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3580U -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3580U
CN219763580U CN202320902805.XU CN202320902805U CN219763580U CN 219763580 U CN219763580 U CN 219763580U CN 202320902805 U CN202320902805 U CN 202320902805U CN 219763580 U CN219763580 U CN 219763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tition
positioning
block
occlusion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28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028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3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3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3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包括牙列隐形矫治器以及调位咬合块,牙列隐形矫治器呈与牙列适配的弓形状、可覆盖佩戴于一侧牙列上;牙列隐形矫治器包括一体成形的前牙段矫治部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后牙段矫治部上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调位咬合块固定设置于相应的咬合块安装部,并且调位咬合块靠近牙列隐形矫治器所佩戴的牙列的一侧与相应的牙列部分适配固定,咬合块另一侧与对侧牙列部分适配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和咬合块安装部适配的调位咬合块来替代在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的方案,操作和矫治过程更加简单,能够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

Description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隐形、舒适、美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医患的青睐。颌位重建是复杂口腔正畸病例治疗过程中相对困难但又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治疗方式。在颌骨调位的同时排齐牙齿,可以节省大量的临床治疗时间。
颌骨调位过程中,矫治器戴入口内后,负责颌骨调位的咬合区域因为是空泡而经常被咬合变形甚至咬裂,影响整体矫正效果,耗费临床操作时间。为避免变形和咬裂,现有技术中的做法大多为在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但是这种设计在填充后的材料与对应的牙列之间没有稳定的咬合接触,难以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甚至还会因为咬合不稳定而诱发颞颌关节紊乱。
因此现有技术中在颌骨调位治疗过程中,在矫治器的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导致治疗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颌骨调位治疗过程中,在矫治器的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后导致治疗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包括牙列隐形矫治器,牙列隐形矫治器呈与牙列适配的弓形状、可覆盖佩戴于一侧牙列上;牙列隐形矫治器包括一体成形的前牙段矫治部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两个后牙段矫治部分别位于前牙段矫治部两侧,并且后牙段矫治部上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以及调位咬合块,调位咬合块固定设置于相应的咬合块安装部,并且调位咬合块靠近牙列隐形矫治器所佩戴的牙列的一侧与相应的牙列部分适配固定,调位咬合块的另一侧与对侧的牙列部分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和咬合块安装部适配的调位咬合块来替代在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的方案,操作和矫治过程更加简单,矫治过程中只安装调位咬合块即可解决在空泡内填充材料时步骤繁琐并且复诊次数多的问题,调位咬合块填充于空泡内,能够避免空泡变形或者被咬裂。
并且,设置调位咬合块以后,上牙列和下牙列的后牙段在咬合过程中,调位咬合块能够给相应的牙列提供稳定的咬合接触面,能够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并且还能够避免因为咬合不稳定而诱发颞颌关节紊乱的问题。避免了在矫治时填入填充材料时需要反复复诊,操作麻烦的问题,能够减少复诊次数,提高患者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呈沿所佩戴的牙列适配的长条形。
沿着牙列的咬合方向,调位咬合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组织面和咬合面,组织面与牙列隐形矫治器所佩戴的牙列适配固定,咬合面与相对的另一侧牙列咬合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位咬合块的组织面与牙列隐形矫治器所佩戴的牙列适配固定,使得调位咬合块固定于相应的牙列上,连接稳定可靠,咬合面则和另一侧牙列咬合适配,提供一个稳定且适配的矫正咬合面,保证形成稳定理想的咬合接触,使得颞颌关节系统和咀嚼肌系统可以得到良好重建,达到稳定的重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咬合块安装部包括咬合块容纳腔,咬合块容纳腔突出于牙列隐形矫治器,并在突出部位形成有朝向所佩戴的牙列一侧开口的空腔。调位咬合块可分离地嵌套于空腔内,调位咬合块的周侧与空腔的内周积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形矫治装置在使用时,将调位咬合块嵌套地设置在咬合块容纳腔内即可,调位咬合块的周侧与空腔的内周积相适配。使得牙列隐形矫治器上的咬合块安装部得以加强,避免在实际运用中被咬合变形或者咬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的咬合面上设置有多个咬合凹槽,咬合凹槽与相对的另一侧的牙列的咬合面尖窝相适配。咬合块容纳腔远离牙列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咬合凹槽适配的矫治槽部,矫治槽部朝向牙列隐形矫治器的内侧凹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位咬合块的咬合面上设置有多个咬合凹槽,是为了进一步提供稳定、理想的咬合接触,使得颞颌关节系统和咀嚼肌系统可以得到良好重建,达到稳定的重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嵌套于空腔内、并与咬合块安装部固定在一起。
