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8805U -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8805U
CN219778805U CN202320606779.6U CN202320606779U CN219778805U CN 219778805 U CN219778805 U CN 219778805U CN 202320606779 U CN202320606779 U CN 202320606779U CN 219778805 U CN219778805 U CN 219778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ircuit breaker
rotating shaft
clamping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67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国强
黄甫
胡波
陈学远
何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67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8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8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8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该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包括转轴、触头转动轴、夹板、隔板和两个动触头,夹板包括折弯部和两个夹臂,两个夹臂分别位于折弯部的两侧,触头转动轴依次穿过两个夹臂与转轴转动连接,隔板位于两个夹臂之间,且隔板一端与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夹板的折弯部配合,隔板能够与两个夹臂围设形成两个限位空间,每个限位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与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动触头,在双动触头的两侧使用夹板的两个夹臂限位固定,双动触头的中间增加一个隔板,防止双动触头之间的间隙出现偏移,避免了双动触头在多次分闸、合闸过程后偏移,提高断路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动触头是执行断路器实现供电线路开断的关键,现有的断路器的结构对动触头两侧使用弹簧限位,断路器在多次分闸、合闸操作后存在双触头偏位,导致动银点和静银点接触面变小,从而导致断路器内阻变大,功耗变大,断路器长时间通电会出现温升偏高,存在烧损隐患,影响产品正常使用。
因此,亟需会中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能够防止双动触头在多次分合闸后产生偏移,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包括转轴、触头转动轴、夹板、隔板和两个动触头,所述夹板包括折弯部和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分别位于所述折弯部的两侧,所述触头转动轴依次穿过两个所述夹臂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两个所述夹臂之间,且所述隔板一端与所述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板的折弯部配合,所述隔板被配置为与两个夹臂围设形成两个限位空间,每个所述限位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动触头。
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折弯部贴合。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断路器基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臂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隔板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三装配孔同轴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件和垫圈,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触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设一个所述垫圈,所述垫圈限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垫圈在所述触头转动轴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触头转动轴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限位件为卡簧,所述卡簧卡设于所述卡接部。
可选地,所述折弯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所述折弯部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夹臂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相互靠近,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相互远离。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触头弹性组件,所述触头弹性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动触头提供弹性支撑。
可选地,所述触头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支撑件、第一挡轴和第二挡轴,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挡轴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转轴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挡轴依次穿过两个所述动触头且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断路器,能够防止双动触头在多次分合闸后产生偏移,保证了动触头上的银点与静触头上的银点位置对应,提高接触面积,降低了断路器自身的内阻和功耗。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断路器,包括上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包括转轴、触头转动轴、夹板、隔板和两个动触头,夹板包括折弯部和两个夹臂,两个夹臂分别位于折弯部的两侧,触头转动轴依次穿过两个夹臂与转轴转动连接,隔板位于两个夹臂之间,且隔板一端与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夹板的折弯部贴合,隔板能够与两个夹臂围设形成两个限位空间,每个限位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与触头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动触头,在双动触头的两侧使用夹板的两个夹臂限位固定,双动触头的中间增加一个隔板,防止双动触头之间的间隙出现偏移,避免了双动触头在多次分闸、合闸过程后偏移,提高断路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通过应用上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限制了双动触头多次分合闸后偏移,保证了动触头上的银点与静触头上的银点位置对应,提高接触面积,降低了断路器自身的内阻和功耗,避免了断路器长时间通电会出现温升偏高而烧损隐患,保证了供电线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动触头与触头转动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板与隔板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
100、转轴;110、凹槽;200、触头转动轴;210、卡接部;300、夹板;310、折弯部;311、第一固定孔;320、夹臂;321、第一装配孔;330、连接板;400、隔板;410、连接部;411、第二装配孔;420、固定部;421、第二固定孔;500、动触头;600、限位件;700、垫圈;800、触头弹性组件;810、弹性件;820、支撑件;830、第一挡轴;840、第二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应用于断路器上,能够防止断路器的双动触头500在多次分合闸后偏移,保证断路器分闸、合闸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包括转轴100、触头转动轴200、夹板300、隔板400和两个动触头500,夹板300包括折弯部310和两个夹臂320,两个夹臂320分别位于折弯部310的两侧,触头转动轴200依次穿过两个夹臂320与转轴100转动连接,隔板400位于两个夹臂320之间,且隔板400一端与触头转动轴20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夹板300的折弯部310配合,隔板400能够与两个夹臂320围设形成两个限位空间,每个限位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与触头转动轴200转动连接的动触头500,在双动触头500的两侧使用夹板300的两个夹臂320限位固定,双动触头500的中间增加一个隔板400,能够对双动触头500进行限位,防止双动触头500之间的间隙出现偏移,避免了双动触头500在多次分闸、合闸过程后偏移,提高断路器的可靠性。
可选地,隔板400包括连接部410和固定部420,连接部410与触头转动轴200转动连接,固定部420与折弯部310贴合,便于将隔板400和夹板300组合后的装配体一同固定在断路器的基座上,同时能够使隔板400与夹板300组合后占用的空间最小,提高断路器内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折弯部3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311,固定部420上对应第一固定孔3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21,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311和第二固定孔421与断路器基座连接,从而将夹板300和隔板400组合后的装配体固定在基座上。本实施中在折弯部31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孔311,对应的在隔板400的固定部420上也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孔421,第一固定孔311与第二固定孔421对应,从而能够使板和隔板400组合后的装配体与基座连接更加稳定。
