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0200U - 一种理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理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0200U
CN218560200U CN202223162903.9U CN202223162903U CN218560200U CN 218560200 U CN218560200 U CN 218560200U CN 202223162903 U CN202223162903 U CN 202223162903U CN 218560200 U CN218560200 U CN 21856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plate
base
accommodating cavity
cap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29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逸舒
温红瑞
李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29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0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盖装置,所述理盖装置包括:基座、放置板和翻转件;其中,所述放置板具有一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放置板相背,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可通过所述翻转件翻转。所述理盖装置实现了对圆形塑盖的整理和限位的作用,避免塑盖发生移位。在下料过程中,所述放置板同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理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盖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形塑盖整理装置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基座中还包括一个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待整理的圆形塑盖的形状一致。进一步地,该圆形塑盖整理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表面的四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均为圆柱形的杆子,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圆形凹槽间隔设置,且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的外侧。在传统的圆形塑盖整理装置的中,四根导向杆合围形成的形状与待整理的圆形塑盖的形状并不完全相同,且合围形成的形状需要大于待整理的圆形塑盖,因此在传统的圆形塑盖整理装置中,导向杆仅能实现导向的作用,而不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整理的圆形塑盖的数量增多时,容易发生圆形塑盖偏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记载的圆形塑盖容易偏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理盖装置,所述理盖装置中包括基座、放置板和翻转件,能够实现理盖、限位和导向功能,从而提升生产速度和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理盖装置,所述理盖装置包括:
基座、放置板和翻转件;
其中,所述放置板具有一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放置板相背,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
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可通过所述翻转件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放置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放置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所在圆柱体的直径为D,D与所述待整理的圆形塑盖的直径d满足以下关系:D-d≥0。
进一步地,D/d≤1.1。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件为翻转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理盖装置中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件为弹性夹爪。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滑层或弹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理盖装置,所述理盖装置包括:基座、放置板和翻转件;其中,所述放置板具有一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放置板相背,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可通过所述翻转件翻转。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容纳腔的曲面半径与所述圆形塑盖外径的对应关系,使得上料时每个圆形塑盖都紧贴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实现了对圆形塑盖的整理和限位的作用,避免圆形塑盖发生移位。在翻转所述放置板至第二状态时实现下料,在下料过程中,所述放置板同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理盖装置能够有效提升生产速度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理盖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理盖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形塑盖堆叠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座1、放置板2、翻转件3、圆形塑盖4、夹紧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理盖装置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理盖装置,所述理盖装置包括:
基座1、放置板2和翻转件3;
其中,所述放置板2具有一沿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放置板2相背,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3的一端连接,所述翻转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2可通过所述翻转件3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放置板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平行;所述放置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理盖装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件:基座1、放置板2和翻转件3。其中,所述基座1一般可以包括一个支撑柱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基座1可以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放置板2具有一沿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放置板2相背,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
所述理盖装置中三个部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如下所示:所述基座1设置在最下方,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所述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和所述基座1之间通过所述翻转件3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放置板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3的一端连接,所述翻转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所述翻转件3实现了所述放置板2可翻转,所述放置板2通过翻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切换,所述放置板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平行;所述放置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垂直。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理盖装置进行圆形塑盖4整理时,先将所述放置板2切换至第一状态,此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平行,由于所述基座1一般都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因此所述放置板2处于水平状态。通过所述放置板2中的第一开口向所述容纳腔中持续放入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直至放完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或达到所述容纳腔的最大承载量。