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6565U -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6565U
CN219756565U CN202320965441.XU CN202320965441U CN219756565U CN 219756565 U CN219756565 U CN 219756565U CN 202320965441 U CN202320965441 U CN 202320965441U CN 219756565 U CN219756565 U CN 219756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air outlet
air
component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54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华锋
张进
刘平武
覃龙
李孟志
高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Enbol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nbol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nbol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Enbol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54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6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6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6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部件及空调器,新风部件包括蜗壳组件、净化组件和出风管组件,蜗壳组件设置有出风接口,蜗壳组件包括围成第一新风腔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第一蜗壳和/或第二蜗壳在靠近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壁;净化组件与蜗壳组件连接,以净化进入第一新风腔的空气;出风管组件与出风接口连通,出风管组件包括围成第二新风腔的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第一出风管和/或第二出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坡面。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部件,还包括与新风部件间隔设置的换热器部件和风道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部件及空调器,能够降低新风部件使用时的噪音。此实用新型用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使用时需要关闭门窗,室内的空气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循环会导致室内的氧气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加,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者对空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空调配置了新风部件以实现新风功能。
相关技术中,通常会通过增大新风量以达到提高新风部件工作效率的目的,而新风量增大会导致新风部件产生比较大的噪音,造成噪音污染,极大地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部件,能够降低新风部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部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设置有出风接口,所述蜗壳组件限定有第一新风腔,所述第一新风腔与所述出风接口连通,所述蜗壳组件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第二蜗壳连接以围成所述第一新风腔,所述第一蜗壳和/或所述第二蜗壳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壁;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与所述蜗壳组件连接,以净化进入所述第一新风腔的空气;出风管组件,所述出风管组件与所述出风接口连通,所述出风管组件远离所述出风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出口,所述出风管组件包括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管连接以围成第二新风腔,所述第一出风管和/或所述第二出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坡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风部件通过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连接以围成第一新风腔,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出风管连接以围成第二新风腔,可以使得新风部件易于拆卸清洗;通过在第一蜗壳和/或第二蜗壳在靠近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壁,第一出风管和/或第二出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坡面,可以改变新风部件工作时的气流方向,从而降低新风部件产生的噪音,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一蜗壳包括第一底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底壁边缘连接的第一主侧壁,所述第一主侧壁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处设置有第一挡壁;和/或,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第二底壁以及与所述第二底壁边缘连接的第二主侧壁,所述第二主侧壁在与所述第一挡壁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挡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一挡壁和/或所述第二挡壁为弧形凸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一主侧壁和所述第二主侧壁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出风管和所述第二出风管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轨,以与所述第一导轨槽配合;和/或,所述第一蜗壳和/或所述第二蜗壳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钉柱,所述第一出风管和/或所述第二出风管在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第一螺孔,以使所述出风管组件能够与所述蜗壳组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一出风管和/或所述第二出风管在靠近所述第一导轨的