采用这种设置方式,调位咬合块直接嵌套于空腔内,并和咬合块安装部固定在一起,患者可以直接佩戴使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咬合块安装部包括咬合块镶嵌部,咬合块镶嵌部与牙列隐形矫治器一体成形。
咬合块镶嵌部具有与调位咬合块适配的开口,开口沿咬合方向朝向另一侧牙列开口,调位咬合块可拆卸地嵌设于咬合块镶嵌部内。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在牙列隐形矫治器上设置咬合块镶嵌部,并在咬合块镶嵌部上设置开口,调位咬合块可拆卸地嵌设于咬合块镶嵌部内,调位咬合块的安装和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还能够避免出现空泡被咬破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沿牙列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在1~5个牙齿长度范围内。调位咬合块沿牙列的咬合方向的高度尺寸等于矫治调位后上牙列和下牙列之间垂直向的距离尺寸。
调位咬合块的宽度尺寸小于或等于相应牙列的牙齿颊舌向的宽度尺寸,沿着调位咬合块的宽度方向,调位咬合块更靠近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的内侧,并且,调位咬合块的周侧和牙列相接的外壁面呈光滑的平面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位咬合块的高度尺寸等于上牙列和下牙列矫治调位后的距离尺寸,保证上牙列和下牙列能够稳定咬合,使得颞颌关节系统和咀嚼肌系统可以得到良好重建,达到理想并且稳定的重建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牙列隐形矫治器的其中一个后牙段矫治部上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
或者牙列隐形矫治器的两个后牙段矫治部上均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牙列隐形矫治器包括上牙列隐形矫治器和/或下牙列隐形矫治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患选择设置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咬合块安装部,适配性和可选择性更好,牙列隐形矫治器包括上牙列隐形矫治器和/或下牙列隐形矫治器,应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牙列隐形矫治器的材料包括透明柔性材料。调位咬合块的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有机材料、树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柔性材料制成的牙列隐形矫治器具有透明隐形的效果,并且佩戴时的异物感较小,患者的治疗体验感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包括牙列隐形矫治器以及设置在后牙段矫治部上的咬合块安装部,还包括与咬合块安装部适配的调位咬合块,治疗使用时,调位咬合块适配固定于咬合块安装部,通过调位咬合块来替代在空泡内填入的填充材料,能够避免传统的治疗过程中步骤繁琐以及复诊次数多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空泡变形或者被咬裂的风险。并且设置调位咬合块能够给相应的牙列提供稳定的咬合接触面,能够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并且还能够避免因为咬合不稳定而诱发颞颌关节紊乱的问题。该隐形矫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简单方便、矫正效果好以及患者治疗体验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的牙列隐形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的调位咬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的调位咬合块设于牙列隐形矫治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佩戴于牙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佩戴于牙列时在咬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得到的调位咬合块设于牙列隐形矫治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得到的隐形矫治装置佩戴于牙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得到的隐形矫治装置佩戴于牙列时在咬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牙列隐形矫治器;
110、前牙段矫治部;120、后牙段矫治部;
130、咬合块安装部;
131、咬合块容纳腔;132、矫治槽部;
200、调位咬合块;
210、组织面;220、咬合面;230、咬合凹槽;
300、牙列;
A、牙列的长度方向;B、牙列的咬合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详细撰写和解释本实施例之前,先对现有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颌骨调位过程中,矫治器戴入口内后,负责颌骨调位的部分咬合区域有时需要设置为空泡,空泡容易被咬合变形甚至咬裂,因此为了避免空泡咬合变形或咬裂,影响整体矫正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做法大多为在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在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需要反复复诊,操作麻烦,复诊次数多,并且填充后的材料与对应的牙列之间没有稳定的咬合接触,难以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设置调位咬合块替代填充材料的方案,具体实施例如下: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呈与牙列300适配的弓形状、可覆盖佩戴于一侧牙列300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包括一体成形的前牙段矫治部110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120,两个后牙段矫治部120分别位于前牙段矫治部110两侧,并且后牙段矫治部120上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130。