由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能够使得所述圆形塑盖4的边缘贴合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通过容纳腔的曲面形态对所述圆形塑盖4进行限位,保证所述圆形塑盖4不移位。在理盖的过程中,可配合手动摇晃所述放置板2等操作对圆形塑盖4进行整理。在实现对圆形塑盖4的限位之后,通过翻转件3将所述放置板2翻转,所述放置板2切换到第二状态,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垂直,即所述放置板2竖直设置。此时,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圆形塑盖4受重力作用,自然形成一个摞一个的良好堆叠效果。所述放置板2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所述放置板2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所述圆形塑盖4堆叠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放置板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在翻转所述放置板2至第二状态时,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对圆形塑盖4进行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所在圆柱体的直径为D,D与所述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的直径d满足以下关系:D-d≥0。
进一步地,D/d≤1.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所述放置板2的容纳腔对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的限位作用,所述容纳腔的曲面所在圆柱体的直径为D与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的直径d满足以下关系:D-d≥0且D/d≤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容纳腔的曲面半径与所述圆形塑盖4外径的对应关系,能够使得每个圆形塑盖4都紧贴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实现了对圆形塑盖4的整理和限位的作用。在翻转所述放置板2至第二状态时,通过所述放置板2的第二开口实现下料,在下料过程中,所述放置板2同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件3为翻转铰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理盖装置中还包括:夹紧件5;所述夹紧件5设置在所述放置板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5为弹性夹爪。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理盖装置中还包括夹紧件5,所述夹紧件5设置在所述放置板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当所述放置板2由第一状态翻转到第二状态时,所述夹紧件5对所述放置板2实现紧固,起到防止圆形塑盖4散落的作用。待所述放置板2稳定地处于第二状态时,松开所述夹紧件5,此时圆形塑盖4可自行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滑层或弹性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2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理盖装置进行塑盖整理的步骤如下所示:
(1)上料:将理盖装置中的放置板2切换至第一状态,此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平行,所述放置板2处于水平状态。通过所述放置板2中的第一开口向所述容纳腔中持续放入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直至放完待整理的圆形塑盖4或达到所述容纳腔的最大承载量。由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且设置了容纳腔的曲面半径与所述圆形塑盖4外径的对应关系,能够使得所述圆形塑盖4的边缘紧贴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通过容纳腔的曲面形态对所述圆形塑盖4进行限位,保证所述圆形塑盖4不移位。在理盖的过程中,可配合手动摇晃所述放置板2等操作对圆形塑盖4进行整理;
(2)下料:在实现对圆形塑盖4的限位之后,通过翻转铰链将所述放置板2翻转,所述放置板2切换到第二状态,此时所述放置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保持垂直,即所述放置板2竖直设置。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圆形塑盖4受重力作用,自然形成一个摞一个的良好堆叠效果。在翻转的过程中,通过弹性夹爪紧固所述放置板2的下端,起到防止圆形塑盖4散落的作用;待所述放置板2稳定地处于第二状态时,松开弹性夹爪,此时圆形塑盖4可自行下料。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盖装置包括:
基座、放置板和翻转件;
其中,所述放置板具有一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放置板相背,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为曲面,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圆形塑盖;
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可通过所述翻转件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放置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放置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所在圆柱体的直径为D,D与所述待整理的圆形塑盖的直径d满足以下关系:D-d≥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D/d≤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为翻转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盖装置中还包括:
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为弹性夹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滑层或弹性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CN202223162903.9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理盖装置 Active CN21856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2903.9U CN218560200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理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2903.9U CN218560200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理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0200U true CN21856020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2903.9U Active CN218560200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理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0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35585B1 (en) Kitting parts carousel system
CN218560200U (zh) 一种理盖装置
CN207876101U (zh) 一种塑料盘盒的堆叠落料机构
CN113306077A (zh) 用于注塑机模内注塑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注塑机系统
CN203232918U (zh) 一种电池托盘
CN216829488U (zh) 罐盖上料装置
CN210126742U (zh) 一种多功能可旋转的盛放培养瓶装置
CN211495933U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219989928U (zh) 一种应用于半导体电镀处理线中上下可控的料盒机构
CN213034207U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工具磨床
CN217970475U (zh) 一种用于镜片的暂存架
CN211916788U (zh) 一种改进的离合器壳体放置支架
CN211806051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料盒
CN218513645U (zh) 一种电池极柱料盘
CN210100528U (zh) 一种蓄电池大盖端子专用码盘
CN217946060U (zh) 一种抗震可层叠电池片周转收纳箱
CN220409455U (zh) 一种易于叠放的排胚板
CN217533622U (zh) 一种便于存放防滑落的培养皿消毒盒
CN219618341U (zh) 一种电极片注塑用分配机
CN210285024U (zh) 注塑托盘
CN214190515U (zh) 一种塑料周转箱
CN215707236U (zh) 一种用于溴酸盐包装的加料装置
CN211260325U (zh) 一种存放稳定且易吊装的高强度模具钢
CN211686012U (zh) 一种5g新型注塑箱
CN211892066U (zh) 护套上料塑针组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