10中尺寸最小的固体物料,并使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的间隔小于尺寸最小的固体物料的尺寸。如此,在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的尺寸较小时,间隙较小的第一凸出件14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体物料与侧壁12的内侧125的接触面积;在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的尺寸较大时,可设置较少数量的第一凸出件14,以一方面减少固体材料粘黏与侧壁12的几率,另一方面减少第一凸出件14的用料,从而减少料盒10的成本。当然,当不同的侧壁12上都设有第一凸出件14时,不同的侧壁12上的第一凸出件14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件14的间隔可不同,使得第一凸出件14可减少不同尺寸的固体物料粘黏在侧壁12的概率。
进一步地,第一凸出件14的横截面包括圆形、半圆形、弧形、三角形或矩形,例如图2中的第一凸出件14的横截面为弧形。当第一凸出件14为多个时,可设置多种横截面的第一凸出件14,以一方面提高料盒10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保证第一凸出件14的工作效果。此外,第一凸出件14的表面需要由采用光滑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在第一凸出件14的表面涂上聚乙烯镀膜,以便于固体物料在第一凸出件14上的滑动。而由于第一侧壁121相对于底壁11倾斜,料盒10总体呈现上大下小的结果,对于自侧壁12的顶端126朝侧壁12的底端127延伸的第一凸出件14,自侧壁12的顶端126朝侧壁12的底端127延伸的过程中,第一凸出件14的半径可逐渐减小,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21与第二侧壁122相接形成第一连接处151,第二侧壁122与第三侧壁123相接形成第二连接处153,第三侧壁123与第四侧壁124相接形成第三连接处155,第四侧壁124与第一侧壁121相接形成第四连接处157。更进一步地,料盒10还可包括第二凸出件16,第二凸出件16设置于第一连接处151、第二连接处153、第三连接处155及第四连接处157中的至少一处,第二凸出件16相对侧壁12的内侧125朝容纳腔13的中心凸出延伸。
侧壁12与底壁11相接形成的连接处15容易成为投料死角,固体物料容易卡在连接处15。因此,料盒10还包括第二凸出件16,第二凸出件16设置于第一连接处151、第二连接处153、第三连接处155及第四连接处157中的至少一处,且相对侧壁12的内侧125朝容纳腔13的中心凸出延伸,可减少固体物料与连接处15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固体物料卡在连接处15的几率,从而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特别地,在投放过程中,容纳腔13的固体物料会更容易粘黏在投放侧相邻的两个连接处15中。因此,料盒10中作为投放侧的侧壁12与相邻的两个侧壁12的连接处15上需要设置第二凸出件16,以防止在投料过程中,固体物料卡在投放侧相邻的连接处15,从而影响料盒10的投料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凸出件16的横截面包括圆形、半圆形、弧形、三角形或矩形,例如图2中第二凸出件16的横截面为弧形。当第二凸出件16为多个时,可设置多种横截面的第二凸出件16,以一方面提高料盒10的防呆性,方便识别以避免放反;另一方面保证第二凸出件16的工作效果。此外,第二凸出件16的表面需要由采用光滑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在第二凸出件16的表面涂上聚乙烯镀膜,以便于固体物料在第二凸出件16上的滑动。而由于第一侧壁121相对于底壁11倾斜,料盒10总体呈现上大下小的结果,对于自侧壁12的顶端126朝侧壁12的底端127延伸的第二凸出件16,自侧壁12的顶端126朝侧壁12的底端127延伸的过程中,第二凸出件16的半径可逐渐减小,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和图2,再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料盒10还可包括第三凸出件17,第三凸出件17设置于底壁11,第三凸出件17相对底壁11的内侧111朝容纳腔13的中心凸出延伸。
固体物料还可能会粘黏于底壁11上,因此料盒10还包括设置于底壁11的第三凸出件17,且第三凸出件17相对底壁11的内侧111朝容纳腔13的中心凸出延伸,第三凸出件17可阵列排布于底壁11,第三凸出件17也可非阵列式地排布于底壁11,在第三凸出件17非阵列式地排布于底壁11的情况下,第三凸出件17可均匀地分布于底壁11,也可不均匀分布于底壁11。无论第三凸出件17是哪种排布形式,容纳腔13的固体物料均可承载在第三凸出件17上,从而可减少固体物料与底壁11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固体物料粘黏于底壁11的几率。
同样地,第三凸出件17的形状也可为多种,例如第三凸出件17可为锥形凸起和弧形凸起。其中,图1和图3中的第三凸出件17为弧形凸起,图4中的第三凸出件17为锥形凸起。为了保证第三凸出件17能减少固体物料与底壁11的接触面积,底壁11上通常设有多个第三凸出件17,多个第三凸出件17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此外,第三凸出件17的表面需要由采用光滑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以便于在料盒10翻转时,固体物料顺利地从底壁11滑动到侧壁12上。
还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料盒10还可包括固定板18,固定板18与底壁11的外侧113连接。
烹饪时往往需要翻转料盒10,来将固体物料投放烹饪设备1000(如图7所示)的锅体300中,而料盒10的翻转次数逐步增加后,便增加了料盒10变形的几率。因此,可使得底壁11的外侧113与固定板18连接,以通过固定板18增加料盒10的强度,减少料盒10变形的几率,从而加强料盒10的稳定性。可以理解,为了保证固定板18的强度,固定板18可由金属等刚性材料制成或由硬质塑料制成。当将底壁11的外侧113与固定板18连接后,料盒10的总体重量有所增加,使得在料盒10移动或翻转时,可减少料盒10的晃动情况,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料盒1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8可开设有安装孔181,安装孔181用于熔铸连接固定板18和底壁11,安装孔181包括多个,固定板18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安装孔181。