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蜗壳组件还限定有与所述第一新风腔连通的第三新风腔,所述第二蜗壳的外端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三底壁和与所述第三底壁边缘连接的第三主侧壁,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蜗壳的第二底壁围成所述第三新风腔,所述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新风腔内,以净化进入所述第一新风腔的空气,且所述净化组件与所述盖板可抽拉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三主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以抽拉所述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第二导轨,所述第三主侧壁在靠近所述第三缺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对应的第二导轨槽,以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连接;和/或,两条所述第二导轨槽在靠近所述第三缺口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凸部,两条所述第二导轨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第三底壁上设置有进风接口,所述进风接口处设置有凸壁,所述凸壁围成所述进风接口,所述凸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和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新风部件还包括管接头和新风管,所述管接头在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管接头在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通孔,以使所述管接头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凸壁上,所述管接头远离所述进风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新风管的一端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所述新风部件还包括风叶、电机和电机压板,所述风叶设置在所述第一新风腔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远离所述净化组件的端面上,所述电机与所述风叶连接,所述电机外侧设置有电机压板,以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的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部件,还包括壳体和与所述新风部件间隔设置的换热器部件和风道部件,所述新风部件、所述换热器部件和所述风道部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净化组件抽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一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一蜗壳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一蜗壳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二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二蜗壳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一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一出风管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二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第二出风管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盖板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新风部件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空调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新风部件10,蜗壳组件100,第一蜗壳110,第一底壁111,第一主侧壁112,第一缺口1121,第一挡壁113,第二蜗壳120,第二底壁121,第二主侧壁122,第二缺口1221,第二挡壁123,第一导轨槽130,第一螺钉柱140,盖板150,第三底壁151,凸壁152,卡扣1521,定位槽1522,进风接口1523,第三主侧壁153,第三缺口154,第二导轨槽155,第一限位凸部1551,管接头160,方形通孔161,第二定位凸部162,内螺纹163,新风管170,外螺纹171,新风进口172,出风管组件200,第一出风管210,第二出风管220,第一导轨230,第一螺孔240,凸边250,坡面260,新风出口270,净化组件300,第二导轨310,第二限位凸部311,手持部320,风叶400,电机410,电机压板420;换热器部件20;风道部件30,主出风口301;电器盒部件40;壳体50,主进风口501,主新风出口502,换芯口503,换芯口盖504,后盖505;底座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部件10,包括蜗壳组件100、出风管组件200、净化组件300、风叶400和电机410,能够降低新风部件1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改善音质。
蜗壳组件100设置有进风接口1523和出风接口,进风接口1523处设置有进风口,出风接口处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蜗壳组件100限定有第一新风腔,蜗壳组件100包括第一蜗壳110和第二蜗壳120,第一蜗壳110与第二蜗壳120连接以围成第一新风腔,第一蜗壳110和/或第二蜗壳120在靠近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壁,以改变新风部件10运行时的气流方向。
参见图7至图9,第一蜗壳110包括第一底壁111以及与第一底壁111边缘连接的第一主侧壁112,参见图10和图11,第二蜗壳120包括第二底壁121以及与第二底壁121边缘连接的第二主侧壁122,第一主侧壁11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121,第二主侧壁122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缺口1221,第一蜗壳110和第二蜗壳120连接时,第一缺口1121能够与第二缺口1221合成蜗壳组件100的出风口。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缺口1121和/或第二缺口1221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几何形状。
容易理解的是,第一主侧壁112在靠近出风口处可以设置一个第一挡壁113,也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三个或多个第一挡壁113;和/或,第二主侧壁122在靠近出风口处可以设置一个第二挡壁123,也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三个或多个第二挡壁123。