如图2和图3所示,隐形矫治装置还包括调位咬合块200,调位咬合块200固定设置于相应的咬合块安装部130,并且调位咬合块200靠近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所佩戴的牙列300的一侧与相应的牙列部分适配固定,调位咬合块200的另一侧与对侧的牙列部分适配。调位咬合块200适配于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时如图3所示,图3中虚线框部分为内部的调位咬合块20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隐形矫治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牙列隐形矫治器100,隐形矫治装置为一个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时,可以是佩戴于上牙列300的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也可以是佩戴于下牙列300的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隐形矫治装置为两个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时,可以是成套使用的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和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以佩戴于下牙列300的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或者矫治需求进行设计选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调位咬合块200不仅限于设置在后牙段矫治部120,在特定病患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前牙段矫治部110上。
更为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后牙段矫治部120上设置的咬合块安装部130不仅限于内部具有空腔的空泡结构,可以设置为例如和调位咬合块200适配的具有开口的镶嵌结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满足调位咬合块200固定在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后牙段矫治部120上需要矫正治理以及提供能够进行咬合的部位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相应的牙列部分指的是:设置有调位咬合块200一侧的牙列300上,被调位咬合块200所覆盖的牙列300,可以参见图4进行理解,图4中相应的牙列部分指的是位于调位咬合块200下方,被调位咬合块200所覆盖的部分牙列300,例如调位咬合块200的长度为3个牙齿长度时,相应的牙列部分指的是下牙列300中被调位咬合块200所覆盖的3个牙齿;当调位咬合块200的长度为4个牙齿长度时,相应的牙列部分指的是下牙列300中被调位咬合块200所覆盖的4个牙齿。同理,对侧的牙列部分指的是对侧的牙列上和调位咬合块200对应的牙齿。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调位咬合块200可以是通过粘接、嵌合等方式固定于所适配的牙列300上,也可以是通过粘接、嵌合等方式固定于咬合块安装部130,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调位咬合块200还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已获得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新建模设计,实施例2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通过设置和咬合块安装部130适配的调位咬合块200来替代在空泡内填入填充材料的方案,操作和矫治过程更加简单,矫治过程中只安装调位咬合块200即可解决在空泡内填充材料时步骤繁琐并且复诊次数多的问题,调位咬合块200填充于空泡内,能够避免空泡变形或者被咬裂。
并且,设置调位咬合块200以后,上牙列300和下牙列300的后牙段在咬合过程中,调位咬合块200能够给相应的牙列300提供稳定的咬合接触面,能够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并且还能够避免因为咬合不稳定而诱发颞颌关节紊乱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如图2和图4所示,调位咬合块200呈沿所佩戴的牙列300适配的长条形。
沿着牙列300的咬合方向,调位咬合块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组织面210和咬合面220,组织面210与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所佩戴的牙列300适配固定,咬合面220与相对的另一侧牙列300咬合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牙列300的咬合方向如图5中B箭头所指方向,牙列300的长度方向如图4和图5中A箭头所指方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调位咬合块200的组织面210与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所佩戴的牙列300适配固定,使得调位咬合块200固定于相应的牙列300上,连接稳定可靠,咬合面220则和另一侧牙列300咬合适配,提供一个稳定且适配的矫正咬合面220,保证形成稳定理想的咬合接触,使得颞颌关节系统和咀嚼肌系统可以得到良好重建,达到稳定的重建效果。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调位咬合块200的组织面210上设置有与相应的牙列300适配的阴模形态,咬合面220上设置有与相对的另一侧牙列300适配的咬合面220尖窝,并且完全贴合,保证咬合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咬合块安装部130包括咬合块容纳腔131,咬合块容纳腔131突出于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并在突出部位形成有朝向所佩戴的牙列300一侧开口的空腔。调位咬合块200可分离地嵌套于空腔内,调位咬合块200的周侧与空腔的内周积相适配。
具体的,调位咬合块200的周侧与空腔的内周积相适配指的是,调位咬合块200的体积和空腔的体积相同,空腔的内周积也即空腔的内周体积,调位咬合块200刚好能够嵌套在空腔内,例如调位咬合块200为1个牙齿长度时,空腔的体积也是1个牙齿长度的体积大小;亦或者调位咬合块200为4个牙齿长度时,空腔的体积也是4个牙齿长度的体积大小。