为了保证固定板18和底壁11的连接效果,还可在固定板18上开设安装孔181,并通过安装孔181将固定板18和底壁11熔铸在一起,以进一步加强固定板18和底壁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减少料盒10变形的几率。
其中,安装孔181可为多个,为了保证固定板18和底壁11的连接效果,可在固定板18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安装孔181,使得固定板18可从四个角落加强底壁11的稳定性。或者,安装孔181可均匀分布于固定板18上,使得固定板18能够均匀地加强底壁11上每一个部分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减少料盒10变形的几率。
本申请的料盒10通过料盒10的第一侧壁121相对底壁11倾斜,且第一侧壁121与底壁11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来减少投料装置100(图6示)的投料结构50(图6示)翻转料盒10时的翻转角度,使得无须翻转较大角度便可让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121投放至烹饪设备1000(图7所示)的锅体300中,从而提高料盒10的投料效果。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投料装置100包括承载件30、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料盒10及投料结构50。料盒10设于承载件30的顶部31,投料结构50安装于承载件30并能够与料盒10分离或连接,在投料结构50与料盒10连接的情况下,投料结构50用于驱动料盒10翻转。
请结合图1,料盒10可放置于承载件30的顶部31,以便于将固体物料放置进料盒10中,并减少在翻转料盒10时,固体物料接触到其他部件的概率。投料装置100工作时,可控制投料结构50驱动位于承载件30顶部31的料盒10翻转,以使得料盒10的固体物料沿着相对于底壁11倾斜的投放侧,例如第一侧壁121,到达到投料装置100外部,从而提高投料装置100的投料效果。
本申请的投料装置100中,料盒10的侧壁12和底壁11共同围成的容纳腔13可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料盒10的第一侧壁121相对底壁11倾斜,且第一侧壁121与底壁11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在投料装置100的投料结构50翻转料盒10时,可将第一侧壁121作为翻转料盒10时所处高度最低的投放侧,使得在翻转角度较小时,固体物料可以沿着第一侧壁121移动到料盒10外部,以减少投料结构50翻转料盒10时的翻转角度,使得无须翻转较大角度便可让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121投放烹饪设备1000的锅体300中,从而提高投料装置100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投料装置100及锅体300。投料装置100用于将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投放锅体300中。
请结合图1,烹饪设备1000需要固体物料进行烹饪时,会驱动投料装置100工作,然后投料装置100控制投料结构50翻转料盒10,使得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通过相对于底壁11倾斜的投放侧,例如第一侧壁121到达锅体300中,以提高投料装置100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到锅体300中,从而便于烹饪设备1000利用固体物料顺利地完成烹饪。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1000中,料盒10的侧壁12和底壁11共同围成的容纳腔13可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料盒10的第一侧壁121相对底壁11倾斜,且第一侧壁121与底壁11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在投料装置100的投料结构50翻转料盒10时,可将第一侧壁121作为翻转料盒10时所处高度最低的投放侧,使得在翻转角度较小时,固体物料可以沿着第一侧壁121移动到料盒10外部,以减少投料结构50翻转料盒10时的翻转角度,使得无须翻转较大角度便可让料盒10中的固体物料沿着第一侧壁121投放烹饪设备1000的锅体300中,从而提高投料装置100的投料效果,保证固体物料能够完全被投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壁;
侧壁,所述侧壁自所述底壁的周缘延伸以与所述底壁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存储固体物料,所述侧壁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配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位置侧;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底壁倾斜,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接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接形成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接形成第三连接处,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接形成第四连接处;
