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5382U -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5382U
CN219755382U CN202320319965.1U CN202320319965U CN219755382U CN 219755382 U CN219755382 U CN 219755382U CN 202320319965 U CN202320319965 U CN 202320319965U CN 219755382 U CN219755382 U CN 219755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valve body
pressure medium
flow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9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天昊
李欠玲
刘广栋
苏浩
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ngba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ngba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ngba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ngba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9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5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5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5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止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侧设有阀座,阀座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一侧的第二螺钉,阀座外侧设有阀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手轮带动上阀杆和阀芯上下移动,完成截止阀的开启与关闭,当得阀芯底部的两个第二O型圈贴合在阀体的内侧,使得位于底盖下侧的介质无法进入到阀门内部,对阀门的阀芯由目前的阀瓣和阀座侧面密封面贴合,改为柱塞式侧面密封,避免因输送的介质压力较大,侧面密封在输送介质压力越大,阀瓣贴合越紧密,导致阀门打开阻力较大的现象,降低了阀芯打开时所使用的力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阀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止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背景技术
截止阀的启闭件一般是塞形的阀瓣,密封面呈平面或锥面,阀瓣沿流体的中心线作直线运动。阀杆的运动形式,有升降杆式,也有升降旋转杆式。截止阀只适合用于全开和全关,不允许作调节和节流。
现有的截止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露。为增强阀门自密封性,市场上大部分截止阀的介质流向设计为从阀瓣上方进入阀箱。这样设计方案,在介质压力作用下,使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紧密贴合程度随介质压力升高而更加紧密,同时也导致开阀门的阻力增大,为此,提出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侧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一侧的第二螺钉,所述阀座外侧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座一侧的第一螺钉,所述阀盖顶部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中心处连接有上阀杆,所述上阀杆下端固定有位于阀体内侧的阀芯,所述阀芯外侧固定有数量为两组的第二挡圈,所述阀芯外侧套接有数量为两组且位于第二挡圈一侧的第二O型圈,所述阀座外侧固定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阀座外侧套接有位于第一挡圈下侧的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阀体内侧壁连接有密封座,所述阀座底部安装有位于密封座上侧的第三O型密封圈。
作为优选,上述第二O型圈的外侧无缝滑动连接于阀座的内侧壁,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的外侧无缝滑动连接于阀体的内侧壁。
作为优选,上述阀芯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轻质弹性垫圈,所述阀芯顶部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所述第一轻质弹性垫圈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手轮和六角螺母的一侧。
作为优选,上述第三O型密封圈的外侧适配于密封座的内侧壁,所述阀体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外侧均套接有防护套。
作为优选,上述阀体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底部的第三螺钉。