下面以第一主侧壁112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一个第一挡壁113,第二主侧壁122在与第一挡壁1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二挡壁123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第一挡壁113和第二挡壁123为相同的弧形凸起结构,第一蜗壳110与第二蜗壳120连接时,第一挡壁113能够与第二挡壁123连接合成同一弧形曲面,以改变新风部件10运行时的气流方向,减少蜗壳组件100出风口附近的涡流,从而减小新风部件10运行时的噪音,改善音质。
当然,第一挡壁113和/或第二挡壁123可以是弧形凸起结构,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平面/曲面连接而成。
其中,第一挡壁113靠近第一底壁111的一侧与第一底壁111间隔一定的距离,第二挡壁123靠近第二底壁121的一侧与第二底壁121连接;或,第一挡壁113靠近第一底壁111的一侧与第一底壁111连接,第二挡壁123靠近第二底壁121的一侧与第二底壁121间隔一定的距离;或第一挡壁113靠近第一底壁111的一侧与第一底壁111连接,第二挡壁123靠近第二底壁121的一侧与第二底壁121连接;或,第一挡壁113靠近第一底壁111的一侧与第一底壁111间隔一定的距离,第二挡壁123靠近第二底壁121的一侧与第二底壁121间隔一定的距离。
参见图1和图3,出风管组件200与蜗壳组件100的出风接口连通,出风管组件200远离出风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出口270,出风管组件200限定有第二新风腔,出风管组件200包括第一出风管210(参见图12和图13)和第二出风管220(参见图14和图15),第一出风管210与第二出风管220连接以围成第二新风腔。第一出风管210和/或第二出风管2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坡面260,以改变新风部件10运行时的气流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坡面260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管组件200与蜗壳组件100的出风接口可拆卸连接,且出风管组件200的新风出口270与蜗壳组件100的进风接口1523设置在同一侧,第一出风管210与第二出风管220以相同弧度弯曲设置,以形成坡面260,从而改变新风部件10运行时的气流方向。
具体地,第一主侧壁112和第二主侧壁122在靠近出风接口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导轨槽130,第一出风管210和第二出风管220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轨230,以使出风管组件200能够与蜗壳组件100连接。通过将第一出风管210上的第一导轨230插入到第一主侧壁112和第二主侧壁122上同一侧的第一导轨槽130中,将第二出风管220上的第一导轨230插入到第一主侧壁112和第二主侧壁122上另一侧的第一导轨槽130中,就能够使得出风管组件200安装在蜗壳组件100上。
进一步的,第一蜗壳110和/或第二蜗壳120在靠近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钉柱140,第一出风管210和/或第二出风管220在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第一螺孔240,以使出风管组件200能够与蜗壳组件100进一步固定连接。
参见图3,第一出风管210在靠近蜗壳组件100出风接口的端口设置有向外延伸的侧边,侧边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螺孔240,第一蜗壳110在相应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螺钉柱140,以将出风管组件200进一步固定在蜗壳组件100上。
第一出风管210和/或第二出风管220在靠近第一导轨230的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凸部,以进行定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凸部可以是一个凸起,也可以是多个凸起或者凸边250等。
参见图13和图15,第一出风管210和第二出风管220在远离第一螺孔240的侧边设置有凸边250,将出风管组件200安装在蜗壳组件100上时,只需将出风管组件200上的第一导轨230插入蜗壳组件100上的第一导轨槽130中,直到第一出风管210和第二出风管220上的凸边250顶住第二蜗壳120的第二底壁121,然后用螺钉通过第一螺孔240与第一螺钉柱140将出风管组件200固定在蜗壳组件100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蜗壳110与第二蜗壳120之间、第一出风管210与第二出风管22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过盈配合等连接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对蜗壳组件100和出风管组件200进行拆卸清洗。
参见图1,蜗壳组件100还限定有与第一新风腔连通的第三新风腔,第二蜗壳120的外端面设置有盖板150,盖板150与第二蜗壳120的第二底壁121围成第三新风腔,净化组件300设置在第三新风腔内,以净化进入第一新风腔的空气,且净化组件300与盖板150可抽拉连接。可以理解的,盖板15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蜗壳110的外端面,盖板150与第一蜗壳110的第一底壁111围成第三新风腔。下面以第二蜗壳120的外端面设置有盖板150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6和图17,盖板150包括第三底壁151和与第三底壁151边缘连接的第三主侧壁153,第三主侧壁153上设置有第三缺口154以抽拉净化组件,参见图18,净化组件300与盖板150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第二导轨310,第三主侧壁153在靠近第三缺口154处设置有与第二导轨310对应的第二导轨槽155,通过将净化组件300上的两条第二导轨310插入盖板150上的两条第二导轨槽155,可将净化组件300安装在第三新风腔内,并实现净化组件300的可抽拉,当安装在第三新风腔内的净化组件300处于未抽拉状态时,第三新风腔处于密封状态。
进一步的,两条第二导轨槽155在靠近第三缺口154处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凸部1551,两条第二导轨310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凸部311,将净化组件300上的两条第二导轨310插入盖板150上的两条第二导轨槽155中时,第二导轨310上的第二限位凸部311越过第二导轨槽155上的第一限位凸部1551,使得净化组件300不容易脱出,当要清洗或更换净化组件300而拆卸时,用一定的力度可以将净化组件300从新风部件10上抽拉出来。
可以理解的,第一限位凸部1551或第二限位凸部311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进一步的,净化组件300上还设置有手持部320,以便抽拉净化组件300。