隐形矫治装置在使用时,将调位咬合块200嵌套地设置在咬合块容纳腔131内即可,调位咬合块200的周侧与空腔的内周积相适配。使得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上的咬合块安装部130得以加强,避免在实际运用中被咬合变形或者咬裂。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如图2所示,调位咬合块200的咬合面220上设置有多个咬合凹槽230,咬合凹槽230与相对的另一侧的牙列300的咬合面220尖窝相适配。如图3所示,咬合块容纳腔131远离牙列30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咬合凹槽230适配的矫治槽部132,矫治槽部132朝向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内侧凹陷。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调位咬合块200的咬合面220上设置有多个咬合凹槽230,是为了进一步提供稳定、理想的咬合接触,保证调位咬合块200和另一侧的牙列300完全贴合,保证咬合稳定,使得颞颌关节系统和咀嚼肌系统可以得到良好重建,达到稳定的重建效果。避免了在矫治时填入填充材料时需要反复复诊,操作麻烦的问题,能够减少复诊次数,提高患者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200嵌套于空腔内、并与咬合块安装部130固定在一起。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调位咬合块200直接嵌套于空腔内,并和咬合块安装部130固定在一起,患者可以直接佩戴使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调位咬合块200可以优选地采用粘接的方式与咬合块安装部130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咬合块安装部130包括咬合块镶嵌部(图中未示出),咬合块镶嵌部与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一体成形。
咬合块镶嵌部具有与调位咬合块200适配的开口,开口沿咬合方向朝向另一侧牙列300开口,调位咬合块200可拆卸地嵌设于咬合块镶嵌部内。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咬合块镶嵌部是咬合块安装部130的另一种结构,设置咬合块安装部130,是在咬合块安装部130靠近牙列300的一侧形成空泡,而设置咬合块镶嵌部则是在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上形成一个供调位咬合块200镶嵌的槽部。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在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上设置咬合块镶嵌部,并在咬合块镶嵌部上设置开口,调位咬合块200可拆卸地嵌设于咬合块镶嵌部内,调位咬合块200的安装和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还能够避免出现空泡被咬破的风险。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200沿牙列3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在1~5个牙齿长度范围内。调位咬合块200沿牙列300的咬合方向的高度尺寸等于矫治调位后上牙列300和下牙列300之间垂直向的距离尺寸。
调位咬合块200的宽度尺寸小于或等于相应牙列300的牙齿颊舌向的宽度尺寸,沿着调位咬合块200的宽度方向,调位咬合块200更靠近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120的内侧,并且,调位咬合块200的周侧和牙列300相接的外壁面呈光滑的平面状。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调位咬合块200沿牙列3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1个牙齿长度、3个牙齿长度、5个牙齿长度或者1~5个牙齿长度范围内的任意长度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调位咬合块200更靠近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120的内侧,并且调位咬合块200的周侧和牙列300相接的外壁面呈光滑的平面状,在咬合过程中能够避免咬合错位。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调位咬合块200的高度尺寸等于上牙列300和下牙列300矫治调位后的距离尺寸,保证上牙列300和下牙列300能够稳定咬合,使得颞颌关节系统和咀嚼肌系统可以得到良好重建,达到理想并且稳定的重建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体验。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其中一个后牙段矫治部120上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130。或者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两个后牙段矫治部120上均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13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其中一个后牙段矫治部120上只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130,也可是如图3和图4所示,在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两个后牙段矫治部120上均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130,具体可根据颌位重建和矫治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包括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和/或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
具体的,在实际治疗和矫正过程中,隐形矫治装置可以是只设置有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或者只设置有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或者设置为相互配套使用的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和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
例如,根据病患需求时,需要对上牙列300进行矫治时,可以只设置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需要对下牙列300进行矫治时,可以只设置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需要对上牙列300和下牙列300进行配合矫治时,设置配套使用的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和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