作为优选,上述阀座顶部一侧嵌入有压环,所述压环的两端均无缝滑动连接于阀座和阀盖的一侧,所述阀芯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所述定位螺柱外侧套接有一侧贴合于阀芯一侧的第二轻质弹性垫圈,所述上阀杆外侧螺纹连接于阀盖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手轮带动上阀杆和阀芯上下移动,完成截止阀的开启与关闭,当得阀芯底部的两个第二O型圈贴合在阀体的内侧,使得位于底盖下侧的介质无法进入到阀门内部,对阀门的阀芯由目前的阀瓣和阀座侧面密封面贴合,改为柱塞式侧面密封,避免因输送的介质压力较大,侧面密封在输送介质压力越大,阀瓣贴合越紧密,导致阀门打开阻力较大的现象,降低了阀芯打开时所使用的力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阀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螺柱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第一O型密封圈;3、第一挡圈;4、第二挡圈;5、第二O型圈;6、阀芯;7、手轮;8、第一轻质弹性垫圈;9、六角螺母;10、上阀杆;11、压环;12、第一螺钉;13、阀座;14、阀盖;15、密封座;16、第三O型密封圈;17、第二螺钉;18、第三螺钉;19、底盖;20、定位螺柱;21、第二轻质弹性垫圈;22、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包括阀体1,阀体1内侧设有阀座13,阀座13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1一侧的第二螺钉17,顺时针转动手轮7,带动上阀杆10转动,同时在上阀杆10与阀盖14螺纹连接下,使得阀芯6的高度升高,阀座13外侧设有阀盖14,阀芯6与阀体1和阀座13的密封依靠两组第二O型圈5进行密封,阀盖14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座13一侧的第一螺钉12,阀盖14顶部设有手轮7,手轮7中心处连接有上阀杆10,上阀杆10下端固定有位于阀体1内侧的阀芯6,阀芯6外侧固定有数量为两组的第二挡圈4,阀芯6外侧套接有数量为两组且位于第二挡圈4一侧的第二O型圈5,阀座13外侧固定有第一挡圈3,第一挡圈3阀座13外侧套接有位于第一挡圈3下侧的第一O型密封圈2,阀体1内侧壁连接有密封座15,阀座13底部安装有位于密封座15上侧的第三O型密封圈16,同时阀座1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依靠第一O型密封圈2和密封座15与第三O型密封圈16配合进行密封,使得输送介质时,介质不会在阀座13和阀体1的连接处泄漏,阀体1材质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耐磨铝青铜(QAl10-4-4),阀座13材质选用耐磨铝青铜(QAl9-4-4),阀芯6选用不锈钢(14Cr17Ni2),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
第二O型圈5的外侧无缝滑动连接于阀座13的内侧壁,第一O型密封圈2的外侧无缝滑动连接于阀体1的内侧壁,阀芯6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轻质弹性垫圈8,阀芯6顶部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9,第一轻质弹性垫圈8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手轮7和六角螺母9的一侧,介质从阀体1下侧进入到阀门内部,并从阀门的右侧流出。
第三O型密封圈16的外侧适配于密封座15的内侧壁,阀体1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外侧均套接有防护套22,防护套22的材质是橡胶,用于对阀体1的螺纹进行防护,阀体1底部设有底盖19,底盖19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1底部的第三螺钉18,阀芯6回归关闭位置时,只需要逆时针转动手轮7,使得上阀杆10和阀芯6下降,使得阀芯6底部的两个第二O型圈5贴合在阀体1的内侧,使得位于底盖19下侧的介质无法进入到阀门内部。
阀座13顶部一侧嵌入有压环11,压环11的两端均无缝滑动连接于阀座13和阀盖14的一侧,阀芯6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20,定位螺柱20外侧套接有一侧贴合于阀芯6一侧的第二轻质弹性垫圈21,上阀杆10外侧螺纹连接于阀盖14的内侧,对阀门的阀芯6由传统的阀瓣和阀座13侧面密封面贴合,改为柱塞式侧面密封,避免因输送的介质压力较大,侧面密封在输送介质压力越大,阀瓣贴合越紧密,导致阀门打开阻力较大的现象,降低了阀芯6打开时所使用的力气,本申请中传统的截止阀型号为:525Q48-144-00。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打开阀门的阀芯6时,只需要顺时针转动手轮7,带动上阀杆10转动,同时在上阀杆10与阀盖14螺纹连接下,使得阀芯6的高度升高,此时阀芯6与阀体1和阀座13的密封依靠两组第二O型圈5进行密封,同时阀座1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依靠第一O型密封圈2和密封座15与第三O型密封圈16配合进行密封,使得输送介质时,介质不会在阀座13和阀体1的连接处泄漏,此时阀芯6的高度升高,使得介质从阀体1下侧进入到阀门内部,并从阀门的右侧流出。