第三底壁151上设置有进风接口1523,新风部件10还包括管接头160和新风管170,新风管170通过管接头160与进风接口1523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接口1523与管接头160之间、管接头160与新风管17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过盈配合等连接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进行拆卸清洗。下面以进风接口1523与管接头160之间通过卡扣1521连接,管接头160与新风管17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地,进风接口1523处设置有凸壁152,凸壁152围成进风接口1523,凸壁1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1521和至少一个定位槽1522,管接头160在与卡扣15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通孔,以使管接头160通过卡扣1521连接固定在凸壁152上,管接头160在与定位槽152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第二定位凸部162。
可以理解的,卡扣1521和定位槽15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6和图19,凸壁152上设置有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扣1521,在上端沿凸壁15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1522,相应的,管接头160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方形通孔161,在上端沿管接头16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62。安装管接头160时,管接头160上的第二定位凸部162插入凸壁152上的定位槽1522中,限制管接头160不能转动,凸壁152上的卡扣1521卡入管接头160上的方形通孔161中,使得管接头160固定在盖板150上的凸壁152上。
管接头160在远离进风接口1523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163,参见图6,新风管170靠近管接头16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171,以与管接头160进行螺纹连接,新风管170远离管接头160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口172。
参见图5和图6,风叶400设置在第一蜗壳110与第二蜗壳120围成的第一新风腔内,电机410设置在蜗壳组件100远离净化组件300的端面上,电机410与风叶400连接,电机410外侧设置有电机压板420,以将电机410固定在蜗壳组件100的端面上。当新风部件10开启时,电机410带动风叶400转动,通过新风管170抽取室外新风,然后经过净化组件300净化,最后经过出风管组件200的新风出口270吹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还包括底座60、壳体50、电器盒部件40和与新风部件10间隔设置的换热器部件20和风道部件30,底座60与壳体50的底部连接,新风部件10、换热器部件20、风道部件30和电器盒部件40均设于壳体50内。
参见图20和图21,壳体50为半开式结构,壳体50上设置有主进风口501和主新风出口502,新风部件10的新风出口270贴合壳体50上的主新风出口502对应位置的内表面设置,风道部件30和换热器部件20设置在壳体50的上部,换热器部件20靠近主进风口501设置,风道部件30设置在换热器部件20远离主进风口501的一侧,风道部件30在远离换热器部件20的一侧设置有主出风口301,新风部件10设置在壳体50的下部,电器盒部件40设置在新风部件10的下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新风出口502设置在靠近主进风口501的下方,离主进风口501较近,便于新风出口270吹出的新风与其他室内空气经主进风口501进入空调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0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后盖505,后盖505上设置有过管孔,新风管170穿过后盖505上的过管孔与管接头160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0在靠近净化组件300处设置有换芯口503,换芯口503处设置有换芯口盖504,以增强外观的美观性,换芯口盖504与壳体50可拆卸连接,换芯口盖504可根据需要打开,净化组件300可以通过换芯口503从新风部件10上抽拉出来,方便清洗与更换,从而保证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对新风的净化效果,进而实现维护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空调器工作时,当开启新风功能,新风部件10工作,通过新风管170的进风口吸入室外新风,经过净化组件300净化,再经过出风管由新风出口270吹出,吹出来的新风与其他室内空气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空调器,经过换热器部件20换热,经主出风口301吹出来,此时吹出来的新风是经过空调换热之后的,当空调开启制冷时,吹出来的新风是冷风,当空调开启制热时,吹出来的新风是热风,这样一来,使用者的舒适体验大大提高了;通过安装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可以降低噪音,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幸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组件(100),所述蜗壳组件(100)设置有出风接口,所述蜗壳组件(100)限定有第一新风腔,所述第一新风腔与所述出风接口连通,所述蜗壳组件(100)包括第一蜗壳(110)和第二蜗壳(120),所述第一蜗壳(110)与所述第二蜗壳(120)连接以围成所述第一新风腔,所述第一蜗壳(110)和/或所述第二蜗壳(120)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壁;
出风管组件(200),所述出风管组件(200)与所述出风接口连通,所述出风管组件(200)远离所述出风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新风出口(270),所述出风管组件(200)包括第一出风管(210)和第二出风管(220),所述第一出风管(210)与所述第二出风管(220)连接以围成第二新风腔,所述第一出风管(210)和/或所述第二出风管(2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坡面(260);以及
净化组件(300),所述净化组件(300)与所述蜗壳组件(100)连接,以净化进入所述第一新风腔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110)包括第一底壁(111)以及与所述第一底壁(111)边缘连接的第一主侧壁(112),所述第一主侧壁(112)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处设置有第一挡壁(113);
和/或,所述第二蜗壳(120)包括第二底壁(121)以及与所述第二底壁(121)边缘连接的第二主侧壁(122),所述第二主侧壁(122)在与所述第一挡壁(1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挡壁(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壁(113)和/或所述第二挡壁(123)为弧形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主侧壁(122)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轨槽(130),所述第一出风管(210)和所述第二出风管(220)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轨(230),以与所述第一导轨槽(130)配合;
