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5781U -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5781U
CN219775781U CN202320849821.7U CN202320849821U CN219775781U CN 219775781 U CN219775781 U CN 219775781U CN 202320849821 U CN202320849821 U CN 202320849821U CN 219775781 U CN219775781 U CN 219775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mney
heating
annular frame
icing devi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98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雷
朱海峰
段赟
杨跃军
杨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umqi Branch Huadian Xinjia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rumqi Branch Huadian Xinjia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umqi Branch Huadian Xinjia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Urumqi Branch Huadian Xinjia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98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5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5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5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包含一与烟囱顶端开口尺寸对应的环形架,该环形架上设有固定件和加热腔,固定件设置于环形架的底部,该固定件可固定于烟囱顶端的侧壁上并使得加热腔覆盖整个烟囱顶部易结冰区域,加热腔设置于环形架的上端,该加热腔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该电加热机构至少包含发热单元和温控器,发热单元可确保烟囱顶部易结冰区域保持一定温度,温控器可根据需要调节发热单元的温度,该装置上的加热腔覆盖整个烟囱顶部易结冰区域,利用该加热腔可确保烟囱顶部易结冰区域处于一定温度,杜绝烟囱顶部结冰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杜绝了坠冰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登高作业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安全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背景技术
乌鲁木齐分公司有两台330MW火电机组,采用湿式脱硫系统。2017年环保设施实施超净改造后,脱硫塔升高11.8米,增加两台浆液循环泵,增加两层喷淋层,优化改造三层高效钨极式除雾器,脱硫效率满足35毫克/立方超净排放要求。
为满足超净排放要求,运行过程中因浆液喷淋流量增大,烟气中水份增加,冬季严寒天气,烟囱顶部结冰现象加剧。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冬季均发生烟囱坠冰将下部烟道、楼梯及管道砸坏的事件,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并对烟囱周围巡检和作业人员的产生严重安全隐患。
烟囱标高180米,采用定期人工除冰的方式,效率低且人员长时间登高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基于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旨在解决烟囱顶部结冰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该装置上的加热腔4覆盖整个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利用该加热腔4可确保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处于一定温度,杜绝烟囱1顶部结冰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杜绝了坠冰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登高作业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包含一与烟囱(1)顶端开口尺寸对应的环形架(2),该环形架(2)上设有固定件和加热腔(4),所述固定件设置于环形架(2)的底部,该固定件可固定于所述烟囱(1)顶端的侧壁上并使得加热腔(4)覆盖整个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所述加热腔(4)设置于环形架(2)的上端,该加热腔(4)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该电加热机构至少包含发热单元(5)和温控器,所述发热单元(5)可确保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保持一定温度,所述温控器可根据需要调节发热单元(5)的温度。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腔(4)的开口上设有保护隔板(8),该保护隔板(8)与加热腔(4)侧壁构成了一密封腔,所述发热单元(5)设置于该密封腔内。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为截面呈凹状的卡槽(3),该卡槽(3)的开口宽度较烟囱(1)顶端侧壁厚度大于0.2-0.5cm,该卡槽(3)可套设于烟囱(1)顶端侧壁并通过螺栓(6)对两者固定。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发热单元(5)包含多个电热膜,该多个电热膜首尾对接形成一环形结构,所述电热膜通过压板(7)固设于加热腔(4)内。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热膜的规格为:2500mm*500mm,单片电热膜的功率为2KW。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温控器包含多组,每组温控器可控制能多个电热膜,该温控器可控制电热膜温度在30℃-150℃之间。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腔(4)的底部开设便于积水排出和透气的漏孔。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温控器通过线缆与位于烟囱(1)底部的配电箱连接,所述线缆的型号为:YJV-1kV3*10+1*6,长度为500-51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该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包含由固定件和加热腔4构成的环形架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烟囱1顶部后可使得加热腔4覆盖整个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在实际使用时,利用加热腔4内部的发热单元5可确保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处于一定温度,如此一方面杜绝了烟囱1排放烟气在烟囱1顶部结冰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杜绝冬季积雪的堆积,即使短时间堆积的冰雪也会在发热单元5作用下进行融化和蒸发;可见,本申请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利用本申请该装置可杜绝烟囱1顶部结冰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杜绝了坠冰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登高作业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囱口设有防结冰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结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单元在加热腔内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烟囱1,环形架2,卡槽3,加热腔4,发热单元5,螺栓6,压板7,保护隔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用作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及其应用。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含一与烟囱1顶端开口尺寸对应的环形架2,该环形架2上设有固定件和加热腔4,固定件设置于环形架2的底部,该固定件可固定于烟囱1顶端的侧壁上并使得加热腔4覆盖整个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为连接板或卡槽3,在为连接板是,该连接板通过螺栓6固定在烟囱1顶端侧壁上,本实施例优选该固定件为截面呈凹状的卡槽3,该卡槽3的开口宽度较烟囱1顶端侧壁厚度大于0.2-0.5cm,最优可为0.2cm,该卡槽3可套设于烟囱1顶端侧壁并通过螺栓6对两者固定,如图4所示;加热腔4设置于环形架2的上端,该加热腔4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优选,该加热机构的厚度与所述加热腔4高度平齐,必要时,在加热腔4的底部开设便于积水排出的漏孔,该电加热机构至少包含发热单元5和温控器,发热单元5与温控器通过电缆连接,发热单元5可确保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保持一定温度,并在必要时对堆积在其上的冰雪进行融化和蒸发,杜绝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出现积雪或结冰等现象,温控器用于根据需要调节发热单元5的温度,本实施例中,该温控器通过线缆与位于烟囱1底部的一个容量150A的配电箱连接,线缆的型号为:YJV-1kV3*10+1*6,长度为500-510m。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发热单元5优选为包含多个高功效的电热膜,该多个电热膜首尾对接形成一环形结构,各电热膜通过压板7固设于加热腔4内,本实施例利用电热膜热得快及散热快的优势满足了本实施例进行防结冰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发热单元5还可为电热丝或电热板等。