当需要将阀门进行关闭时,使得阀芯6回归关闭位置时,只需要逆时针转动手轮7,使得上阀杆10和阀芯6下降,使得阀芯6底部的两个第二O型圈5贴合在阀体1的内侧,使得位于底盖19下侧的介质无法进入到阀门内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阀门的阀芯6由传统的阀瓣和阀座13侧面密封面贴合,改为柱塞式侧面密封,避免因输送的介质压力较大,侧面密封在输送介质压力越大,阀瓣贴合越紧密,导致阀门打开阻力较大的现象,降低了阀芯6打开时所使用的力气,提高了阀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零部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侧设有阀座(13),所述阀座(13)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1)一侧的第二螺钉(17),所述阀座(13)外侧设有阀盖(14),所述阀盖(14)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座(13)一侧的第一螺钉(12),所述阀盖(14)顶部设有手轮(7),所述手轮(7)中心处连接有上阀杆(10),所述上阀杆(10)下端固定有位于阀体(1)内侧的阀芯(6),所述阀芯(6)外侧固定有数量为两组的第二挡圈(4),所述阀芯(6)外侧套接有数量为两组且位于第二挡圈(4)一侧的第二O型圈(5),所述阀座(13)外侧固定有第一挡圈(3),所述第一挡圈(3)阀座(13)外侧套接有位于第一挡圈(3)下侧的第一O型密封圈(2),所述阀体(1)内侧壁连接有密封座(15),所述阀座(13)底部安装有位于密封座(15)上侧的第三O型密封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型圈(5)的外侧无缝滑动连接于阀座(13)的内侧壁,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2)的外侧无缝滑动连接于阀体(1)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6)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轻质弹性垫圈(8),所述阀芯(6)顶部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9),所述第一轻质弹性垫圈(8)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手轮(7)和六角螺母(9)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16)的外侧适配于密封座(15)的内侧壁,所述阀体(1)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外侧均套接有防护套(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底部设有底盖(19),所述底盖(19)一侧插入有螺纹连接于阀体(1)底部的第三螺钉(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3)顶部一侧嵌入有压环(11),所述压环(11)的两端均无缝滑动连接于阀座(13)和阀盖(14)的一侧,所述阀芯(6)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20),所述定位螺柱(20)外侧套接有一侧贴合于阀芯(6)一侧的第二轻质弹性垫圈(21),所述上阀杆(10)外侧螺纹连接于阀盖(14)的内侧。
CN202320319965.1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Active CN219755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9965.1U CN219755382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9965.1U CN219755382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5382U true CN21975538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9965.1U Active CN219755382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5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55382U (zh) 一种高压介质流向特种阀门
CN205605893U (zh) 带止回阀式球阀
CN214367870U (zh) 不锈钢闸阀
CN209084018U (zh) 一种用于防颗粒卡死的双偏心蝶阀
CN204756032U (zh) 一种对夹蝶形止回阀
CN202852086U (zh) 一种双阀瓣消声止回阀
CN209012461U (zh) 一种软密封锻钢闸阀
CN207178725U (zh) 一种用于油罐车紧急切断的截止阀防漏机构
CN201651333U (zh) 一种氯气专用阀
CN206145172U (zh) 一种三片式固定球阀
CN201177054Y (zh) 方体高压角式截止阀
CN219639449U (zh) 一种双重密封效果的抗冲刷截止阀
CN215950482U (zh) 一种安装牢固的卡套单向阀
CN206555484U (zh) U型弯焊直通无菌隔膜阀
CN217519251U (zh) 一种截止阀
CN203453483U (zh) 多层次旋转耐磨升降式止回阀
CN210739401U (zh) 一种三偏心双向硬密封蝶阀
CN212480249U (zh) 一种弹簧立式止回阀
CN209325062U (zh) 一种船用截止阀的防尘装置
CN213451705U (zh) 一种组合式不锈钢阀门
CN211231731U (zh) 一种软硬复合密封的止回阀
CN212004310U (zh) 气动对夹式橡胶密封蝶阀
CN208778805U (zh) 一种新型衬氟闸阀
CN219954321U (zh) 一种不锈钢旋启式止回阀
CN208804249U (zh) 一种密封结构的截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