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患选择设置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咬合块安装部130,适配性和可选择性更好,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包括上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和下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应用范围更广。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材料包括透明柔性材料。调位咬合块200的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有机材料、树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材料可以是常见的透明树脂胶片材料、透明塑胶材料、透明橡胶材料、透明的柔性泡沫等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调位咬合块200的材料不仅限于高分子材料、有机材料、树脂材料,还可以是例如单晶硅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等,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材料可以是由一种高分子材料、一种有机材料、或者一种树脂材料制成,也可以是由两种材料制成,例如由高分子材料和有机材料制成,有机材料和树脂材料制成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采用这种设置方式,透明柔性材料制成的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具有透明隐形的效果,并且佩戴时的异物感较小,患者的治疗体验感更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包括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以及设置在后牙段矫治部120上的咬合块安装部130,还包括与咬合块安装部130适配的调位咬合块200,治疗使用时,调位咬合块200适配固定于咬合块安装部130,通过调位咬合块200来替代在空泡内填入的填充材料,能够避免传统的治疗过程中步骤繁琐以及复诊次数多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空泡变形或者被咬裂的风险。并且设置调位咬合块200能够给相应的牙列300提供稳定的咬合接触面,能够获得理想且稳定的颌位重建结果,并且还能够避免因为咬合不稳定而诱发颞颌关节紊乱的问题。该隐形矫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简单方便、矫正效果好以及患者治疗体验好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计算机模型重建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造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的方法,调位咬合块200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获得,调位咬合块200可以放置于牙列隐形矫治器100的咬合块安装部130上,避免牙列隐形矫治器100在戴入口内后在牙列300咬合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影响治疗效果,参见图6,具体的建模和制造过程如下:
第一步:通过直接扫描患者的牙列300、扫描印模或者扫描牙齿模型等手段获得数字化牙列300模型及颌骨调位后的咬合关系;
第二步: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例如三维数字化牙科技术(3shape)和牙科种植体技术(EXO)等,对已获得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新建模设计,在需要设计调位咬合部的一侧牙列300模型上设计调位咬合块200;
第三步:获得带有调位咬合块200的牙列300模型后,通过压膜或者计算机辅助加工手段获得带有咬合块安装部130的牙列隐形矫治器100;
第四步:将独立的调位咬合块200放入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中以增强咬合块安装部130,得到完整的用于颌骨调位的隐形矫治装置,调位咬合块200放入牙列隐形矫治器100以后的图片如图7所示;
第五步:根据颌位重建所需的牙齿矫正模拟步骤,设计不同步骤的调位咬合块200,从而可以一次性得到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全部调位咬合块200和带有咬合块安装部130的牙列隐形矫治器100,节省临床椅旁时间和复诊调整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步方法步骤中,设计时可选择单独添加调位咬合块200或者直接修改原模型外形达到目标形态,单独添加调位咬合块200可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工艺直接获得调位咬合块200,但是在获得矫治器本体的时候需要将调位咬合块200与需要设计调位咬合块200的牙列300模型进行拼接(比如粘接、嵌合等方式)才能获得带有调位咬合部的矫治器。
而通过直接修改原牙列300的模型的方法则无需拼接,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二次处理才能获得调位咬合块200的实体,二次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设计或模型重叠相减)单独获得调位咬合块200;在矫治器表面预留注入孔,通过计算机控制精准注入充填材料以恰好充满调位咬合部;将充填材料填入矫治器,并戴入原模型或者患者口内已达到恰好充填的技术要求。具有调位咬合块200的隐形矫治装置的佩戴模型如图8所示,佩戴以后的咬合模型如图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上述描述中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牙列隐形矫治器,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呈与牙列适配的弓形状、可覆盖佩戴于一侧牙列上;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包括一体成形的前牙段矫治部与两个后牙段矫治部,两个所述后牙段矫治部分别位于所述前牙段矫治部两侧,并且所述后牙段矫治部上设置有咬合块安装部;以及
调位咬合块,所述调位咬合块固定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咬合块安装部,并且所述调位咬合块靠近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所佩戴的牙列的一侧与相应的牙列部分适配固定,所述调位咬合块的另一侧与对侧的牙列部分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咬合块呈沿所佩戴的牙列适配的长条形;其中
沿着所述牙列的咬合方向,所述调位咬合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组织面和咬合面,所述组织面与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所佩戴的牙列适配固定,所述咬合面与相对的另一侧牙列咬合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块安装部包括咬合块容纳腔,所述咬合块容纳腔突出于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并在突出部位形成有朝向所佩戴的牙列一侧开口的空腔;