可选地,如图2-图3所示,夹臂320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321,隔板400的连接部410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411,动触头500上设置有第三装配孔,第一装配孔321、第二装配孔411和第三装配孔同轴心设置,以保证触头转动轴200同步穿设夹板300、两个动触头500和隔板400这四个零件。
可选地,如图4所示,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件600和垫圈700,转轴100上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110,触头转动轴200的两端分别套设一个垫圈700,垫圈700限位于圆形凹槽110内,限位件600能够为限制垫圈700在触头转动轴200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防止垫圈700从圆形凹槽110脱出,从而将触头转动轴200固定在转轴100上。
优选地,如图4所示,触头转动轴200上设置有卡接部210,限位件600为卡簧,卡簧卡设于卡接部210,卡接部210可以是设置在触头转动轴200上的环状凸起,也可以是开设在触头转动轴200上的凹槽,或者是任何能够限制限位件600在触头转动轴200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结构。该限位结构简单,限位效果好,能够保证触头转动轴200稳固的固定在转轴100的安装腔内。
可选地,折弯部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330,折弯部310通过两个连接板330与两个夹臂320连接,两个连接板330靠近转轴100的一端相互靠近,远离转轴100的一端相互远离,从而使夹板300远离动触头500的一侧为敞口结构,便于动触头500转动。
可选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触头弹性组件800,触头弹性组件800能够对动触头500提供弹性支撑,便于动触头500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分合闸动作。
进一步地,触头弹性组件800包括弹性件810、支撑件820、第一挡轴830和第二挡轴840,支撑件820通过第一挡轴830与转轴100转动连接,弹性件810一端与转轴100抵接,另一端与支撑件820的一侧抵接,第二挡轴840依次穿过两个紧邻的动触头500且与支撑件820的另一侧抵接,从而对位于同一安装腔内的两个动触头500进行弹性支撑。
具体地,支撑件820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爪,每个支撑爪均通过一个弹性件810与转轴100连接,第二挡轴840位于支撑件820背离弹性件810的一侧,第二挡轴840依次穿过两个动触头500,且第二挡轴84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支撑爪抵接。
可选地,本实施中的弹性件810为弹簧,弹簧的成本低,弹性好,能够给动触头500提供足够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通过应用上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限制了双动触头500多次分合闸后偏移,保证了动触头500上的银点与静触头上的银点位置对应,提高接触面积,降低了断路器自身的内阻和功耗,避免了断路器长时间通电会出现温升偏高而烧损隐患,保证了供电线路正常使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00)、触头转动轴(200)、夹板(300)、隔板(400)和两个动触头(500),所述夹板(300)包括折弯部(310)和两个夹臂(320),两个所述夹臂(320)分别位于所述折弯部(310)的两侧,所述触头转动轴(200)依次穿过两个所述夹臂(320)并与所述转轴(100)转动连接,所述隔板(400)位于所述两个所述夹臂(320)之间,且所述隔板(400)一端与所述触头转动轴(20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板(300)的折弯部(310)配合,所述隔板(400)被配置为与两个夹臂(320)围设形成两个限位空间,每个所述限位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触头转动轴(200)转动连接的动触头(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00)包括连接部(410)和固定部(420),所述连接部(410)与所述触头转动轴(20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420)与所述折弯部(310)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折弯部(3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311),所述固定部(420)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3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21),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3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21)与断路器基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320)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321),所述隔板(400)的所述连接部(410)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411),所述动触头(500)上设置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321)、所述第二装配孔(411)和所述第三装配孔同轴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件(600)和垫圈(700),所述转轴(100)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110),所述触头转动轴(200)的两端分别套设一个所述垫圈(700),所述垫圈(700)限位于所述圆形凹槽(110)内,所述限位件(600)被配置为限制所述垫圈(700)在所述触头转动轴(200)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转动轴(200)上设置有卡接部(210),所述限位件(600)为卡簧,所述卡簧卡设于所述卡接部(2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330),所述折弯部(310)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330)与两个所述夹臂(320)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330)靠近所述转轴(100)的一端相互靠近,远离所述转轴(100)的一端相互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还包括触头弹性组件(800),所述触头弹性组件(800)被配置为对所述动触头(500)提供弹性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弹性组件(800)包括弹性件(810)、支撑件(820)、第一挡轴(830)和第二挡轴(840),所述支撑件(820)通过所述第一挡轴(830)与所述转轴(100)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810)一端与所述转轴(100)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820)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挡轴(840)依次穿过两个所述动触头(500)且与所述支撑件(820)的另一侧抵接。
10.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
CN202320606779.6U 2023-03-24 2023-03-24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219778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6779.6U CN219778805U (zh) 2023-03-24 2023-03-24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6779.6U CN219778805U (zh) 2023-03-24 2023-03-24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8805U true CN219778805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6779.6U Active CN219778805U (zh) 2023-03-24 2023-03-24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8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50001656A (ko) 벽 부착용 전압제어스위치
US7858890B2 (en) Waterproof rotary switch
CN103681074A (zh) 开关及其旋转角度放大装置
CN219778805U (zh) 断路器连板限位结构及断路器
CN111696815A (zh) 触头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TW324090B (en) Multi-pole switch assembly
CN203055755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1088097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主回路单极装置
CN202905631U (zh) 一种易于装配的小型断路器
CN108987138B (zh) 电触头系统
AU2010357525B2 (en) Movable contact mechanism for circuit breaker
CN211578625U (zh) 一种转轴式的按键组件
CN212113539U (zh) 一种手动三电源互锁切换供电开关
CN210296138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212277073U (zh) 触头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220065454U (zh) 旋转式隔离开关
AU2015346235B2 (en) Single throw battery switch with improved contact dome
CN217507122U (zh) 单断点插入式电气开关
CN210091928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触系统
CN210984600U (zh) 一种储能合闸操作机构
CN218456031U (zh) 一种通用型静触头
CN220774261U (zh) 一种漏电试验装置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7847768U (zh) 按钮开关
CN214624931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