本实施例中,优选电热膜的规格为:2500mm*500mm,单片电热膜的功率为2KW。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单元5在加热腔4内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电热膜优选为12个,该12个电热膜的对接处通过压板7进行固定,该压板7通过螺栓6固定在加热腔4内壁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温控器包含多组,优选为4组,每组温控器控制3片电热膜,本实施例该温控器可控制电热膜的温度在30℃-150℃之间,本实施例优选可控制电热膜的温度恒定为60℃。
本实施例使用原理包含:在冬季时,开启电热膜并通过温控器调节电热膜温度保持在60℃左右,使用时,由于电热膜的作用使得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长期保持60℃的恒定温度,因此烟囱1口排出的烟气将不会因为低温出现凝结现象,飘雪将会被融化不会在该易结冰区域出现堆积现象,可见,本实施例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利用本实施例该装置可杜绝烟囱1顶部结冰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杜绝了坠冰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登高作业的劳动强度。
通过系列改造,烟囱1顶部的积冰得到有效控制,电热膜温度始终恒定在60℃左右,积冰得到及时消融和蒸发,未形成大面积积冰现象,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保证高效加热效果的同时,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及紫外线对电热膜的氧化和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其长周期高效稳定运行,本实施例优选在加热腔4的开口上设有保护隔板8,该保护隔板8与加热腔4侧壁构成了一密封腔,发热单元5设置于该密封腔内。
本实施例中,加装的保护隔板8为不锈钢材质,且其厚度优选为0.5mm,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调整所需厚度。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保护隔板8的宽度等于加热腔4的开口宽度,该保护隔板8通过螺栓6固定在加热腔4的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底部”、“上”、“下”、“外侧”“内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机构必须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至少”的含义包含一个、两个和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外,术语“固定”、“连接”、“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还可相对转动连接,或,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直接连接,还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做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与烟囱(1)顶端开口尺寸对应的环形架(2),该环形架(2)上设有固定件和加热腔(4),所述固定件设置于环形架(2)的底部,该固定件可固定于所述烟囱(1)顶端的侧壁上并使得加热腔(4)覆盖整个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所述加热腔(4)设置于环形架(2)的上端,该加热腔(4)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该电加热机构至少包含发热单元(5)和温控器,所述发热单元(5)可确保烟囱(1)顶部易结冰区域保持一定温度,所述温控器可根据需要调节发热单元(5)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4)的开口上设有保护隔板(8),该保护隔板(8)与加热腔(4)侧壁构成了一密封腔,所述发热单元(5)设置于该密封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截面呈凹状的卡槽(3),该卡槽(3)的开口宽度较烟囱(1)顶端侧壁厚度大于0.2-0.5cm,该卡槽(3)可套设于烟囱(1)顶端侧壁并通过螺栓(6)对两者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5)包含多个电热膜,该多个电热膜首尾对接形成一环形结构,所述电热膜通过压板(7)固设于加热腔(4)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的规格为:2500mm*500mm,单片电热膜的功率为2KW。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含多组,每组温控器可控制能多个电热膜,该温控器可控制电热膜温度在30℃-15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4)的底部开设便于积水排出和透气的漏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通过线缆与位于烟囱(1)底部的配电箱连接,所述线缆的型号为:YJV-1kV 3*10+1*6,长度为500-510m。
CN202320849821.7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Active CN219775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9821.7U CN219775781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9821.7U CN219775781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5781U true CN219775781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8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9821.7U Active CN219775781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5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5485B (zh) 一种斜拉桥钢绞线拉索除冰防冰系统及方法
CN110966477A (zh) 一种寒冷地区新能源地下排水管道保温加热系统
CN219775781U (zh) 一种烟囱口防结冰装置
CN111520280B (zh) 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的破冰集风机构
CN210212406U (zh) 一种转辙机外锁闭机构多管直喷装置
CN209212265U (zh) 一种寒区铁路隧道复合加热保温层装置
CN215256319U (zh) 一种智能温控机电送风一体化隧道防冰系统
CN207944410U (zh) 一种铁路隧道风能自动除冰装置
CN217000534U (zh)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正压建筑的屋顶除雪装置
CN213234045U (zh) 节能型融雪装置
CN202303941U (zh) 一种矿井井口热风加热装置
CN202406667U (zh) 一种连栋温室局部加热装置
CN102523994B (zh) 一种连栋温室局部加热方法和装置
CN100356127C (zh) 快速喷雾结冰防寒法
CN202706358U (zh) 一种钢结构彩钢厂房屋顶防结冰柱的装置
CN211082156U (zh) 一种风电机舱罩总成
CN214470185U (zh) 一种煤化工循环水冷却塔防结冰装置
CN217685933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管路防冻装置
CN219710797U (zh) 一种适用于屋面天沟虹吸排水系统的除冰模块
CN220600475U (zh) 一种风阀传动结构
CN214739363U (zh) 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
CN220206428U (zh) 机械通风冷却塔融冰装置
CN109112927A (zh)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防冰冻系统
CN219956193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
JP3162852U (ja) 自己温度制御型ヒータ線による屋根雪落雪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