所述调位咬合块可分离地嵌套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调位咬合块的周侧与所述空腔的内周积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咬合块的咬合面上设置有多个咬合凹槽,所述咬合凹槽与相对的另一侧的牙列的咬合面尖窝相适配;并且
所述咬合块容纳腔远离所述牙列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咬合凹槽适配的矫治槽部,所述矫治槽部朝向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的内侧凹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咬合块嵌套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咬合块安装部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块安装部包括咬合块镶嵌部,所述咬合块镶嵌部与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一体成形;并且
所述咬合块镶嵌部具有与所述调位咬合块适配的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牙列的咬合方向朝向另一侧牙列开口,所述调位咬合块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咬合块镶嵌部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咬合块沿牙列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在1~5个牙齿长度范围内;
所述调位咬合块沿所述牙列的咬合方向的高度尺寸等于矫治调位后上牙列和下牙列之间垂直向的距离尺寸;
所述调位咬合块的宽度尺寸小于或等于相应牙列的牙齿颊舌向的宽度尺寸,并且,所述调位咬合块的周侧和牙列相接的外壁面呈光滑的平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的其中一个所述后牙段矫治部上设置有所述咬合块安装部;/或者
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的两个所述后牙段矫治部上均设置有所述咬合块安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包括上牙列隐形矫治器和/或下牙列隐形矫治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列隐形矫治器的材料包括透明柔性材料;
所述调位咬合块的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有机材料、树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320902805.XU 2023-04-20 2023-04-20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Active CN219763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805.XU CN219763580U (zh) 2023-04-20 2023-04-20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805.XU CN219763580U (zh) 2023-04-20 2023-04-20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3580U true CN219763580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2805.XU Active CN219763580U (zh) 2023-04-20 2023-04-20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3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8956B2 (en) Filling undercut areas of teeth relative to axes of appliance placement
US984896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rgical guide and crown, abutment in mouth for dental implant
KR101862815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용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CN104837435B (zh) 表示包括近似正畸托槽的类似物的牙弓的实体模型和制备实体模型的方法
KR101797155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용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CN106687067A (zh) 具有重定位颌元件的牙科矫正器
CN111107804A (zh) 牙修复模具
KR20180119521A (ko) 저작성 치아 교정기와 그 제조 방법
CA2893805C (en) Removable lingual-vestibular dental align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10559093B (zh) 一种牙科器械的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48164A (zh) 分段式差动振动咬合板及分段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
KR101509655B1 (ko) 치아 교정기
TWI737179B (zh) 掃描用蠟咬模及利用此的牙齒修復體製造方法
CN219763580U (zh) 具有调位咬合块的隐形矫治装置
CN214419468U (zh) 一种定制式咬合诱导器及其模具
KR102193852B1 (ko) 수직고경 측정장치
CN207871004U (zh) 一种牙列模型
KR100974081B1 (ko) 착탈식 치아 교정기구
CN110353723A (zh) 组合式放射导板的制作方法及组合式放射导板
KR102590346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의 제조방법
KR102181711B1 (ko) 스캔용 치아 수복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463422B1 (ko) 투명 교정 장치 및 이에 적합한 제조 방법
CN205514977U (zh) 分段式差动振动咬合板及分段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
CN114010347B (zh) 一种自固定式个体化下颌保持器及其构建方法
KR102491049B1 (ko) 소아용 치열 유지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