和/或,所述第一蜗壳(110)和/或所述第二蜗壳(120)在靠近所述出风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钉柱(140),所述第一出风管(210)和/或所述第二出风管(220)在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第一螺孔(240),以使所述出风管组件(200)能够与所述蜗壳组件(10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管(210)和/或所述第二出风管(220)在靠近所述第一导轨(230)的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组件(100)还限定有与所述第一新风腔连通的第三新风腔,所述第二蜗壳(120)的外端面设置有盖板(150),所述盖板(150)包括第三底壁(151)和与所述第三底壁(151)边缘连接的第三主侧壁(153),所述盖板(150)与所述第二蜗壳(120)的第二底壁(121)围成所述第三新风腔,所述净化组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三新风腔内,以净化进入所述第一新风腔的空气,且所述净化组件(300)与所述盖板(150)可抽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侧壁(153)上设置有第三缺口(154)以抽拉所述净化组件(300),所述净化组件(300)与所述盖板(150)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第二导轨(310),所述第三主侧壁(153)在靠近所述第三缺口(154)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310)对应的第二导轨槽(155),以与所述第二导轨(310)配合连接;
和/或,两条所述第二导轨槽(155)在靠近所述第三缺口(154)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凸部(1551),两条所述第二导轨(31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凸部(3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壁(151)上设置有进风接口(1523),所述进风接口(1523)处设置有凸壁(152),所述凸壁(152)围成所述进风接口(1523),所述凸壁(1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1521)和至少一个定位槽(1522),所述新风部件(10)还包括管接头(160)和新风管(170),所述管接头(160)在与所述定位槽(152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第二定位凸部(162),所述管接头(160)在与所述卡扣(15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通孔,以使所述管接头(160)通过所述卡扣(1521)固定在所述凸壁(152)上,所述管接头(160)远离所述进风接口(1523)的一端与所述新风管(170)的一端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部件(10)还包括风叶(400)、电机(410)和电机压板(420),所述风叶(400)设置在所述第一新风腔内,所述电机(410)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100)远离所述净化组件(300)的端面上,所述电机(410)与所述风叶(400)连接,所述电机(410)外侧设置有电机压板(420),以将所述电机(410)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100)的端面上。
10.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部件(10),还包括壳体(50)和与所述新风部件(10)间隔设置的换热器部件(20)和风道部件(30),所述新风部件(10)、所述换热器部件(20)和所述风道部件(30)均设于所述壳体(50)内。
CN202320965441.XU 2023-04-25 2023-04-25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756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5441.XU CN219756565U (zh) 2023-04-25 2023-04-25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5441.XU CN219756565U (zh) 2023-04-25 2023-04-25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6565U true CN219756565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91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5441.XU Active CN219756565U (zh) 2023-04-25 2023-04-25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6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440046B2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9882434B (zh) 风机结构、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9756565U (zh)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CN116428670A (zh) 新风部件及空调器
AU2020440785A1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887068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2227368U (zh) 导风组件、主机及净化加湿装置
CN21271998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31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12132680U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8295972U (zh) 立式空调
CN219264430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挂壁式空调
CN21213269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846289U (zh) 空调器
CN21681437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132676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8119942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18410084U (zh) 空调器
CN212227217U (zh) 空调
CN220988481U (zh) 净饮设备
CN215260164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523668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9955572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4038668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