第二凸出件,所述第二凸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处及所述第四连接处中的至少一处,所述第二凸出件相对所述侧壁的内侧朝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凸出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20°,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
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底壁倾斜,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第二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20°,1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还包括:
第一凸出件,所述第一凸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一凸出件相对所述侧壁的内侧朝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凸出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件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半圆形、弧形、三角形及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还包括:
第三凸出件,所述第三凸出件设置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三凸出件相对所述底壁的内侧朝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凸出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出件包括锥形凸起和弧形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还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壁的外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熔铸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壁,所述安装孔包括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11.一种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
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料盒,所述料盒设于所述承载件的顶部;
投料结构,所述投料结构安装于所述承载件并能够与所述料盒分离或连接,在所述投料结构与所述料盒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投料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料盒翻转。
12.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用于将所述料盒中的固体物料投放所述锅体中。
CN202320702328.2U 2023-03-31 2023-03-31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19782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2328.2U CN219782398U (zh) 2023-03-31 2023-03-31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2328.2U CN219782398U (zh) 2023-03-31 2023-03-31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2398U true CN219782398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2328.2U Active CN219782398U (zh) 2023-03-31 2023-03-31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2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39541S1 (en) Three level nesting/stacking containers
US20160167041A1 (en) Static-defeating apparatus for pipette tips
US20050150808A1 (en) Pipette tip container
CA1181249A (en) Ice cube making apparatus and serving system
CN219782398U (zh) 料盒、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GB2418134A (en) A scoop and a sheath for its storage
CN211268167U (zh) 一种自动喂鱼器
CN201737438U (zh) 一种防螺钉站立的振动盘结构
CN217659452U (zh) 投料盒及炒菜机
CN214801535U (zh) 一种宠物自动投食结构
CN220017904U (zh) 蛋类食材储存盒、冰箱
CN110404094B (zh) 用于消毒柜内的可翻转双层碗篮及其消毒柜
CN214801640U (zh) 一种自动喂鸡器
CN210285024U (zh) 注塑托盘
CN201674859U (zh) 一种自动饲料筒
CN214269228U (zh) 一种具有自动筛选功能的纽扣电池极盖振动盘
CN217453888U (zh) 用于配送机器人的托物结构及配送机器人
CN213548980U (zh) 可控喂食量的宠物重力喂食器
CN218773699U (zh) 一种新型牙签取用装置
CN213975542U (zh) 一种自动垃圾桶及其桶身结构
CN216724322U (zh) 一种食材供应装置、米桶和烹饪器具
CN218560200U (zh) 一种理盖装置
CN218033874U (zh) 台阶式定量出冰机构及制冰机
CN218142840U (zh) 具有料斗的包装瓶
CN216793832U (zh) 一种锂电池盖帽的震动盘导正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